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師培訓作業

2021-09-10 04:06:45 字數 3239 閱讀 2624

1.聯絡自己的實際談談新課程下怎麼樣實現教師角色的轉變?

答:新課程要求教師對自己的角色進行個人化、多樣化的理解,結合實施新課程標準對自身角色進行反思,不斷完善和發展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新「課標」環境下,教師角色要完成多方面的轉變,主動、自覺地改變傳統的教師形象,並進行新的角色定位。

在這裡,我想講講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師的六種角色。

一、變教材與學生的主宰者為引導者

傳統教學中,一切都聽老師講,老師講課「滿堂灌」,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很少,使得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不是很融洽。儘管現在許多教師在盡可能的關注學生,努力改善師生關係,但教學中的非民主現象總是屢見不鮮,教師成了教材和學生的主宰者,「教師成了學習的主動者,成了學習的主體。學生反倒成了被動者,這樣不僅違背了教育理念的「人文性」,同時也扼殺了學生「問問題」的天性。

其實教材是語文知識的載體,學生是獲取語文知識的主體,教師的職責是引導學生走進教材與教材交流,解決學生與教材交流出現的障礙,從而使學生從教材中獲取知識。教師不能把個人對教材的認識強加給學生,要承認學生對教材理解的差異性。教師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既不能越權代替學生思考,也不能擅自代替學生言論。

要讓學生充分與教材交流。在教學中充分尊重了學生的獨特情感體驗及其獨特創造性的理解,教師充分扮演了「引導者」的角色。教師如何才能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呢?

第一、教師要對教材進**感分析,把情感注入教材,激發學生對教材的興趣。否則即使是教師硬把學生拉進教材收效也不會大。針對這一點,我認為應從減輕學生閱讀時的心理壓力,提高學生感悟能力入手,讓學生領悟到閱讀的樂趣。

第二、教師要設計好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學生發現不了,感受不到的藝術美和思想美,使學生感受到教材不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一門藝術,是思想的結晶。要讓學生萌發從教材中感受到這些東西的慾望,教師在教學中應重點教給學生理解的方法。比如:

教師可以用情景教學的教法,學生用角色扮演,小組互助學習的學法。

二、變知識的照搬者為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者。

很多教師認為:只要把教材知識一字不漏的教給學生就足夠了。其實教材知識是有限的,課堂教學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識卻是無限的,隨著科學文化的發展,學生光學會教材不行,也不夠。

因此,語文教學要求教師重視課外閱讀,拓展學生閱讀視野。《標準》第七條明確規定了語文教學的總目標,具有獨特的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生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閱讀淺易文言文。語文教師要做通往課外閱讀的培養者,這就要求教師不能整天圍著課本轉,要給學生們創造良好的課外閱讀環境,讓學生走出課堂,更多地學習課外知識。

那麼怎樣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呢?

第一,從學生入手,激發課外閱讀興趣。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同樣也是閱讀的主體,要給予學生閱讀的自由,鼓勵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要給予學生閱讀的自由,鼓勵學生廣泛閱讀,博覽群書,循序漸進的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如:開展小型的語文課外知識比賽,辯論賽,等等。

從而在不知不覺中獲取新知識;增強閱讀能力。

第二,合理使用多種閱讀方法。

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正確的閱讀方法要訓練學生邊讀邊標註的習慣,要引導學生學會把精讀、略讀、瀏覽相結合的方法,還要訓練學生邊讀邊思考的習慣。不能只為閱讀而閱讀,要通過閱讀解決疑問,拓展知識面。

因此,只有掌握閱讀技巧,方法才能提高閱讀效率。

第三,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所謂良好的閱讀是只每天定時閱讀。記讀書筆記、寫日記、看書、看報、寫讀後感等習慣。語文教師要知道學生課外閱讀,不僅對課堂教學有幫助,對學生自身發展也是促進;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語文教師的這項工作將顯得越來越重要。

三、變行為習慣的監視者為身教,言教的示範者。

人文精神不能強行說教傳給學生,這樣做反而適得其反,人文精神的傳輸重在薰陶感染。教師不能做行為習慣的監視人,語文教學是情感教學,所以教師應真正變為身教言教的示範人,做好藝術感染的天使,應從以下幾方面加強修養。

