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風險及建議 綜合

2021-03-24 04:05:44 字數 4785 閱讀 3441

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風險及防範建議

我司是一家集生產新型建築材料、鋼材**運營管理、房地產及綜合專案開發等為一體的多元化新型民營企業集團,所涉業務廣泛,現就集團公司的發展和經營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做一些簡單的分析和規避建議。

一、企業在採購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型別及防控建議

(一)採購環節風險識別

採購風險通常是指採購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一些意外情況,包括人為風險、經濟風險和自然風險,這些情況都會影響採購預期目標的實現。具體來說,企業的物質採購方面分為外因和內因兩大風險。

企業物資採購外因型風險:

1.意外風險。物資採購過程中由於自然、經濟政策、**變動等因素所造成的意外風險。

2.**風險。一是由於**商操縱投標環境,在投標前相互串通,有意抬**格,使企業採購蒙受損失。二是當企業採購認為**合理情況下,批量採購,但該種物資可能出現跌價而引起採購風險。

3.採購質量風險。一方面由於**商提供的物資質量不符合要求,而導致加工產品未達到質量標準,或給使用者造成經濟、技術、人身安全、企業聲譽等方面造成損害。

另一方面因採購的原材料的質量有問題,直接影響到企業產品的整體質量、製造加工與交貨期,降低企業信譽和產品競爭力。

4.技術進步風險。一是企業的製造產品由於社會技術進步引起貶值,無形損耗甚至被淘汰,原有已採購原材料的積壓或者因質量不符合要求而造成損失;二是採購物資由於新專案開發周期縮短,如計算機新型機不斷出現,更新週期愈來愈短,剛剛購進了大批計算機裝置,但因資訊科技發展,所採購的裝置已經被淘汰或使用效率低下。

5.合同欺詐風險。

(1)以虛假的合同主體身份與他人訂立合同,以偽造、假冒、作廢的票據或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為合同擔保;

(2)接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款、預付款,擔保財產後逃之夭夭。

(3)簽訂空頭合同,而供貨方本身是「皮包公司」,將騙來的合同轉手倒賣,從中謀利,而所需的物資則無法保證。

(4)**商設定的合同陷阱,如**商無故終止合同,違反合同規定等可能性及造成損失。

企業物資採購內因型風險:

1.計畫風險。因市場需求發生變動,影響到採購計畫的準確性;採購計畫管理技術不適當或不科學,與目標發生較大偏離,導致採購中計畫風險。

2.合同風險。一是合同條款模糊不清,盲目簽約;違約責任約束簡化,口頭協議,君子協定;鑑證、公證合同比例過低等等。

二是合同行為不正當。賣方為了改變在市場競爭中的不利地位,往往採取一系列不正當手段,如對採購人員行賄,套取企業採購標底;給予虛假優惠,以某以些好處為誘餌公開兜售假冒偽劣產品。而有些採購人員則貪求蠅頭小利,犧牲企業利益,不能嚴格按規定簽約。

三是合同日常管理混亂。

3.驗收風險。在數量上缺斤少兩;在質量上魚目混珠,以次充好;在品種規格上貨不對路,不合規定要求;在**上發生變形等等。

4.存量風險。一是採購量不能及時**生產之需要,生產中斷造成缺貨損失而引發的風險。

二是物資過多,造成積壓,大量資金沉澱於庫存中,失去了資金的機會利潤,形成儲存損耗風險。三是物資採購時對市場**估計不准,盲目進貨,造成**風險。

5.責任風險。許多風險歸根至底是一種人為風險。

主要體現為責任風險。例如,合同簽約過程中,由於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未能把好合同關,造成合同糾紛。或是採購人員假公濟私、收受回扣、謀取私利。

(二)防範採購環節風險的建議

1、建立與完善企業內控制度,加強教育,提高素質

應建立與完善內部控制制度與程式,加強對職工尤其是採購業務人員的培訓和教育,不斷增強法律觀念,重視職業道德建設,做到依法辦事,培養企業團隊精神,增強企業內部的風險防範能力,從根本上杜絕合同風險。

