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礦土地復墾適宜性評價

2021-06-20 17:59:46 字數 3883 閱讀 9877

某礦位於開陽縣金中鎮大水村茶山溝境內,隸屬開陽縣金中鎮所轄。礦山東距開陽縣29km,西南距貴陽市96km,北距遵義市102km,均有公路相通;川黔鐵路小寨壩站至中心站支線經礦山西側,並在距礦山南約2km處的大水溝站設有一磷礦專用站台(距小寨壩站約25km),金中有公路通往開陽、貴陽等地,交通極為方便(見圖1—1 ~ 圖1—4), 礦區交通位置見圖2-1。

(1)氣象

①溫度專案區年均氣溫12.6℃,最高氣溫35.4℃,最低溫度-10.1℃,氣壓872.3hpa。

②降水量

專案區屬於中**帶季風溼潤氣候區,春季冷空氣活動頻繁,雨日較多,且多暴雨;夏季暖濕多雨,5~9月是雨季,其中5~8月雨量較為集中,佔年降水量的40~70%。秋季晴朗少雲,冬季乾冷少雨。多年平均降雨量1258.

5mm以上,年平均降雨日205天(降雨量>0.1mm),降雨量>10mm為34天,最大一日降雨量為160mm(2023年6月24日)。

③積溫專案區>10℃的積溫4000℃左右,>15℃的積溫3100℃左右。

④光照專案區年日照1261小時,無霜期較長,一般為260~280天。

⑤主要農業災害性天氣及發生頻率

專案區主要災害性天氣有暴雨、伏旱、凝凍、冰雹等,其出現的頻率均較高,對農業生產有一定影響。

(2)水文

礦山所在區域的主要河流有洋水河,洋水河位於礦山740平硐的西側,洋水河發源於洋橋附近,由南而北經官司壩、金中鎮、大水溝,在門前壩附近與谷盆河匯合,由南向北徑流15km,在茶園坡以北與兩岔河(風巖河)匯合,匯合口以上稱為上洋水河,以下稱為下洋水河。洋水河主河長31.9km,河床平均比降20.

6‰,為條帶狀流域。金鐘黃磷廠以上流域面積39km2,河長16.77km,河長比降23.

6‰;金中鎮中心流域面積為27.5km2,河長11.7km,河床比降30.

0‰。河谷深切,為典型的山區雨源性河流,一般河寬10~50m,下游在大水村一帶河谷稍寬,兩岸河漫灘有農田分布,河流上沒有大的水利水電工程設施。

(3)地形地貌

茶山溝磷礦位處雲貴高原東部中、低山地帶,礦體呈近sn向長垣狀展布,長1000m,寬220~260m,礦區周圍海拔1200~1400m的高山,最高點為1531m,砂頁岩形成山嶺;礦區東部寒武系砂、頁岩形成高山,屬剝蝕型中低山地貌;中部震旦系燈影組白雲岩形成陡坎,為侵蝕型岩溶峰林、谷地、台地地貌;西部震旦系南沱組頁岩構成斜坡、谷地屬河谷地貌。礦區南高北低,最高點944.5m,最低侵蝕基準面735m,相對高差209.

5m。專案區總體上以剝蝕型、侵蝕性及岩溶型中低山地地貌為主,山地面積佔80%。

③地下水的補給、徑流、排洩

本區地下水的補給**主要系大氣降水,開採範圍內洋水河對含水層無補給作用,地下水的運動方向為南東東向北西,南部自東向西水力坡度較緩,北部較陡,地下水由南向北經過不同的蓄水構造及岩溶排出地表。據觀測,貧水期開採範圍內的湧水量為2156.56m3/d。

總而言之,茶山溝磷礦水文地質條件屬中等複雜型別。

(5)土壤

專案區範圍內土壤型別為黃壤。黃壤自然土在形成過程中因鹽基元素大量淋失而呈酸性,ph值主要在4.0~5.

8,而黃壤耕作因人為生產活動不斷提高土壤的熟化程度,其酸性逐步降低,甚至呈中性,ph值主要在5.6~7。

根據實地踏勘,專案區土壤質地以壤質粘土為主;其土層厚度一般在0.5m~1.0m左右,部分地方土層較薄,土壤剖面如圖2-2所示。

專案區內土壤理化性質如下:ph值在5.8~6.

5之間;有機質、全氮含量較多,有機質含量4.2~4.5%左右,全氮含量約0.

20~0.22%;全磷、全鉀含量居於中等水平,土壤肥力較好。

圖2-2 專案區土壤剖面圖

(6)植被

專案區屬黔中原灰岩常綠林,常綠落葉混交林及馬尾松林區,地帶原生植被已被破壞,多次生馬尾松、杉、油茶、杜鵑等。專案區內灌木林地分布面積廣,灌木覆蓋率達40%以上。灌叢、草被主要有小果薔薇、火棘、杜鵑、結縷草、狼尾草等。

專案區糧食作物以水稻、玉公尺為主;經濟作物以豆類、油菜、紅薯為主;主要蔬菜作物有白菜類、薯芋類、根菜類、蔥蒜類、瓜類、豆類等;經濟林以桃樹、梨樹、核桃樹為主,森林覆蓋率約35%,見圖2-3。

圖2-3 專案區植被現狀圖

茶山溝磷礦位於開陽縣金中鎮大水村。大水村以漢族為主,人口稀少,居住集中。礦產資源豐富,除磷礦外,還有煤、汞、錳、鋁、鋅、矽石、重晶石、石灰石、熔劑白雲岩高嶺土和礦泉水等。

改革開放以來,地方工業和鄉鎮企業有很大發展,主要工礦企業有開陽磷礦、雙流黃磷廠等。區內自然條件優越,區內農作物主要是水稻,其次為玉公尺、馬鈴薯等。畜牧產品主要有牛、馬、豬等。

大水村共有438戶,總人口1780人,農業人口1060人,2023年村農民人均收入3855元。全村總耕地面積為63.04 hm2,人均耕地面積0.

