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教學設計與反思

2021-03-04 09:59:11 字數 4178 閱讀 4660

川教版:第7課《南方經濟的發展》

一、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

㈠教材地位及課程標準

《南方經濟的發展》是七年級下冊第七學習主題「民族關係的發展與經濟重心的南移」的第7課,是中國古代史經濟社會的乙個重要內容。兩宋時期是繼隋唐我國封建經濟繁榮後出現的又乙個封建經濟繼續發展的時期。儘管兩宋政權沒有在政治上達到如隋唐那樣統一強大的局面,特別是南宋偏安東南一隅,但經濟卻在前代的基礎上繼續發展,並出現一些新的特點,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經濟重心南移有乙個過程,開始於魏晉南北朝時期,而到宋代已成定局。這一變化還影響著今天中國經濟的狀況,是了解中國國情的重要內容。本課的課程標準是列舉宋代南方生產發展和商業繁榮的史實,了解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

㈡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列舉宋代南方農業、手工業發展和商業繁榮的史實,提高綜合概括問題的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理解宋代中國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

指導閱讀《北宋紙幣》,提高識圖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提問思考、學生解答、教師總結的方法,使學生理解宋代時我國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通過小組討論、選派代表發言的方法,使學生了解宋代南方生產發展和商業繁榮的史實。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課前預習、收集和整理資料,培養自學能力和學習歷史的興趣。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同學間相互協作的學習品質。

㈢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學習宋代南方生產發展商業繁榮的史實,形成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概念。

難點:如何理解經濟重心和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

二、學法和教法設計

教法構思:

新課改要求教師正確、靈活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求教師不再作為知識的權威,將預先組織好的知識體系傳授給學生,而是充當指導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與學生共同經歷知識**的過程。依據「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本節教學努力營造乙個有利於學生主動求知的民主、寬鬆的學習環境,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合作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歷史知識與技能。本課共有四個子目,一是農業的發展,二是手工業的進步,三是商業的繁榮,四是經濟重心南移。

前三個子目分別從農業、手工業、商業和海外**方面敘述了宋代經濟發展的高度成就,教學中合併為乙個部分。採用以史實為基礎,問題為載體,以多**為輔助手段,通過課前導學法,情境教學法、問題**法、小組合作法等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參與協作意識,培養學生分析、概括問題的能力。通過隨堂練習與課後作業鞏固基礎知識、延伸範圍,引導學生擴充套件思維。

學法分析:

「教」是為了學生的「學」。學法是教法的引申,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關鍵,也關係到課堂的成敗。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學會,指導學生會學,即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至關重要。

本節課面對的是七年級學生,生性活潑好動,好奇心和表現慾較強,但以形象思維為主,學習不易深入,注意力易轉移。大部分學生已經能夠運用網路蒐集所需的歷史資料,而且對新鮮事物也比較感興趣,對老師布置的收集資料作業躍躍欲試。這屆學生還有個現象,學生分化較大,學困生佔相當大比重,他們學習歷史興趣不高,基礎較薄弱,學習方法不到位,處於被動學習狀態。

針對學生特點,本節精心製作多**課件,利用多**課件的視聽互動功能,通過大量的文字、**、聲音、影視資料等素材,創設一種與課堂內容相適應的氣氛,寓教於樂,引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前組織預習和指導,採取分組合作,自主**學習等方法,使每個學生主動參與,樂於**,給每個學生展示的機會,力求使教學效果達到最佳化。

三、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製作多**課件

學生準備學生預習課文並分組收集、整理有關兩宋經濟繁榮發展的資料,能力強的可製作課件。

四、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以林公升的《題臨安邸》詩「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匯入,問學生:

讀完這首詩,結合前兩課的內容,宋代在我們的腦海裡呈現的是一種什麼樣的景象?

設計意圖:調動學生情緒,希望引導學生明白儘管兩宋時期軍事政治上不是十分強大,卻是我國古代歷史上少見的經濟高度繁榮和文化昌盛發達的時代,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時期,此時的經濟發展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經濟重心南移,引入課題。

【講授新課】

解釋何為經濟重心,經濟重心是指經濟和技術較為發達,對整個國家產生較強影響的地區。區域內有許多不同種類的經濟中心。巴爾扎克說過:

「開啟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異義是問號」。學生有了疑問,才有解決問題的迫切的願望,本環節通過多個問題的設定,層層引入,激發學生思考,與學生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一、經濟發展的表現:

問:剛才我們了解了宋代形成長江流域的經濟已超越黃河流域的經濟格局,那麼,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的狀況如何,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課前布置預習收集相關資料,現在請各組將整理收集的資料展示給同學。

學生討論,分四組派代表介紹兩宋經濟發展中農業、手工業、商業和海外**的具體表現,其他同學補充。教師指導學生閱讀宋代經濟分布圖,結合各組的介紹,找出農業、手工業和商業、海外**繁榮發展的地區及特點。注意補充學生未收集到的資料,用**、音像資料展現,適當進行知識拓展。

如宋朝占城稻與現代雜交水稻,介紹袁隆平;商業的繁榮**《清明上河圖》的**,海外**展示「南海一號」的打撈出土文物等。此環節有可能出現各組介紹各自為陣,整體性印象不夠深刻,教師要用圖表形式進行歸納總結,加深學生理解。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收集、整理和運用相關的歷史材料的能力以及學生的集體協作精神。讓每個學生盡可能地去體驗歷史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達到知識、思想與情感教育合一的效果。

二.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過程和表現:

㈠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

問:課本65頁的思考題——我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的原因是什麼?

