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鑑賞習題及答案與做題技巧

2021-03-27 21:41:03 字數 4965 閱讀 7016

詩歌鑑賞專題練習1

1、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後面問題。(8分)

賦得自君之出矣

張九齡自君之出矣,不復理殘機。

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

【注】①賦得:《自君之出矣》是樂府詩雜曲歌辭名。賦得是一種詩體。張九齡摘取古人成句作為詩題,故題首冠以「賦得」二字。

②機:指織布機。

(1)這首詩塑造了乙個怎樣的人物形象。(4分)

(2)詩歌的後兩句,詩人採用了哪種修辭方法,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4分)

2、閱讀下面一首詩歌,然後回答問題。

夜泊錢塘-(明)茅坤

江行日已暮,何處可維舟?樹里孤燈雨,風前一雁秋。

離心迸落葉,鄉夢入寒流。酒市哪從問,微吟寄短愁。

(1) 詩歌頸聯「迸」「入」兩字精妙傳神,請選擇其中乙個字結合詩句具體說明。

(2)詩歌第八句在詩歌結構中所起的作用是什麼?「短愁」指什麼「愁」?

3.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

村行-王禹偁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

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

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

何事吟餘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

(1)這首詩抒發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情感?

(2)這首詩的頷聯和頸聯歷來為人稱道,譽為「繪景佳句」。請簡要分析這兩聯的寫作手法。

4、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

浣溪沙蘇軾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蕭蕭暮雨子規①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②。

注:①子規:杜鵑鳥;②黃雞:白居易詩有「黃雞催曉」句,用以感嘆人生易老。

有古人在評價這首詞時認為「門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運用得十分巧妙。你同意這樣的觀點嗎?為什麼?請結合全詞進行簡要賞析

5、閱讀李賀的兩首詩,回答詩後問題.

南園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注:吳鉤,刀名。凌煙閣,李世民為表彰開國功臣,命人將長孫無忌、魏徵等24位功臣之像列於凌煙閣上。若個,哪個。

馬詩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注:絡腦,馬籠頭。

(1)《南園》和《馬詩》表達的思想內容基本相同,它是什麼?

(2)《南園》和《馬詩》運用的藝術手法各具特色,試加以說明.

古代詩歌鑑賞題型設計及答題思路

1、意境類

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提問變體:這首詩描繪了一副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題型。所謂意境,是指寄託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個方面缺一不可。

答題步驟:(1)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回答時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

描述時一定要忠於原詩,二要運用自己的聯想和想象進行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2)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

例如孤寂冷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淒涼等,注意要能準確的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

比如只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麼而「感傷」。

答題示例

春行即興李華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古人在談到詩歌創作時曾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請從「景」和「情」的角度來

賞析這首詩。

參***:這首詩寫了作者「春行」時的所見所聞:有草有水,有樹有山,有花有鳥,可謂一句一景,且每個畫面均有特色(步驟一)。

但詩中又不是純粹寫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驟二)。詩中「花自落」「鳥空啼」之景都顯出了山中的寧靜,從中更透出一絲傷春、淒涼之情(步驟三)

2、手法類

提問方式:這首詩運用可怎樣的表現手法?

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現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感情的手段方法,要準確答題,就要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現手法。表現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寫手法和修辭手法三大類。

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兩種。

描寫手法主要有:

(1)情景交融:間接而含蓄,景色描寫中寄寓著詩人的情感。

(2)對比烘托: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寫事物鮮明突出。(3)、聯想想象:

想象猶如天馬行空,奇思遐想與自然天真相結合。(4)、用典:使詩歌語言精煉,內容豐富,增加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5)、象徵;形象生動具體,化實為虛。(6)、實用疊詞:增強韻律感,起強調作用。

(7)、托物言志:感物抒懷,陰晦地表情達意,含蓄蘊藉。(8)、細節:

真實、準確、傳神。(9)、白描:即不加渲染烘托,粗筆勾勒,真切深刻。

修辭手法主要有:

(1)比喻:化平淡為神奇,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使詩歌所描繪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動。

(2)、借代:以簡代繁,以實代虛。

(3)、比擬:色彩鮮明,描繪形象,表意豐富。

(4)、誇張: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聯想,創造氣氛。(5)、對偶:有**美,表意凝練,抒情酣暢。

(6)、反問:加強語氣。

(7)、設問:引人注意,啟發思考。

(8)、雙關:意在言外,言此而意彼,含蓄蘊藉。

以下是高考重點考查的六種表現手法:

(1)襯托。包括正襯和反襯,反襯又有動靜襯、聲寂襯、以樂景襯哀情等。

(2)比喻是為更加生動形象,比擬是把事物人格化,誇張是為了強調和突出,對偶是為了增強詩的**美。

(3)動靜結合。詩人描寫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動態與靜態的相互映襯可以動靜結合,也可以靜寫動,以動寫靜,以動襯靜。

(4)虛實結合。有時是相反相成形成強烈的對比,從而突出中心;有時則是相輔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以突出中心。

