植物病理學實習報告

2021-09-26 19:32:43 字數 3053 閱讀 1295

指導老師:王慧敏

學院班級:林學院 07級林學二班四組

組員:趙贛龍(20070135),王毅敏(20070124),王金路(20070123),吳敏(20070125),施瓊(20070121),譚楊新(20070122),張峰(20070132),張舟(20070134),徐羅(20070127),原野(20070131),徐倩(20070128),虞瀾(20070130),周鐵(20070138)。

一.實習目的及意義

為了學習調查方法和了解生態環境,我們於2023年6月到攸縣林科所開展了一次教學實習活動,本次教學實習是《植物病理學》專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課程教學實習,掌握幾種重要作物病害症狀的特點及病原物形態特徵,了解病情調查、病害標本的採集和製作、病原的鑑定以及病害的田間診斷調查研究的常規方法,提高我們診斷和研究病害的能力。 同時,通過本次的教學實習,我們將實踐與理論相結合,使得對所學的知識更加牢固,並加深對課本理論的理解和記憶,增強我們的動手能力,學會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

二.實習地點及時間

實習地點:(1)湖南省攸縣林科所

2)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校園

實習時間:2023年6月

三.內容及方法

本次實習內容包括兩大部分,野外調查和室內整理,病害調查方法主要分為線路調查和標準地調查。我們在此次實習中以線路調查為主。

1. 野外調查

(1)調查地點:湖南省攸縣林科所附近,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長沙校區周邊。

(2)調查方法

線路調查:沿著攸縣林科所道路周邊調查,記錄觀察到的病害名稱、分布情況、嚴重程度等,結果見實習結果與分析中表

一、表二。

2. 室內整理

室內整理包括標本的識別與製作,鑑定所採集的標本,對幾中嚴重的病害進行描述,並製作常見的病害標本,然後在顯微鏡下觀察。

4.結果及分析

表一:攸縣林科所林木病害一覽表

表二: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林木病害一覽表

相關病害**示例

圖一:杉木赤枯病圖二:杉木炭疽病

圖三:松煙煤病圖四:桃穿孔病

圖五:桃褐腐病圖六:桃灰黴病

圖七:樟樹灰黴病圖八:紫薇白粉病

圖九:大葉黃楊炭疽病圖十:毛竹基腐病

圖十一:雀舌黃楊毛根病圖十二:山茶炭疽病

圖十三:燈台樹穿孔病圖十四:月季黑斑病

圖十五葉腐病圖十六褐斑病

五.嚴重病害描述

1. 杉木炭疽病:分布於我國杉木栽培區,尤以華東、中雨低山丘陵地區幼林感病普遍而嚴重。

病原菌以菌絲或無性繁殖器官和少量有性繁殖器官在樹上病組織中越冬。3月中旬左右,分生孢子成熟,隨風雨濺散,飄揚傳播。病害主要在春季和初夏發生,一般4月初發病,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發病盛期,6月以後停止發病。

秋季又有少量發生。病害往往存在潛伏浸染現象。林地不適合,土質貧瘠,粘重板結,積水,造林技術標準低,撫育管理不善,病害發生較重。

危害杉木新老針葉和嫩梢,主要在春季發生,以先年秋梢受害最重。發病時,葉尖變褐枯死或葉上出現不規則黑褐斑。病害擴充套件,使針葉完全枯死,並延及幼莖。

通常枝梢頂芽以下10厘公尺左右的莖葉發病,此現象稱為頸枯或卡「脖子」。幼樹以頂梢以下1-3輪枝條最易發病,也有枝梢全部感病的。輕的僅針葉枯死,仍能抽發新梢,但生長不同程度地受到影響。

在較老的枝條上,病害只為害針葉。秋季,杉木由於生理原因引起新梢黃化,易感染炭疽病。在枯死不久的針葉上下葉面上,可見許多小黑點,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盤,以葉背面氣孔帶上為多。

濕度大時,在小黑點上可見粉紅色分生孢子堆。杉木炭疽病的防治首先應選擇適宜的立地造林。在丘陵紅壤地區造林時,應採取深翻整地,深挖撫育,開溝培土,間種綠肥等措施,促進林木生長,避免病害流行。

2. 杉木赤枯病:病害初期,在杉苗嫩葉基部,出現淡黃色斑點,逐漸變為赤褐色枯死;上生黑色小點,為病菌的分生孢子盤。

在杉木幼林針葉上,初期出現褐色小點,逐漸擴大為圓形至不規則形枯斑,以後在病斑上產生黑褐色凸起的小點,稱為子實體。在潮濕氣候條件下,病部子實體溢位分生孢子角,此即為病菌的分生孢子。病菌以菌絲和分生孢子在被害組織中越冬。

