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中選用什麼樣的立漂比較合適

2021-07-07 02:13:17 字數 1726 閱讀 8138

以前我曾經追求過靈敏度高,選用漂尾直徑0.5公釐左右的立漂。後來才感覺到不妥之處,慢慢找到了比較合適的漂。我現在選用立漂,以漂尾直徑1.5公釐左右、中檔漂為宜,原因有六:

1,漂尾粗且醒目,不費眼力,尤其是釣遠的時候,對老年人比較合適。

2,漂尾較粗,調漂比較容易。

3,漂尾較粗,漂相比較沉穩,有利於看漂和把握提竿時機。

4,漂尾比較粗,但在野釣時,靈敏度已經足夠。

5,野釣比較適宜釣鈍,正需要稍粗的漂尾。

6,野釣環境複雜,常常遭遇水草、樹枝,容易斷線丟漂。丟失幾支亷價浮漂不會心疼。我不參加競技比賽,又不是收藏家,沒有必要在野釣中使用名貴的高檔漂。

當然,在特殊情況下,例如嚴冬近釣輕口魚,如果要用立漂,當然需要用超細漂尾。

野釣調漂的原則和調漂的簡單方法

在野釣中,立漂懸墜釣法應該力求做到:簡單實用。

很欣賞一位朋友的一句話:「差不多就行了」。用不著太講究、太認真,不需要去追求高靈敏度。

實踐證明,野釣最適宜釣得比較遲鈍,而不是釣得很靈敏。當然,這個遲鈍是相對而言的,是在懸墜前提下的遲鈍,這種遲鈍比較臥底墜靈敏多了。

為什麼野釣要釣得比較遲鈍呢?我認為有幾個原因:

1,一般說來,野生魚比較池塘的飼養魚警惕性要高 。釣得靈敏,鉤餌懸浮多,子線繃直繃緊,魚兒呑餌時拉動墜子和浮漂,感覺到墜子和浮漂的反作用力,「心存疑慮」,吞吞吐吐,甚至棄而逃之。釣得遲鈍一點,鉤餌臥底比較多,子線彎曲鬆弛,呑餌障礙減小,魚兒感覺到的反作用力減弱,呑餌就比較大膽一些。

所以,野釣更適宜釣鈍。經驗證明,釣鈍中魚率更高。

2,自然水域的魚有大有小。比較大的魚,見多識廣,老奸巨猾,尤其需要釣鈍,「遲鈍釣大魚」已經在很多釣友中形成了共識。

3,自然水域裡白鰷、麥穗等小雜魚特別多。如果釣得很靈敏,浮漂上躥下跳,把你忙個不亦樂乎。釣得比較遲鈍一點,浮漂就沉穩一些。

4,野釣最普通、最常用的釣餌是蚯蚓之類蟲餌。魚兒吞食這類餌料,時間比較長,呑得比較深,釣鈍恰好與之完美配合。

5, 釣鈍的漂相比較沉穩,可能緩慢下沉或者緩慢上送,便於看漂和把握提竿時機。

6, 釣靈敏適合釣快魚,勤拋鉤,打頻率,兩眼緊緊盯住漂尾,時刻捕捉瞬間的訊號,顯得十分緊張。釣鈍節奏慢一些,更適合休閒。

適當的釣鈍,我覺得是野釣調釣的乙個基本原則。有了這樣的思路,調漂的方法就比較簡單了。

空鉤,半水懸浮狀態,調平水(浮漂漂尾剛剛平水,稍微露出一點也可以,不必特別講究)。然後,掛餌,放長水線,使漂尾露出1目。這樣就可以釣魚了。

實際上可以根據魚情水情靈活應變,釣得更鈍些或者更靈些,例如調1釣2,調1釣3,調1釣1.5,調1釣1(懸浮狀態)等等。水底不平整,多釣少釣一兩目,何嘗不可,「差不多將行了」。

寬鬆的釣法,輕鬆的心情,真正的休閒。

這樣的調漂方法,只有兩步,比較5步法還要簡單,容易掌握。不必在家中調漂筒中進行,也不需要反覆精確找底。因為,釣目大於調目,已經說明鉤餌受到了地面支撐,鉤餌肯定已經到底了。

漂尾露出水面不多,說明鉤餌臥底不是很多,不會過於遲鈍。

可能有人認為「這樣調漂不夠精確」。追求調漂「精確」恰恰是乙個誤區。魚情變化萬千,對於每一種魚情都有比較適宜的鉤餌子線狀態。

而且,魚情經常在變化。哪一種子線鉤餌狀態是「標準」?或者說哪一種調漂是「標準」?

任何人(包括大師)也說不清楚。既然「標準」不確定,又怎麼能做到「精確」?用這樣的簡單的調漂方法,既能夠使鉤餌到底又能夠實現稍微釣鈍而又不是很遲鈍,當然已經適用於野釣了。

上述一些想法,對一些初學釣友可能有一些參考價值。那些酷愛競技釣、技術高超的年輕人,在野釣中要玩得更精,當然又是一種情趣了。

什麼樣的生活

1.147,258規則 下家丟1萬,3 4 7萬基本不吃,2 5萬可能要吃 2.牌過半旬,上家開始落風子,不要碰 碰聽張除外 3.牌局一直不胡,最好不要動牌,要打熟張,牌一動就有吃大牌的可能 4.下家丟3 8萬,有可能手握3 5 6 8萬,打4 7萬要小心一點 5.下家丟8 9萬,有可能手中還有4 ...

什麼樣的建築部位選擇什麼樣的防水材料

一 屋面防水層暴露在大自然中,受到炎熱日光的暴曬,狂風的吹襲,雨雪的侵蝕,嚴寒酷暑的溫度折磨,晝夜溫差的變化脹縮反覆,沒有優良的材性和良好的保護措施,難以達到要求的耐久年限。所以應選擇抗拉強度高 延伸率大 耐老化好的防水材料。如聚酯胎高聚物改性瀝青卷材 三元乙丙橡膠卷材 p型聚氯乙烯卷材 焊接合縫 ...

佤族是什麼樣的

佤族是什麼樣的 幼兒園大班主題教案 整合領域 科學 藝術 語言 活動目標 1 初步認識佤族的服飾 民居 飲食等風俗習慣,感受佤族的風土人情。2 激發幼兒用肢體語言來感受佤族舞蹈的粗獷與柔美。3 鼓勵幼兒大膽運用折 剪 貼上 繪畫 泥塑等影象語言方式來表達自己對 阿佤人是什麼樣的 的理解與感受,具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