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經典誦讀》校本課程綱要朱向紅

2021-03-07 19:20:13 字數 2987 閱讀 5575

三、課程目標

中國古代文化經典濃縮了「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等多方面知識,是中國文化的瑰寶,是古人留給我們的一筆豐厚的遺產。它不僅為當代中國人所繼承,而且引起世界許多國家人民的重視,傳統蒙學課本《三字經》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兒童道德叢書》,許多經典被譯成多國文字,所以,讓中國的兒童誦讀中國古代文化經典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次,科學研究表明,人的大腦約有140多億個神經細胞組成,而經常使用的僅佔腦細胞總量的10%——20%,大多數腦細胞處於修整、後備狀態,也就是說,兒童的大腦有挖掘不盡的潛能,讓他們背誦大量古詩、古文大有也處。因為他們的頭腦裡儲存的東西不多,且由於相互干擾少,容易把東西裝進去並不會遺忘。雖然很多經典的內容學生一時無法理解,只要讓他們裝在腦子時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對知識理解能力的增強,這些東西就會發生質的變化,成為融會貫通的知識,到那時便是一筆豐富的財產。

再次,我校以「以人為本,追求卓越」為辦學理念,確立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寬厚的知識素養、濃厚的**慾望、亮麗的愛好特長」的培養目標,以「真」為校訓,經典的古詩詞的誦讀與積累可以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豐厚學生的人文底蘊,培養崇尚文明禮儀、行為文明雅緻,明白事理,勤於**,善於思考的江小人。

基於以上三點,我們決定在全校開設《中國傳統文化經典誦讀》課程,其目的在於巨集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培養塑造一代具有豐厚文化底蘊及現代意識為一體的跨世紀人才,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同時,在誦讀中開發兒童的記憶潛能,陶冶情操,為學生健全的人格發展與良好的性情修養形成奠基。基於這種目的,我們確立《中國傳統文化經典誦讀》課程目標如下:

1、認識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厚博大,了解國古代的優秀詩文。

2、在讀古文、背古詩的過程中,巨集揚中國傳統文化,培養愛國情感。

3、豐富學生的文學儲備,加強其文學功底,促進學生成為一代具有豐厚文化底蘊的新世紀人才。

4、通過讀古文、背古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幫助學生修身養性,淨化心靈,陶冶情操。

5、開發兒童的記憶潛能,發展學生的語言、思維、想象及表達能力,為兒童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四、課程內容

中國傳統文化既有其精華之處,但也有其糟粕,所以我們應當具有選擇性地吸取精華。故在誦讀內容的選擇上,我們一定要慎重。那些被稱之為「經典」的詩文,和對學生的人格發展、性情修為乃至人世觀、世界觀、價值觀等的形成具有正面影響的優秀篇章,是我們的道選。

我們確定的誦讀內容主要為以下六個:

(一)唐詩宋詞

古詩作為一種文學載體,一直以來被語文教材選作範例。尤其是新課程改革以來,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上已明確規定了各年級要求背誦的篇目。結合學生實際,我們將唐詩宋詞作為誦讀的首選,並確定了具體目標:

(二)古代蒙學教學

在所有的蒙學書中,最流行的便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經》《**規》,讀《三字經》以習見聞,三字一句,合轍押韻,便於低年段學生誦讀,所以《三字經》被列為學生誦讀內容之列。

(三)成語故事

故事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文學形式,而成語故事的學習不僅能提供文學滋養,而且融會在成語故事中的智慧型、風骨、胸懷和操守都將成為新一代青少年學習的重要資源。學生從小接觸成語故事,不僅很快可以熟記成誦,而且豐富的知識、深刻的寓意可以使他們終身受益。

(四)古詩文選粹

古詩文是中國文學的瑰寶,是燦爛的文化。古詩文的學習能更好地傳承祖國的文化,對學生良好品格的形成、人文素養的提公升有積極意義。

五、課程實施

(一)實施原則

1、生本性原則。

由於國家課程的統一性、規定性和單一性,往往顧及不到每個學校學生的興趣愛好、實際水平和發展需求,因而長期以來作為受教育者的學生,很少有選擇什麼樣的教育的權力。校本課程開了的終極目的就是改變學校教育遠離學生生活實際、發展水平、發展需求的課程執行模式。《中國傳統文化經典誦讀》的開發就是充分尊重和滿足學生需要,以學生素質發展、個性和人格得到更充分,自由發展和健全為目的的,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我們要始終堅持以學生需求為本。