來年春季氣溫上公升,借風雨傳播。該病菌是一種弱寄生菌,當苗木幼嫩受高溫灼傷,杉苗抗病力減弱時易發病。土壤瘠薄、缺乏肥水管理、造林措施粗放、撫育不及時,均有利於赤枯病的發生。

選擇適宜於杉木生長的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沙壤圃地和造林地,有利於杉木生長,提高抗病力;在赤枯病發病期,噴1:1:100的波多液或25%百菌清500--800倍液,或50%可濕性退菌特500~800倍液。

3 .山茶炭疽病:山茶炭疽病在我國上海、浙江、雲南、四川、廣東、福建、江蘇、陝西等地都有發生,是山茶和油茶的常見病害。

病斑大多發生在葉片上,嫩枝、新梢和果實上也可發生。症狀因病原不同而稍有變化:第一種病菌在葉片上的病斑多自葉尖或葉緣開始,初發生時為水漬狀的暗綠色圓形斑點,後來擴大為不規則的大斑,顏色為黃褐色至褐色,最後病斑中部呈灰白色,散生許多黑色小點,不呈輪紋狀排列、盤內無剛毛。

第二種病菌造成的病斑有輪紋狀皺紋,小黑點上生剛毛,病葉質脆,容易脫落。果實上病斑紫褐色到黑色,圓形;嫩枝上產生紫褐色,略下陷的條狀病斑,嚴重時枝條枯死;在潮濕環境下病果上可以見到紅色粘液。病菌借雨水傳播。

秋冬季應進行病株及殘體的清理,盆栽茶花應注意病、健株分開管理。澆水時應避免噴灌,減少病菌的傳播機會。藥劑防治可以選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7~8天噴一次;或50%多菌靈800倍液,或1%波爾多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每8~15天噴一次。

4 . 十大功勞白粉病:病原菌以菌絲體在葉中越冬。

翌年病菌隨芽萌發而開始活動,侵染幼嫩部位,產生新的病菌孢子,借助風力等方式傳播。春季以5至6月份,秋季以9至10月份發生較多。夜間溫度較低(15℃至16℃)相對濕度較高有利於孢子萌發及侵入,白天氣溫高(23℃至27℃),濕度較低(40%至70%)則有利於孢子的形成及釋放。

發病部位為葉子,明顯的特徵是整個葉面出現白色粉狀物。生長季節感病部位出現白色的小粉斑,逐漸擴大為圓形或不規則的白粉斑,嚴重時白粉斑相互連線成片。防治措施,改善種植條件,要通風透光,降低濕度,避免施過多的氮肥,適當的多施磷肥。

結合修剪去除病枝、病芽和病葉,減少侵染源。發病初噴灑15%的**酮(粉誘片)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每隔7至10天噴一次連續噴三次均有良好地防治效果。也可噴施1千克/公升的石硫合劑,防治效果也很好。

植物病理學

序號病號名稱症狀特點病原 拉丁文 形態簡圖 1香蕉鏈格孢葉斑病魚尾葵灰斑病 2葉片上產生黑褐色小圓斑,後擴大或病斑連片呈不規則大斑塊,邊緣略微隆起,葉兩面散生小黑點。3木瓜瘡痂病 初期出現水漬狀圓形小斑點,後變成蠟黃色。病斑隨葉片的生長而擴大,並逐漸木栓化,向葉片一面隆起呈圓錐狀瘡痂,另一面則向內凹...

《園藝植物病理學》試題 B卷 標準答案

8 蘋果鏽果病是一種由類病毒引起的系統侵染性病害,該病主要在果實上表現症狀,其症狀表現一般分為鏽果型 花臉型和混合型三種。9 黃瓜霜霉病由鞭毛菌亞門真菌引起,主要為害黃瓜葉片,其主要症狀特點是葉片背面產生紫黑色黴狀物。該病潛育期短 再侵染次數多 流行性很強,防治不當時極易造成大量落葉。噴藥防治時,可...

林木病理學實習報告

實習題目 林木病害調查 年級專業 08林學 2 班 學號 08108066 姓名 沈震 實習時間 2011.08.30 2011.09.24 實驗小組 第二組 林木病害調查 調查地馬宗林林場基本慨況 馬宗嶺林場始建於1958年3月,1998年建立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行乙個機構兩塊牌子。馬宗嶺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