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政治制度

2021-06-26 05:45:20 字數 1670 閱讀 1324

下圖是中世紀西歐封建等級制度演變的示意圖,仔細閱讀分析後,回答問題(13分)

問題:(1)圖一中的政治體制是在哪件重要歷史事件之後形成的?該體制產生的主要影響是什麼?(3分)

(2)圖二中的政治體制是什麼?簡要概述其產生的歷史背景。(3分)

(3)扼要概述圖二中的政治體制的主要特徵。(2分)

(4)同圖一的政治體制相比,圖二政治體制有何歷史進步性?(2分)

(5)王權在強化過程中與等級代表會議(新型資產階級)既聯合又鬥爭,最後走上對立。請用敘述的方式論證這一觀點。(3分)

西歐封建等級制度(6-12)

特點: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導致西歐在封建制度初期處於**割據的狀況的主要原因

1、層層分封,層層結成主從關係,由此逐漸形成封建等級制度(國王居於最上層,其下依次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騎士位於底層。 )

2、封主有責任保護封臣,封臣必須忠於封主,封建主階級內部的聯絡加強了。

3、封臣得到采邑時同時獲得領地上農民的管轄權,加速了自由農民的農奴化程序

4、國王只是名義上的全國最高土地所有者,實際權力有限,整個社會處於政治**和國家政權分散之中。

第一,中國西周時期實行封建制度是王權強盛的反映。所謂「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周天子是全國土地和臣民的最高所有者,是天下「共主」。

第二,西歐各國的封建國王經濟**要靠他自己的莊園。中國西周天子靠全國臣民養活

第三,西歐封建制度的初期,采邑是不世襲的,後來才出現世襲制度。中國西周封建制度從一開始就是世襲的,由嫡長子繼承。

等級君主制13——14

即在君主之下,有乙個由僧侶、貴族和商人代表組成的等級代表會議。代表會議的表決對君主沒有約束力,但國家徵稅必須徵得代表會議的同意。

背景:12世紀以後,隨著城市的復興和商品經濟的活躍,

英、法等國的王權呈逐漸加強之勢,

以國王為代表的**集權勢力和新興市民階層在共同利益的驅使下,力圖攜手打破封建割據局面。(統一度量衡,貨幣和賦稅制度,壓制各封建領地主的戰爭和剝削)

形式:等級君主制是王權借助等級代表會議實施統治的一種政權形式。

內容:在等級君主制階段,司法和軍事等方面的權力漸漸集中到**,等級代表會議則主要掌控國家賦稅的批准權和分攤權,市民階層的利益和要求開始受到重視。

代表:13世紀,英國國王與貴族矛盾激化,以西門·孟福爾為代表的貴族取得軍事勝利,召開等級會議以限制王權。13世紀末、14世紀初,法王腓力四世因徵稅問題與教會發生矛盾,為取得廣泛的支援,召開**會議。

**君主制:15世紀下半葉

1、隨著資本主義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們要求建立乙個強有力的**政權,統一國家的立法,司法,和幣制,以便在全國範圍內暢通無阻的發展商品和貨幣經濟。主張**集權,擴充套件國家版圖,以促進海外**。)

2、民族國家的形成(只有實行君主**,才能形成了最初的統一的民族國家,)

3、社會各階層支援王權(首先是對民族有利,能促進民族國家的統一;封建領土貴族也要仰仗王權來鞏固自己地位;農民也希望加強王權,改善生存環境。更重要的是對資本主義來說,他們希望通過加強王權,能夠市場更為統一,推出更多好的政策,比如說,重商主義政策,也有利於資產階級更好的發展。)重商主義

典型:伊莉莎白一世、法蘭西斯一世、路易十四

當**王權的政策與國家、民族利益,當然包括資產階級的利益相一致時,王權得以張揚;而在後期,當王權與國家、民族利益不相一致的時候,王權將不再成為民族的代言,相應的革命與改革也就不可避免了。

中世紀歐洲莊園制度

在中世紀,莊園並非理想的經濟方式,其經濟形態十分封閉,人們生活水平程度只供維持生存,且是進步緩慢的生產單位。這些都和當時的無序狀態有關 日爾曼人推翻羅馬帝國後,卻沒有健全的制度來取代 而且蠻族各部落之間戰亂不斷,沒有乙個完整 成熟的統治體制,所以當時國王為維持自我勢力,而採取了給予的獎賞之法 第一,...

中世紀建築鑑賞

按歷史學家界定中世紀是指歐洲封建社會歷史時期,是從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公元17世紀中葉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夕止。但在文化史上習慣指到公元14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開始為標誌,恩格斯說過但丁是中世紀最後一位偉大詩人 歐洲封建社會的精神支柱是 教,中世紀是上帝主宰的時代,一些歷史書本上的 最黑暗時代 ...

中世紀城市 德國弗賴堡

中世紀晚期城市介紹 1.1 區位與地形 德國 巴登符騰堡州 黑森林南部邊陲城市 地處德國黑森林地區,周邊多山,河流穿城而過 1.2 歷史沿革 中世紀以前 l 12世紀 出現了小型城鎮 l 13世紀 弗萊堡開始建設自己的大教堂。l 14世紀中期 從乙個地方伯爵手裡購買了自治權,並轉而投靠哈布斯堡王朝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