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常識》讀後感

2021-03-04 00:48:57 字數 4852 閱讀 1038

在總公司的三天培訓過程中,我只是粗略的把陳春花教授《管理的常識》通讀了一下,回家的10多個小時的路上,我又重新的讀了一次,心中的感慨又深了一步,陳教授厲害之處在於,他把管理總結的就像生活中的小常識一樣,就像數學中的公式和定理一樣,我們可以直接拿來用到我們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現將從書中學到的一點小皮毛總結如下:

一、管理就是讓下屬明白什麼是最重要的

管理是一種決策,管理所要求的合格決策就是讓下屬明白什麼是最重要的。管理中最怕的就是下屬去揣摩領導的意圖,這說明領導的指令不清,往往忙了半天,工作結果卻不一定符合標準。

好的管理是靠指令去做更多的事。只有上下崗位都做相同的事,說明這個單位的管理是合格的,但現在很多公司都是做不到的,所謂的沒有執行力和效率就是這個原因。領導有時喜歡把自己變得複雜和不易理解,以顯示自己卓爾不群,真正的管理只能憑指令做事,不能憑經驗、情緒和情感做事。

二、管理沒有對與錯,只是面對事實,解決問題。

管理是以結果評價,不是以對錯評價,一定要追根到底能否解決問題、獲得結果,而中國人的思維習慣是喜歡評判對錯。作為管理者最重要的是取得績效,如果讓企業虧損,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解釋。不管有什麼委屈,有多大約束,有多少無奈,這個責任給了你,你就得承擔。

在我們的管理中,為什麼效率非常低,陳教授認為,原因在於

很多人做出決定,不是馬上去執行,而是去評判對錯。

人會犯錯誤,但對錯在管理中不是最重要的,即使你證明自己是正確的,領導是錯誤的,也於事無補,最重要的是做事情的結果。

三、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

管理的重點是管事,同時也要理解人和尊重人。管理不是管人,如果你不懂得理解人和尊重人,那麼你一定不懂得管理。很多管理的問題就出在管理者只關心人們的態度和表現,並沒有地界定必須要做的事情,以及做事的標準。

對於大多數員工來說,他們並沒有清晰的指引應該做什麼事情,所以只有憑著興趣、情緒或者感情做事,這樣的做事方法一定是無法評級以及無法控制結果的。界定應該做的事情,就是管理。

四、管理就是讓組織目標和個人目標合二為一

管理沒有對錯,但有好壞。好壞的標準只有乙個: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是否合二為一,兩者是否一致,是管理中最大的挑戰。

中國企業大都把忠誠看得很重要,其根本原因是管理水平不夠。企業需要關注個人目標的變化,在企業組織目標不斷實現的同時,個人目標也不斷實現和提公升,管理的挑戰在於,讓優秀人才的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達成一致。

五、管理就是讓一線員工得到並可以使用企業資源

管理的關鍵在於,要讓企業的一線員工得到企業資源並有權力運用這些資源,要把所有的資源放在一線,並尊重每乙個人。中國企業管理中最大的浪費是資源集中在二線管理者手中。

通過讀書知道自己需要學習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我爭取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之餘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多讀書,讀好書,充實自己,培養能力,實現人生價值最大化。

在總公司的三天培訓過程中,我只是粗略的把陳春花教授《管理的常識》通讀了一下,回家的10多個小時的路上,我又重新的讀了一次,心中的感慨又深了一步,陳教授厲害之處在於,他把管理總結的就像生活中的小常識一樣,就像數學中的公式和定理一樣,我們可以直接拿來用到我們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現將從書中學到的一點小皮毛總結如下:

一、管理就是讓下屬明白什麼是最重要的

管理是一種決策,管理所要求的合格決策就是讓下屬明白什麼是最重要的。管理中最怕的就是下屬去揣摩領導的意圖,這說明領導的指令不清,往往忙了半天,工作結果卻不一定符合標準。

好的管理是靠指令去做更多的事。只有上下崗位都做相同的事,說明這個單位的管理是合格的,但現在很多公司都是做不到的,所謂的沒有執行力和效率就是這個原因。領導有時喜歡把自己變得複雜和不易理解,以顯示自己卓爾不群,真正的管理只能憑指令做事,不能憑經驗、情緒和情感做事。

