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鑑賞練習題答案

2021-03-27 21:39:39 字數 4865 閱讀 1386

板塊11 (1)答:「遍」字表現松茂鶴多,「稀」字表現來訪者少,兩者對照寫出山居環境的幽靜。

(2)答:寫出了夕陽西下,炊煙公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愛,人們採菱而歸的景象。表現閒適的心情。

2、(1)上闋通過描寫鋪徑之落紅、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園、哀啼之杜鵑等殘春景象,表現傷春(惜春)的無奈之情。

(2)這兩句詞主要的表現手法是:細節描寫。寫動作描寫也可。

用捻花、放花兩個細節(動作)表現了詞中人物由愛春、傷春(惜春)到無奈春歸的感情變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愛春、傷春(惜春)到無奈的感情變化也可。

3、答:這首詩景中含情。詩人從燕子落筆,細膩逼真地描寫了它們頻頻飛入草堂書齋,「點汙琴書」、「打著人」等活動。

這些描寫既凸現了燕子的可愛之態,又生動傳神地表現出燕子對草堂書齋的喜愛,以及對詩人的親暱。全詩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給人自然、親切之感,同時也透露出詩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悅和悠閒之情。

也可以理解為詩人通過對燕子頻頻飛入草堂書齋擾人情景的生動描寫,借燕子引出禽鳥也好像欺負人的感慨,表現出詩人遠客孤居的諸多煩惱和心緒不寧的神情。(言之成理即可)

4、(1)答:分別是「明」和「出」,充分顯示出雨後的「新晴」,詩人極目「野望」所見的景色:田野外河水**,在陽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時更加明亮奪目;雨水沖洗後的群山,在太陽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層次。

(2)答:尾聯寫了農忙時節,農人全家在農田裡忙於耕作的景象。作者這樣寫的好處是:

再一次突出表現「新晴」這一詩題,因為「新晴」人才能看到農人們「傾家事南畝」的景象。給前面所繪的一幅表態畫面平添無限生機,使整修畫面活了起來。

板塊21、解析:本題考查考生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第(1)題考查「煉字」。

煉字題的答題步驟是:①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②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點出該字構成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懷古之作的觀點和思想感情一般都以古今對比來抒發對今世的不滿或昔盛今衰的哀怨。解答第(2)題時,要注意所用景物的意蘊:「錦帆落」「玉簫寒」「空樓月」「古殿風」「暮笳」等景物都表現出如今破敗蕭瑟的景象。

與「夢兒中一度繁華」的對比更顯出昔盛今衰。

答案:(1)「寒」字十分傳神。運用通感的手法,形象地寫出了聽到簫聲後的悲涼心情。

(2)昔日的維揚歌舞昇平,興盛繁華,今日的維揚一片破敗景象,耳邊充斥悲笳之聲。抒發了昔盛今衰(世事滄桑、千古興亡、江山易主)的傷感。

2、解析:本題考查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前一小題要求考生分析情景交融的寫作特色,後一小題要求考生比較詞人情感的不同之處。

考生若能結合詞的寫作背景(注釋)來理解,應該可以看出向詞側重於對國家破敗的哀傷,柳詞側重於個人的離愁。

答案:(1)開頭寫芳菲凋零,渲染蒼涼氛圍,接著寫極目遠眺故國家園,想到美麗的故園已落入敵手,不禁悲從中來,連用兩個「傷心切」,直抒胸臆,加重了內心的悲切程度;末尾兩句描寫迷離朦朧的煙水山色,意指傷心之情就像那無邊無際的山水一樣悠遠綿長,融情於景,進一步渲染悲切之情。

(2)向詞表現的是山河破碎、國破家亡後的哀怨、悲痛之情,柳詞表現的是離別後的淒清、孤寂之情。

3、解析:(1)本題考查鑑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詩歌中使用的修辭手法如誇張、擬人、比喻、借代等,可以通過詩歌的語言分析出來。

(3)詞的上闋,前三句寫牛渚天門是限制南北的天險,後兩句卻說如今這只是人們登臨的乙個去處而已。下闋,前兩句描寫人們遊覽牛渚天門,後兩句寫遊人細聽從金陵傳過來的更點的聲音。由此可以看出,當年的天險也沒有保住這些國家。

究其原因,在於只依靠天險是不能保證國家平安的。

答案:(1)擬人。「與」,給予的意思,寫霧收斂,讓人去遊覽,賦予霧以生命,形象地刻畫了雲霧消散的景象。

(2)下闋主要用側面描寫的手法表現天門美麗的景色。「待」表明下文都是虛寫,通過寫遊覽的人等待江月笛聲、遠處更聲,表明遊覽者意猶未盡,表現出山水的魅力。

(3)昔日的牛渚天門是定都金陵的一些國家的依靠,他們夢想著依靠這個天險阻隔北方國家的進攻,但從這些朝代的滅亡中可以看出,乙個國家僅僅依靠天險是逃脫不了滅亡的命運的。

