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基礎方振邦2019研究生複習

2021-09-19 21:04:03 字數 5362 閱讀 3402

1、什麼是組織?組織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組織:組織是一切管理活動的載體,是由人們組成的、具有明確目的和系統性結構的實體。

具有三種共同的特徵,首先,每個組織都是由兩個以上的人員組成的。其次,每個組織都是有乙個明確的目的。最後,每個組織多具有系統性的結構,用以規範和限制成員的行為。

2、如何理解管理的內涵

管理的概念:本書將管理定義為乙個協調工作活動的過程,以便能夠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別人一起或通過別人實現組織的目標。

(1)管理是乙個協調工作的過程,這個過程代表了一系列進行中的有管理者參與的職能活動;

(2)管理是與他人一起或通過他人實現組織的目標,這就區分了管理崗位和非管理崗位;

(3)效率和效果是管理活動追求的兩大目標。

效率(efficiency)是指以盡可能少的投入獲得盡可能多的產出;效果(effect)是指所從事的工作和活動有助於組織達到其目標。可見效率是關於做事的方式,而效果涉及結果。

3、論述管理的性質及其一般特徵

管理的性質:

1.管理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

2.現代管理的科學性和藝術性。

管理的一般特徵:

1. 管理最基本的任務是實現有效的社會協作。

2. 管理最基本的形式是組織。

3. 管理最主要的內容是處理人際關係。

4. 管理發展的主要動力是變革與創新。

4、管理的職能

本書沿襲管理過程學派的觀點,認為組織中各級管理者都要承擔的基本職能有四類,分別是計畫(planning)、組織(organizing)、領導(leading)和控制(controlling)。

5、管理者的內涵

管理者(manager),他們是組織中做決策、分配資源、指導別人的行為、監督別人的活動、並對達到目標負有責任的人。在傳統結構的組織裡,管理者按照所處的層級不同可劃分為基層管理者、中層管理者和高層管理者。

6、管理者的角色

1.人際關係。管理者在人際關係方面的角色有三種,分別是掛名首腦、領導者和聯絡者。

2.資訊傳遞。在組織的資訊傳遞過程中,管理者也就成了組織中的資訊監聽者、傳播者和發言人。

3.決策制定。決策制定是做出抉擇的活動,管理者扮演著包括企業家、混亂駕馭者、資源分配者和談判者四種角色。

7、管理者應具備的技能:

根據著名的管理學者羅伯特卡茲的研究,通常管理者需要三種基本的技能:

1. 技術技能,是指應用專門知識或技能的能力。對基層管理者而言。

2. 人際技能,是與他人共事、理解別人、激勵別人的能力。

3. 概念技能,是分析和診斷複雜情況的心智能力。對高層管理者而言。

8、管理學的性質:

1. 管理學是一門綜合性的交叉學科。

2. 管理學是一門緊貼實踐的應用性學科。

3. 管理學是一門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學科。

9、管理學的內容:

1. 管理原理

2. 管理職能

3. 管理技術和方法

4. 管理者

5. 管理環境

6. 管理效果

7. 管理思想史

10、如何認識學習和研究管理學的意義?

管理的重要性決定了研習管理學的必要性。學習和研究管理學的意義具體表現在一下三個方面:首先,學習管理學有助於把握現代管理規律,提高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

其次,學習管理學有助於合理組織生產力的要素,提高生產力水平,充分發揮生產力在人類文明進步中的作用。最後,學習管理學也是個人謀職和從事社會活動的必要準備。

第2章管理理論的發展與演變

1、古典管理理論時期

19世紀末至20世紀20年代為古典管理理論時期。科學管理學派

工業心理學

管理過程學派

組織理論學派

泰勒是科學管理理論的代表人物,其主要貢獻在於使管理走向科學化。他被後人稱為「科學管理之父」。

法國的法約爾則以研究管理的一般原則和方法。被譽為「一般管理理論之父」和「管理過程之父」。

德國著名社會學家、政治經濟學家和管理學家韋伯。被譽為「組織理論之父」。

2、管理理論發展的過渡時期

這個時期誕生了有別於科學管理理論的人際關係理論。人際關係理論起源於喬治。埃爾頓。梅奧與弗里茨。羅特利斯伯格等人的霍桑實驗。

切斯特。巴納德是重視人對組織重要性的早期倡導者之一,他將組織看做乙個協作的社會系統,強調溝通的必要性,認為系統能使個人與組織目標聯絡起來,認為溝通渠道應當簡短、直接。巴納德是第一位將理性制定決策提公升為管理的核心職能的管理學家,被稱為「現代管理理論之父」。

