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教師資格證教育心理學全知識點總結

2021-05-31 06:12:33 字數 4929 閱讀 8167

緒論馮特:科學心理學的創始人,心理學雜誌《哲學研究》,科學心理學專著《生理心理學原理》

心理學代表人物

構造主義:馮特和鐵欽納。

技能主義:詹姆斯和杜威和安吉爾,

行為主義:華生(實驗內省法)。

完形主義:格式塔心理學派韋特墨和考夫卡和苛勒

精神分析心理學:奧地利維也納弗洛伊德 《夢的解析》《精神分析論》《精神分析綱要》。

人本主義馬斯洛和羅傑斯

心理現象:心理過程人格

心理過程包括認知過程、情感過程、意志過程

認知情緒情感與意志這三個過程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絡相互制約的。認知是情緒情感和意志的基礎,情緒情感和意志又會影響認知活動的發展。情緒情感和意志在人的認知過程中起過濾和動力作用,又是衡量人的認知水平的乙個重要標誌。

情緒情感也會對意志產生推動作用。意志又有利於情緒情感的豐富和昇華。

人格包括人格傾向性(需要、動機、興趣、理想、信念、世界觀、自我意識)(最活躍)和人格心理特徵(能力、氣質和性格)自我調控。

心理學研究任務:描述解釋**和控制心理現象。

教師職業必備的心理素質:高尚的職業品德。教師職業道德簡稱師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廣博的知識。

身後廣博的知識積累是教師教學質量的基本保證,這不僅包括學科的專業知識教學活動所必需的教育學心理學相關知識,還應包括廣泛的人文社會和自然等方面的知識;完善的人格。教師人格是教師在職業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智力結構情感意志,行為修養和道德意識的內在傾向性;全面的能力(教師能力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形成並表現出來的人格特徵,它直接影響教育教學活動的成效,教師能力主要包括教育教學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系統學習能力);專業的技能。教師職業技能是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所必需的行為方式,它是教師能否把教學工作開展的生動活潑,有效促進學生學習形成教學藝術的關鍵,也是能否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的決定因素;

教師心理輔導技術的實際應用:學生時代是個人成長的重要時期,其間乙個孩子的生理心理人格等方面都得到長足的發展。教師職業應掌握:

關注技術。它是心理輔導的首要技術之一。意思是教師用言語和肢體語言向受輔導的學生表達:

你是我現在唯一關心的目標。傾聽技術。學會傾聽是心理負擔的先決條件。

傾聽要求輔導教師在聆聽學生講話的過程中盡量克制自己插話講話的欲念,不以個人價值觀來評斷學生的主述(除非涉及法律等問題)並以積極的關注來表現輔導老師對學生內心體驗的認同。沉默技術。作用是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去反省自我,思考其個人成長的問題。

宣洩技術。是指學生將淤積已久的情緒煩惱與精神痛苦傾訴給輔導老師的過程。**技術。

輔導老師幫助學生積極認識思考其成長中的挫折與障礙的過程。麵質技術。指輔導教師對受輔導的學生的認知方面與思維方法提出挑戰和異議的過程,自我表露技術。

指輔導教師通過與學生分析個人成長過程中的成功與失敗的經歷來推動其認識自我發展自我的過程。行為矯正技術。指輔導教師對學生自我完善與自我該標的努力給予獎勵與懲罰的過程。

現今的中學教師掌握了一定的心理輔導知識和技術,就能更好地鑑別和疏導學生的心理問題。

第二章中學生的身心特徵

高階神經活動:主要指大腦皮層完成的條件反射活動。

腦分為額葉、頂葉、枕葉和顳葉。

反射:是有機體在神經系統的參與下,對內外環境做出的規律性的回應。笛卡爾謝切諾夫。

心理發生與發展分為:種系心理發生與發展(感覺知覺思維萌芽)和個體心裡發展

心理發展的內部矛盾:是心理發展的根本動力。

人類心理發生與發展的條件:手的發展和直立行走;勞動;語言。

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徵:階段性、連續性、穩定性、可變性。

中學生心理發展的一般特徵:過渡性、閉鎖性和社會性。

經典條件反射和操作條件反射的異同點35

相同:基本原理相同,以強化為基礎,都有消退抑制和自然恢復現象;都可以建立多級條件反射;都有泛化和分化現象。

不同:反應的先天性和後天性是根本區別;操作水平不同(不隨意與隨意);學習模式不同

影響青少年個體心理發展的因素:

遺傳因素:遺傳,生理成熟;自然因素;空氣質素,雜訊,社會密度,自然災害;社會文化因素:文化傳統,拷貝世界,學校教育

中學生心理發展的一般表現:

思維發展:

初中生:運用假設、邏輯推理、運用邏輯法則;

高中生:抽象邏輯思維已經具有充分的假設性、預計性和內省性;高中生的形式思維邏輯處於優勢,辯證邏輯思維迅速發展;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在高中階段進入成熟時期。

情緒情感發展

初中生情緒:強烈、狂暴與溫和細膩性共存;可變與固執性共存;內向與表現性共存。情感:自我意識增強,自尊需要迫切;情感有文飾、內隱、曲折性;情感容易受挫折,忍受力差。

高中生情緒:情緒的延續性;豐富性;特異性;

情感:由不穩定到穩定;豐富多彩,複雜而深刻

人格發展

初中生:意識高漲;反抗心理。

初中生交友方面:交友範圍縮小,重視友誼,與異性朋友之間的關係,與父母老師關係的變化。

高中生:自我意識高度發展;價值觀確立;自治需求。

指導中學生身心發展的一般原則:初中生:提前做好青春期性教育的知識和心理準備;學校與家庭教育相結合;培養樂觀向上的情緒。

高中生:引導學生客觀評價現實;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積極開展文體活動;強化心理素質的訓練。

第三章:中學生的學習

填空、單選:

廣義的學習:指人和動物在生活中獲得個體經驗並由經驗引起相對持久的心理和行為變化的過程。

狹義的學習:指人類的學習,是以語言為工具,積極主動獲得個體經驗的過程。

學習遷移:是一種學習結果對另一種學習的易化或干擾現象。

技能:指通過練習形成的,趨於完善的、自動化的活動方式。

兒童品德發展:

皮亞傑:前道德階段、他律道德階段、自律道德階段。

柯爾伯格:前習俗、習俗和後習俗水平。

加涅把學習分為:訊號學習、刺激—反應學習、系列學習、言語聯想學習、辨別學習、概念學習、原理學習和解決問題學習。

我國心理學家:把學習分為知識學習、技能學習和品德的學習

學習的基本理論有:

刺激反應學習理論(桑代克:準備律練習律效果律;

認知理論(布魯納);

社會學習理論(班杜拉)。

遷移:按遷移作用的性質,可以把遷移分為正遷移和負遷移;按時間順序可分為順向遷移和負向遷移;按內容抽象水平的不同可分為水平遷移和垂直遷移。按遷移內容不同:一般遷移和具體遷移。

學習遷移的基本理論:有形式訓練說洛克;共同要素說桑代克;經驗概括說賈德;關係轉換理論完形主義洛克和認知結構說。

影響學習遷移的主要因素:相似性、原有認知結構、對學習材料的概括水平、心向與定勢

促進學習遷移的策略明確目標;精選教材;合理編排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學習方法;創設與應用情境相似的學習情境;提高對基本原理的理解水平;

促進知識理解的條件:加強新舊知識的聯絡;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利用變式和比較。

知識應用過程:審題、相關知識重現、課題類化和解題判斷的形成。

影響知識應用的因素:知識的領會與鞏固;問題的特徵;智力活動水平

動作技能的形成四個階段:認知定向階段;掌握區域性動作;初步掌握完整動作階段和動作協調完善階段。

智力技能的形成階段:活動的定向;物質活動或物質化活動階段;有聲言語階段;無聲外部言語和內部言語階段。

動作技能形成標誌:結構的改變;動作品質的變化;活動的調節功能加強;

智力技能形成標誌:脫離物質或物質化活動;智力活動的程序壓縮;智力活動自動化;

練習曲線:也稱學習曲線,表示一種技能形成過程中練習次數和練習成績之間關係的曲線。(可以了解效率速度準確性共同點和個別差異)