第一,善於「屈尊」 。

教師不是「權威」,而是學生的學習夥伴,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敢於承認自己的不足和錯誤,以一顆平常心與學生真誠面對,共同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情感。把學生當作鮮活的生命來看待,尊重學生,關心學生,服務學生,一切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這是新課程讓我們明白的新理念教師敢於「屈尊」,敢於接受學生意見看法,可以看出這位老師對學生的尊重和關懷,他與學生進行民主平等對話,營造了寬鬆和諧的人文氛圍,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品位教師的人格魅力。身心受到了人文精神的鼓勵,感化和召喚。

第二,善於「傾聽」 。

師生之間的對話是互動的,是雙方交流的,是相互促進的,在這種互動中實現著各種資訊的溝通,匯集融合。從而提公升境界或克服偏見,這就離不開「傾聽」,「傾聽」的目的是為了「溝通」,接納和分享,是雙方的人文交流,作為對話「過程」中的一切,教師在對話中必須學會「傾聽」善於傾聽學生的心聲,欣賞孩子們的「真情告白」。只有孩子們真正撥動了自己的心靈之弦,課堂和課堂下才會產生孩子優美的和聲!

第三,善用讚賞。

讚賞是對話中的接納,認同和肯定,讚賞學生是教師給予學生人文關懷的體現。它要求老師看到學生人性的美好,看到每個學生的進步、向上;同時又必須以平常心去看待每個學生的每乙個長處,肯定每一次進步。在老師的讚賞聲中,學生樹立起了自信心和自豪感,就能養成積極主動向上的健康心境,會使學生的人生旅程,充滿掌聲,笑聲。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這樣和學生對話「不錯,你的思路很開闊,富有想象力。」「你的表達富有創新性。」「你遇到難題不灰心,堅持不懈地努力,老師非常佩服你」在這些飽含深情,沒有矯揉造作,從心靈深處流露出來的讚語中,學生深深感受到了老師對自己的惺惺相惜之心和款款珍視之情。

四、變教學的實施者為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在教師的職業生涯中,傳統的教學活動和研究活動是彼此分離的。教師的任務只是教學,研究被認為是專家們的「專利」。教師不僅鮮有從事教學研究的機會,而且即使有機會參與,也只能處在輔助的地位,配合專家學者進行實驗。

這種做法存在著明顯的弊端,一方面,專家、學者的研究課題及其研究成果並不一定為教學實際所需要,也並不一定能轉化為實踐上的創新;另一方面,教師的教學如果沒有一定的理論指導,沒有以研究為依託的提高和深化,就容易固守在重複舊經驗、照搬老方法的冀日裡不能自拔。這種教學與研究的脫節,對教師的發展和教學的發展是極其不利的,它不能適應新課程的要求。新課程所蘊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所出現和遇到的各種各樣的新問題,都是過去的經驗和理論難以解釋和應付的,教師不能被動地等待著別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門失,再不假思索地把這些成果應用到教學中去。

教師自己就應該是乙個研究者,教師即研究者意味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態置身於教學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對自身的行為進行反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對積累的經驗進行總結,使形成規律性的認識。

新教師試培訓作業

新教師試用期培訓第三次作業 中小學 課堂觀察技術 專題 1 什麼是課堂觀察?課堂觀察在目的 物件 方法 程式等方面與日常工作中的聽課評課有什麼不同?答 課堂觀察就是通過觀察對課堂的執行狀況進行記錄 分析和研究,並在此基礎上謀求學生課堂學習的改善 促進教師發展的專業活動。課堂觀察的目的 改善學生學習方...

新教師培訓方案

水落坡鎮中心學校新教師培訓方案 一 培訓目標 通過培訓,使新教師更新教育理念,提公升新教師的師德修養水平 理解並初步掌握課程標準 形成教育教學能力 提高新教師對學校教育理念和教育文化的認同度,盡快融入學校的教育文化,縮短新教師的角色轉換期。二 培訓物件 2012年9月進入我鎮的新教師。三 培訓形式 ...

新教師培訓總結

三 教研方法的更新 一直以來,校公開課的開展一直是我們進行教學教研的重要方法。我認識到在日常教學教研中思想和方法的轉變需求。我們應與時俱進,在開展學校公開教學評比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有選擇性地加強課後說課及互相評課的實踐練習,更為深入地做好教研方法的更新,也為我們展開更有效的教學打好基礎。經過這次我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