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實話》讀書心得

2021-04-03 06:06:36 字數 2716 閱讀 9016

李春玉最近,我讀了陳桂生老師撰寫的《教育實話》一書,我體會到了這本書的馨香。乙個實實在在的人,一本實實在在的書,一些實實在在的話,這就是《教育實話》帶給我的實實在在的感受。為什麼這麼說呢?

這本書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玄虛的道理,沒有做作的姿態,全都是作者日常的教學隨筆,是作者發表於各類報刊雜誌上的教育文章。文章寫得明白如話,卻又深入淺出、高屋建瓴地闡述了一些教育學上的原理、道理,使人茅塞頓開。

作為華東師範大學的教育學教授,陳桂生自然是有一套相當高深的理論的,但他不是將這些理論作為炫耀的資本,而是在娓娓道來中使人明了其中的道理。就拿文章的題目來說吧,他的文章絕大部分都以「漫話****」或「也談****」為題,從不為自己取乙個譁眾取寵或令人遐想的題目,他平實得沒有任何作秀的題目,讓人感到的恰是那種實在的風格。但這絲毫不影響文章的感染力,從這一點上說,實話實說,我覺得這樣的書比起那些挖空心思,取上各種匪夷所思的題目的專家們要好得多。

再看他的文章,每一篇都是那麼實在,他從當代教育理論的高度,用自己獨到的眼光,審視和剖析當前教育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特別是教育領域內的教育炒作現象和教育**中的虛話、套話,進行了強有力的辨析。他的理論不是高深莫測、空洞說教的,而是通俗易懂、從教育教學的實際出發、從教師的身邊出發來講述的,他的行文也不是呆滯刻板、講究章法的,而是莊諧相生、亦趣亦理的。對每個教育方面的問題剖析可謂駕輕就熟、游刃有餘。

他的「實話」「實」在地說出了教育者感覺到卻說不出,或者想到了卻不敢說的話,「實」在地透過教育表象讓人們看到教育的真面目。他書中的每篇文章幾乎都是我們教育的熱點話題。下面我就在讀書過程中陳教授提出的幾個有代表性和爭議性的問題做一點剖析,說說自己的感受。

一.也談「教育常規」

我想大家都會和我一樣認為課堂紀律是課堂上必須遵守的規則,但是陳教授就這個觀點提出了質疑。他認為不能只以安靜作為衡量課堂教育的尺度。陳教授在書中舉了這樣乙個例子:

乙個老師曾經標榜他在上課時靜的連掉一根針都能聽得見。陳教授認為單靠紀律管制手段是不可能達到和保持這樣一種安靜的狀態的。能做到這樣安靜上課的人,往往是學生們都被老師精彩的演講吸引了。

再有就是發現學生在課堂上哄堂大笑,按照我們的「常規」理解可能會去批評這位授課老師,也是不合理的,因為「哄堂大笑」也要視當時的具體情況而定。一種情況可能是學生起鬨而導致哄堂大笑,但是還有一種更常見的可能就是老師或同學偶然說了一句引人發笑或可笑的事情。如果是後者導致了全班的哄堂大笑,又有什麼不可以的呢,這總比死氣沉沉,睡倒一片的好。

拿我自己上學時的經歷來舉個例子:有的老師上課時沒有一點新穎之處,只是在機械的念教參,臉上沒有任何的表情,和學生也沒有任何的互動。大家甚至有時候都不知其所雲,這樣沒有吸引力的教學很難引起我們的興趣。

老師經常在課堂上向我們抱怨,不認真聽講,既是浪費我們的時間,也是對老師的不尊重。但這真的全是學生的責任嗎,真的是我們有意不尊重老師嗎?換位思考,作為老師的我們有時也有不盡人如意的地方。

二.從「罰抄作業」談起

針對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罰抄」現象,陳教授認為是一種不當行為,對學生出現的差錯、錯誤,應分清其性質,並區別對待。如有的教師要求學生寫錯乙個詞抄寫上百遍,希望通過罰抄讓學生長記性,記住所學的知識,出發點是好的。而學生往往是為了應付老師,在被罰抄的時候,只是手在做機械運動,大腦根本沒有思考,根本沒在學生的大腦中留下任何的痕跡。

當然適度的「罰抄」會使學生對某個知識點的記憶更加深刻,但是真的有必要寫上幾百遍嗎?這難道不是變相在剝奪學生們的時間嗎?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留一些他們自己的美好回憶,或是讓他們多多去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進行研究以至於去發揮他們的創造力難道不好嗎?

