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琴同志先進事蹟材料

2021-03-04 09:59:09 字數 5350 閱讀 7887

張雅琴事蹟報告會材料之一

她是新時期農村基層幹部的榜樣

各位領導、同志們:

我叫殷昌敏,是丹陽市新橋鎮黨委組織委員。張雅琴同志生前是我鎮金橋村黨組織書記,在擔任村黨組織書記的10年間,張雅琴帶領幹部黨員和群眾,艱苦奮鬥,跨越趕超,在3個合併後負債20多萬元的經濟薄弱村,變為集體年收入近六百萬元的經濟強村,人均收入從五千多元上公升到一萬五千多元,村容村貌發生了歷史性的巨變,綜合實力排在了新橋鎮8個村的前列,全村實現了從經濟薄弱村向經濟強村的激情跨越。張雅琴書記也因此獲得了「中國好人榜」敬業奉獻好人、全國「雙學雙比」女能手、江蘇省十佳農村新女性、江蘇省「三八 」紅旗手、江蘇省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鎮江市勞動模範、鎮江市優秀共產黨員等諸多榮譽。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農村人才青黃不接,高中剛畢業的張雅琴一回到老家新橋鎮群樓村,就被任命為村委會副主任兼乙個落後村組的村民小組長,當時正值新橋鎮大興水利建設,家家戶戶都要出勞力去挖河挑泥,她對大家說:「幹部幹部,要先乾一步!」,隨即帶頭上陣,主動攬下難方河段,連續幹了乙個多月,創下平均每天挖挑五方溝泥的記錄,比一般的男勞動力掙的「工分」都高。

她卻因為巨大的體力支出,累得在工地上**。從那時起,年輕的張雅琴就以敢拼敢幹的工作作風遠近聞名。

我們新橋鎮位於丹陽市東北角,這裡因工業發達、經濟富裕被譽為「金三角」。但進入新世紀,「金三角」裡仍有部分經濟薄弱村停滯不前。金橋村的前身木橋村,就是當時全鎮有名的經濟薄弱村,是鎮黨委最頭疼的村,沒有誰願意來接這個爛攤子。

到2023年,鎮黨委深入調研後,相中了擅長農經、有經驗肯吃苦的張雅琴。在做通了丈夫的思想工作後,張雅琴毅然接過木橋村「領頭人」的重擔。2023年年底,木橋村與八字橋村、閘橋村合併為金橋村,張雅琴擔任了金橋村黨總支書記。

人們都說,新橋鎮的三個「苦瓜」「長」到了一起,雅琴書記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對剛合併過來的另兩個村,張雅琴對原金橋村的黨員幹部說:「我們應該是八字橋村、閘橋村幹部群眾的婆家人,我們木橋的經濟狀況相對比較好,但是我們不能歧視八字橋村、閘橋村的幹部群眾,相反,只要自己有口吃的,就不能餓著同一家人。

」當年,她就從原木橋村村級財務裡劃撥出大筆經費,用於改善八字橋村、閘橋村幹部群眾的福利和全村的公共事業。

雅琴書記常說:「乙個人要有好腦子,要出金點子,要走好路子。」在致富一方、發展集體經濟上,她以科學發展為指導,不斷解放思想,切實把準了金橋本地發展的脈絡,闖出了一條具有個性特點的發展之路。

她將南河以南沿線的老房子拆遷,沿河邊相繼建成命名為百樂樓、千禧樓、萬安樓的門面房,鼓勵村民購買門面房發展三產服務業,以此帶人氣、旺商氣。同時,她啟動村級工業園建設,盤活450餘畝存量土地,建標準廠房三百多間,並親自外出招商。僅此一項,村里的年租金收入就達180多萬元,還解決了四百多位村民的就業問題。

針對新橋鎮汽配產業比較發達、流通業發展潛力較大的特點,雅琴書記及時把握商機,籌資投入1500多萬元,在交通便捷但因高壓線橫貫、利用價值不高的上游路與南環路交匯處,因地制宜地規劃建設了「金橋物流中心」。目前,物流中心一期工程已竣工,建築面積超過九千平方公尺的近兩百間商鋪已全部出租,每年可為村里創收一百多萬元,同時也帶動了全村三產服務業的發展。

新橋本地有一句土話,叫「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一輩子窮」。2023年10月,雅琴書記她在全村幹部群眾大會上發表動員:「九十年代我們錯過了發展機遇一時落在後面,現在國家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正擺在我們面前,我們不能再錯過了,這是金橋實現跨越發展的戰略新提公升!

