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物體和圖形》教學反思

2021-07-09 20:38:11 字數 1509 閱讀 4644

「學習要以**為核心」,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式學習作為學習的一種基本的學習方式,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可,被越來越多的教師實踐著。下面我就結合一年級「認識物體和圖形」這一課談談自己對於**式教學的幾點做法。

一、創設多種情境,引發**慾望

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學生好奇、好勝的心理,根據教材的具體內容以及學生思維發展階段的特點,創設新奇、有趣、富有挑戰性的、充滿疑問的情境,點燃學生的「發現」之火、「研究」之火、「探索」之火,從而激發學生的主動探索的意識,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借助生活創設情境:數學**於生活,校園生活、家庭生活等都是很好的素材,數學教學應密切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他們喜聞樂見的素材喚起其原有的經驗,從而激發其**的興趣。為此,我在「認識物體和圖形」的教學中,在生活中選取了許多學生熟悉物體。

如,彈力球、桌球、魔方、牙膏盒等等各種形狀的,把它們放在一起,讓學生們兩人一組互相猜一猜。這樣一來,既充分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又能使學生迅速地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當他們確實看到物體時,我便又一次利用兒童好玩好動的天性,說:「看一看,摸一摸,你會發現什麼?

」這樣進一步激起了學生參與操作的熱情,從而達到了使學生真正地參與到學習中的目的。

二、開放教學環境,營造**氛圍

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創造活動的一般條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導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導致學習的創造性。」教學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慾望。

因此,建立平等、民主、友愛的師生關係,創設和諧、寬鬆的課堂氛圍,是學生主動**的前提條件。

數學是一門探索模式的學科,它的任務之一就是探索現實生活中的各種規律。因此,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內容,講究教學策略,提出切實可行的研究目標,組織學生開展**活動,引導學生進行廣泛的研討,在學生中形成研究風氣。如,在教學完「物體的形狀特徵」後,我讓學生在桌子上隨意拿一些物體,在桌子上推一推、滾一滾,問「你能發現什麼?

這樣,通過實際操作,小組討論非常活躍,在學生中形成了研究風氣。最後學生自主得出結論、增加了學生探索問題,研究問題的能力。

三、開展陽光評價,體驗**樂趣

課程標準指出:「要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因此,在學生的探索過程中,為了有效地激發學習動機,教師對學生的表現應及時給與評價,使師生情感相通,心靈相碰撞。

特別是一年級的學生,純潔得像一張白紙,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老師的地位是崇高的,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他們情緒產生深遠的影響。在上「認識物體和形狀」的這節課時,不論學生回答得是否令我滿意,我都給學生一句勉勵的話,乙個會心的微笑,乙個讚許的目光,在整節課中我的表揚是多角度的。如,回答問題棒的,小組合作好的,動手能力強的……這樣不僅對受表揚者是一種促進,更是教師與學生心與心的碰撞。

布魯納曾經說過:探索是數學的生命線,沒有探索,便沒有數學的發展。實踐也證明,新時代的教師應該是引導者、組織者、鼓勵者,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創設情境、營造氛圍,促進學生在自主參與中積極**,培養學生科學的**精神和**能力。

讓學生知道數學是一門**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是對生活的歸納和總結,是一門有著無限美麗之處的學科.今後我一定會取長補短,力爭做到更好。

認識物體和圖形教學反思

認識物體和圖形 這課看上去好象比較簡單,學生平時在生活中也經常接觸過,但是他們只是有點模糊的概念。這節課就是要把學生那種模糊的概念明朗化,讓學生經歷知識生成的過程。這課是學生學習 空間與圖形 知識的開始,主要是從形狀這一角度來使學生初步認識物體和圖形。最主要是要通過實物和模型辨認長方體 正方體 圓柱...

認識物體和圖形教學反思

一年級學生剛從幼兒園的小朋友公升為一年級的小學生,根據他們的年齡特徵,他們採用的思維方式是形象思維為主。怎樣讓孩子認識生活中的主體圖形,並以實物體中抽象出簡單的立體圖形呢?課前一段時間裡,我作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平日裡注意收集好生活中的物品以備教具使用,如長方體的牙膏盒 藥品盒等,正方體的餅乾盒 魔方...

《認識物體和圖形》案例分析

教學內容 教科書 32 33 教學目的 1 通過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數一數,初步認識長方體 正方體 圓柱 球以及它們的特徵,會辨認這幾種形狀的物體 2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發展學生的想象能力 3 通過學生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合作 和想象 創新的意識。教學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