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寫作指導

2021-03-04 00:34:12 字數 5742 閱讀 8198

編稿:李曉波審稿:李家聲責編:張曉春

說明  讀後感就是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或幾句名言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讀後感也可以叫做讀書筆記,是一種常用的應用文體。「讀後感」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讀」是「感」的基礎。

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麼都沒有了解,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並感得深刻。

只要認真讀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寫成讀後感的方面很多。如對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寫成讀後感,對原文其他內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寫成讀後感,對個別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寫成讀後感。總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內容,只要你對它有感受,都可能寫成讀後感。

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現實針對性最強、自己寫來又覺得順暢的乙個感點,作為讀後感的中心,然後加以論證成文。對同樣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更是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啟迪。例如同樣讀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不同的同學站在不同的視角就有了不同的看法。

讀後感也可以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並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

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乙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係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例如吳子墨同學的《菜根譚》就寫了對書中幾句名言的感想,應用精簡,感想深入。寫讀後感最忌的是就事論事和泛泛而談。

就事論事撒不開,感不能深入,文章就過於膚淺。泛泛而談,往往使讀後感缺乏針對性,不能給人以震撼。梅鈺同學的《心與心的交流》就聯絡了自己的生活感受來表達看完《親愛的安德烈》一書後的所思所想,言真意切,情動於中。

讀後感佳作

讀《萬曆十五年》

初二(2) 胡文信

我認為,《萬曆十五年》是一部經典之著,雖然篇幅不長、很薄,用a4紙計量只有二百三十餘頁,但是它提供了一種對於當時的中國人很有顛覆意義的寫史方式。之前國人的寫史,只是一種形式意識,只是為政治宣傳而做的,所有的作品都如同是同乙個模子裡套出來的,乾巴巴的索然無味。黃仁宇先生的這本書為我們開啟了乙個全新的世界,不只是乙個畫面,而變得複雜、離奇曲折,如同碰了一本偵探**。

總的來說,打破了寫史的格式化。

本書的英文名是「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在直譯成為中文就是「1587,無關緊要的一年」,但事實上,這正是本書的亮點之所在。這一時間所發生的事恰為最為關鍵的,正如作者所說「當年,在我國的朝廷上發生了若干位歷史學家所易於忽視的時間。這些事件,表面上看起來雖似末段小節,但實質上確實從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

其間關係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譬如萬曆的「閉關鎖國」,戚繼光的行賄問題,申時行因為一時妥協而放過了清理皇太極的良機等等。這些都與我們以前的聽聞相反。

雖然現在十分流行這種非主流的思想,但是,從作者字裡行間的引經據典中可以看出,這些例子的確都是出自正當文獻記載的真實史料,而並非作者憑主觀推斷或憑空捏造出來的。

本書採取了傳記體的鋪敘方式,共分七章,每章的標題分別為「萬曆皇帝」、「首輔申時行」、「世間已無張居正」、「活著的祖宗」、「海瑞——古怪的模範官僚」、「戚繼光——孤獨的將領」和「李贄——自相衝突的哲學家」。

其實在這本書中,我最感興趣的不是張居正也不是海瑞、戚繼光,而是他們的頂頭上司——萬曆同志。我有理由認為,黃老先生在他的書中表達了對這位皇帝同情與悲嘆。其實萬曆是許多的源頭,但他只代表他自己。

在歷史課上,王老師說過封建**集權統治在明清兩代得以強化,皇權是至高無上的,我們也就都接受了這樣的觀點。這句話從巨集觀角度來看無疑是正確的,但是我卻看到,在萬曆時期,皇權似乎被弱化了。想想,覺得這也正是萬曆皇帝的可悲之處,長達三十年,與朝臣爭乙個立儲的問題還搞不定。

封建統治到了明朝那裡,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其所推崇的文官體系也已完備,但是皇帝卻似乎不能呼風喚雨、說一是一說二是二了。原因之所在於在以理學為一切工作活動的指導原則的明代,熟悉掌握了理學的文官集團,卻逐漸壯大成熟,甚至達到了與皇權對峙的地步。尤其是長達三十幾年的立儲問題,慢慢磨盡了萬曆皇帝的雄心壯志,迫不得己地立長子為儲,也加劇了萬曆皇帝對朝臣的厭惡,以及對政事的熱情。

在這一轉變過程中,萬曆皇帝的優柔寡斷的性格也起了不少作用。

在歷史上,萬曆是很不受歡迎的,他代表了消極怠工、聲色犬馬、偏激逆反、昏庸無能等一系列的反面形象。他所做出的類似小孩子鬥氣的行為,將大明王朝進一步推向了深淵。但他自幼聰慧過人,讀經史過目不忘,而且頗為早熟。

九歲即位,在生母李太后以及張居正的教導下,也算是一位少年英主。張居正親自教導他,安排課程,指導讀書,選拔賢能的大臣輔導他,培養他治國安邦的本領。在《萬曆十五年》這本書中,我看到了萬曆皇帝如何從勤勉政事,勵精圖治,逐漸墮落退化,成為昏君。

以史為鑑吧,他的成長和失敗,也讓我們警醒!