」她邀請南京規劃設計院、丹陽市規劃設計部門的專家,制定了金橋村的新農村建設城鎮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將面積六平方公里的金橋村劃分為工業集中區、農民集中居住區、河岸風景區、人工湖區和高效生態農業區等功能區,走「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的發展道路。當年年底,金橋村的第乙個集中居住點—— 乙個整齊氣派的別墅群建成使用。隨後,金橋前後整治出新10個自然村,拆遷15個自然村,建設了兩個占地573畝的農民集中居住區。

其中,一幢十二層的「金橋大廈」住宅樓,如今已成為我們鎮的標誌性建築。

發展經濟是為了造福百姓,雅琴書記始終堅持這一點。這些年,她總是先人後己,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為了在小康路上不讓一戶村民掉隊,她帶領全村黨員幹部深入開展了「黨員進萬家」、「聯戶幫扶」等活動,採用「輸血與造血」相結合的方法,為貧困戶解決了一大批實際困難。

近年來,在她的帶頭下,全村黨員幹部共為「結對」農戶籌資、捐款、借款一百多萬元,幫助35戶家庭新上了致富專案。

如今,雅琴書記不在了,她還沒有來得及品嚐事業的碩果和鄉親們的讚譽。我想,我們新時期的基層黨員幹部要繼承的不僅僅是她留下的物質財富。因為,作為乙個農村基層幹部,她不僅有著想幹事、要幹事的強烈願望,她還有著會幹事、能幹事的科學思路;在雅琴書記和她的團隊不怕吃苦、艱苦奮鬥的實幹下,他們最終乾成了一番人人稱道的大事業。

正像弔唁雅琴書記時,鎮江市委書記許津榮眼含熱淚、飽含深情地說:「作為乙個村支書,雅琴傾注了心血,讓老百姓富了起來,好樣的。雅琴是我們基層黨員的榜樣,是我們幹部的榜樣,是我們老百姓的榜樣。

」張雅琴事蹟報告會材料之二

弘揚雅琴精神建設美好金橋

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我叫陳建芬,是丹陽市新橋鎮金橋村黨總支副書記。2023年,張雅琴書記到木橋村任黨支部書記時,我出任村會計,在我眼裡,雅琴書記既是我們金橋村的好書記、好領導,也是我工作上的好夥伴、好大姐。從村組合並到現在,風風雨雨十年過去了。

這十年來,我們金橋村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實現了從經濟薄弱村到經濟強村的迅速騰飛。這十年來,我與張書記朝夕相處,相互搭檔,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十年來,雅琴書記的高尚品格和實幹精神無時無刻不在激勵著我、感動著我,今天在這裡,我想講幾件我印象深刻的事情,來加深大家對張書記的認識,也作為我對尊敬的好書記、好大姐的深切懷念。

十年前,我們金橋村當時叫木橋村,全村一年的工業產值不到500萬元,集體經濟還欠著20餘萬元的債務,是全鎮有名的落後村。2023年7月,張雅琴從鎮農業公司副經理的位置上回到了木橋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當時幾乎所有認識張雅琴的人都勸她不要回來當這個家,張雅琴卻很堅定,她說:

「我是一名黨員,帶領群眾致富我有乙份責任,組織推薦我,是信得過我,我就不能辜負了組織和群眾的信任。」

「要想富,先修路」,聰明,能幹、有想法的雅琴書記,看到木橋村僅有一座危橋通往集鎮,是投資者眼中的「僻遠地帶」, 回村以後,她帶領大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自籌資金修橋,她用跑斷了腿,磨破了嘴,好不容易籌集到的60萬元資金啟動了橋、路建設工程。那年的冬天特別冷,為節省開支,她經常帶著我們6名村幹部到港口去挑廢棄的殘磚破磚。記得那是個雨天,為了趕進度,張雅琴捲起褲腿就跳進冰冷的河水挑土方。

在她的影響下,其他村幹部紛紛回家取來扁擔、簍筐,家屬們也趕來幫忙,衣服溼了、鞋子溼了,身上直打抖,但沒有乙個人叫苦叫累。不久之後,一座新橋就呈現在村民的眼前,在雅琴書記的帶領下,木橋村群眾也通過這座「金橋」從此走上了的富裕生活之路。

雅琴書記常說:「當幹部不是來享福的,而是為廣大老百姓服務的,一名合格的村幹部不僅是老百姓的服務者,也是村級事務的勞動者、經營者。」她認為管理村級事務也是一種經營活動,應該像經營自己的公司一樣去為集體謀利益,因為只有集體富了才能為群眾辦實事,她經常對村幹部說的一句話就是: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村幹部如果連自己都養不活,怎麼為老百姓服務呢?」2023年,雅琴書記成立了村綠化園藝工程隊,所有村幹部都是工程隊隊員,我們這支不拿工資的「村幹部綠化隊」在工地上,就像普通民工那樣頭頂草帽、肩搭毛巾,揮汗如雨,辛勤勞作,乙個夏天下來,曬得漆黑發亮,大家苦中作樂,還常常相互玩笑,都說自己是煤炭部出來的,而雅琴書記就是當之無愧的「煤炭部部長」,但是,這個部長卻是有名無實,遇到重的體力活,她不僅事事衝在最前面,而且帶頭不拿一分錢工資,工程隊所有的收入都歸入公家帳上。

為集體掙收入,張雅琴樂在其中,不怕苦不怕累,一向都是以身作則,衝鋒在前。 2023年,工程隊經過招投標接下天工集團綠化工程專案,有一天,張雅琴的肩周炎發作,乙隻手臂疼痛難忍連穿衣服都困難,她加大用藥量想使身體趕緊好起來,結果造成腿部不聽使喚,又正值夏天高溫季節,但她還堅持來到工地上,用乙隻手幹活。同樣作為女人,我跟在她身後,看到自己的書記為了事業如此拼命,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與心疼。

當我們按期完成任務,第一次領回79萬元工程款時,大家都哭了,一股混雜著創業的辛酸、成功的自豪與喜悅之情充斥著我們的胸膛,來之不易的79萬元啊,這是我們全體村幹部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感動的淚水為百姓、為集體換來的實實在在的收入,是雅琴書記的發誓要帶領全村發展致富的第乙份實實在在的成果,更是全村老百姓相信張書記能帶領他們過上好日子的乙份沉甸甸的信任與印證啊。

為用活、用巧第一筆沾滿汗水的資金,讓他發揮出最大的實際效用,精於財務的雅琴書記把目光投到了村級工業園區的建設上。她說:「工業園就是集體經濟的孵化器,只要專案引進得好,村裡人的日子會一天更比一天好。

」工業園開張了,因害怕投資風險,一開始許多老闆都在觀望。「酒香也怕巷子深」懂得市場經濟的雅琴書記更忙碌了,為了讓本村人崔洪昌第乙個落戶園區,她前後共登門八次,終於以一片誠心打動在外創業多年的崔洪昌回村創辦企業。「一鳳落巢眾鳳歸」,看到崔洪昌的企業在工業園裡開辦得紅紅火火,許多企業也陸續辦進了工業園。