2、加強對物資採購招標與簽約監督

(1)檢查物資採購招標是否按照規範的程式進行,是否存在違反規定的行為發生。採購經辦部門和人員是否對**商進行充分調查,選擇合格**商。是否每年對**商進行一次複審評定。

(2)加強簽約監督。檢查合同條款是否有悖於政策、法律,避免合同因內容違法、當事人主體不合格或超越經營範圍而無效;通過資信調查,切實掌握對方的履約能力;對那些不講效益、捨近求遠、進入情貨等非正常情況嚴格審定;審查合同條款是否齊全、當事人權利義務是否明確、有否以單代約、手續是否具備、簽章是否齊全。

3、加強對物資採購全過程、全方位的監督

全過程的是指從計畫、審批、詢價、招標、簽約、驗收、核算、付款和領用等所有環節的監督。重點是對計畫制定、簽訂合同,質量驗收和結賬付款四個關鍵控制點的監督,以保證不弄虛作假。全方位的監督是指內控審計、財務審計、制度考核三管齊下。

科學規範的採購機制,不僅可以降低企業的物資採購**,提高物資採購質量,還可以保護採購人員和避免外部矛盾。

4、加強對物資採購合同執行中的審計監察

(1)審查合同的內容和交貨期執**況,是否做好物資到貨驗收工作和原始記錄,是否嚴格按合同規定付款。

(2)審查物資驗收工作執**況,是否對物資進貨、入庫、發放過程中,都要對物資進行驗收控制。

(3)對不合格品控制執**況審計,發現不合格應及時記錄,並採取措施。

(4)重視對合同履行違約糾紛的處理。合同履行過程中違約糾紛客觀存在,若不及時處理,不僅企業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護,而且有可能使合同風險嚴重化。

5、加強對物資採購績效考核的審計

建立合同執行管理的各個環節的考核制度,並加強檢查與考核,把合同規定的採購任務和各項相關工作轉化分解指標和責任,明確規定出工作的數量和質量標準,分解,落實到各有關部門和個人,結合經濟效益進行考核,以盡量避免合同風險的發生。

二、企業在生產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型別及防控建議

(一)建築材料在生產過程中的風險

我司的子公司中較大部分為建築材料的生產,主要涉及生產安全。生產風險是指企業在原材料、裝置、技術人員、生產工藝及生產組織、安全等方面難以預料的障礙存在。生產風險會影響企業生產無法按預定成本完成生產計畫。

對於生產過程中的風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原材料。原材料持續、穩定的供給應能得到保證,要防止原材料**的變化對生產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

2、生產裝置。企業現有的生產裝置能否滿足新產品生產的要求,以及企業能否獲得新產品生產所必需的專用裝置是決定企業生產能否正常進行的關鍵。生產裝置的正確選擇對產品的生產效率及成本預算有著重大影響。

3、生產工藝。產品的生產工藝應根據產品具體的效能要求,同時也應考慮經濟效益指標的情況下制定。如果生產工藝制定不當,可能使產品的次品率公升高,產品質量下降。

4、技術人員的獲得。高新技術產品的生產一般對技術人員要求比較高,能否獲得滿足企業要求的技術人員是生產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

(二)風險控制方法

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通常採取以下幾種基本方法實現風險的控制和消除。

(1) 消除法

這是從根本上消除危險源的首選方法, 也是最徹底的方法。生產現場有相當多的危險源, 如孔、洞、井、地溝蓋板和欄杆缺口、導線絕緣破損、壓力容器洩漏、旋轉機械的異常執行, 溫度、壓力、流量等引數的超標等, 這些都是可以消除的, 對於此類危險源, 一經發現應當立即消除。

(2) 代替法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 用低風險、低故障率的裝置代替高風險、高故障率的裝置。

(3) 工程方法

通過改進設計、改造系統等工程方法來降低風險程度。在生產實踐中, 通常會發現一些系統、裝置、裝置等在設計或安裝時已經存在不安全或不合理的因素, 可能誘發或導致工作人員發生事故, 或容易使工作人員產生疲勞甚至危害身體健康等。這種情況下就可以進行工程改造。