4、解析:回答本題應該抓住題幹「這首詞明寫眼前實景,暗寓歷史滄桑」。本詞詠史懷古,首先弄清史實,明確本詞寫的是六朝故事。

其次體會意圖,領悟感情,「水無情」實寫落日長江的景色,但無情的不是江水,而是歷史長河,而六朝帝王之所以被歷史淘汰,正是因為他們荒淫無道,作者的激憤之情通過「無情」 一詞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懷古是為了諷今,六朝的月又照到今人身上,「空有」一詞道出了作者唯恐今人重蹈覆轍的擔憂。

答案:「水無情」明寫落日餘暉中金陵城外長江浩蕩東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歷史無情地淘汰,他們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復返。「空有」明寫六朝繁華已去,只剩月亮高掛,暗寓警示後人不要重蹈覆轍。

板塊31 【答案】 (1) 「繞」字好,因為它切實具體地描繪出了綠水環抱人家的場景,生動形象,具有動態美。 或:「曉」字好,因為它既點明了時間,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圍,能夠使讀者有更自由、更廣闊的想像空間。

只答「繞」字好或「曉」字好,而不作具體分析,不給分。只從字音角度來比較「繞」與「曉」的,言之成理,酌情給分。

(2) 答案可以有兩種,答其中一種即可。

① 同意。起句「花褪殘紅青杏小」,雖寫了花之凋零,卻又寫了青杏新生,顯示出生機與活力;

二、三句則又移向更廣闊的空間,燕子輕飛,給畫面帶來了盎然生氣,而綠水繞人家也饒有情趣,這樣一來,人的心情也自然隨之敞闊;末句雖言萋萋芳草,卻以「天涯」起筆,意境開闊。總之,詞的上片雖寫「絮飛花落」的暮春之景,卻處處可見曠達之語。

② 不同意。起句寫花之凋零,青杏酸澀,為整首詞投下了悲涼的陰影;

二、三句寫燕子翻飛、綠水繞人家,雖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卻是以樂景襯哀情;四句說柳絮飄飛,著一「又」 字,則又表明詞人之看絮飛花落,非止一次,傷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詩詞中常用來寫愁情,此處亦然,「天涯何處無芳草」即言愁情無限。因此,這首詞中對「絮飛花落 」 等景物的描寫,依然浸透著傷春之情,並非曠達之語。

每種答案,答出一點給2分,答出兩點,語言通順,給滿分。只答 「同意」 或「不同意」 而不作具體分析,不給分。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2、【答案】

(1)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徵離別的惆悵和友情的悠長。下一首借「宮前水」的不斷流淌來抒發對人生、歷史以及社會的感慨。

(2) 這首詩將友情、世情等濃縮為「古今情」 ,融入由「綠暗」、「紅稀」、「暮雲」、「宮前水」等意象組成的一幅感傷畫面之中,形成了融情於景的藝術特色。

此題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給分。

3、(1)答:翹首遠望,依依不捨的惜別之情;路途艱難,祝福平安的關切之情;山高水長,前程迷茫的鬱悶之情。 抒情或寓情於景。

(2)答:不應把離別(相聚)視為人間唯一悲痛(歡樂)的事。人世間的風波遠比路途風波險惡得多。

板塊41、雁是候鳥,春秋遷徙。秋天,大雁彷彿在奮力飛回故巢。這種景象每每牽動遊子的思鄉之情。因此詩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濃濃的鄉愁。

2、(1)答:表達了詩人懷念和寂寞惆悵的情懷。

(2)答:比喻、以動襯靜、疊字回環。 描寫了江樓下如水的月光照臨波光盪漾的江面那種浩渺恬靜的景色。

3、 答案 (1)為了避免抒情空洞乾癟,詩人沒有直接說出自己的羈旅之愁,而是觸物起興,借楊花之隨風漂蕩、不能自主,比擬自己往來赴任,離別家園。化虛為實,把羈旅愁思溶化在具體的形象之中,讀來情感突出,詩意盎然。另外,詩人不僅將自己的轉徙生涯和飄盪的楊花作比,而且還要比出程度高低。

「我比楊花更飄盪,楊花只是一春忙。」結構上遞進一層,使離情旅愁得到有力反襯,更顯深切感人。

(2)對於楊柳形象的刻畫,既有動態的描寫,也有靜態的描繪。上句「弄」字刻畫出楊柳的動態,在飄盪的春風裡裊娜搖曳的形狀宛然眼前;下句「滿」字看似描寫靜態,而在這靜態中包含著過去飛落、現在仍在飛落、數日內還要繼續飛落這整個過程的動態感。角度多變,刻畫生動形象。

