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資訊資源與檢索利用形成性考核一答案

2021-04-03 17:02:44 字數 4439 閱讀 1758

1、在caj-cd規範中,符號「n」表示的參考文獻型別是()

a. 專著

b. **集

c. 報紙文章

d. 期刊文章

2、部首法作為印刷版工具書的主要排檢方法,首創於()。

a. 《中華大字典》

b. 《說文解字》

c. 《康熙字典》

d. 《字彙》

3、在caj-cd規範中,符號「cd」表示的參考文獻型別是()

a. 磁帶

b. 磁碟

c. 光碟

d. 期刊文章

4、被稱為「線索性文獻」的文獻是()

a. 一次文獻

b. 二次文獻

c. 三次文獻

d. 零次文獻

5、二次文獻包括( )

a. 目錄

b. 述評

c. 手冊

d. 綜述

6、布林邏輯運算子中表示邏輯「或」的符號是()。

a. +

b. -

c. *

d. /

7、手冊的基本特點是( )。

a. 側重揭示文獻內部特徵

b. 內容新穎,連續出版

c. 著錄內容標明出處

d. 所收資料側重基礎知識,注重實用性

8、資訊檢索中的檢索詞可分為四類,下列哪一項不屬於檢索詞的分類( )。

a. 表示主題的檢索詞

b. 表示作者的檢索詞

c. 表示分類的檢索詞

d. 表示資料的檢索詞

9、在caj-cd規範中,符號「j」表示的參考文獻型別是()

a. 專著

b. **集

c. 報紙文章

d. 期刊文章

10、電子版檢索工具的檢索入口是()。

a. 資料庫

b. 拼音

c. 檢索詞

d. 偏旁部首

11、下列哪項不是印刷版工具書的排檢方法()。

a. 部首法

b. 檢索詞

c. 拼音法

d. 筆畫筆形法

12、電子化的檢索工具是以()的形式出現的。

a. 資料庫

b. 資料庫

c. 電子版

d. 印刷版

13、主要用來解釋漢字的形、音、義的工具書是()。

a. 類書

b. 字典

c. 詞典

d. 百科全書

14、下列哪項工具書是語言性工具書。()

a. 手冊

b. 圖錄

c. 字典

d. 表譜

15、主要用來解釋語詞的意義、概念、用法的工具書是()。

a. 類書

b. 字典

c. 詞典

d. 百科全書

16、傳統的文獻檢索工具體系由()工具書構成。

a. 電子版

b. 網路版

c. 光碟版

d. 印刷版

17、利用布林邏輯檢索技術來檢索包含司馬遷或包含《史記》的文章,輸入的檢索條件是()。

a. 司馬遷+《史記》

b. 司馬遷—《史記》

c. 司馬遷*《史記》

d. 司馬遷not《史記》

18、被稱為「原始文獻」的文獻是()

a. 一次文獻

b. 二次文獻

c. 三次文獻

d. 零次文獻

19、下列哪項是年鑑的基本特徵:( )

a. 揭示文獻內容出處

b. 連續出版

c. 以編年形式

d. 提供形象化資料

20、索引資料庫主要提供的是( )

a. 一次文獻

b. 二次文獻

c. 三次文獻

d. 零次文獻

21、首次確立了部首和部首內漢字按筆畫多少排列順序原則的字書是()。

a. 《字彙》

b. 《正字通》

c. 《康熙字典》

d. 《佩文詩韻》

22、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明確以「字典」命名的字書是()。

a. 《字彙》

b. 《正字通》

c. 《康熙字典》

d. 《佩文詩韻》

23、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系統地分析字形、解釋字義的字書,並且代表了當時字書編纂最高水平的著作是()

a. 《方言》

b. 《急就篇》

c. 《說文解字》

d. 《爾雅》

24、在中國辭書編纂史上具有深遠影響的部首法,首創於()。

a. 《中華大字典》

b. 《漢語大詞典》

c. 《辭源》

d. 《說文解字》

25、()是一部以解釋漢字形、音、義為主要內容的大型歷史性詳解字典。

a. 《新華字典》

b.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c. 《中華大字典》

d. 《漢語大字典》

26、採用「字頭單字右上角標」、「語詞單字右下角標」、「字頭單字和語詞條目左上角標」等標記符號的詞典是()。

a. 《康熙字典》

b. 《漢語大詞典》

c. 《中華大字典》

d. 《漢語大字典》

27、中國最早的詞典是()

a. 《倉頡篇》

b. 《急就篇》

c. 《說文解字》

d. 《爾雅》

28、()是一部兼有字典和百科性質的綜合性辭書。

a. 《中華大字典》

b. 《康熙字典》

c. 《現代漢語詞典》

d. 《辭海》

29、以講解字義、訓釋名物為住,兼及形體、讀音的書稱為()。

a. 字典

b. 詞典

c. 韻書

d. 訓詁書

30、建國後我國編纂出版的最有代表性的字典是()。

a. 《新華字典》

b.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c. 《中華大字典》

d. 《漢語大字典》

1、中國辭書體系形成的標誌

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的辭書編纂出版事業進入了迅速發展階段。20多年來,共出版各類辭書8000多種,在數量上已經超過了此前兩千多年中國辭書的總和。一大批質量高、影響大、基礎性的辭書相繼出現。