(4) 個人防護

通過配備安全帽、安全帶、絕緣工具、耳塞、防塵口罩等各類勞動保護用品, 可以實現對工作人員人身健康的保護。針對特定工作環境所存在的可能風險, 生產企業要為工作人員提供符合要求的特型個人防護裝備。這是保證人員安全的重要措施。

(5) 管理水平提公升

利用行政監督、專業培訓、人力調配、規章制度等行政手段,建立科學、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激勵機制, 並通過培訓、監督和考核等手段來約束員工的不規範行為並不斷提高員工的安全素質, 是解決人的不安全因素的根本方法。

三、企業在銷售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型別及防控建議

(一)銷售環節風險種類

企業在開展業務的過程中,存在很多風險,企業應及時掌握並採取相應的解決對策,保障企業銷售業務的順利開展。主要存在的風險有:

1、未制定科學、合理的銷售方案,或者尚未經過相關部門的授權審批,造成企業的產品結構與生產安排不協調,無法實現企業生產經營的最佳迴圈。

2、缺乏現有客戶的管理,對潛在市場的開發需求不足,造成客戶流失嚴重,不利於產品市場的開發。客戶檔案不齊全,缺少有效的資信評估,造成客戶選擇不合理,無法收回銷售款項,或者遭受某些客戶的欺詐,企業資金周轉不過來,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

3、企業制定的產品**與**政策相違背,未根據市場的供求情況、盈利預算等適當調整產品**,造成企業產品的**過低或者過高,產品銷售受到嚴重損傷。加上企業產品的銷售**並未經過相關部門的審批,存有舞弊行為,對企業的經濟利效益及企業形象造成一定傷害。

4、企業所簽訂的銷售合同不規範,合同內容存在重大紕漏或期滿現象,未經授權就向外簽訂銷售合同,造成企業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收款期限、銷售**等不符合銷售政策,使企業的經濟效益受到嚴重損害。

5、未經授權就向外發貨或者未按照合同的規定進行發貨,造成貨物損失嚴重,客戶和企業間產生銷售賬款、銷售爭議,無法收回應收賬款。

6、由於企業無法及時收回賬款,拖延時間過長,企業資金周轉不靈,企業的收賬費用、資金成本、壞賬增多,從而為企業帶來巨大風險。

(二)對企業應對銷售環節風險的建議

1、積極評估開發客戶的信用情況 (1)應大力開拓產品市場,積極維護企業的現有客戶,不斷開發潛在的客戶,評估有銷售意向的客戶資信,依據企業的自身風險承受度確定相應的信用等級。對市場進行全面調查後,科學劃分市場並確定市場目標,根據不同群體的實際需求,制定相應的定價機制,有效促進銷售目標的實現,從而提高產品市場的占有率。

(2)對於要求賒銷賬款的客戶,企業應對其信用資信進行評定。企業中的銷售部門所接到的賒銷訂單需經信用部門的審批後才能執行。加強客戶信用額度的審核及登記。

客戶要求的賒銷定單、信用審批應經過信用部門經理或者被授權人審查、簽字後才生效。

高校財務風險成因及控制建議

作者 張蒙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6年第12期 提要 隨著我國高校的大規模擴招,高等教育由 精英教育 步入 大眾教育 雖然我國對教育事業的投入越來越多,但仍不能滿足高校快速發展的資金需要,要求高校自籌資金的比重越來越大。再加上我國高校的財務風險意識淡薄 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財務管理不力等原因,高校的...

關於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幾點建議

1.2 形成財務風險的原因 為有效地防範財務風險,必須先了解形成財務風險的原因,對財務風險進行分析研究,從而有針對性地制定出有效的方法與策略。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因素很多,不同的財務風險有不同的誘發因素,但總體來說,可以歸納為企業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企業外部環境的複雜多變是企業財務風險產生的外部原因。...

企業人事風險表現及對策

闡述了人事風險的概念,列舉了人事風險給企業造成危害的典型事例,提出預防人事風險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歸納分析了企業人事風險的特徵以及人事風險的六種表現,並從四個方面論述了預防人事風險的方法。人事風險表現對策企業文化建設 人事風險是企業經營面臨的風險之一,人事風險是指組織內部從業人員的行為偏離組織的目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