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種激勵理論總結分析

2021-04-22 21:23:38 字數 2183 閱讀 2938

3、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人是有需要的動物,其需要取決於已經得到了什麼,還缺少什麼,只有尚未滿足的需要能夠影響行為,已經得到的需要不能起到激勵作用;人的需要都有輕重層次,某一層需要得到滿足,另一層需要才出現。

(1)生理的需要:人們為了能夠繼續生存,必須滿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這是人類的最基本的需要。比如提供薪水,健康的工作環境;

(2)安全的需要:包括現在的和未來的安全需要,因此必須有就業安全、生產過程安全和職業保障等;

(3)社交的需要:人的這種需要多半是在非正式組織中得到滿足,因此企業必須形成良好的條件,應該組織各種團體活動。

(4)尊重的需要:表彰、選拔、考核、晉公升制度,激發工作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5)自我實現的需要:表現在勝任感和成就感方面。比如合理化建議、參與勞資談判和具有挑戰性的工作。

4、期望理論:2023年美國心理學家 v*弗魯姆《工作與激發》提出的期望理論認為:主要內容是期望公式和期望模式。

m=∑v*e,激發力量(是指調動乙個人的積極性,激發人內部潛力的強度)等於效價(達到目標對於滿足個人需要的價值)*期望值(根據過去的經驗判斷自己達到某種目標的可能性是大是小)。

只有當人們預期到某一行為能給個人帶有吸引力的結果時,才會激發採取這一行動的積極性以達到這個目標。期望模式是:

(1)努力—績效的聯絡。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達到某一績效水平?我是否真能達到這一績效?概率有多大?

(2)績效—獎賞的聯絡。當我達到這一績效水平後,會得到什麼獎賞?

(3)獎賞—個人目標的聯絡。這一獎賞能否滿足個人的目標?吸引力有多大?

期望理論的基礎是自我利益,他認為每一員工都在尋求獲得最大的自我滿足。核心是雙向期望,管理者期望員工的行為,員工期望管理者的獎賞。假設管理者知道什麼對員工最有吸引力。

員工判斷依據是員工個人的知覺,而與實際情況不相關。

5、公平理論(社會比較理論):美國心理學家亞當斯首先提出。這種理論主要討論報酬的公平性對人們工作積極性的影響。通過橫向比較和縱向比較。

橫向比較就是將自己與別人相比較來判斷自己所獲報酬的公平性,從而對此作出相對應的反應。公式說明:qp/ip=qx/ix(對自己所獲報酬的感覺與自己所投入量的感覺的比例與他人的比較)。

當大於時說明得到了過高的報酬或付出的努力較少,在這種情況下,不會要求減少報酬,而有可能會自覺地增加投入量。但過一段時間她就會重新過高估計自己的投入而對高報酬心安理得,於是其產出水平恢復到原先的水平;相反情況時此人對組織的激勵措施感到不公平,此時他可能會要求增加報酬或者自覺地減少投入以便達到心理上的平衡。甚至有可能離職。

縱向比較是指自己目前與過去的比較。qpp/ipp=qxl/ixl相等時認為激勵措施基本公平,積極性和努力程度可能會保持不變。

大於時一般來講不會覺得所獲報酬過高,因為它可能認為自己的能力與經驗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其工作積極性不會因此而提高多少。小於時覺得不公平,積極性下降,除非增加報酬。基本觀點普遍存在,但是在實際運用中很難把握,個人的主觀判斷對此有很大的影響,人們總是趨向於過高估計自己(現在)的投入量,而過低估計自己所得到的報酬,而對別人的估計則與此相反。

6、強化理論: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認為人的行為是對其所獲刺激的函式。如果這種刺激對他有利則這種行為就會重複出現;若對他不利,則這種行為就會減弱直至消失。

正強化獎勵那些符合組織目標的行為,以使這些行為得到進一步加強,從而有利於組織目標的實現。包括連續的、固定的正強化和非連續、時間和數量都不固定的正強化,實踐證明後一種正強化的效果更好。負強化就是懲罰那些不符合組織目標的行為,以使這些行為削弱直至消失,從而保證組織目標不受干擾。

實際上不進行正強化也是一種負強化。實行負強化的方式應以連續性負強化為主,即對每一次不符合組織要求的行為都及時予以負強化,消除人們的僥倖心理。

7、激勵模式:波特和勞勒的激勵模式理論較全面地說明了各種激勵理論的內容。該模式的幾個基本點:

(1)個人是否努力以及努力的程度不僅取決於獎勵的價值,而且還受到個人覺察出來的努力和受到獎勵的概率的影響

(2)個人實際能達到的績效不僅取決於其努力的程度,還受到個人能力以及對任務了解和理解程度深淺的影響。

(3)個人所應得的獎勵應當以其實際達到的工作績效為價值標準,盡量剔除主觀評價因素。

(4)個人對於所受到的獎勵是否滿意以及滿意程度如何,取決於受激勵者對其所獲報酬公平性的感覺。

(5)個人是否滿意以及滿意的程度將會反饋到其完成下乙個任務的過程中。

激勵和績效之間並不是簡單的因果關係。要使激勵產生預期的效果,必須考慮到獎勵內容、獎勵機制、組織分工、目標設定、公平考核等一系列綜合因素。並注意個人滿意程度在努力中的反饋。

激勵理論總結

1 內容型激勵理論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奧德弗的 生存 關係 成長 erg 需要理論,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麥克萊蘭的成就需要理論。需要層次論,具體內容如下,認為人的需要分為5個層次,第一層是生理需要,即衣食住行活動,睡眠 婚姻等人類最原始 最基本的維持個體生存的需要。第二層是安全需要,即尋求依賴與...

對激勵理論的總結

以上,我們對組織行為學的激勵理論進行了全面的介紹。現在我們的任務是,結合我們學過的激勵理論,按照老師的人性論這條線索,分析確認激勵應該掌握的基本原則,提出我們自己的激勵觀。我們說,人是在變,事情在變,情況和形勢也在不停地變化,但萬變不離其宗,只要捋著人性這條線索去探求,什麼都可以明白。人不論怎麼變,...

激勵理論提高學生集體活動參與度的分析

激勵是管理心理學的核心問題,管理心理學的宗旨就是研究人類心理和行為的規律性,調動人們的積極性。而在當今的學生活動中,往往存在學生參與度不高的問題。並且,現有的激勵制度傾向於採用強化理論之負強化刺激,通過懲罰參與度較低的學生來削弱學生的怠惰,從而使學生產生受挫折的壓抑心理,效果欠佳。故正確分析活動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