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幼兒園區域活動的最後環節交流

2021-05-10 10:04:33 字數 3732 閱讀 9505

區域活動的分享交流,是指在區域活動進行乙個段落或活動即將結束時,老師組織幼兒圍坐在一起或分散在幼兒選擇的活動區域內交流活動的「成果」。分享幼兒不同的經驗。

一、區域活動中分享交流的作用

分享交流作為區域活動的乙個重要組成部分,有著一定的作用和意義。著名的high/scope活動課程的實施就包括了分享交流環節(回憶環節)。「通過回憶他們做過的事,幼兒能開始看到他們的計畫和活動之間的聯絡,能對他們自己的行為和思想有更清楚的意識。

」「回憶時間給幼兒提供了分享和學習別人經驗的機會。」幼兒通過分享交流,進一步地學習與提高。

(一)在分享交流中發現問題、總結經驗,為下次活動的開展提供良好的基礎。

通過分享交流,幼兒能積極地展示自我,同時在操作過程中又會產生新的問題,通過對新問題的思考討論,激起幼兒再次探索活動的慾望。

區域活動時,很多孩子用報紙折小船,但沒多久,小船便沉入水底。亮亮嘗試用卡紙折,可是好景不長,亮亮的小船也慢慢地沉入了水底。下午,老師在美工區投放了一些蠟光紙,亮亮又用蠟光紙折了一艘小船,發現小船真的不會沉了,其他孩子也圍了過去,看個究竟。

最後大家就「為什麼蠟光紙做的小船不會沉」展開了區域的分享交流討論,由此孩子知道了臘光紙可以防水,所以沉不下去,並開始搜尋哪些紙也可以防水。

區域活動中,有時會出現幼兒不明確活動目的的狀況,區域的分享交流就可以幫助解決此類問題。如在「小動物住幾樓」的區域活動中,每種小動物的背面都有黑色圓點,需要點數以後記錄下來。教師在觀察中發現,孩子們只記錄了數字,當老師問:

「請問小雞住在幾樓」時,孩子們只能拿起小雞的**,重新數起來。老師說:「有什麼好辦法能讓別人看得清楚呢?

」這時,記錄的幾個孩子都討論了起來,有的說「我在記好後,旁邊就畫上這個小動物」,有的說「我在小雞旁邊塗上紅色,記錄紙上也塗上紅色」。記錄好以後,相互比一比誰的又簡單又容易看得懂。

(二)通過區域活動的分享交流,將學習經驗遷移應用。

分享交流中,幼兒將所獲得的知識經驗吸收內化,並將知識經驗遷移運用到新的探索活動中去,孩子遷移應用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有一次,孩子們在探索如何讓蛋寶寶站起來,前提是不能把蛋寶寶打破,但可以用一些輔助的材料。不一會,乙個孩子興沖沖地說:

「老師,你看你看,我用飲料瓶的蓋子讓蛋寶寶站起來了。」其他孩子看到後紛紛效仿。於是教師引導幼兒思考「為什麼瓶蓋可以讓蛋寶寶站起來呢」,孩子們想到了瓶蓋是可以在地上放穩的,而雞蛋又可以在瓶蓋上放穩,兩個條件滿足的話,就可以讓蛋寶寶站起來了。

帶著這兩個條件,孩子們找到了很多的辦法,有的用積木、有的用杯子,有的用瓶蓋口等等。

(三)展現幼兒個性,展示自我,提供教師為幼兒指導的依據。

通過分享交流,幼兒可以充分展示各自不同的才能,而教9幣可以了解幼兒在動作、思維、語言表達、交往合作等各方面的發展程度,更好地指導。例如在孩子們利用雪花片練習排序時,很多孩子練習的是abab的排序,這時甜甜練習出乙個abbabb的排序,其他孩子見了,意見產生了分歧,有的說對,有的說不對。老師就讓甜甜再排一次給小朋友們看,並讓她說說有什麼規律在裡面,甜甜告訴小朋友:

「我排的一直是紅芝綠芝紅綠。」這時,老師說道:「甜甜的這若方法真不錯,我們一起來找找更多酶規律,然後告訴別的小朋友。

」教師在這個分享交流中就可以看到:甜甜的發散生思維要比其他孩子好一些,可以指導地嘗試不同的方法。

總之,區域活動的分享交流,幼兒能發自願地進行交流、討論,發現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並能積極表達情感、共同享受快樂,享受經驗,最終取得經驗,利用經驗。

二、生態式區域活動分享交流的策略

(一)幼兒與教師之間的分享交流

區域活動中幼兒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更多是個引導者,教師在活動中需要關注幼兒的情緒行為,關注環境與幼兒間的互動。

展示新發明或者發現。區域活動結束後,教師會組織乙個幼兒交流的平台。讓幼兒充分展示自己的新發現或者新發明。

例如,集體區域活動後,老師請樂樂上來展示自己的作品,是乙個用管子接成的多維的水管形狀。平時,其他孩子玩的最多的就是用管子搭手槍,比較簡單,是個平面的東西。而樂樂搭的卻不一樣,他利用轉彎的管子,向各個方向散開,是個立體的作品,孩子們在這個作品中能很好地感受到空間感。

針對幼兒閃光點,抓住教育契機。幼兒的發展存在個體差異,於是教師需要抓住幼兒的閃光點,加以鼓勵,或者指出幼兒在活動中應該努力的方向。如,嘟嘟在生活區裡練習摁扣,剛開始練習的孩子只要摁進乙個扣子,就完成了作業。

難度隨著扣洞數量的增加而增加。嘟嘟練習了一會後,教師發現他利用作業紙的形狀把摁扣拼接成了兔子形,便說:「原來還可以這樣玩,老師都不知道呢!

