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我自我超我

2021-04-18 22:15:45 字數 982 閱讀 1540

本我(英文:id)是在潛意識形態下的思想,(拉丁字為「it」,原德文本則為「es」)代表思緒的原始程式——人最為原始的、屬滿足本能衝動的慾望,如飢餓、生氣、性慾等;此字為弗洛伊德根據喬治·果代克(georg groddeck)的作品所建。

本我為與生俱來的,亦為人格結構的基礎,日後自我及超我即是以本我為基礎而發展。本我只遵循乙個原則——享樂原則(pleasure principle),意為追求個體的生物性需求如食物的飽足與性慾的滿足,以及避免痛苦。弗洛伊德認為,享樂原則的影響最大化是在人的嬰幼兒時期,也是本我思想表現最突出的時候。

主條目:自我

心理學上的自我(ego)這個概念是許多心理學學派所建構的關鍵概念,雖然各派的用法不盡相同,但大致上共通是指個人有意識的部分。

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組成部分。這裡,現實原則暫時中止了快樂原則。由此,個體學會區分心靈中的思想與圍繞著個體的外在世界的思想。

自我在自身和其環境中進行調節。弗洛伊德認為自我是人格的執行者。

另一易混淆的概念是自性(self),則包括無意識。心理學上關於自我的研究的方法上十分複雜,並常牽涉到哲學中的形上學。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結構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則支配,屬於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份。在弗洛伊德的學說中,超我是父親形象與文化規範的符號內化,由於對客體的衝突,超我傾向於站在「本我」的原始渴望的反對立場,而對「自我」帶有侵略性。超我以道德心的形式運作,維持個體的道德感、迴避禁忌。

超我的形成發生在戀母情結的崩解時期,是一種對父親形象的內化認同,由於小男孩無法成功地維持母親成為其愛戀的客體,對父親可能對其的閹割報復或懲罰產生閹割情結(castration anxiety),進而轉為認同父親。

本我,自我,超我構成了人的完整的人格。人的一切心理活動都可以從他們之間的聯絡中得到合理的解釋,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幾乎是永久對立的,為了協調本我和超我之間的矛盾,自我需要進行調節。若個人承受的來自本我、超我和外界壓力過大而產生焦慮時,自我就會幫助啟動防禦機制。

防禦機制有:壓抑、否認、退行、抵消、投射、昇華等等。

本我自我超我心理學

本我由各種生物本能的能量所構成,完全處於無意識水平中。它是人出生時就有的固著於體內的一切心理積澱物,是被壓抑 擯斥於一時之外的人的非理性的 無意識的生命力 內驅力 本能 衝動 慾望等心理本能。本我是人的 心理能 的中心和基本源泉,其核心則是性慾的內驅力.本我有時一種缺乏組織性的動態能量,它需要釋放或...

人格組成 本我 自我 超我

2 衝動性行為 乙個人受到了羞辱,為了報復,拿起刀子就向人刺去,這就是一種衝動行為,他沒有意識到這種行為產生的後果,他只是為了馬上緩解由於別人對自己的羞辱而產生的緊張感。二 什麼是自我 本我解除緊張的兩種活動過程是衝動性行為和形成意象,但只有意象並不能給飢餓的人提供食物,衝動性的行為也不能給乙個性衝...

人格組成 本我 自我 超我

弗洛伊德心理學入門 人格組成 本我 自我 超我心理學讀書筆記 弗洛伊德認為整個人格由三大系統組成,它們是本我 自我 超我。在乙個精神健全的人身上,這三大系統形成乙個統 一 和諧的組織結構。當人格的三個系統相互衝突時,人就會處於失調狀態,即不滿意自己也不滿意社會,活動效率隨之降低。一 什麼是本我 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