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圖形教學設計及反思

2021-07-08 16:20:34 字數 2860 閱讀 8403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38~~39頁「認識圖形」。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並辯認長方形、三角形,體會「面」在「體」上。

2、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形成空間觀念和創新意識,觀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學習方法為一體,注重讓學生在操作體驗中學習。

3、通過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感知數學知道與生活息息相關,激發學生教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開和圓,初步感知其特點,正確辨認幾種圖形。

教學難點:

通過各種活動,知道「面」由「體」來。

教具學具:

教具:課件、立體圖形實物若干,平面圖形若干。

學具:立體圖形實物若干,平面圖形若干,白紙、彩筆、直尺。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出示一些圖畫請同學們欣賞 ,「小朋友,它們都是由一些圖形組成的,你們想不想知道它們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呢?

生:想。

師:其實啊!這些圖形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它們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這節課就讓我們來與它們交個朋友吧!

二、操作交流,**新知。

1、感知「面」在「體上」。

(1)觀察操作:

師:這些平面圖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體中,請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說一說,趕快行動吧!

學生活動,老師指導學生如何摸面。

(2)匯報交流:

師:說一說你在什麼物體上找到了什麼圖形?再摸一摸自己找的圖形的面,有什麼感覺?

引導學生說出「面」的主要特點是平的。

[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

師(出示長方體和正方體實物圖)說:在這兩上物體上,有沒有你們認識的圖形?

你能說出它們叫什麼嗎?(根據學生回答,把長方形、正方形貼在黑板上,並板書),

(課件演示:長方體、正方形分離及特點)

小結: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都是直角的,長方形兩條邊長一些,兩條邊短一些,對邊長度相等,正方形是四四方方的,四條邊長度都相等。

[認識三角形]

(出示三梭柱)大家看到它的上面和下面了嗎?

[認識圓形]

在圓柱體上你們又發現了什麼圖形?(板書:圓)

(3)引導發現:

師:通過剛才的觀察發現,這些平面圖形的家都住在立體圖形上。

2、動手、操作、合作學習。

(1)老師啟發:誰能想出乙個好辦法,把這些平面圖形從立體圖形上請出來,留在桌上的白紙上呢?

(2)小組合作完成;

(3)匯報、交流不同的方法。

引導學生想出不同辦法(描、畫、印)

3、小結:

我們從長方體上找到了長方形,正方體上找到了正方形,三稜柱上找到三角形,圓柱上找到圓形。我們還發現,這些圖形的面積是平的,並且只有乙個面,所以,我們把些圖形叫做平面圖形。

4、這些圖形,你們都認識了嗎?(課件出示)

5、遊戲:我說你想。

師生互動:老師說乙個圖形的名字,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樣子,一邊想一邊用手指畫一畫。

生生互動。

三、鞏固加深,遷移拓展。

1、說一說:生活中,你在**還見過這些圖形。(課件出示)

老師引導學生看一看教室裡哪些物體上有這樣的圖形,教師帶學生離開座位去找、去指、去摸,再把發現告訴大家。

2、找一找:馬路上的交通標誌牌表面是什麼形狀?你知道它的含義嗎?(課件出示)

3、找朋友:第39頁第1題,進一步體驗「面」由「體」得。

4、數一數:你能說出下面這些圖畫由哪些平面圖形組成的嗎?(課件出示)

四、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知道了它們都是平面圖形,你們大家和它們成為好朋友了嗎?

五、作業:

課本39頁第2、3、4題。

六、板書:

認識平面圖形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圓形

教學反思:

學生在上學期已經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初步認識了這些幾何圖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間觀念。同時,利用課餘時間注重讓學生「學以致用」,讓學生將數**用到實際生活中,從而使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比較關注自己周圍事物。

上課一開始,我先讓學生欣賞一組由圖形組成的圖畫,讓學生發現這些圖畫的特別之處,這樣就激發起學生**新知識的強烈慾望,啟用了學生的思維,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輕鬆進入課堂。

接著我創設了讓學生找一找,摸一摸,說一說的學生學習活動,既注重讓學生以自己內心的體驗來學習數學,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運用數學進行交流的意識,又使學生初步感知這些實物的表面,獲得對平面圖形的感性認識,為學生在下乙個環節的學習中更好的體驗出「面」作鋪墊。在學生初步學會了從「體」上找「面」的方法,搞清了「體」與「面」關係的基礎上,又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嘗試找出怎樣利用物體來描出平面圖形,並畫一畫的過程,通過這種「做中學」讓學生積極參與操作過程,親身體驗面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建立平面圖形的空間觀念,不僅體現了教學設計的層次性,又培養了學生合作意識及運用操作能力,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所學圖形特徵的認識。

通過讓學生閉著眼睛想象所學的圖形,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有效發展空間觀念。

通過提問「在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這些平面圖形」。創設問題情深,讓學生把所學新知運用到現實生活中,滲透數學**於生活,數學與生活有著密切聯絡,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通過出示交通標誌,讓學生說說這些圖形能在什麼地方看到,表示什麼意思,從而有機滲透對學生進行交通規則的教育,更能體現數學與生活聯絡及其育人的價值。

我通過練習,使學生鞏固了本節課所學知識,也體會到這節課的不足之處,有以下二點:

1、我對學生學習過程中達到過程性目標的評價不夠;

2、這節課主要是一節學生動手操作課,在上課期間,沒能夠協調好課堂紀律,讓大家感覺有點亂。

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增加實踐活動,培養學生體會數學應用數學的意識,在課堂上我要注重加強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以便更好地發揮他們的特長,培養他們數學能力,同時提高自己的教學經驗。

《認識圖形》教學反思

認識立體圖形 是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的內容,本節課是小學低年級數學中數與空間的教學開始,學生是第一次接觸學習幾何概念。本課教學是在學生剛剛入學不久的時間進行,這時候的一年級學生還不具備一定的自控能力,我把本課大部分教學時間都安排學生的操作活動,本節課的目標定為 通過觀察 操作 使學生初步...

認識圖形教學反思

學校 鹿窩九年制學校 班級 二 2 班 姓名 項幹 認識圖形這一課主要是教學認識四邊形 五邊形 六邊形。通過初步的認識四邊形 五邊形 六邊形等平面圖形,積累認識圖形的經驗,提高觀察能力 比較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培養合作,交流意識。教學時,要盡量給學生創造條件,大膽...

認識圖形教學反思

時隔兩年之久,我又回到了數學教學上,上週還上了一節 認識圖形 的數學教研課。上下來以後,感覺特別吃力,在這節課上耗費的精力可以說是非常大的,但上課的效果卻不盡人意,甚至還不如一節隨堂課,究其原因,還是自身的心理素質及教學技能不過關吧。我先說說我為什麼選擇這個內容。這個想法源於前年我在點點班聽的一節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