「輕黃」一詞,更巧用通感手法,顏色本無輕重,卻能在人們心中有輕重感。濃重的顏色會使人感到沉重。而楊花的黃色淡到若有若無時,便使人有「輕飄飄」的感覺。

用觸覺來寫視覺感受,突出楊花隨風飄盪不能自主的無奈。

4、第一題.⑴本詩抒發的是作者的離別之愁。

⑵紅葉青山色彩艷麗,乍看似不協調,實際上恰恰是對離愁的有利反襯。景色越美,越覺離別的難堪。這是典型的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

第二題.(1)"邊愁"是因個人的不幸遭遇而產生的悲思愁緒,今昔對比,思念京國。"客愁"則為詩人客居他鄉的遊子之愁。

(2)兩詩都將"花鳥"人格化,並運用了"樂景寫哀情"的反襯手法,在情與景的對立中,更加倍寫出了詩人的煩惱憂愁。春日花鳥本為娛人之物,《渡湘江》中鳥語花香在詩人心目中只構成了遠去邊疆的哀愁;《絕句漫興九首(一)》中,詩人見花開,則深感其造次;聞鶯啼,則嫌其過於丁寧。

板塊51、①借桃花引出世外桃源,將隱居山間的眼前現實(實)和陶淵明筆下的理想世界(虛)巧妙地結合了起來。

②作者借寫隱居之地桃花開放之景,表達了避世山中的孤寂之情。

③作者希望「花飛莫遣隨流水」,曲折表現了隱居絕仕之意。

2、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鏡」「照簷楹」等寫出了荷花池塘雨後幽美迷人的靜態。

三、四句」忽起「」垂楊舞「及垂楊葉上的雨滴被風吹到荷葉上發出的」萬點「聲響等,表現了雨後池上的一種動態之美。詩既寫出了靜態,又寫出了動態,以靜現動,以動襯靜,動靜結合,組成了一幅雨後池塘春景圖。

3、答:(1)第一句是全詩的鋪墊,描繪出一幅雨後東坡月夜圖,營造了一種清明幽靜的氣氛,以映襯作者心靈明澈的精神境界。

(2)「鏗然」一詞傳神地描繪出手杖碰撞在石頭上發出的響亮有力的聲音,與月下東坡的寧靜清幽形成鮮明對比;聯絡前文對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讀者體味到作者堅守信念、樂觀曠達的情懷。

4、4、答:這首詩巧妙地運用了以境寫人的烘托手法,詩人並沒有把主要筆墨花在描寫友人居處的見聞上,也沒有渲染好友相逢時的情景。然而,單從這個自然、優美、脫俗的村野風光中,讀者也不難想象到這位友人恬靜自適的高雅情懷。

這種寫法清新別緻,更耐人尋味。

板塊61、(1)第二聯是對第一聯句意的補充。「未用」是承「愛棋」句而說,「愛棋」是愛棋盤的方,故沒有想到要用棋來較量勝負、「哪能」句是承「憐琴」句而說,「憐琴」是愛琴弦的直,所以怎麼能用它來記宮商角徵羽五音呢?第二聯突出強調了第一聯中「為弦直」、「因局方」的句意。

詩歌鑑賞 形象練習題答案

1 1 緊扣詩題,寫了明月 寒霜,營造了秋夜蕭瑟清寒的氛圍 為寫梧桐做了鋪墊,同時起到了襯托的作用。2 梧桐面對風霜,不甘凋零,依然颯颯有聲 作者藉此讚美了剛強不屈的生命力,表現了作者內心孤傲倔強的個性特點。2 1 作者選取的代表性意象有 砧聲 秋風 蟋蟀 美酒 明月 玉笛 江流等。2 公尺芾一反宋...

詩歌鑑賞練習題

詩歌鑑賞練習題5 2006 11 21 1 閱讀王灣的 次北固山下 完成練習題 此詩的第二聯 潮平兩岸闊 有的版本作 潮平兩岸失 你覺得 失 與 闊 哪個字更好,為什麼?解釋第三聯的意思,並分析其情與景的關係。2 閱讀王昌齡的 從軍行 七首 其二 完成練習題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撩亂邊愁...

詩歌鑑賞練習題

詩歌鑑賞專題訓練 班級姓名 1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移家別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黃鶯久住渾相識,慾別頻啼四五聲。1 作者是採用什麼樣的藝術手法來表達他對湖上亭依戀難捨的深厚感情?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2 古人寫詩很講究煉字,詩中的 系 和 啼 兩個動詞就用得準確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