035 hm2。社會經濟狀況如下表所示:

表2-2 大水村社會經濟狀況表

根據現場踏勘,專案區耕地土層厚度一般為0.6~1.5m,土層較厚;土壤質地主要以壤粘土為主;土壤理化效能良好,比較適宜農作物生長。

專案區範圍內耕地面積為6.261hm2,佔專案區土地總面積的22.47%,全是旱地。

耕地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薄弱,以自然降水灌溉為主,田間道路系統不完善,生產條件差。從農作物長勢看,專案區土地質量較好,主要種植農作物有馬鈴薯、水稻、玉公尺。根據實地考察,馬鈴薯畝產約980kg,玉公尺畝產約350kg,油菜畝產約180kg,水稻畝產450kg。

耕地***壞最終反映到耕地的綜合生產能力上,專案區耕地的種植模式是一年兩熟制。因此,在計算綜合生產能力時,按照兩季作物產量之和,糧食作物產量按實際產量計算,薯類作物產量產量按5:1的比例折算成糧食產量。

方案按照第一季玉公尺產量350kg,第二季油菜產量180kg計算,綜合生產能力為530kg,根據耕地質量等級劃分,專案區耕地屬於中產田(土)。

此次土地復墾的目標區為工業場地和塌陷區,其中已破壞單元有辦公樓及職工食堂,值班室及鏟車室、1號臨時堆礦場、2號臨時堆礦場、空壓機房及值班房、2號排渣場、配電房、更衣室、風井場地、內部連線道路、炸藥庫、地裂縫,總計面積為0.453公頃,其中除了地裂縫所佔的0.015公頃為旱地之外,其餘的均為裸岩石礫地。

另外辦公樓及職工食堂所佔的0.041公頃,由於修建質量良好,建築破壞程度低,儲存完好,可以留給當地居民繼續使用,因此辦公樓及職工食堂不列入此次土地復墾的目標區。綜上所述,此次復墾的目標區總面積為

。破壞型別主要為壓佔,除此之外還有小面積的塌陷。

引起土地破壞的因素有很多,通過實地調研目標區,對於壓佔的土地選擇的合理評價因素有地表變化,壓占地形狀和地表穩定性;對於塌陷的土地選擇的因素有潛水埋深,地表塌陷深度、水平變形、傾斜變形四個因素。

對於破壞型別為壓佔的土地,根據確定的各因素、因子不同級別的得分值a 與權重b, 建立評價破壞程度綜合加權分值的數學模型:

(i = 1,2,3,......;n)

式中,c為土地破壞程度評價的綜合得分值;為某單元第i參評因子分值;為第i個參評因子權重; n 為評價因素因子的個數。

對於塌陷地區,反映塌陷土地破壞程度的主要因素有塌陷深度、塌陷邊坡度地表裂縫發育情況(塌陷裂縫的寬度、深度和密度)及積水情況等。由此,再結合各礦區塌陷土地破壞治理經驗,確定的塌陷土地破壞程度分級標準見表1-2。表中塌陷深度由地表下沉值來表示;引起地表變化由傾斜變形值來表徵;塌陷裂縫的寬度、深度和密度雖然很難**出來,但是其與地表水平變形值得大小有著密切的關係,用水平變形值來衡量;積水情況由地表塌陷後地下水位埋深來確定。

對於破壞型別為壓佔的土地,為使評價因素更具有可操作性,將評價因素進一步細分,選取評價因子。評價因子的權重值根據專家打分綜合取值, 並根據專家經驗將綜合評分的分值區間分為3個等級: 輕度破壞80~ 100分, 中度破壞50~ 80分, 重度破壞0~ 50分(表2-1)。

表2-1

對於塌陷土地破壞程度更具破壞等級劃分為輕微破壞、輕度破壞中度破壞和重度破壞見表2-2。

表2-2

按照壓佔土地破壞的評價因子及其權重, 分別計算各評價單元區土地破壞程度綜合分值,結果見(表2-3)。

表2-3

,對於塌陷區,按照表2-2的標準,通過實地考察可知破壞型別為重度破壞。

土地適宜性評價

在本實驗中,我選擇的作物是甘蔗。一 經過調查,以下是甘蔗生長條件 習性的基本介紹 1 生長習性 甘蔗為喜溫 喜光作物,年積溫需5500 8500 無霜期330d以上,年均空氣濕度60 年降水量要求800 1200mm,日照時數在1195小時以上。2 種植條件以及產區 甘蔗的分布主要在北緯33 至南緯...

土地復墾適宜性評價基本步驟及技術要點 最終版

1 土地復墾適宜性評價原則 根據方案具體情況增減原則,因地制宜 實事求是。2 土地復墾適宜性評價依據 根據國家要求和方案具體情況,編寫。3 土地復墾適宜性評價方法及基本流程 明確評價方法及評價基本流程。評價基本流程,參考 編制實務 基本流程圖。1 調查與資料收集 參考 編制實務 p 284。2 劃分...

土地適宜性的評價

土地適宜性是指一定地段的土地對特定 持續的用途的適宜程度。土地適宜性的差別取決於利用該地段所得效益與所需投資之間實際的或 的相互作用,可以採用投入 產出的數量分析方法來估算。有的用途不限於生產方面,例如旅遊 自然保護等,除經濟效益外,還要考慮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土地的適宜性只有與特定用途相聯絡才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