過會你可以介紹給其他小朋友嗎?」嘟嘟欣然接受。雖然嘟嘟給小朋友們介紹玩法的時候,語言不是很流暢,但看得出絕得到了滿足,增強了自信。

解決活動中出現的問題。針對活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集體討論,讓幼兒暢所欲言,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並且商量下一步如何解決,為下次攝作提供具體的步驟。一次區域活動時,理髮店只有理髮師,沒有客人來理髮,有個孩子就跑來告訴老師:

「老師,沒有人理髮?我們都沒事做了!」老師請他們自己想辦法。

這時,有個孩子馬上吆喝起來:「理髮啦,快來理髮呀,搞活動啦!」這時,樓下玩娃娃家的孩子聽到了,有個「哥哥」摸摸自己的頭髮說:。

我的頭髮長了,去理髮了!」於是,教師就馬上介面:「好啊,你去吧,好像理髮店正在搞活動呢!

」「哥哥」聽了高高興興地去理頭髮了。因此,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或問題時,教師引導幼兒積極討論、思考,激發幼兒進一步的主動探索。

師幼共同評價規則。在教師與幼兒共同分享交流時,教師可以從區域活動的規則上與幼兒進行交流,教師丟擲問題:「今天哪些小朋友收拾玩具最快?

區域活動裡的玩具有沒有放錯?」讓幼兒自主地的進行交流,並向他們學習。

與個別幼兒談話。當個別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出現不良行為時,教師可以進行個別談話,幫助他認識問題,提高規則意識,以免犯類似的錯誤,並善於發現他的點滴進步,指出他的不足之處,鼓勵他發揚優點,爭取進步。

(二)幼兒與幼兒之間的分享交流

孩子能從同伴的交流講述中獲得許多資訊,又根據自己的操作經驗理解並進行判斷,產生新的想法。但孩子們的經驗和表現有一定的侷限性,也可能並不一定正確、合理、有效。在共同交流情景中,他們得到共享、互補、促進的機會,同時,同伴間的質疑,會不斷地對孩子提出新的挑戰。

通過幼兒與幼兒之間的分享交流,幼兒能清楚地了解自己和同伴之間的活動情況,互相交流、互相反饋,知道好在**,不好在**,及時地進行改進,左分享交流中得到共同進步,提高積極性,提高合作意識。

三、區域活動分享交流的形式

小組型。乙個小組的幼兒聚集在乙個地方,尋找使用相同材料的方法。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分享交流,因人數少,幼兒可以暢所欲言,充分表達自己的看法。

討論的氣氛比較熱烈、融洽,討論的問題更深入細緻。孩子們通常用語言和作品講述自己在活動中的經歷、理解和想法。並相互詢問了解彼此的活動,提出困惑和問題。

孩子間的充分交流,能吸納別人的經驗,擴充套件自己的思維方式,共享經驗的同時,情感上也得到了充分的表達和體驗。作為教師,在傾聽孩子們的分享交流時,要抓住有用的東西,並適時地歸納經驗鼓勵孩子努力地尋找答案,使幼兒在交流過程中獲得歸屬感和參與感。

集體型。當區域活動中遇到問題或結束時,教師組織全班的孩子一起進行分享交流。因人數較多,孩子的想法也多,組織起來群策群力,能廣收思源。

孩子之間的能力發展是比較均衡的,當把經驗共享時,可以避免走一些彎路,減少不必要的麻煩。集體分享時,孩子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也可以展示自己的操作過程,還可以用語言進行描述。

全園型。所有的班級在乙個特定的日子。進行走動,即「全園聯動」。參觀、觀摩其他班級的所展示的、所講的、所表演的東西。這種分享交流因為牽連的事物較多,一般進行得比較少。

另外,在幼兒自主選擇區域活動時。可以分享選擇的材料,交流操作計畫,這種交流討論可以是集體的,也可以是小範圍的。然後在操作過程中,教師發現幼兒遇到了問題,可以讓幼兒做即時的討論,範圍也可大可小,總之,分享交流是貫穿整個區域活動的。

幼兒園區域活動計畫

美工區1 摺紙 提供彩色手工紙 剪刀等 2 玩泥 提供橡皮泥 泥工板等 3 貼上 廢紙 色紙 香糊 濕巾等 4 裝飾畫 提供鉤線筆 油畫棒 圖畫紙等 5 吹畫 提供廣告顏料 墨水 圖畫紙等。訓練幼兒的觀察判斷能力及手眼協調能力。初步學習用正方形的摺疊方法。初步學習吹畫的技能,能選用顏色來進行裝飾。引...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

區域活動是根據幼兒發展需求和主題教育目標創設立體化育人環境,即充分利用各類教育資源,有效運用集體 分組和個別相結合的活動形式,組織幼兒進行自主選擇 合作交往 探索發現的學習 生活和遊戲活動。它是深受幼兒喜愛的活動之一,是幼兒自主學習的主要場所和幼兒自我概念形成的源泉。在這寬鬆 愉悅的學習環境中,幼兒...

幼兒園區域活動小結

一 幼兒園區域活動的概念與活動方式 幼兒園區域遊戲是當前幼兒學習的一種途徑,也是推進幼教改革的一種教育活動新形式。區域遊戲立足於幼兒,能讓幼兒充分體驗和探索,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和主體性,也是對幼兒進行個別化教育最佳手段。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能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為幼兒創設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