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浪縣黃土丘陵溝壑梯田建設成就及經驗

2021-07-30 08:23:59 字數 3669 閱讀 7626

摘要:對山川秀美工程試驗示範區——甘肅省莊浪縣梯田建設的成就及經驗進行了分析總結,證實修建梯田是黃土丘陵溝壑地區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工程技術措施,山川秀美工程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甘肅省莊浪縣地處黃土丘陵溝壑區。該區降水稀少、地形起伏大,降水有效利用率低,水資源短缺和水土流失並存,我國西北五省區科技廳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聯合實施的《中國西北地區山川秀美科技行動計畫》目的之一就是緩解或解決上述矛盾。歷史證明,梯田建設是保水保土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新的生產環境條件下,如何進一步發揮梯田的作用仍有許多經驗值得總結。

1 莊浪縣梯田建設

1.1 試驗示範區自然概況:莊浪縣地處甘肅東部,六盤山西麓,總面積1 553.

14 km2。全境群山起伏,溝壑縱橫,六盤山分脈六支回環盤旋,並被風力、重力、水沖刷切割成千溝萬壑。基岩山區和丘陵溝壑佔總面積的95.

3%,河谷川台地僅佔4.7%,海拔高度1 405~2 857 m,落差大,是黃土高原溝壑區的典型代表。

縣境內山高地陡,植被稀疏,十年九災,總耕地7510 hm2,其中6 870 hm2坡耕地分布於402道梁峁、2500條溝壑中,是黃河流域水土流失重點縣之一。由於坡耕地缺乏水保措施和足夠的物質投入,面積大而收益低,農民「廣種薄收」,反過來又促使進一步開墾陡坡地,加劇水土流失,形成惡性迴圈。

1.2 梯田建設歷史程序:為了在如此嚴酷的自然條件下求得生存和發展,自2023年起,莊浪縣開始進行梯田化建設。

回顧莊浪縣梯田建設過程,可將其分為以下三個階段[2]:①上世紀60年代,莊浪梯田建設的起步階段,到2023年,全縣累計修建梯田180 hm2;②70年代,梯田建設以大會戰的形式展開,傾全縣的人力、財力在小範圍內大發展,10年累計修建梯田22 200 hm2;③80年代,全縣梯田建設進入乙個快速發展的階段,截至2023年,全縣新修梯田2 213 hm2,到2023年底,累計修建梯田62 998 hm2。2023年全縣實現梯田化。

2 莊浪縣梯田建設的效益

隨著梯田化的實現,全縣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均有很大提高。

2.1 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莊浪縣現有的梯田每年可攔蓄徑流1 898萬m3,攔截泥沙378萬噸,實現了「水不出田,土不下山」,起到了保水、保土、保肥作用,「三跑田」變為「三保田」。

同時採用魚鱗坑,反坡臺、降坡水平溝等配套工程措施,結合種草植樹等類生物措施,地表水攔率達到90%以上,收到了「大雨難下山,暴雨不成災」的良好自然效果,為提高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尤其是抗旱能力提供了基礎保障,遏止了生態環境繼續惡化的趨勢,為發揮大自然的自我修復能力創造了條件。

2.2 奠定了農業安全、穩步發展的基礎1983~2023年10 a間,全縣梯田面積每年增加2 000 hm2,糧食產量年均遞增5.8%。

2023年糧食總產量9.7萬t,比2023年增長76%,縣境內23個樣點的測產表明,山地梯田比坡地每公頃增產825 kg。全縣5萬hm2梯田一年增產糧食4 153萬kg,解決14萬人一年的口糧問題。

同時,利用梯田良好的蓄水保土作用,大力發展經濟果園,糧、林、經、果的用地比例由2023年的70.4∶13.2∶8.

6∶7.8調整到2023年的58.4∶18.

4∶12.4∶10.8,並由此圖1 莊浪縣歷年糧食總產量帶動了縣勞動力的轉移和其產業結構的大調整。

到2023年全縣林、牧、副各產業總產值的比例與2023年相比分別上公升了35.7%,13.6%,15.7%。圖2 莊浪糧、林、經、果用地比例變化

2.3 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

隨著農業生產條件的改善和農村體制改革的不斷完善,農業生產顯著增效,非農產業迅速發展,工業產值不斷增長,建設投資成倍提高,群眾收入、財政收入全面增多,全縣經濟出現較好的發展勢頭,人們的消費結構也在悄然發生變化。據測算,全縣從事勞務和非農產業的勞動力佔1/3,養豬、培植果園和經濟作物收入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3%。收入的變化連鎖帶動消費的多樣化。

2023年全縣農民收入80%用於食品消費,15%用於衣著,5%用於住宿。2023年以後,食品消費下降為68.4%,衣著3.