(5)色彩的渲染。色彩的渲染可以傳達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襯感傷之情。

(6)觀察角度的變化。俯視,仰視,遠眺,近看,由遠到近或由下而上。

答題步驟:(1)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2)結合詩句闡釋為什麼用了這種手法。(3)此手法有效傳達出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後涼風起, 吹人舞袖回。

對第三聯「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所運用的藝術表現手法作簡要分析。

參***:第三聯運用了誇張手法(步驟一)寫出岳陽樓高聳入雲的情狀,同時這兩句詩想象神奇,在雲間連榻,在天上「行杯」(步驟二),寫出了詩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步驟三)。

3、語言類

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

解答分析: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位整首詩所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詩的語言風格一般有:

清新自然、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委婉含蓄、雄渾豪放、放筆婉約、簡練生動等。

答題步驟:(1)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2)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3)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

江村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梁上燕, 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 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公尺,微軀此外更何求?

請簡要分析這首詩突出的語言特色。

參***:清新、自然、質樸(步驟一),描繪的清江、梁上燕、水中鷗構成了一派恬靜優雅的自然田園景象;老妻畫紙為棋局的痴情憨態,望而可愛;稚子敲針作釣鉤的天真無邪,彌足可愛(步驟二)。不做雕飾,自然成趣,生活意味十足(步驟三)。

4、煉字類

提問方式: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麼字?為什麼?

提問變體:某字例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

解答分析:古人做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位這些久經錘煉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鑑賞,應將其放在句中並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答題步驟:(1)解釋該字在詩中的含義。(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

華子崗裴迪

日落松風起,還家草露晞。

雲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

請談談「侵」「拂「兩個字的妙處。

參***:「侵」字寫夕陽餘輝逐漸消退的過程(步驟一),展現了詩人在夕陽下一步步下山的生動情景(步驟二)。「拂」字運用擬人手法,增強了動感(步驟一),也使人想見山色的青翠可愛,柔和多姿(步驟二)。

這兩個動詞寫雲光山翠對詩人的眷戀不捨之情,折射出詩人對華子崗的喜愛和留戀(步驟三)。

鑑賞口訣

從題目認識物件從字面讀出感覺

從注釋破解難點從作者了解背景

從原作找到根據從題幹得到啟示

從首聯找到特點從尾句參透主旨

從景物把握情感從意境洞察心胸

詩歌鑑賞常用術語

1、修辭方法:比喻、擬人、設問、反問、借代、對偶、誇張、襯托、用典、化用、互文、反覆等。

2、表達方式:記敘、議論、描寫、抒情。

抒情:可分為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寫:可分為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點面結合、明暗結合、正側結合、粗筆勾勒、白描工筆;樂景寫哀、哀景寫樂等。

3、表現手法:賦、比、興;抑揚變化、鋪陳描寫、象徵聯想、襯托、對比、想象、聯想、照應、托物言志等。

4、篇章結構:開門見山、曲筆入題、卒章顯志、以景結情、總分得當、以小見大、層層深入、過渡照應、伏筆鋪墊等。

5、思想感情有: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閒適、歡樂、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遠、意境優美、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言近旨遠等。

詩歌鑑賞表達程式

這首詩採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參***

1.(8分) (1)通過「殘機」「滿月」等意象,塑造了一位丈夫久出未歸,百無聊賴、無心勞作、日見憔悴的思婦形象。(4分)

詩歌鑑賞練習題答案

板塊11 1 答 遍 字表現松茂鶴多,稀 字表現來訪者少,兩者對照寫出山居環境的幽靜。2 答 寫出了夕陽西下,炊煙公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愛,人們採菱而歸的景象。表現閒適的心情。2 1 上闋通過描寫鋪徑之落紅 弄晴之小雨 憔悴之杏園 哀啼之杜鵑等殘春景象,表現傷春 惜春 的無奈之情。2 這兩句詞主要的...

高一語文詩歌鑑賞習題及答案

乙個 入 字,形容出鄉愁和江水渾融無跡之態 1分 化無形的鄉夢為有形 1分 詩人的鄉愁如錢塘江水一樣膨湃起伏,無休無止。1分 2 4分 第八句總括全詩 2分,答案為 卒章顯志 得1分,答案只是說說 抒發情感 0分 短愁 指羈旅之愁 1分 思鄉之感 1分 或 二字涵蓋了上文提到的 孤燈 一雁 所表之情...

詩歌鑑賞方法與技巧詩歌鑑賞 中秋篇

一葉知秋,風中 那枚耗盡心血的黃葉 最後一次親吻愛人的手臂 離去,不是生命的結束 躺在陰暗潮濕的泥土裡 把心,停泊在空蕩的枝頭 期待下乙個春夢 一輪明月,跋山涉水 從遙遠的唐詩宋詞中走來 清風翻開塵封的記憶 浮光掠影 歷史的長河流淌著歲月的沉香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無聲的思念灑入婆娑的月影 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