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鑑賞中的常用術語及分類

2021-03-04 09:59:52 字數 5719 閱讀 9802

一、牢記鑑賞常用術語,準備對號入座。

1、感情基調:憂愁、傷感、惆悵、寂寞、孤獨、鬱悶、閒適、恬淡、喜愛、喜悅、歡樂、激憤、悲壯、慷慨激昂等。

2、思想內容:托物抒情、托物言志、憂國憂民、壯志未酬、報國無門、懷才不遇、憤世嫉俗、孤芳自賞、孤傲高潔、堅貞不屈、不流於俗,不同流合汙、懷古傷今、懷古傷己、昔盛今衰、物是人非、感時傷懷、淡泊寧靜、超然物外、閒適恬淡、閒情逸趣、惜花傷春、悲秋憫己、熱愛自然、思鄉懷親、贈人送友、富含哲理、哀怨憂愁、激憤憎惡、欣喜歡快、離愁別恨、懷鄉思親、追古傷今、堅守節操等。

3、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議論、抒情。

4、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借景或借物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

5、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對比、對仗、借代、反問、設問、雙關、起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物)等

6、表現手法:虛實結合、動靜結合、欲揚先抑、欲抑先揚、想象和聯想、渲染襯托、正面和側面、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明暗、白描、象徵、用典、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意向(飽含作者思想感情的人、事物、景物)、意境(詩人抒的情和詩中繪的景合二為一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等等。

7、語言:清新自然、平淡質樸、民歌風味、絢麗、含蓄(蘊藉)、簡潔、明快、瑰麗等。

8、風格:陶淵明,樸素自然;李白,豪放飄逸;杜甫,沉鬱頓挫;白居易,明白如話;高適,悲壯蒼涼;王維,詩中有畫,詩中有道;陸游,巨集麗悲壯;柳永,雅俗雜陳直抒胸臆;李清照,清新且委婉含蓄;蘇軾、辛棄疾雄闊、激昂、悲壯,辛棄疾還擅用典。現實主義、浪漫主義、豪放、雄奇、沉鬱、直率、婉約、含蓄、清新、風趣。

9、體裁:古體詩(唐以前的詩,包括四言、五言、七言、雜言、樂府)、近體詩(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詞、曲)

10、意境:

恬淡閒適、華美壯麗、清新自然、安謐嫻靜、雄偉壯闊、明快高曠、深化意境、意境深遠、意境優美、幽靜,寧謐,蒼莽,深遠,熱烈,高昂,壯闊,悠遠,空靈,遼闊,蒼涼,幽美,朦朧,淳樸,荒蕪,孤寂,冷寂,慷慨悲涼,纏綿宛轉,空寂寥落,蕭條荒涼

11、情感載體類 :

楊柳——惜別圓月——思念落葉——失意春風——得意大海——開闊流水——嘆惜古蹟——懷舊梅花——傲骨

二、牢記解題方法,萬變不離其宗。

1、審題目,審作者,審題幹。

題目往往是詩詞內容的概括;作者可以讓我們聯想起時代背景、作家的風格;題幹是回答問題的關鍵,問什麼,答什麼。另外,如果有補注,還得審注釋,注釋裡一般有暗示。

2、整體把握。(四問)

通讀後體會,記了什麼事,繪了什麼景,發了什麼議論,抒了什麼情。記住,一切事語、景語、議語皆情語。

3、分類對號。「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套用以上術語,加入自己的話,結合詩詞具體內容,必能有話可說,說而中意。當然這要點兒悟性。

三、分類例證。

(一) 詠物類。抓住所詠之物的形象特徵,體會作者流露的人生態度,或寄寓的美好理想,或隱含的生活道理。喜用術語:

托物抒情、托物言志(總說),懷才不遇、堅貞不屈、孤芳自賞、潔身自好、積極進取、孤傲高潔、不流於俗、不同流合汙等等(思想內容),象徵、比喻、擬人、對比、襯托、雙關、比興等等(表現手法)。

例一、 讀《蜂》,回答問題。「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問題:此詩採用什麼表現手法,表現了作者什麼態度?

解析:看題即知是詠物詩,通讀之後可知蜜蜂的形象乃「辛勤」,由此可知詠物是為了寫人抒懷,最後一句作者表明態度。答案應該是採用象徵手法,托物抒情,借蜜蜂歌頌辛勤的勞動者,而對那些不勞而獲的剝削者以無情的諷刺。

2、分析主人公的形象。

解析:此詩採用象徵手法,表面寫雁,實際寫人。「早雁」即抒情主人公自己,早雁的形象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據此,抒情主人公是遭射四散,流離失所,欲歸不得的徵人形象。

例四、《卜運算元.詠梅》(陸游):「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問題:從內容和表現手法上鑑賞此詞。

解析:從內容上看,此詞上闋集中寫梅花的艱難處境。它開在郊野的驛站外,緊靠破敗的斷橋,人跡稀少,寂寞荒涼,倍受冷落,偏偏這時又颳風,又下雨,但它還是開了;下闋寫梅花迎春、報春卻遭嫉妒,倍受摧殘卻芳香如故。