4%,住宿支出上公升到12.3%,農民開始注重醫療,文化、教育的投資。關注生活質量的消費觀念刺激了相關產業群的發展。

縱觀莊浪縣幾十年的經濟發展,梯田建設起了舉足輕重的催化作用,改善了脆弱的生態環境,形成了整體增加後的「梯田效應」,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隨著土地利用率和單位土地生產率的大幅度提高,全縣經濟發展邁上了新台階。圖3 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

3 莊浪縣梯田開發及生態農業建設基本經驗

莊浪縣在深化梯田的後勁上做足文章,進行二次創業,延續和深化梯田建設,實施高產高效生態農業綜合開發建設:重點抓地膜糧食工程;種子工程;集雨滴灌工程;高產高效農業示範基地建設;梯田果園建設;山、水、田、林綜合治理工程建設。1)因地制宜,調整結構。

莊浪縣依據各地域的自然地理條件,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即牧,不搞硬性規定。並幫助和指導農民調整結構,合理種植,形成種、養聯絡,互相依存,農林牧協調發展的「三元結構」,防止出現新生態破壞和環境汙染。

2)大力推廣農業實用技術。宣傳和傳授深耕蓄水保墒,復種短期速生豆科綠肥,秸稈還田,高茬收割,輪作倒茬,改造圈廁,精肥上山等抗旱保墒和梯田培肥技術;進一步擴大地膜糧食面積,帶動了玉公尺、澱粉、飼料、農副產品加工業發展;普及洋芋種植,將洋芋作為本縣的支柱產業,從生產、加工、銷售形成網路;發揮「種子工程」作用,重點推廣「三抗一豐」小麥良種和脫毒洋芋供種;引進篩選適應本縣旱地梯田的豆類、油菜、胡麻、亞麻等經濟作物;推廣塑料大棚保護地,日光節能溫室保護地和露地蔬菜栽培技術,充分利用水窖,攔蓄淤地骨幹壩、水庫等水源,發展梯田蔬菜栽培技術。

3)認真總結集雨節灌技術。將人飲解困和灌溉水列為梯田建設的配套工程,專門組建班子,選定技術和專案負責人,建立負責卡,簽定責任狀;普及節灌技術,採用滴灌、微噴灌等較先進的微灌技術;在改建成梯田的坡耕地再進行壓砂改造,提高其抗旱、保墒、保水、保土效能。

4)拓展經濟果園種植。莊浪縣將蘋果的單一栽培拓展到梨、桃、杏、花椒等多品種種植,在有條件的地域建成高起點、高質量、高標準梯田果園67 hm2,並配套水窖,走出了一條「梯田+水窖+地膜+果園」的規範化、規模化的新路子。

5)挖掘梯田的生產潛力。莊浪縣有可利用的梯田埂坎面積達8 230 hm2,利用地埂栽植苜蓿、紅豆草、黃花菜、西葫蘆;靠埂栽植柳樹、楊樹等速生用材林。使埂坎及田麵(0~50 cm)土壤容重降低7.

8%~1.0%,有機質含量提高9.8%~10.

4%,攔水效益52.6%,減蝕效益57.8%,極大改善了梯田微地形的生態環境。

6)創辦高質量、高標準的樣本示範點。2023年重點抓好了柳梁鄉、南胡鎮兩個梯田綜合開發示範區;2023年又建立了堡子溝、榆林溝等五個示範區,100個示範村,在點、區上增加技術儲備,形成點上出經驗,面上出成果的有效機制。

7)生態環境的綜合治理。在莊浪縣榆林溝東西兩山海拔1 800 m以上的豐台梁和懸窪梁及沿線一帶修魚鱗坑,並定植沙棘、刺槐、油松等30 hm2,在秦隆公路沿線種植油松5萬多株,折合面積90 hm2。在縣境內的梁峁、荒坡及坡耕地結合處營造油松、沙棘、檸條等生態防護林,修建反坡臺、魚鱗坑、隔坡水平溝,種草和建果園,搞「徑流林業」,實現草木相生,水土相連。

在小流域綜合治理上,按照「山頂沙棘油松戴帽,山灣梯田果樹纏腰,地埂牧草檸條鎖邊,溝底林草壩庫穿鞋」的整體式綜合治理模式,對堡子溝流域,廟龍溝、賈門溝、史渠溝流域,平涼地區和縣列寺溝岔、庫灣溝等共16條小流域進行「生物治理」,隨著時間的推移,達到治標又治本的目的。

莊浪縣梯田修建帶來的巨大效益表明,黃土丘陵溝壑區雖然自然條件嚴酷,生態環境惡劣,但可根據當地的地形條件因地制宜地修建不同型別的梯田,促進大氣降水和土壤水的相互轉化,變有限的降水資源為土壤水資源,實現「三水轉化,統觀統管」,使水土資源的經濟、生態、社會效益最佳結合,最終實現「天藍、地綠、山清、水秀、人富」的山川秀美的新境地。

黃土丘陵地區棗樹栽培技術

作者 田林森 山西果樹 2009年第03期 河曲縣位於西北黃土高原的東部邊緣,地處晉西北的黃河彎曲處,西部和北部與陝西的府谷縣和內蒙古的準格爾旗隔河相望,海拔836 1100 m。土地為峁狀或梁狀土丘,坡度在頂端較緩,耕地多為零碎的傾斜坡地,水土流失嚴重。當地的自然條件是農業生產靠降水,年平均降雨量...

莊浪縣職教中心德育教學總體實施計畫

莊浪縣職教中心學校德育工作建設 總體規劃及實施方案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進一步加強我校德育工作的領導和管理,努力構建適應新形勢要求的德育工作機制,切實保障學校德育工作目標和任務的落實,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現就加強學校德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見。一 德育的思路和理念 當前,教育的改革對學校德育工作提出...

莊浪縣永寧學區優秀體育課說明

課程內容 1 走和跑 上挑式接棒練習 2 體能練習 逛體育超市 授課班級 五年級二班 教師基本情況 任課教師 馬斌 工作單位 莊浪縣永寧中心小學 年齡 37歲 教齡 13年 職稱 小一 聯絡 139 指導教師 蘇永財 工作單位 莊浪縣永寧中心小學 年齡 38歲 教齡 17年 職稱 小高 聯絡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