在招商引資的過程中,張書記究竟付出了多少只有她自己最清楚,為了徵用土地,需要拿到村民的集體簽字,雅琴書記經常在晚上下村組開會,無論颳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她總是騎著她的80電單車,出現在每乙個需要她的地方。

「小康路上不能讓一戶村民掉隊」這也是雅琴書記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木橋三組村民李芒芒,家裡有80歲的老母,50歲的女兒又患有精神病,女婿先天性小兒麻痺,腿腳殘疾,一家人生活非常困難,張書記在得知這一情況後,先後召開三次村委會議,幫助聯絡「結對」家庭,並從村務開支中列出專項資金將李芒芒一家多年失修的老房子翻修一新,並幫忙接上水電等生活設施,徹底解決了李芒芒一家的實際困難。

我們村一天天變富了、變美了,但是,操心勞碌的雅琴書記卻累垮了。真是天有不測風雲,張書記生病了,而且這一病,好書記張雅琴就再也沒能夠回到我們的身邊。這是我們村委一班人和全體村民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從2008下半年起,張雅琴就時常感到身體不適,家人同事都勸她到醫院檢查一下,她總是說,現在忙,等過了這段時間再說吧。2023年5月份,她的丈夫硬把她帶到醫院檢查,結果查出身患重病,當即在上海動手術化療。

躺在病床上的張書記,依然放不下村里的工作。每次有人去看她,她總是一再詢問村里的情況:新農村建設推進得怎樣了,老廠拆遷建創業園的進展如何……有時,忽然想起一件事情,就拿起手機就和其他村幹部聯絡。

家裡人實在「看」不過去了,就將她的手機拿走。沒了手機,雅琴書記就把想到的事偷偷寫在紙上,有人來時就帶回去。從上海回丹陽**時,她首先叫她愛人開車把整個鎮轉了一圈。

當看到其他村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她坐立不安,責怪病來得不是時候,她說:「只要兩年,再給我兩年時間,金橋新農村建設就更美、更好看了。」

就在今年,就在2023年9月25日---她臨終的前幾天,在她趕赴無錫**的前天,雅琴書記在村委會門口碰到我,還在問:「金橋大廈的入住情況怎麼樣?村里的老百姓滿意嗎?

」我回答她:「入住情況很好,老百姓對電梯房接受程度不亞於城裡人,都誇村里又為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呢。」聽我講完,她才滿意離開。

雅琴書記雖然離開了我們,但金橋的土地上還有留存著她精心的規劃,金橋百姓腦中永遠清晰記憶著她的音容笑貌。雅琴書記,你一路走好!放心吧,我們一定會接過你發展創新的接力棒,按照你描繪的金橋的巨集偉藍圖,把你未竟的事業繼續下去,把你未了的心願一一實現,把我們美麗的金橋建設得更加璀璨奪目。

醫生同志先進事蹟材料

健康所繫,性命相托。同志志願獻身醫學,熱愛祖國,忠於人民,恪守醫德,尊師守紀,刻苦鑽研,孜孜不倦,精於求精,全面發展。立志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聖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藥衛生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鬥終生。這是 同志在15歲青澀年華時進入醫學殿堂的第一...

黃奕文同志先進事蹟材料

他,累死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追記古丁鎮黃沙村黨支部書記黃奕文 編者按古丁鎮黃沙村黨支部書記 村委會主任黃奕文同志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帶領群眾勇斗窮山瘦水,徹底改變了黃沙村貧窮落後的面貌,是我市農村基層村官的傑出代表。9.21 洪災後,他日夜操勞,長期帶病堅持戰鬥在抗洪救災復產重建的第一...

孫楊同志先進事蹟材料

追記甘肅省環縣一中教師孫揚 2012年6月21日,甘肅省高考成績公布,環縣一中高三理 1 班69名學生的成績全部高於二本線,其中64名學生的成績高於重點線,馬琳 許婧兩名同學分別以664分 662分的高分位居甘肅省理科第21名和第24名,獲得慶陽市高考理科狀元和榜眼。全班同學多想把這訊息告訴班主任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