從表現手法上看,上闋情景雙繪,情景交融,詠梅實質詠自己;下闋托物言志,表現作者孤傲高潔,不同流合汙,不畏讒毀,堅貞自守的錚錚傲骨。(即答案)

(二) 懷古詠史類。了解史實,體會作者創作意圖,找到觸發其感情的媒介或現實原因,從而領會感情。喜用術語:

懷古傷今、懷古傷己、借古諷今(總說),昔盛今衰、物是人非、憂國憂民、壯志未酬(思想內容)、用典、聯想、對比、襯托、揚抑、諷刺、含蓄(表現手法)等等。

例一,《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問題:此詩曾博得白居易「掉頭苦吟,嘆賞良久」,請問它好在**?

解析:朱雀橋橫跨南京秦淮河,是由市中心通向烏衣巷的必經之路。此是高門世族的聚居區,開國元勳王導和大將謝安都住在這裡。

昔日繁華熱鬧,而今長滿野草、野花,變得荒涼冷落,再加上斜陽殘照,更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慘淡情景。以上是環境的烘托,氣氛的渲染。後兩句乃千古名句,賦予燕子歷史見證人的身份,引出昔盛今衰,滄海桑田的無限感慨。

此詩懷古傷今,對比鮮明,語言淺顯而又蘊藉含蓄,讀來餘味無窮。(答案在其中)

(三) 山水田園類。抓住寫景特點,體味情景交融的意境,領會寫景中流露的思想感情。喜用術語:

寄情山水、閒適恬淡、厭棄名利、熱愛自然(思想內容),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比喻、擬人、誇張、襯托、聯想、動靜、明暗(表現手法)等等。

例一,《鳥鳴澗》(王維):「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問題:此詩的意境是什麼?夜晚桂花落,作者竟然知道,為什麼?後兩句用了什麼手法?

解析:難點是意境。先體味詩中寫了什麼景,作者有什麼情,二者怎樣交融。景是花落、月出、鳥鳴,氣氛是幽靜;而人有閒情,內心閑靜。交融在乙個「靜」字上。

答案:意境是靜謐。「人閒」說明周圍無人事煩擾,說明詩人內心的閑靜,再加上環境的幽靜,所以細微的花落下才被覺察到了。後兩句動靜結合,以動襯靜。

(四) 邊塞征戰類。此類詩多著意於絕域風物的描寫,以抒寫軍旅之苦辛、戍卒之離思鄉情或表現將士浴血奮戰,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精神,形成「英雄氣概兼兒女心腸」的創作模式,但也有例外。喜用術語:

豪邁、慷慨激昂、建功立業、保家衛國、奮勇殺敵、不怕犧牲、生活淒苦、思鄉思親、報國無門、歸家無望、苟且偷安、連年征戰、窮兵黷武、悲憤、哀痛、憤懣等等(思想內容),烘托、渲染、對比、雙關、諷刺等等(表現手法)。

例一,《從軍行》(王昌齡):「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問題:此詩的主題是什麼?從抒情方式上分析此詩的寫法。

解析及答案:對照術語,結合詩的後兩句可知,詩的主題是表現戰士建功立業的渴望和保家衛國的豪情。抒情方式分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

此詩前兩句情景交融,作者在這裡展現了一幅廣闊的畫面:青海湖上空,長雲瀰漫;北面是綿延的雪山;越過雪山,是矗立的一座孤城;再往西,是要塞玉門關。這是當時戍邊戰士生活、戰鬥的典型環境,這是他們心之所繫。

自然,寫景中滲透著豐富複雜的感情:戍邊戰士對邊防形勢的關注,對自己所擔負的任務的自豪感、責任感,以及戍邊生活的孤寂、艱苦感都融合在悲壯、開闊而又迷茫暗淡的景色裡。詩的下兩句直接抒情。

雖然戍邊時間長,戰事頻繁,戰鬥艱苦,敵軍強悍,邊地荒涼,但將士卻直抒豪情壯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五) 哲理類。這類詩關鍵是不僅要弄清作者賦予的哲理意味,而且要體味出後人賦予它的更豐富的哲理內涵,宜從多角度思考。

例一,《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問題:此詩是「唐人留詩」中的不朽之作,它好在**?

解析:「好在**」,要麼從練字、練句、練意上分析,要麼從藝術手法上分析,要麼合二為一。

答案:詩的前兩句用樸素淺顯的語言把萬里河山盡收眼底,寫得景象壯闊,氣勢雄渾,使人胸襟為之一開。恰當的把當前景與意中景融為一體。

後兩句別翻新意,出人意表,即景生意,向讀者展示了更闊大的視野。道出了詩人向上進取的精神、**遠矚的胸襟,也蘊含了要站得高才看得遠的哲理。在寫法上還有乙個特點:

通篇用了對仗。

例四,《觀書有感》(朱熹):「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問題:本詩運用了比喻,說說「方塘」「清」的喻體分別是什麼。詩中的警句原是說明「讀書窮理」的重要性。請你談談它對我們的啟發。