如《現代漢語詞典》的正式出版,《辭海》和《辭源》修訂工作的最終完成,《漢語大字典》和《漢語大詞典》的成功編纂等。較為完整的中國辭書體系已經基本形成。標誌是:

基礎性、權威性漢語語文辭書已經形成系列;漢外對照的雙語辭書基本覆蓋了所有實用語種;學科性辭書基本覆蓋了所有主要學科;辭書的品種、型別多樣化;辭書的功能、效用特定化;辭書的社會認知程度明顯提高。

2、百科全書的發展歷程

百科全書是概述一切門類知識或某一門類知識的工具書,是歷史上科學文化成就的總結性著述。由於它的內容全面、知識系統、概述權威、體例完備,又被稱為「知識總匯之書」、「沒有圍牆的大學」。在現代工具書體系中,百科全書有「工具書之王」的美譽。

百科全書起源於古希臘。encyclopaedia(又拼為encyclopedia)一詞即源自希臘文,意為「全面教育」。百科全書的發展歷程,一般認為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

公元5世紀前的百科全書被稱為古代百科全書。這一階段的百科全書,編者主要是個人,內容主要是彙編通過講學闡述的全面知識,具有明顯的「教科書」色彩。百科全書的詞源語義為「全面教育」,準確地反映了早期百科全書的特點。

柏拉圖和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被認為是百科全書的始祖,原因就在於他們通過講學記述了當時已有的全面知識。古代百科全書階段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是老普林尼的《博物志》。這部完成於公元77年、作為分類的知識選集的著述,被認為對後世百科全書的編撰有長達1500多年的影響。

公元5世紀以後至18世紀初期的百科全書被稱為中世紀百科全書。中世紀百科全書宗教色彩明顯,編者往往是修道院神職人員,內容上的顯著特點,是知識分類成果被廣泛運用於百科全書編纂,百科全書對已有知識的概述由「教科書式」逐步走向全面、體系化的科學分類。17世紀末到18世紀初,受當時新興的詞典編纂方法的影響,百科全書的編排由知識分類向條目字順演變,開始了中世紀後期百科全書向現代百科全書的過渡。

中世紀最重要的百科全書是法國學者文岑編著的《大寶鑑》。該書80卷,近萬章,內容涉及自然、學理、歷史、道德,輯錄了許多散佚的文獻資料,是18世紀前規模最大的百科全書。2023年,德國學者薩克雷德出版《百科全書》,「百科全書」一詞第一次成為書名。

英國著名思想家培根未完成的名著《偉大的復興》對17~18世紀的百科全書編纂產生了極大影響。培根在《偉大的復興》中詳盡、系統地表達了人類對各個知識領域相互關係的認識和理解,創造了科學分類方法,為百科全書的編纂提供了一種新的、科學合理的知識分類體系。18世紀初,英國哈里斯編的《技術詞典》(2023年)、錢伯斯編的《百科全書,或藝術與科學大詞典》(2023年),不論在內容上還是在編纂技術上,都已經明顯具有了現代百科全書的因素。

18世紀中期以後,百科全書發展到了現代階段。現代百科全書的基本功能定位於以現代科學觀念系統概述知識為主、兼及教育作用的工具書。由於強調內容的全面、系統、權威,個人力量已無法完成,故編者一般是多學科合作,尤其強調跨國合作。

編纂方法與技術全面吸收了現代工具書方便檢索的特點,一般按字順編排條目,強調要建立完整的參見體系,擁有完備的檢索系統。

課內實驗三 網路資訊資源檢索與利用

網路資訊資源檢索與利用 課程實驗第3次實驗報告 實驗內容及基本要求 實驗專案名稱 學術資源搜尋實驗型別 驗證每組人數 1 實驗內容及要求 1.請收集關於本專業相關研究方向的開放獲取資訊資源2份以上,並分析這屬於哪一型別的開放獲取途徑。2.請找到關於本學科方向的專業的開放式 的中英文全文各2篇,給出相...

資訊資源檢索教程大綱

1.1 基本概念 資訊知識情報文獻 1.1.1資訊 1.1.2 知識 1.1.3 情報 1.1.4 文獻 1.1.5 資訊 知識 情報 文獻的相互關係1.2 資訊資源概述 1.2.1 資訊資源定義及型別 1.2.2 文獻資訊資源 1.3 網路資訊資源 1.3.1 網路資訊資源涵義 1.3.2 網路資...

文獻資訊資源的檢索與利用課程心得體會

文獻資訊檢索與利用也是一種技能。這種技能是靠反覆實踐形成的。文獻資訊檢索與利用技能的培養不是讀書,而是為了獲取所需的資訊和知識查詢文獻去讀,目的是為了解決自己所遇到的疑難問題。文獻具有記錄 儲存和傳遞知識的作用,是人們獲取知識 資訊和情報的重要 也是交流傳播知識 資訊和情報的最基本的手段。那麼我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