課件展示「東晉南遷移民分布圖」、「東晉南朝江南經濟的發展」等,引導學生閱讀課文聯絡學過的史實分析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鼓勵學生充分思考、大膽發言,並在歸納學生的回答中強調為躲避北方戰亂,古代有三次大規模的人口南遷,對南方經濟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設計意圖:通過新舊知識點的銜接,豐富了課本內容,既複習了舊知識又實現了對難點的突破。

㈡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

問:南方經濟什麼時候開始發展,經濟重心如何逐步南移?

課件展示兩則材料(《宋書》中記載的東晉南朝時江南的經濟冶狀況與《漢書》記載的江南經濟狀況)、宋朝江南經濟發展的**,引導學生思索,討論回答,教師總結。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討論中明白經濟重心南移主要經歷三個時期:三國吳時,江南地區經濟開始得到發展;南朝時,南方興修了許多水利工程,推廣牛耕,江南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南宋時,南方生產水平超過北方。

㈢經濟重心南移的表現

問:從哪些方面我們可以看出宋朝時,我國經濟重心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

通過學生閱讀課文和展示**,宋人「農耕圖」、南宋「耕織圖」、「宋代經濟分布圖」,提醒學生觀察比較南北方經濟區數量分布情況。總結歸納:南方人口大大超過了北方;「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表明太湖流域已成為重要的糧倉;南方出現了一批經濟中心。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概括提煉有效資訊能力。讓學生理解宋朝我國經濟重心南移完成。

【課堂練習】

精選幾道選擇題以搶答的形式進行,調動學生興趣,又培養學生競爭意識。達到鞏固新知,完成學生的知識目標要求。

【板書設計】

經濟發展與重心南移

一、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過程與表現:

1、原因:最重要是大量北方人口南遷

2、過程:最終完成於南宋

3、表現:南方人口大大超過北方「蘇湖熟,天下足」

二、宋朝經濟繁榮發展的表現:

1、農業:人口超過1億水稻居糧食產量首位

2、手工業:煤的開採、金屬冶煉、景德鎮

3、商業繁榮:城鎮、交子、汴京

4、海外**興盛:市舶司、三大港、**範圍

設計意圖:提綱挈領,突出重難點,幫助學生理解記憶,便於學生複習鞏固。

五、教學反思

本課的可取之處:1、正確理解教材,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難點,重新整合處理教材,注重新舊知識聯絡,古今聯絡。2、精心構思問題,有目的性和針對性,能夠涵蓋課文的主要知識點。

3、課件製作精心,史實材料豐富,充分運用**、**等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做到課件為教學服務。4、重視引導、啟發學生,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特別是學生在介紹手工業時,能力好的學生製作出課件,展現了宋代瓷器的繁榮,五大名窯各自的特點,成為課堂上的一大亮點。

本節課暴露出一些問題:1、教學中思想上存在一些矛盾與困惑,如教學還是以中考為指揮棒,學生層次差異大,教學中注重學生知識與能力的掌握,注重對中下學生的知識鞏固,課堂上循規導矩,創新不足。2、對學情沒有充分認識,導課用《題臨安邸》設定的問題可能有一定難度,學生的回答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3、時間掌控有點難度,在學生發言和補充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資料時,要把握好時間。

初中歷史教學設計與反思

川教版 第7課 南方經濟的發展 一 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及課程標準 南方經濟的發展 是七年級下冊第七學習主題 民族關係的發展與經濟重心的南移 的第7課,是中國古代史經濟社會的乙個重要內容。兩宋時期是繼隋唐我國封建經濟繁榮後出現的又乙個封建經濟繼續發展的時期。儘管兩宋政權沒有在政治上達到如隋唐...

初中歷史教學困惑與反思

困惑三 作為歷史教師,我們教學的快樂幸福體現在 我們怎樣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改進和提高自己的歷史課堂教學?平時,我會經常聽到一些抱怨的聲音,包括我自己,抱怨學生不學習歷史 不做學案練習,不讀書,抱怨歷史教學工作越來越難以開展,抱怨學校評價管理老師的一些機制和辦法等,我們的抱怨告訴我們 我們教學 工作...

初中歷史教學反思

在我們走入新課程的這段時間,我對自己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用新課程的理念,對曾經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現將在反思中得到的體會總結出來,以求與同行共勉。一 教學中要轉換角色,改變已有的教學行為。1 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2 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