這也許可以說明,為什麼我們的學生無論在任何國際比賽中都可以取得優異的成績,而真正到了**後,諾貝爾獎卻始終和我們無緣。我覺得是其他國家的孩子在進行創造力培養和開發的時候,我們的學生還在進行機械性的死記硬背,罰抄作業。在中小學的各種國際比賽中,比賽的方式不過是一道道的試題,這對於我們經歷過題海戰術,大量死記硬背的學生,這樣的考試當然不在話下。

但真正到了諾貝爾,這種需要創造性的「考場」。我們的學生就敗下陣來,因為他們的學生時代,只有做不完的題與他們相伴,根本沒有時間去進行什麼創造力的培養。

三、漫話「教師嘮叨」

陳教授說:對於學生的行為,可分為違規和不違規兩種。首先判斷他有沒有違規,對於已經發生的違規行為,原則上應按學校的紀律嚴肅處理,無需講多少他們耳熟能詳的道理,進行「剛性教育」,多次重複學生已經懂得的道理,反而會招致學生的「逆反心理」,效果適得其反;學生的行為只要不致造成對自身的傷害和對別人自由的妨礙,也就是不違規,教師就沒有理由干涉,沒必要嘮嘮叨叨的「背堂書」。

反思我們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為,很多情況下,學生的行為並沒有什麼違規之處,老師或是家長也會喋喋不休,希望他們「更上一層樓」,而學生違規了,卻往往得不到應有的懲罰,只以一通嘮叨搪塞。導致不守規矩和死守規矩的學生越來越多。

由此,我感受到:教師教育教學行為及理念還有很大的「缺失」,教師要利用業餘時間潛心學習、揣摩教育藝術。批評教育學生前一定要了解清楚事情的真實情況,絕不能道聽途說,捕風捉影,更不能信口開河,應就事論事,千萬不能老帳新帳一齊算。

給學生講道理時要事前準備,理清一二三,明確四五六,話不在多,而在「精」,應切中要點。有時候學生承認錯誤並不是認識到錯誤的本身,而是「認識了老師的狠」,想早點結束這毫無意義的、讓人難受的說教,這樣的教育效果很顯然大打折扣。因此,教師還應緊跟潮流,加強理論學習,不斷用新的理念武裝自己,對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及理念進行「補缺」。

切忌,嘮叨,即使是善意的嘮叨,他也不是教育。

教育無止盡,但能說實話的並不多,面對教育中媚俗的新招和不著邊際的空談,我們則更願意聽聽諸如此類的道理和意見。在我們今後的教育教學中,就應象陳教授在書的結尾處呼籲的那樣:教育應該真實。

讓我們都做實實在在的教育者,實實在在的教育好我們的孩子吧!

教育專著讀書心得

讀教育專著 每個孩子都能成功 有感 重興中學陳菊紅 每個孩子都能成功 這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著名的學習問題專家托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進行了15年深入的調查研究寫成的經典教育專著,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實際上根本沒有天生的所謂學習上不行的孩子.絕大部分也是世人帶著有色眼鏡看待的結果.本...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

在 經濟生活 中,我在上 變動的影響 這一課題的時候,我設定了乙個情境,就是你陪媽媽去買菜,在這個過程中碰到了一些人和事,通過設定一系列問題引發學生去思考 得出結論也就水到渠成了。我設定的情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歷過,所以很熟悉,如今搬上了課堂,大家積極性很高。當然在設定情境的同時,需要教師根據教學指...

《新教育》讀書心得

新教育 讀書隨筆 八道溝鎮中心小學校李虎 在物質文明的飛速發展中,童年卻危機重重 電視節目 網路遊戲 不良讀物 應試教育等童年的殺手,潛伏在這個世界的每個角落,隨時準備著吞噬孩子們的閒暇時光 良知判斷和身心健康。對於這一切,批評也好,禁止也罷,似乎都是無濟於事。除非我們有更好的東西能真正走進孩子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