3、現代管理理論的形成時期

亞伯拉罕。馬斯洛無疑是激勵理論學派中重要的一位。他將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層次性劃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和歸屬的需要、地位和受人尊敬的需要以及自我實現需要五個等級。

赫茨伯格提出了「雙因素理論」,他認為存在兩類因素:保健因素和激勵因素。

道格拉斯。麥格雷戈從人性假設的角度出發研究激勵和管理問題,提出了x理論和y理論。

哈羅德。孔茨認為管理職能包括計畫、組織、人事、指揮和控制,並指出管理人員並非按順序而是同時執行這五項職能。

領導理論學派羅伯特。坦南鮑姆與沃倫。施密特提出了「領導行為連續體理論」。

4、管理理論的主要流派

科學管理學派、人際關係學派、管理過程學派、經驗主義學派、戰略管理學派、系統管理學派、權變管理學派。

5、科學管理學派:弗雷德里克泰勒的主要觀點

(1)提高生產率和科學管理原則

(2)作業管理

(3)職能化管理和例外原則

(4)精神革命

6、人際關係學派:霍桑試驗

(1)照明試驗和**繼電器裝配試驗(1924—2023年)

(2)大規模訪談計畫試驗(1928—2023年)

(3)**線圈裝配工試驗(1931—2023年)

埃爾頓梅奧等人的主要觀點

(1)工人是社會人,而不是經濟人

(2)企業中存在非正式組織

(3)新的領導能力在於提高工人的滿足度

7、管理過程學派:亨利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

(1)企業的基本活動與管理的職能

(2)提出社會有機體概念

(3)管理中具有普遍意義的十四項原則

(4)進行管理教育和創立管理理論的必要性

哈羅德孔茨的主要觀點

孔茨把管理解釋為「通過別人使事情做成的各項職能」。他強調管理的概念、理論、原則和方法,認為管理工作是一種藝術,其基本理論和方法可應用於任何一種現實情況。至於管理職能,被他劃分為計畫、組織、人事、指揮和控制五項。

8、經驗主義學派:代表人物彼得德魯克,被後人譽為「現代管理之父」。

9、戰略管理學派:

伊戈爾安索夫的戰略思想

1. 安索夫正規化

2. pest分析框架

3. 協同觀念

4. 戰略決策模型

5. 安索夫矩陣

麥可波特的戰略思想

1. 「五力模型」和「三大戰略」

2. 鑽石理論

10、系統管理學派:系統管理學派代表人物弗里蒙特卡斯特和詹姆斯羅森茨威克,在他們合著的《組織與管理——系統與權變的觀點》一書中考察了組織與管理思想發展過程的三個時期:傳統的組織管理理論;行為科學和管理科學的革命;現代觀點——系統觀念和權變觀念,並集中闡述了他們的根本觀點。

1. 系統觀念

2. 權變觀念

11、權變管理學派:傑伊。洛希的超y理論。

權變管理學派主張管理須因地制宜、對症下藥,強調要針對不同的具體條件採用不同的組織結構、領導模式和其他管理技術,反對不顧具體的外部環境而一味追求最好的管理方法和尋求萬能模式的教條主義。該學派機動靈活的學術研究為管理理論和實踐之間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橋梁,促使管理理論朝著實用主義方向發展前進了一大步。

第3章計畫與決策

1、計畫工作的概念

計畫是指包括定義組織的目標、制定全域性戰略以及開發一組廣泛的相關計畫以整合和協調組織的工作。

計畫工作需要有意識的決定組織的發展方向,它既需要確定組織當前的目標,也需要考慮組織的未來;既需要考慮組織長期的使命和發展戰略,也需要考慮具體的業務開展計畫;既關係到結果,也關係到手段。

