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軒教授在2019浙派名師與經典課堂的評課發言

2021-03-04 01:11:39 字數 3118 閱讀 3977

張老師也很注重匯入,他一開始把莫言**放上去,讓孩子們觀察莫言。當時我心裡想,好戲開始了!

我想,經常聽聽小學語文老師的課,作為北大教授的我,將會提高講課的藝術,我的課將會更受歡迎。因為我們從小學老師那裡,能學到很多課堂技巧與藝術。

二、朗讀的重要性還沒有被充分認識

王雷英老師的課,是通過朗讀開始的。整節課,貫穿著朗讀,體現了一種朗讀之美。王老師自身的朗讀素養非常高,當她在**聲中美美地誦讀文字時,整個會場安靜下來了,非常地美。

我當時在想,底下應該會有掌聲響起。正在這樣想的時候,台下果然響起了掌聲。這樣的課,給人以美的享受。

這裡,我想藉此談談朗讀的意義。

大家都知道,2011 版新課標裡,對朗讀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其實,朗讀的重要性,還沒有被充分認識。

前不久,我到柏林參加乙個文學活動。在柏林的10天裡,會議方把我帶到圖書館,就讓我用中文讀翻譯成德文的我的作品。幾天時間,我基本上就是在這樣的朗讀中度過的。

朗讀在這些國家,是非常日常的行為。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讀過德文**《朗讀者》,據說發行量比較大。這和序言有關,這個序是我寫的。

(介紹《朗讀者》一書的梗概,略)

可以說,朗讀超越了喧囂,超越了生死。

朗讀還有乙個大的好處,幫助孩子加深對文字的理解。教師朗讀乙個文字,他一定會把重音押在一些詞語上。中國的漢語,是有節奏感和音韻美的,通過朗讀,我們可以幫助學生體會這個民族語言的**感。

我在德國,用漢語朗讀。我的普通話水平是不怎麼樣的,我的朗讀當然誰也聽不懂,但是他們聽得津津有味,他們說這是一首歌。因為,中國漢語,是抑揚頓挫的,有音韻之美。

所以我說,語文課,要通過朗讀,讓孩子們去體會漢語的語言美。

我認為,乙個語文老師,應該是乙個合格的朗讀者。合格,與普通話無關。我曾經在江蘇的一次會議上,朗讀了一篇自己的東西,得到了與會者長時間的掌聲。因為,我讀得動情,讀得投入。

此外,我還認為,朗讀是一種儀式。人在朗讀的時候,這個世界是神聖的。中國是這個世界上儀式感很差的國度,我們幾乎沒有什麼規範的儀式。

比如我們的追悼會,是沒有儀式感的。人們參加葬禮,亂穿衣服,有人穿得花花綠綠,甚至穿裙子,這是對死者的不敬。在這樣乙個缺乏儀式的國度,我們能否試著用朗讀來培養孩子們初步的儀式感。

其實,朗讀還有一層作用,可以提公升口語的品質。我們通過朗讀經典規範的語言,讓這些語言去改造、提公升孩子們的口語品格。

最後想說,我們還可以通過朗讀,可以把末流的作品,拒絕在大門之外。三流的作品,我們通過朗讀,就可以讀出來。我們要讀第一流的作品。

像今天王雷英老師和張祖慶老師所教的課文,就是第一流的作品。

三、疏與密

怎麼去講解一篇課文?一篇課文,需要講解的地方很多。

今天,我發現兩位老師,都很注重對語詞的教學,老師們對字詞的細微之處的開掘,非常精彩。

比如王雷英老師的「看慣了,就習焉不察」的分析,很是精到。比如,張祖慶老師在《窮人》一課書中,乙個詞語,乙個小細節的琢磨,不僅僅是教學方法,而且是傳遞一種學習習慣。比如課文第二段有一處「菜只有魚」,張老師就追問「為何每天有魚吃,還叫『窮』」?

引導孩子們理解,因為漁夫是打漁的,每天吃只能吃魚,這才是真正的窮啊!