2、趣味性原則。

指校本課程的開發要照顧到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課程的內容要豐富多彩,富有吸引力,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我們還要時時關注學生的學習感受、興趣、樂趣,真正讓學生學有所樂,學有所得。

3、教育性原則。

古詩文和所有的文學體裁一樣,具有認識、審美、娛樂和教育的功能,所以《中國傳統文化經典誦讀》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必須考慮其教育功能,要能通過誦讀經典詩文、淨化孩子的心靈,陶冶孩子的情操,培養孩子的道德修養,提高孩子的審美情趣。

4、整體性原則。

作為一門校課程,它的開發實踐是學校的一項基本校策,是學校個性化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涉及各個年級、各個學科、各位師生,所以,在實施過程中,我們必須兼顧全體,以低起點、高規格、抓全面、促個性作為指標。

5、差異性原則。

在實施本課程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考慮實際的學生層次性、差異性,對學生,我們強調面向全體,但也不能忽視由於受個人修養、稟賦、愛好制約而呈現的水平參差不齊的狀況,給予不同的學生以不同的要求和切合實際的指導。

(二)實施形式

兒童天性好動,喜歡嬉戲,單純的背誦很難讓兒童接受,必須採取活潑多樣的形式來實施校本課程。我們主要用誦讀、賞析、競賽、表演匯報四種形式。

1、誦讀:由老師根據實際情況統一安排誦讀內容,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方式誦讀。包括集體誦讀,指名誦讀、接龍誦讀、男女生對讀等。

2、賞析:教師選擇內容(內容一般為優美的、經典的段篇)組織學生聽錄音或聽範讀欣賞其文字的優美,從而讓學生感受到文字之美,聲音之美,意境之美。

3、競賽:老師安排某一時間,在班內、班與班之間,開展誦讀賽,例如「古詩誦讀擂台賽」,「大家來背《三字經》」等等。

4、表演匯報:利用大型節日或班隊會的時間將誦讀作為一種節目讓學生在舞台上展示表演。比如安排「讀書會」、「誦讀會」等等,讓每個學生有機會匯報展示自己的背誦、朗讀才能。

(三)實施建議

1、《中國傳統文化經典誦讀》課程要以學生活動為主,不能上成語文課或者語文活動課。

2、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切忌強制性要求學生背什麼、背多少。

3、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能讓學生感覺誦讀是一種負擔。

4、實施過程中,要結合實際選擇恰當的方法,靈活安排內容和教學過程。

5、誦讀應結合實施計畫,有步驟、有計畫、有組織地進行,切忌盲無目的讀和背。

中國傳統文化

周易 與中國傳統文化 周易 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古老 最重要典籍之一,是中國傳統觀念文化之源,它影響著古代各家各派思想文化的發展與精神方向,反映了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清代學人編撰的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評價說 易 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其天文 地理 樂律 兵法 韻學 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 易 以為說...

中國傳統文化

佛教文化 說起中國這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我們首先要感嘆的就是那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中國作為四大古國中至今依然蓬勃發展的國家,她的繁榮昌盛一部分就歸因於這經久不衰的文化。首先了解一下什麼叫文化?所謂文化就是在人類所處的環境中由自己造就的那一部分,即知識 信仰 藝術 道德 風俗等非自然存在而是...

中國傳統文化

解讀 道德經 中的自由思想 內容提要 道德經 是老子哲學思想的系統論集,闡述了老子的宇宙觀 政治觀和認識論。道 是老子哲學思想的基本範疇。老子認為 道 是宇宙的本源。道生萬物,卻生而不宰,任萬物自然發展。老子是乙個無神論者,道 不是神,不是絕對精神,而是實在。老子眼中的宇宙是乙個沒有主宰者的自然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