作為管理的一項基本職能之一,計畫工作處於先行位置,組織、領導以及控制等各項職能都必須以計畫為基礎。

2、計畫工作的目的和意義

明確方向,指導組織成員的工作

減少環境變化的衝擊,降低風險

減少浪費和重複,提高效率

設立控制的標準,保障目標的實現

3、計畫工作的步驟

識別機會

認識組織內部的優勢或者劣勢和外部環境中的機會或者威脅是編制計畫的真正起點。

設立目標

目標體系的設立:首先需要確立整個組織的目標,然後通過一定的方式確定每個下屬部門的目標。

傳統目標設立方法

目標管理

擬訂前提條件

前提條件是關於待實現計畫的環境的假設條件

**的作用

確定可供選擇的方案

擬定實現目標的行動方案

評價可供選擇的方案

挑選方案

制定派生計畫

編制預算

4、目標管理的內涵

目標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mbo),2023年由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在《管理的實踐》一書中提出。

德魯克認為,古典管理學派偏重於以工作為中心,忽視人性的一面,行為科學又偏重於以人為中心,忽視了同工作相結合。而目標管理則是綜合了對工作的興趣和人的價值,從工作中滿足其社會需求,企業的目標也同時實現了,這樣就把工作和人的需要兩者統一起來。

所謂目標管理,是一種程式或過程,它使組織中的上、下級一起協商,根據組織的使命確定一定時期內組織的總目標,由此決定上、下級的責任和分目標,並把這些目標作為組織經營、評估和獎勵的標準。

5、目標管理的過程:可分為目標制定、目標實施和績效評價三大步驟。

6、決策的基本型別

按決策的作用分類:戰略決策、管理決策、業務決策。

按決策的性質分類:結構化決策、非結構化決策、半結構化決策。

按決策的條件分類:確定性決策、風險性決策、不確定性決策。

7、決策制定的基本步驟:六個基本步驟

識別和界定問題、確定決策標準、擬定和評價備選行動方案、選擇一種行動方案、實施方案、評價結果。

8、定性的計畫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專家會依法、德爾菲法、層次分析法。

第4章戰略管理

1、戰略管理的意義

1. 有效整合資源

2. 引導組織發展

3. 適應環境變化

2、戰略分析定義

是指通過對企業的使命和目標、外部機會和威脅以及內部的優勢和劣勢的分析來決定企業的戰略方向。

3、組織戰略的型別

組織的戰略型別與組織的層次之間聯絡密切,按照組織層次,可以分為公司層戰略(corporate-level strategy)、事業層戰略(business-level strategy)和職能層戰略(functional-level strategy)。

不同組織層次的戰略分析所用的工具也不相同。公司層戰略分析常用的工具有swot矩陣和bcg矩陣,事業層戰略常用的是波特的通用競爭戰略分析。

管理學基礎方振邦目錄

3 群體的形成 4 影響群體動力的一些關鍵要素 5 群體成員的資源 6 群體決策的優缺點 7 群體決策的技術 8 團隊的型別 9 團隊管理的意義 10 高效能團隊的特徵 11 建立高效能團隊的具體措施 第12章領導 1 經典領導理論 2 新型領導理論 第13章溝通及衝突管理 1 溝通的原則 2 克服...

研究生考試管理學知識總結

一 考查目標 管理學 是管理學科各專業的一門學科基礎課,為各管理專業課程的學習提供基本的理論和方法指導。因此管理學課程的考查目標,是檢驗考生對管理的基本理論 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在管理的基本理論的指導下分析問題 判斷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講,通過考查要求考生達到能夠較全面地理解...

研究生整理的管理學系統筆記

第一章管理者與管理 組織 2003年研究生入學考試名詞解釋 指對完成特定使命的人們的系統性安排。是一種有人們組成的,具有明確的和系統性結構的實體。他有以下的特徵 第一,每乙個組織都有乙個明確的目的,這個目的一般是以乙個或一組目標來表示的。第二,每乙個組織都是由人組成。第三,每乙個組織都發育出一種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