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化培訓材料標準與制度區別

2021-06-08 21:13:48 字數 2578 閱讀 2010

從管理標準與規章制度的差異談標準化工作的重要性

我們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對同一事項的規範,有的用規章制度,有的用管理標準。本文試從他們各自的特點簡述兩者的差異,從而對兩者的關係有更深刻認識,在企業的管理實踐中更好地掌握與運用,為企業創造更大的效益。

一、標準與制度的定義及產生的歷史背景

標準化基本術語中管理標準的定義是:"對企業標準化領域中需要協調統一的管理事項所制定的標準"。(gb/t15498-2003企業標準體系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體系)具體而言,管理標準是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對企業管理的有關重複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規定。

規章制度的定義是:"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等頒發的有關行政管理、生產操作、學習和生活等方面的各種規則、章程與制度的統稱。"一般表現為法律規範、道德規範、社會習俗、公共生活準則等社會規範及操作規程、技術規程等技術規範。

從我國企業管理的發展歷程來看,建國以來到20世紀70-80年代,我國的企業管理仍然是落後的管理階段,企業管理主要是憑著領導者的個人經驗和才能,以師傅帶徒弟的傳統技藝的經驗和方法,擺脫不掉小作坊、世襲制觀念的束縛。20世紀80-90年代企業管理已開始向科學管理階段發展,國家經貿委在全國企業推行的"現代化管理十八法"對企業管理現代化起到了一定促進作用,人們從大量重複出現的管理事項中找出規律,形成一系列現代科學的企業管理理念,標準化管理便是其中乙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傳統管理中管理的隨意性和無定勢性仍使企業管理基礎十分薄弱,規章制度與管理標準並行矛盾依然未徹底解決。

二、規章制度與管理標準的差異

1、管理標準側重的是客觀規律的反映,具有典型性、科學性和可衡量性;規章制度側重的是管理者管理思想的體現和貫徹。規章制度多數是定性和定向的要求,不具備反映同類事物的典型特徵,缺少科學依據,不能反映同類事物的基本特徵和事物的內在聯絡及事物本身特性的典型。

2、管理標準實質上是統一規定的管理及技術要求,只是對企業管理中的有關重複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規定;規章制度範疇要寬,既涉及行政管理、生產操作、學習和生活等方面,又表現為法律規範、道德規範、社會習俗、公共生活準則等社會規範及操作規程、技術規程等技術規範。

3、管理標準是經調查研究、徵求意見、一致協商而形成的,按照嚴格的工作程式制定實施的。管理標準的制定創造性地應用和吸收國內外先進的管理方法和工作經驗及工業工程、系統工程等科學方法,有標準化的理論做基礎;規章制度的制定往往具有單方面性,規章制度制定的理論未上公升到一定的高度,無一定的原理和遵循的原則,多用家長式的行政手段隨意制定,不符合現代化管理的要求,難以具備企業法規的屬性。

4、管理標準文體格式上語言簡練、準確統

一、協調一致,有嚴格的標準化術語,並具有資料化的考核條件和內容,使執行者能正確地認識和理解標準的"強制性",以便更好地執行和利用標準;規章制度制定與執行的原則是"真實、客觀、準確",一般應用於巨集觀、整體把握,因為它太抽象,並不能充當標準,很難起到具體的指導意義。

5、管理標準必須有具體明確的規定,是可度量的,不能度量的不是標準。管理標準是需要達到的最低限度,具有很強的約束性;規章制度可以是建設性、方向性或目標性的經營方針、奮鬥目標類規章。規章制度僅僅是在告知執行者說"我應該做這件事情",還不能解決"我該怎麼做",以及"我做得夠不夠"的問題。

標準中必備條款"5w1h"(為什麼要管(做)、誰來管(做)、何時管(做)、管(做)什麼、在哪兒管(做)、怎樣管(做))有效地解決此問題,讓管理者思路更加清晰,執行者更好地理解、執行。

6、標準是法規,具有企業管理的法規屬性,具有一定的強制性。我國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分為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兩種,其中規定強制性標準必須強制執行,推薦性標準為推薦性的自願執行。推薦性標準一經採用同樣具備法規屬性。

所謂強制性標準是指具有法律屬性、在一定範圍內通過法律、行政法規強制執行的標準。由於強制性標準的強制作用和法律地位是由國家有關法律賦予的,必須強制執行。企業標準是企業根據自身的技術、生產、經營、管理等的需要,對企業內部需要進行協調、統一的活動等方面而制定的標準。

企業標準根據是否備案分為兩類,其中不需備案的企業標準,包括管理標準、工作標準、一些技術標準及內控產品標準等,這些標準屬於企業開展生產經營等應遵循的基本準則,在企業內部應嚴格執行,對企業的各部門可以說具有"強制性",違反了應受到相應的處罰。

管理標準往往是公開的,所有有關人群都有權知道它的存在,並藉此監督其執**況。管理標準一經確定,便成為一種"客觀"事物,包括權力在內的任何外在力量和人為因素都不得隨意改變它。規章制度多數屬於規範性的性質,一般不具有強制性,缺少對工作的約束力度。

因此,企業更需要管理標準的指導,而不是規章制度。

7、從實效性的角度來講,管理標準是經常性的工作,物件具有重複性的特徵、閉式迴圈、持續改進的要求;規章制度有時可以針對某一次性事務,甚至是某一階段工作而定。管理標準雖然能夠根據客觀形勢的變化進行修訂,但現行管理標準常常表現出神聖不可侵犯性。正是因為管理標準的這種特點,才使建立在管理標準基礎上的制度具有充分的嚴肅性和公正性;正是因為管理標準能起到促進持續改善的作用,而並非僅僅是"擺設"。

顯而易見,規章制度與管理標準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它是管理標準的初級形式,是標準建立的基礎。一般說來並不是所有管理性質的規章制度都可以稱為管理標準。企業管理實踐中具體操作的步驟應是,乙個事項的規範,先以制度的形式下發試行,短期內有指導意義的過期申報失效,長期指導意義的經實踐檢驗成熟後規範成標準。

只有將制度上公升到標準才具備更高的法律效力,才能適應現代化企業管理的要求。

標準化辦公室

2023年2月3日

標準化材料

中學教學常規管理材料目錄 2009年9月修訂 一 規章制度 1 學校教學管理制度,健全 彙編成冊 2 學校教學常規各環節的具體要求 3 教學教研 教育科研制度具體要求 4 高中課程管理制度 選課指導 模組考核 學分認定制度和規定。二 計畫總結 1 計畫 學校工作計畫 學期教學工作計畫和周工作安排,教...

農業標準化培訓制度

xx縣為加強農業標準化技術培訓,培育一支具有專業知識和標準化生產技術的農業標準化推廣隊伍,增強生產者 經營者 管理者和消費者的標準化意識,規範其行為,確保全縣水稻 蔬菜 茶葉等優勢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技術落到實處。特制定如下培訓計畫和工作制度。一 培訓計畫 1 縣培訓到鄉 從 x年開始,每年由縣農業標準...

標準化匯報材料

主要做法 一 改善辦學條件提公升辦學水平 沙蘭學校成立之前,下屬的12所小學都是平房,校舍面積嚴重不足,而且設施裝置陳舊 短缺,師資匱乏,只能保障班主任的安排。2005年,為了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優化資源配置,在原沙蘭中學校址上再徵地15000平方公尺,合計28050平方公尺,新建了小學部教學樓 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