答案:「方塘」喻人的心胸,「清」喻讀書後人純淨美好的心靈。它可以啟發我們明白做學問之所以能有成就,是因為他不斷吸取新知。

或者說明藝術創造之所以有活力,是因為作者能不斷從現實中吸取新營養。(還可推廣開去)

(六) 送別類。這類詩內容豐富,感情真摯。或送朋友,或送親人;或赴邊禦敵,或入京應試,或貶謫荒遠,或林泉隱退;或惜別、眷戀,或勸勉、祝願;或批評時政,或同情民生,或抒報國之志……。

(七) 其他即事即景感懷類。它包括惜春傷秋、閒情逸志、登高攬勝、懷鄉思親、羈旅行愁等等。這類詩要結合生活,注意名物風俗,著重把握作者抒發了怎樣的情感,領略其感懷的藝術技法。

例一,《一落索.蔣園和李朝奉》:「正是看花天氣,為春一醉。醉來卻不帶花歸,誚不解看花意。 試問此花明媚,將花誰比?只應花好似年年,花不似人憔悴。」

問題:詩云「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而作者賞花卻不折花,何也?末兩句與「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生活哲理相同,說說是什麼。

解析:此詞寫春日賞花。花美,春美;惜花,愛花表露無遺。

句句寫花,實則句句寫人。全詞以議論為主,手法曲折委婉,立意新,理趣富,饒有情致。想想花與人有什麼異同,問題就好回答了。

答案:是因為愛花、惜花而不折花。兩者都包含著對花開盛衰有時而人生青春難駐的感慨和愁怨。

三、表現手法常用術語:比興、象徵、比喻、誇張、比擬、借代、雙關、襯托、烘托、渲染、對照、用典、疊詞、點化(化用)、互文、想象、聯想、曲筆、逆筆、照應、倒裝、鋪墊、鋪排、抑揚(先抑後揚、先揚後抑)、正側結合、虛實結合、動靜結合、化動為靜(以動襯靜)、以小見大、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卒章顯志、言此意彼、意在言外、寓褒於貶、明褒實貶、欲擒故縱、畫龍點睛、重章疊句、意象組合、白描與工筆、以樂景寫哀情等。

1、直接抒情也稱直抒胸臆,是一種不要任何「附著物」,而由作者直接對有關人物、事件等表明愛憎態度的一種抒情方式。如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城,無處話淒涼。」作者的感情如江河直下,直抒對亡妻的懷念之情。「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前兩句寫景,後兩句直接抒發在這樣的環境裡產生的情懷,天然的形勢、闊大的氣象與詩人在這景象面前產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2、間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和寓情於景(或物)、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是作者通過對某種景物的描寫來抒發感情的抒情方式。如孟浩然的《歲暮歸南山》:「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白髮催人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作者落第的失意,多病的苦痛,年華的流逝,種種哀情都借迷濛空寂之景表達出來,含蓄委婉,餘味無窮。

借物抒情或託物言志(象徵)就是作者在對某種客觀事物有所感觸時把自身所要抒發的感情、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此事物中,通過對事物的描寫和敘述來抒發感情、表達志向和意願的一種抒情方式。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邊關以及落日、夜月、清風、細雨、微草等等都是詩人常常藉以抒情言志的物件。如陸游的《卜運算元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全詞以梅自喻,借梅花的悲慘遭遇,喻託作者報國無門、屢受排擠與打擊的不平心境。

寓情於景(或物)、情景交融這種方式將感情融匯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場景中,借對自然景物或場景的描摹刻畫來抒發感情。如杜甫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寫景中包含著作者對春雨的「喜悅」之情。

常用液位計的分類及工作原理

管式液位計主要由玻璃管 維護套 上下閥門及連線法蘭 或螺紋 等組成。液位計改變零件的資料或增加一些附屬部件,即可達到防腐或保溫的功能。六 鋼帶液位計 工作原理 鋼帶液位計是一種傳統的液位計。利用力學平衡原理設計製作的由液位檢測裝置 高精度位移傳動系統 恒力裝置 顯示裝置 變送器裝置以及其他外設構成。...

高考古典詩詞鑑賞中的意象和意境

意象和意境是詩家寫詩 評論家評詩經常用到的兩個術語,也是我們欣賞古詩詞時必須要掌握的兩個的重點,更是要分辨的兩個難點。比如全國語文高考卷曾考過李白的 春夜洛城聞笛 一詩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詩中 折柳 的寓意是什麼?折柳 在這首詩裡就是乙個意象,表達了兩層...

語文古典詩詞鑑賞解題技巧之常用的表現手法

1 正反對比。古今對比 美與醜對比 理想世界與黑暗現實對比 田園生活與汙濁官場對比。2 襯托。從正面襯托。江山荒城猿烏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間事,只是濤聲似舊時。陸游的 楚城 江山荒城猿烏悲 一句就用了以悲襯悲的表現手法。該句以 荒城 的悲襯托 烏 悲,襯托詩人內心的悲,猿猴 烏鴉與悲涼 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