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 九年級數學上冊一道習題的思考

2021-07-08 22:57:02 字數 1419 閱讀 7036

九年級數學上冊書習題24.2中第103頁的第14題題目如下:如圖,rt△abc中,角c=90°,ab,bc,ca的長分別為a,c,b,求△abc的內切圓半徑r.

學生的作業本上出現了貌似不同的兩個答案,其一是:r=(a+b-c)/2;其二是:r=ab/(a+b+c)。

我看了兩類學生的解題過程思路明晰,過程嚴謹,無可厚非,都是正確的,為何兩個答案似乎「截然不同」呢?我首先想到了教師參考書,說不定教參上會是兩個答案,我迫不及待翻開答案,出乎我意料的是答案只有乙個,就是第乙個r=(a+b-c)/2,此時的我陷入了沉思,此題屬於一題多解這一點是肯定的,但一題多解雖思路解法不同但答案看上去不盡相同的卻很少見,我猜想是不是這兩個貌似不同的答案是相等的?下面先把此題的兩種做法簡要陳述如下:

方法一:

如圖設內切圓圓心為o,三個切點為d、e、f,連線od、oe

顯然有od⊥ac,oe⊥bc,od=oe

所以四邊形cdoe是正方形

所以cd=ce=r

所以ad=b-r,be=a-r,

因為ad=af,ce=cf

所以af=b-r,cf=a-r

因為af+cf=ab=r

所以b-r+a-r=r

內切圓半徑r=(a+b-c)/2

方法二:

如圖設內切圓圓心為o,三個切點為d、e、f,連線od、oe、of,oa、ob、oc

顯然有od⊥ac,oe⊥bc,of⊥ab

所以s△abc=s△oac+s△obc+s△oab

所以ab/2=br/2+ar/2+cr/2

所以r=ab/(a+b+c)

所以r=ab/(a+b+c)

想到兩個答案是相等的,我就假設兩個答案相等進行了計算,過程如下:

(a+b-c)/2=ab/(a+b+c)

(a+b-c) (a+b+c)=2ab

a2 + b2 +2ab-c2=2ab

a2 + b2= c2

因為△abc是直角三角形,所以假設是成立的,我在想既然兩個答案相等那肯定能將其中乙個推導出另乙個,我將第二個答案進行了推導,過程如下:

r=ab/(a+b+c)

=ab(a+b-c)/(a+b+c)(a+b-c)

=ab(a+b-c)/[(a+b)2-c2]

=ab(a+b-c)/( a2 + b2 +2ab-c2)

因為a2 + b2= c2

所以r=(a+b-c)/2

做到這裡,我心中的謎團終於全都解開了,心裡也豁然開朗了,為了讓同學們進行積極有效的探索,養成嚴謹慎思的學習習慣,我在課堂上提出此題一題多解,「答案不一」的思考,作為拓展延伸題讓同學們自己進行了交流討論,同學們看到自己**的成果自然欣喜不已,在討論**的過程中同學們不但熟練掌握了兩種解題方法,培養了同學們的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養成了學習數學該具有的嚴謹的態度,這應該是我們數學老師們都想看到的結果吧!也希望我的反思能給我們數學同仁們在處理這道題時有所啟示。

九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

胡瑞玲靜夜,獨自乙個人,望著漆黑的夜空反思。課堂教學的情景往事一幕一幕在腦海中浮現,有喜,有悲,有錯,也有對。初三的半個學期的教學任務已經完成了,我發現學生學習數學越來越感到吃力,不感興趣,在教學中雖然自己多方面的努力但收效甚微,難以改變這種厭數學的現狀。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數學來自於生活,又必須回歸...

九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

靜邊初級中學劉威 靜夜,獨自乙個人,望著漆黑的夜空反思。課堂教學的情景往事一幕一幕在腦海中浮現,有喜,有悲,有錯,也有對。初三的半個學期的教學任務已經完成了,我發現學生學習數學越來越感到吃力,不感興趣,在教學中雖然自己多方面的努力但收效甚微,難以改變這種厭數學的現狀。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數學來自於生活...

九年級數學上冊

第二十四章圓 測試1 圓 學習要求 理解圓的有關概念,掌握圓和弧的表示方法,掌握同圓的半徑相等這一性質 課堂學習檢測 一 基礎知識填空 1 在乙個 內,線段oa繞它固定的乙個端點o 另乙個端點a所形成的 叫做圓 這個固定的端點o叫做 線段oa叫做 以o點為圓心的圓記作 讀作 2 戰國時期的 墨經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