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話題作文訓練誤區

2021-07-06 07:02:33 字數 4832 閱讀 1044

「話題作文」是一種全新的命題方式,它與傳統的命題作文相比有「立意自由、選材廣泛、文體不限、寫法靈活」等特點。用來作文的「話題」,既可以是作文的主體,又可以是作文的客體;前者以「話題」為核心,後者以「話題」為由頭;前者與材料作文相似,始於話題、聯於話題、歸於話題;後者只要與「話題」相關即可,既可記相關的事、寫相關的人,又可抒相關的情、論相關的理。內容上、觀點上的「開放性」,寫法上、體例上的「靈活性」,為所有的學生開啟了方便之門,提供了暢所欲言的自由天地,學生們再也不必擔心無話可說、無事可寫了;也不用擔心自己還有哪種文體掌握不到家。

對於同一話題,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即便如此,要寫好話題作文也並非易事。目前教師在應考話題作文的指導上,存在著以下三大誤區。

誤區一:認為 「話題作文」,可以淡化審題這一環節!

對話題作文而言,審題這一環節不能淡化。

「作文內容進入話題範圍,就是符合題意。」(張偉明)辨析此話,就有三個需注意的問題:話題範圍是什麼?

怎樣才算進入話題範圍?作文內容有多少進入了話題的範圍?故寫好話題作文的乙個前提就是要仔細地審題、認真地揣摩題意,才能確立話題的範圍。

常見的話題作文提供的「話題」少則一兩句,多到十來句,但無論長短,審題時就考生而言,都應仔細閱讀、揣摩。只有這樣,才能深入理解材料的表層及深層含義,明確材料的中心,弄清材料的本質,同時明白命題人的意圖及導向,從而更好地確立「話題範圍」,找準寫作的角度。

有這樣一則材料: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每一本書都為我們開啟一扇通向世界的視窗。

每當我們放下書,我們就會有一種親切感;每當我們放下書,我們的頭腦就會有充實了許多。請以「讀書」為話題寫一篇作文,題目自擬,文體不限,左右。仔細地閱讀、揣摩後,我們就不難發現,此則材料的「話題範圍」可定為「讀書給我們的心靈、生活等帶來的變化」;而寫作角度也起碼有如下幾個方面可供考生選擇:

(1)記敘讀書生活、抒發讀書情趣;(2)總結讀書經驗、介紹讀書方法;(3)暢談讀書體會、感受讀書快樂;(4)對讀物的內容、語言、寫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等。由此出發,可以確立「讀書的樂趣」、「書是我的財富」、「愛書小語」、「書點亮了我的心燈」等主題。如果不認真審題,就很容易將材料簡單化或表面化理解,導致「下筆千言」而「離題萬里」 現象的發生。

這時候,即使文字功底再厚,也會因「一著不慎」而「全盤皆輸」!

在學生平時的作文實踐中,我們總能發現有部分的作文游離於話題之外或抓不住「要害」,其實這都是因審題不到位而導致的。這樣的文章在考試時,同樣會被不少閱卷教師判定為偏題或離題的。那些標榜「想說什麼就說什麼」,而僅強調語言本身的這種做法是極不負責的,也是很不可取的。

打個比方,家裡沒鹽了,讓你去買,你卻買成味精甚至是毫不相干的東西,你還誇自己買的東西如何好、買得如何快、如何會還價等,何用之有?因此,即使是話題作文,審題這一環節也不能淡化。

故我們在應考話題作文的指導中,不僅要學生明確作文審題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更要教會學生審題的方法與技巧,讓學生在動筆之前就對文章的寫作角度、文章主旨有整體把握。這不僅使學生在作文構思時更具方向性,且通過不斷的練習和培養,更能增強學生作文時的自信心,從而寫出不偏題、不跑題的考場作文。

誤區二:將「文體不限」理解為「可以弱化或否定文體特徵」。

話題作文有別於命題作文的乙個明顯特徵就是在文體的要求上,有了巨大的變革,體現了單一到多元的變化趨勢。這就使得學生在作文時,在選取表情達意的形式上有了更多的選擇,不必再為單一的文體侷限而苦惱。但是,有些人卻將「文體不限」片面地理解為「可以弱化或否定文體特徵」,以致寫出來的文章,記敘文不像記敘文、議**不像議**、說明文不像說明文、散文不像散文,來了個「四不像」。

其實,「文體不限」的意思是選寫何種文體不加限制,而非不要文體。文體對於處於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真是太重要了,是寫好作文的乙個基石。可能有人又要說這是在為「新八股文」搖旗吶喊,其實不然,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起步階段還是適當強調文體特徵為好。