二、管理沒有對與錯,只是面對事實,解決問題。

管理是以結果評價,不是以對錯評價,一定要追根到底能否解決問題、獲得結果,而中國人的思維習慣是喜歡評判對錯。作為管理者最重要的是取得績效,如果讓企業虧損,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解釋。不管有什麼委屈,有多大約束,有多少無奈,這個責任給了你,你就得承擔。

在我們的管理中,為什麼效率非常低,陳教授認為,原因在於,

很多人做出決定,不是馬上去執行,而是去評判對錯。

人會犯錯誤,但對錯在管理中不是最重要的,即使你證明自己是正確的,領導是錯誤的,也於事無補,最重要的是做事情的結果。

三、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

管理的重點是管事,同時也要理解人和尊重人。管理不是管人,如果你不懂得理解人和尊重人,那麼你一定不懂得管理。很多管理的問題就出在管理者只關心人們的態度和表現,並沒有地界定必須要做的事情,以及做事的標準。

對於大多數員工來說,他們並沒有清晰的指引應該做什麼事情,所以只有憑著興趣、情緒或者感情做事,這樣的做事方法一定是無法評級以及無法控制結果的。界定應該做的事情,就是管理。

四、管理就是讓組織目標和個人目標合二為一

管理沒有對錯,但有好壞。好壞的標準只有乙個: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是否合二為一,兩者是否一致,是管理中最大的挑戰。

中國企業大都把忠誠看得很重要,其根本原因是管理水平不夠。企業需要關注個人目標的變化,在企業組織目標不斷實現的同時,個人目標也不斷實現和提公升,管理的挑戰在於,讓優秀人才的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達成一致。

五、管理就是讓一線員工得到並可以使用企業資源

管理的關鍵在於,要讓企業的一線員工得到企業資源並有權力運用這些資源,要把所有的資源放在一線,並尊重每乙個人。中國企業管理中最大的浪費是資源集中在二線管理者手中。

通過讀書知道自己需要學習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我爭取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之餘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多讀書,讀好書,充實自己,培養能力,實現人生價值最大化。是一種藝術的話,那麼激勵就是這門藝術的核心。營銷部門作為企業的龍頭部門,如何調動營銷人員的積極性,首先績效激勵是比較有效的措施。

企業最終的競爭力來自員工,在以人為本的經營時代只有通過有效的激勵模式,才能使營銷發揮出卓越的競爭力。

「漲工資並不會帶來滿足感,只會降低不滿」,合適的激烈手段,讓工作變成愛好、樂趣、動力,有很多種辦法,其中最常用的是薪酬

和晉公升,另外授權是一種激勵,分權是一種激勵,提公升職位也是一種激勵。

合理的激勵方式,「不是滿足需求,而是引導需求」;激勵方式是正向激勵還是反向激勵,是分開激勵還是個人激勵?滿足感並不一定帶來高績效,我們要不斷的激發員工的成就需求,而不是滿足員工需求,當員工的成就需求被激勵出來,績效就是無限的。

薪酬是最重要的激勵措施,但不一定是有效的。這對於急需解決生活問題的基層普遍員工來說是重要的,當然讚賞也同樣重要。薪酬獎勵並不是發揮作用,尤其在以下三種情況:

1、工作量所造成的疲憊。2、角色不清、任務衝突。3、不公平。

公平是一種感覺,不公平是絕對的,公平是相對的。管理者認為公平,不見得看法相同,因為我們比較的物件不一樣。

授權、分權的激勵方式,管理者的需要包括權力需要和成就需要,從工作本身得到滿足。授權形成良性激勵競爭狀態,分權形成相互激勵狀態,相互協作氛圍,另外給予每乙個人適合的期望激勵,讓每乙個人都成為他所期望的樣子。

管理者確定激勵方式時,要始終站在對方的角度來做,不能站在自己的方向,要確信激勵方式對獲得者是有價值的;為了滿足不同員工激勵的要求,應由管理者設計激勵專案,由員工自己選擇制定原則。首先要依據企業戰略方向明確激勵方向,其次逐步建立企業員工相適應的激勵氛圍,確定激勵的效果。根據團隊目標確定員工目標,培養激勵制度化。

不斷更新有效的恰當激勵措施,避免激勵失效。薪酬、晉公升、福利、認可讚賞、員工持股、社會地位成就以及特別的獎勵、鼓掌、讚美、鮮花、隆重的儀式等,都是經過實踐檢驗的激勵措施。結合以上措施,我們完全可以在實際工作中通過引導員工需求,讓激勵發揮出有效的作用。