是的,語詞是非常重要的。語文老師要成為咬文嚼字的高手。今天,兩位老師對於詞語的處理的能力,我是非常驚訝的。

由此,我聯想到現代哲學。在19世紀,各種哲學一直在打架。但是到了20世紀,各種哲學忽然不打架了。大家回到了詞語上,不把語言的問題解決了,哲學就解釋不清楚。

捷克有位流亡作家,叫公尺蘭.昆德拉,他的每一部**,都在一直琢磨乙個詞語。《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就在琢磨「輕」這個詞語;《不朽》就在琢磨「不朽」這個詞語。

在這兩節課上,老師咬文嚼字咬得很厲害。但有些地方,老師卻一筆就過去了。兩位老師的節奏感掌握得非常好,該疏朗的疏朗,該緊密的緊密。

就像王雷英老師在課堂上說的「放棄掉了,又得到了很多」。

確實,多和少的是一種辯證關係。一節課不可能面面俱到。有些東西,要輕輕地忽略過去;有些東西,則要緊緊地抓住不放。

四、眾說與獨語

在廈門的會議上,我曾經非常嚴肅地指出:這些年我聽了很多語文課,我發現你們的語文教學從原來的「滿堂灌」到現在的老師「滿堂不作為」。語文老師變成了遞話筒的人,整個人就行走於學生之間,很少聽到老師的講解。

這些老師往往給出這樣的解釋「以生為本」。「以生為本」,並不是不要老師職責啊!

老師,您應該知道,您所在的位置在**!您不要僅僅是給學生遞話筒——遞話筒誰都會。要知道,講台是屬於您的。

一節課,老師在課堂上,要有那麼一段精魂之聲,智慧型之聲。我想,乙個優秀的語文老師,不應該只是有乙份教案設計,還應該有一段精彩的講稿。一堂課,沒有相當精彩的語段,這樣的課,是不夠的。

今天,張祖慶老師的課在結尾處,有一段很精彩的講解,不知道大家是否留意到?這段講解,關係到經典文字如何閱讀以及對於經典的姿態。值得細細回味。一節課,就應該有這樣的精彩講解。

課堂,應該有學生的眾說紛紜,也應該有教師的精彩獨語。教師,要對得起神聖的講壇。

五、欣賞與解讀

我一直思考乙個問題,小學語文課,講一篇作品,與大學語文課區別在**?

我的基本觀點,小學的作品,是欣賞;大學的作品,是解讀。

今天,兩位老師都是以欣賞為主,帶著學生去發現文字的美妙。欣賞,是培養學生的感性。對於語文教學來說,感性的保持,是非常有意義的。

我在大學裡看到,現在的大學生,已經不知道怎樣欣賞一篇作品,一上來就解讀。而今天兩位老師,是圍繞著兩篇藝術品,帶著孩子們去欣賞。相比於解讀,我更喜歡看到乙個語文老師的姿態,是欣賞的姿態。

小學語文課,應該先欣賞,後解讀。不然,一味解讀,文學就成為了被****浸泡過的屍體。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兩位老師的課,讓我們看到了鮮活的文字。欣賞,讓文字復活了。

六、閱讀與寫作

關於閱讀和寫作,我特別要說一說張祖慶老師的這節課。

張老師的這節課,始終把寫作與閱讀緊密聯絡在一起。我在廈門聽了17節課,批評17節課沒有一節課是站在表達的角度來教的。我想,要是當初有像張老師這樣的一節課,我就不會這樣批評了。

當時這些老師,確實沒有給孩子們講文章之道,文章之法。

張老師在教學中,多次稱托爾斯泰是乙個寫作高手。我想說,張老師也是個教寫作的高手。這節課,他始終把閱讀和寫作聯絡在一起。

語文教學的一大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在教學中,我們關注到了,張老師讓學生關注在全文中起承上啟下作用的短句子——「睡覺還早」。老師和學生緊緊抓住了這句話,充分地體會了這句話這篇文章中所起到的作用。這就是指向於寫作,指向於表達。

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在

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在 第三屆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 上的演講 精彩實錄 各位尊敬的校長 尊敬的老師,非常高興來到這裡。因為今天我是奉我的老學長俞敏洪學長之命前來報道。本來題目是俞敏洪校長規定的,但是我在底下聆聽了四中校長和鄭州外國語學校校長的發言之後我臨時想不講國學,我想改改。以乙個學生的身份以乙個...

浙理工2019管理學試卷

浙江理工大學 二oo九年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試題 考試科目 管理學原理 937 請考生在答題紙上答題,在此試題紙上答題無效 一 名詞解釋 每題4分,共20分 1 弗洛姆的期望理論 2 霍桑試驗 3.組織文化 4.職權 5 前饋控制 二 簡答題 每題10分,共40分 1 簡述網路計畫技術的基本原...

張國銀教授為南京演講與口才俱樂部講授《贏在中層》公益課

8月2日,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特聘領導力訓練專家 上海交通大學國家戰略發展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張國銀老師應邀為南京演講俱樂部講授 贏在中層 公益課。俱樂部約二十幾位同學參加了此次活動,雖活動課程設在晚上,但絲毫沒有阻擋住大家晚上的求學精神,都抽出了寶貴的時間,準時參加了此次的公益課活動。上課剛開始,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