提高有效練習的條件:確定練習目標;恰當安排練習時間;充分而有效的反饋;靈活採取練習方式。

品德:是個體按照社會道德準則行動時,對社會、對他人、對周圍事物表現出來的穩定的心理特徵或傾向。道德:是一定社會調整人們相互關係的行為規範和準則的總和。

區別:範疇不同,道德是一種社會現象屬於社會意識形態範疇,品德是個體現象,是個體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所反映的內容不同,道德反映的內容比品德廣闊的多概括的多,品德包含的只是社會道德規範的區域性;二者產生的力量源泉不同,道德產生的力量源泉是社會需要,品德則是個體需要;

聯絡:品德是道德的具體化;道德影響品德的形成和發展,離開了道德品德便無從談起;個體的品德對社會道德有一定反作用。

青少年品德心理特點:是逐漸從他律變成自律,倫理道德已經開始形成;處於動盪性向成熟性的過度。

學生品德的培養: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能力、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體驗、加強學生道德意志的鍛鍊、注重學生的道德行為訓練。

學生品德不良產生的原因:

客觀:家庭學校教育環境、社會環境。主觀:缺乏正確的道德觀念、意志力薄弱、好奇心強、盲目模仿、偶然失足到養成不良習慣。

青少年品德不良的矯正:學校應盡量創造乙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家長應重視孩子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的教育培養;青少年自身應加強主體意識的培養,盡快樹立起科學的世界觀;社會各方面都應關係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長,加強社群教育,促進教育社會化。

學習困難的型別:暫時學習困難,能力困難,動力困難,整體困難。

學習困難產生原因:認知因素,人格因素,人際關係,環境因素。

學習困難的輔導:引導學習困難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目標激勵法、歸因訓練法、情感溝通法);幫助學習困難學生獲得成功感;激發學習困難學生的求知慾;講究教育教學方法;創設有利於學習困難學生進步的環境。

第四章感覺與知覺

感覺:指人腦對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

感覺過程包括:三個主要環節:對感受器的刺激過程,傳入神經的活動,中樞神經系統特別是大腦皮質的活動,從而產生感覺經驗。

感受性指:感覺器官對適宜刺激的感覺能力。

感覺閾限:指能引起感覺的持續一定時間的刺激量或刺激強度。

絕對感受性指:剛能覺察出最小刺激強度的能力。

絕對閾限:指剛能引起感覺的最小刺激量。

差別感受性指:剛能覺察出兩個同類刺激之間最小差異量的感覺能力。

差別閾限:指剛能引起差別感覺的兩個同類刺激物之間的最小差別量。

感受性的變化規律:

同一感覺的相互作用:後像,感覺適應、感覺對比。

視覺適應:暗適應(感受性提高)和明適應(感受性降低)。

2019遼寧省教師資格證教育心理學全知識點總結

遼寧省教師資 心理學知識點總結 緒論心理學代表人物 構造主義心理學 馮特和鐵欽納。技能主義學歷學 詹姆斯和杜威和安吉爾,行為主義心理學 華生 實驗內省法 完形主義心理學 格式塔心理學派 韋特墨和考夫卡和苛勒 精神分析心理學 奧地利維也納弗洛伊德 夢的解析 精神分析論 精神分析綱要 人本主義心理學 馬...

教師資格證A級教育心理學複習

教育心理學新編 李小融第一章緒論 思考題一 學校教育心理學的物件 學校教育心理學 研究學校情境中學與教的基本心理學規律 理解學校教育心理學的物件,要注意四個要點 第一,學校教育心理學是一門科學的學科,它要遵循科學的全部規律,具備科學學科應當具備的要求。第二,學校教育心理學並不研究所有的學與教問題,它...

教師資格證心理學全部總結

心理學論述 1影響教師教學效能感的因素?1 影響教師教學效能感的因素一般可氛圍外部環境因素和教師自身因素。外部因素包括社會風氣 為教師發展所提供的條件 人際關係等,教師自身的因素包括價值觀及自我概念等 2 社會大環境對教師教學效能感起很大的作用。學校周圍的環境對教師的教學效能感也有明顯的影響 社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