任何事物要有突破與發展、創新與變革都必須有紮實的基礎,深厚的積澱。在不知怎樣說話的情況下就想說好話,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輔導學生時,教師應當強調這一點:

作文必須講究文體,既指選定了某種文體後,寫出的文章就要符合相應的文體的要求,記敘文要像記敘文、議**要像議**、散文要像散文。否則,借「文體不限」弱化或否定文體,想怎樣寫就怎樣寫,隨心所欲,是違背「話題作文」初衷的,只會從一種極端走向另一種極端。想使學生的作文出現「百花盛開」「爭奇鬥艷」的局面,也只能是 「空中樓閣」「海市蜃樓」罷了。

增強學生的文體意識,是教師對初中階段學生的乙個基本要求。而要提高學生的文體意識,就必須要學生了解各類文體的基本要素,並對他們進行相應文體的寫作訓練,以加強他們對相應文體的把握。這樣學生在寫作考場話題作文時,才能在瞬間選擇最易表情達意的文體樣式,使內容與形式達到完美的統一。

誤區三:認為「話題作文」可以想怎樣寫就怎樣寫,從而忽視作文基本功的訓練、培養。

在話題作文的寫作指導中,「創新」一直作為教師的首要目標。不過近來,卻發現我們有的教師和學生由於過於追求所謂「創新」而忽視了對作文基本功的訓練和培養,以至出現這樣不能令人滿意的情景:作文中錯別字連篇,標點誤用、濫用甚至不用,結構混亂、一段到底,敘述條理不清,議論更是泛泛而談,而且書寫潦草,令讀者猶如是在讀「天書」等等。

試想,這樣的文章即使內容有一定的可讀性,但是能說是好文章嗎?其實,在作文中出現這樣或那樣的「攔路虎」,都是平時不注重訓練基本功所造成的惡果。

作文基本功的訓練是乙個循序漸進、點滴積累的過程,是乙個漫長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要指導學生進行廣泛的閱讀,以訓練培養學生的思維力,促使他們能自覺地進行語言的錘煉;還要指導學生如何謀篇布局,如何表情達意、闡述見解——;更要指導學生多寫多練,為學生在作文時的那一刻激情的噴發,迸發出「創新、想象」的火花,打下紮實的基礎。如果沒有大量知識的積澱,沒有成熟思維力的培養,創新就永遠是「無公尺之炊」「無本之木」;沒有豐厚的文化底蘊作支撐,任何外在的形式都是徒勞的,正所謂「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況且同樣的構思,語言能力不同,優異也迥異。所以,要寫好話題作文,真正的不二法門仍是平時多訓練,教學生練好作文基本功。

在應考話題作文的指導中要想避免步入以上幾個誤區,筆者認為主要在於教師思想觀念的轉變。話題作文不是「橫空出世」與傳統的命題作文相**的,也不是「穿著新鞋走老路」穿在命題作文身上的漂亮繡花鞋。話題作文是對命題作文的繼承與發展。

在取材與寫法上,它給了學生更多的選擇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話可說,說自己最想說的話,讓學生愛上作文,從而改變以前學生「談文變色」,一說作文就「乙個頭變成兩個大」的令語文教學尷尬的局面。教師指導學生話題作文就是鼓勵學生勇敢地表達自己的見解,把它表達得思路清晰、邏輯嚴密;就是指導學生大膽地開啟自己的心扉,述說自己的心靈故事、寫出自己的感動與傷痛;就是指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表情達意的形式。

另外,要想學生寫出優異的考場作文,教師指導學生時,除上文所闡述的要指導學生怎樣審好題、把握住文體的特徵、練好作文基本功,還要指導學生在作文時兼顧到兩個「務必」:

(一)務必要思想健康、感情真摯。

有人說:寫話題作文時,只要緊扣話題,在話題範圍中「想怎麼說就怎麼寫」都可以。其實這種說法是有不當之處的。

俗話說:「文如其人。」作文就是做人,文章是作者人生觀、價值觀、生存觀等的一種書面表現形式。

故文章在其立意指向必然是道德範疇的,必然涉及到利與害、得與失、生與死、是與非等價值取向。而且結合材料寓意思考,這種價值取向一定要是正面的,即要符合當今法制和道德規範,也就是要思想健康。這是寫好文章最基本的要求。

像今年我市的中考作文題:「『牆,推倒了就是橋。』人與人心靈的距離,就如一堵厚厚的牆,我們只有用真誠去推倒它,才能建造一座溝通彼此的橋。

」要求以「溝通」為題作文。如果考生在文章的立意取向上是符合道德範疇內的「真誠溝通」,作文就成功一半了。如果考生的立意是負價值取向,或者與學生道德準則或行為規範相背離,如有的考生寫自己與男(女)朋友因溝通不夠,而致使精神萎靡、對什麼都不感興趣;有的考生寫自己與父母無法溝通,而大罵父母等,這樣的文章文筆再流暢,結構再合理,能算是好文章嗎?