通讀管理的常識,真正使我受益匪淺,很有啟迪指導意義,可以作為我工作的應用指南。

翻讀這本書不久後的一次閒聊中,同事問對這本書有何看法。我答曰:「這本書內容精短,然蘊含頗深,如果只是倉促讀之,恐怕收穫不大,須細細體會」。

試想,作者把自己多年來對管理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凝聚成不到200頁的一本小書,很多內容都是精華,而且全書幾乎很少用事例加以佐證和引導。倘若有多年管理的經驗和實踐,讀來定會覺得字字珠璣,而如我輩這樣鮮少涉足管理的讀者,初讀頗為枯燥;冥思苦想地結合實際工作中的點滴,邊讀邊細思之,方覺其中若干滋味。是啊,即便是《武穆遺書》這樣的曠世兵法,也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作者力圖用精短的篇幅向讀者灌輸管理的7個基本概念,也就是最基本的管理常識:管理、組織、組織結構、領導、激勵、決策和計畫。結合本書所介紹的這7個基本概念,分別談談自己的體會。

管理學中對管理的定義是:

管理是指一定組織中的管理者,通過實施計畫、組織、人員配備、指導與領導、控制等職能來協調他人的活動,使別人同自己一起實現既定目標的活動過程。

《管理的常識》一書並沒有從定義的角度闡釋和說明管理的含義,而是由實際生活中人們對管理的錯誤認識說開去,總結了正確認識管理的5大要素,闡述了從績效角度出發的管理觀、管理要解決的3個效率問題、如何有效管理以及企業組織的管理內容。可見,本書不是管理的理論教本,而是一本以管理的目的和作用為核心的實踐指南。這一部分所討論的管理常識,貌似「常識」,卻具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非得經過長期的實踐才能慢慢體悟。

組織是實施管理的平台和環境。因此,正確地認識和理解組織,有助於對管理的理解和實施。書中這一部分所介紹的核心是:

組織為目標而存在。理解了這一點,也就不難理解,作為企業的組織,其存在的目的是什麼了。

書中提到,組織結構就是權利和責任的關係匹配。可見,組織結構是管理的資源的一種配置方式。我所服務的公司的組織結構,是本書中所謂的「事業部制」結構。

書中指出計畫管理可以彌補「事業部制」結構中存在的重複和浪費現象。讀到此處,我就理解了為什麼公司一直很重視各項計畫(尤其是生產計畫等)的制定和實施。本書後面的計畫管理部分,則是詳細而具體地闡述了這一點。

這一部分介紹了對領導力的理解、領導的藝術和魅力等內容。對於領導的權力,書中提到5點:法定權、專家權、獎賞權、懲罰權和統治權。

我認為其核心就是獎賞權和懲罰權。這也就是為什麼,《孫子兵法》中提到了「知勝負」的依據之一是「賞罰孰明」。

此外,本書中提到的「向上管理」的觀點、技巧和注意的問題,對於中層管理人員來說,這些應該是非常實用而有指導意義的。例如,「利用好上司的資源和時間」,往往能夠快速有效地解決重要而緊急的問題,而且加強溝通也有助於領導者管理目標的有效實施。

《管理的常識》讀後感

在今年的第三季度,我把管理的常識這本書讀了一遍,也讓我學到了許多關於管理這一塊的知識,彌補了自己在管理這方面的一些欠缺,書裡邊的一些東西我們可以直接拿來用到我們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受益匪淺。一 管理就是讓下屬明白什麼是最重要的 管理是一種決策,管理所要求的合格決策就是讓下屬明白什麼是最重要的。管理中最...

讀後感胡雪巖的啟示讀後感

一.匯報 他雖為商人,但其發跡以及鼎盛與政界要人的庇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胡雪巖緊緊把握住了 大樹底下好乘涼 的精髓,他先借助王有齡,又以左宗棠為靠山,經營銀號 中藥店 絲茶業務,操縱江浙商業,並多次為官軍籌供軍餉和訂購軍火,從而一步步走向事業的巔峰,擁有的資金最高達三千萬兩以上。作為一名商人,他被...

管理的實踐讀後感

管理的實踐 是德魯克先生在1954年寫成的一本具有經典意義的管理學著作,是 第一本 將管理視為整體的管理書籍,今天讀來,雖然語言有些艱澀,但依然開展了自己的實踐,深受啟發,使自己腦中的的知識有了一定得結構化。該書自問世50餘年來,據說一直頗受眾多讀者的追捧,影響了全世界無數經理人和管理學者,不愧為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