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慈禧

2021-06-26 02:33:07 字數 983 閱讀 9433

在眾多的評價慈禧太后的著作中,德齡的描寫是最有人情味的。德齡在《慈禧後宮實錄》中,行文至最後,給我們展現了曾經統治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古老帝國的老佛爺的另一側面:她只不過是個女人。

她有女人對美的追求,對青春的渴望。她寫道,啊!青春!

她很溫柔地說道,這是天賦予人的一種最可寶貴的恩物,所以人必須竭力愛惜它,設法把它積蓄起來,即使老了,也得如此!

正是從這個角度,人們對於女人當政總有奇特的偏見。婦人干政是不符合中國正統觀念的。於是晚清的衰敗,中國的失敗,都被誇大到必須由這位女政治家負主要責任了。

而中國在近代面臨的千年未有之變局,面臨的亡國滅種的危機,必須由一兩個執政者負責,這種看法是偏離了實事求是的客觀標準的。從政治鬥爭的核心問題——權力鬥爭的角度而言,慈禧只是做了她的角色召喚她必須要做的一些事情而已。文化的危機實非她一人之過。

蘇同炳對慈禧可謂不以為然。他假定如果不是道光誤立奕矃,清代歷史上不會出現慈禧太后垂簾聽政的局面,不致以乙個淺薄無知的婦人而一手掌握中國的命運達四十年,當可斷言。又說,慈禧雖有才具,而實見識,所以晚清中國的命運,才會在她的手中變得衰敗沒落,終至有亡國滅種之虞。

首先,歷史不可假設,即使假設六阿哥奕盺真的是皇上,也未必能挽救晚晴中國的命運。其次,同治中興正是在慈禧當政期間發生,而洋務運動如果確實可以算是中國走向現代化的第一次努力的話,這和慈禧大量信任,啟用洋務派有必要的關係。

唐德剛認為,西太后原是個陰險狠毒,睚眥必報,狐狸其貌而虎狼心的潑婦人。對於政治中的人物,是否適用普通的道德標準去衡量呢?在權利鬥爭的巔峰上或漩渦中,沒有手腕不能自存,何況還想實現政治抱負呢?

心狠手毒是一種必備的政治技巧,沒有這點能力,如何能對眾人之事負責?而責罵一位古人潑婦則太失風範了。嚴肅的學者應該從現實主義的角度出發,分析政治人物的環境,對策及政策的後果。

普蘭德和白克好思認為,如太后之為人,不可以尋常道德之見解觀之,若執此以斷既不能得其真評。觀於太后以前及其同時之人物,證以中國百姓之公論,則太后並非一殘暴之君,不獨此也,即英國近世,以爭國家權力之故,其殺人之手段,亦難言仁德也。這是較為公允的評價。

對慈禧的客觀評價

慈禧太后,是晚清同治帝 光緒帝兩朝的最高決策者,她以垂簾聽政 訓政的名義統治中國四十七年。長期以來,大都只講慈禧禍國殃民,把一些與慈禧毫不相干的惡行也加在慈禧的身上。在人們的心中,慈禧已成為乙個昏庸 腐朽 專橫 殘暴的妖後。那麼,歷史上的慈禧究竟是怎樣乙個人呢?慈禧皇太后是帝制時代中國少數長期當政的...

慈禧太后及對其的評價

孝欽顯皇后 1835年 1908年 葉赫那拉氏,滿洲鑲藍旗人,後抬入鑲黃旗。咸豐二年 1852年 被選秀入宮,賜號蘭貴人,後冊封懿嬪。咸豐六年 1856年 生皇長子載淳 即同治帝 詔晉封懿妃,次年晉封懿貴妃。1861年,咸豐帝崩逝後,與孝貞顯皇后兩宮並尊,稱聖母皇太后,又稱西太后,上徽號曰慈禧皇太后...

慈禧作壽的歇後語故事

慈禧太后是清朝咸豐皇帝的妃子,實際統治者。也是同治 光緒兩朝實際統治者。傳說她做壽極為排場,一般都要在半年前就開始準各。任命負責 並成立專門的班子。做壽時,仁壽堂前要搭乙個很大的彩棚,東宮門 排雲殿等處要掛彩綢。園內各主要建築物上都要掛彩燈,排雲殿院水池周圍的石欄杆上,要裝飾上鮮黃的緞子。在德和園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