足見思想是否健康,決定著作文的成敗,故作文時,決不能以「說真話」為由,摒棄崇高,放棄作文育人的正確引導作用。

「感情真摯」是要求在作文中能夠自然地表達真情實感,使感情的流露能夠給人以真實感、真誠感,而不是附加感、裝飾感。這是作文的靈魂。自話題作文誕生以來,題目中往往有這樣的啟發性導語:

「你有這樣的經歷、體驗嗎?」「可以寫自己的經歷、體驗和看法」等等,這些提示明白無誤地要求學生要寫自己的經歷、體驗以及真情實感,根據自己的個性特徵和審視角度去認識生活、觀察生活、感悟生活。仍以今年的中考題為例,我們有的考生在表情達意時,唱高調、說假話,內容單薄、語言蒼白,毫無感情抒發;有的考生在抒情時,由不溝通馬上到溝通,一會兒還在說母親不理解自己,忽而母親一下子理解了,之前與之後是180度的大轉變,感情失真失度。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過:「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寫出了真摯感情的文章方能稱得上是有血有肉的好文章。

所以,我們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有教育學生用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去認識人生和社會,說真話、表真情,寫出自己的個性和獨到見解。

(二)務必要內容豐富、主題明確。

內容豐富,就是要求記敘文中的記敘要素完整、人物事件具體實在;議**中的議論要素明晰、論據充足;說明文中的說明屬性清楚、資料充實;散文材料豐富多樣等。例一考生的作文《紙鶴》,寫自己與父母產生誤會後,內心的那種無助、痛苦、憋悶及家庭中緊張的氣氛,最後在乙隻紙鶴的幫助下,與父母架起了溝通的橋梁,寫得一波三折,感染力極強。而有的考生同樣寫這類題材的文章,卻是三言兩語、平鋪直敘,直白如流水帳,內容顯得非常單薄。

造成內容單薄的主要原因是平時缺少甚至沒有積累。這個積累應當包括閱讀積累、生活積累、審美積累等多個方面。所以教師在平時就要指導學生多閱讀、多觀察、多思考、多動筆,只有積累多了,在作文時才能左右逢源。

當然,內容豐富並不意味著寫得越細越好、話越多越好、材料越繁越好、字數越多越好,還必須注意材料與中心的關係,要在豐富的基礎上詳略得當地使用材料,以突出中心。作文思路散漫、筆墨不集中、基本觀點不明確,有頭無尾,主題若隱若現,這樣的文章,無論如何都不能算是一篇好文章。

總之,要想學生在有限的考場時間內寫出優秀的話題作文並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有乙個過程。但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能授之以有著正確的認識觀、價值觀,那就會「事半而功倍」,在最短的時間內,收到最佳效果的。

走出話題作文的誤區

文體感增強了。作文體裁多種多樣,除去較多的記敘文 議 還有 寓言 詩歌 戲劇 散文 日記 書信 說明文等 考生思維活躍,取材的空間跨度很大 語言駕馭和結構文章的能力也顯示廣大中學生寫作基本功訓練加強了 發展分明顯比去年有所提高,說明各學校在內容深刻 材料豐富 語言文采 寫作思路創新等方面注意對學生強...

走出創新作文的誤區

走出創新作文的誤區要說時下最流行的幾個詞,我雖沒有作過統計,但我想把創新這個詞放進去,估計沒人反對。本人是一名語文教師,不想在大的其它方面引經據典或者人云亦云談創新,在此只想就自己的老本行對作文方面的創新說點自己的看法。普通高中 語文課程標準 對作文是這樣提出建議的重視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創造性...

話題作文訓練親情

親情 孟州市職教中心行玉霞 一 教學目標 1 借助多種方法充分感受和體悟親情。2 學會運用生活化的典型細節來表現親情。二 教學重點 親情類作文寫作方法指導。三 教學工具 多 四 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 五 課前準備 讀幾篇感人的文章,初步感受親情 1.散文 背影 朱自清 2.花季 雨季 郁秀 3.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