1587,無關緊要的一年,改變歷史的一年!

讀《萬曆十五年》有感

初二(2)張慧盟

很久以前我就聽說過這本書,但是從未拜讀過。讀了之後,我發現它比較學術化,但是仍然能看的懂。

拋開作者的大歷史觀不談,我發現了乙個問題:我無法準確的認識歷史,不過或許歷史根本就不能被我準確地認識。我先讀了《明朝那些事兒》中有關萬曆一朝的描寫,讀過後非常崇敬張居正和戚繼光,而認為萬曆和其他**都是大壞蛋。

後來又讀了《中國人史綱》,裡面說明朝是「斷頭政治」,中國文化在明朝成了醬缸,但並沒有詳細說萬曆一朝。然後我又讀了《明亡清興六十年》,但我只覺得萬曆朝沒有什麼優秀將領。現在我正在讀《萬曆十五年》,這本書對明朝的制度、中國社會形態及張居正、海瑞和戚繼光等人做了溫和的批評,認為他們是不顧及實際的理想主義者,而論述了萬曆表現昏庸的原因是制度和社會形態問題。

好不一樣啊,那我應該信誰?

我們沒有親臨過歷史,所以只能靠別人的描述來了解歷史,比如說教科書、二十四史和《萬曆十五年》。但問題是描述者都是人,他們在敘述事件時總會有意無意地摻雜一些個人情感和好噁(如申時行),使敘述偏離歷史的真相。但即使敘述者都不是人,歷史的事實擺在我們眼前,我們也無法認識到它確實是怎樣的,因為我們自己的情感會摻雜進去,就算是自己經歷過的事,可能也無法被準確地回想。

最近有科學研究表明,記憶在回想時可能會被大腦修改以變得對自己有利。正在發生的事仍然不能被我們準確地認識,因為(仍然有研究表明)大腦會自動過濾掉視野中它認為不必要的東西。那我們到底能不能正確地認識歷史?

到底有沒有歷史的真相?

歷史老師說,要多讀幾本歷史書才能認清歷史。那我們到底能不能認清歷史?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初二(4)   應哲宇

《萬曆十五年》是美籍華裔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這本書對當代中國人來說具有重要意義的一部經典之作。它的重要在於,這本書提供了一種對當時的中國人來說,採用了敘述歷史的新方式。在此之前,我們以前所看到的歷史寫作,多半千篇一律,幾乎所有的歷史書都是按照乙個公式的樣子在寫,黃仁宇的這本書,簡直是給我們開放了另乙個世界,給我們以一種新的視野,原來歷史可以這樣寫,原來歷史是如此的有趣、複雜、豐富,原來歷史人物並不像我們的教科書上講的那樣單調、枯燥。

看完《萬曆十五年》之後,我的感覺就是佩服作者對歷史的所用觀察視角。通常一般的作家,不管是哪類作家寫歷史總要從整個朝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來找這個朝代的衰落過程,然後再從這些研究結果來證明這個朝代的各式人物或成或敗的原因。但是黃仁宇老先生卻不同,他是反著來。

他是從各式的人物命運的起落中梳理出當朝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脈絡,是以是一種以小見大的研究方法。並且以歷史上比較有名的各式人物(如張居正、戚繼光、海瑞等)的悲劇結局來推導出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各方面所存在的問題,且裡面引經據典,用的都是在史料中有真實記載的文獻資料作為本書的大部分內容,這就讓他更真實了一點。

這本書也正是緊緊圍繞萬曆十五年發生的一些事一些人對從前和將來的發展展開詳細,獨到的敘述。我在讀《萬曆十五年》時經常會因為看到某個句子或是某個例子會心一笑。這本書中最有趣的莫過於那些例子,這些例子不但聞所未聞,而且完全顛覆了我們一般在影視作品或者文學作品當中所見到的歷史。

這就是我對這本書的一些感受。

菜根潭》讀後感

初二(4) 吳子墨

最近一直在看《菜根潭》,它是明朝末年隱士洪應明所著。菜根潭三個字說明了「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它講述了作者對人生的領悟,是一種以人生經驗的沉澱和累積,有超脫、有感慨、有體會,是集儒家思想和佛家義理的一本書。

它包含很多的哲理,讓你讀過後會豁然開朗。無論你身陷人際困局還是職場是非中,它都會給你一把鑰匙讓你開啟煩惱之門。不僅如此,它還能讓你開闊思想、修養身心、讓你成為乙個懂事理、懂大義的人,我說的決不誇張哦。

那就聽我細細道來。

君子之心事,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華,玉隱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這就說明了,做人要光明磊落,像晴天白日一樣,人們都說「君子坦蕩蕩」「明人不做暗事」。對於才能來說呢,就不急於展示自己的才華,以免遭人嫉妒。在坦露自我的同時,我們是要帶面具的,帶不同的面具去面對形形色色的人,當然我們帶面具的目的要建立在真誠的基礎之上。

展現才華的時候不要不分時間,不分場合。這樣不僅不能讓你矚目,還可能遭到嫉恨的眼光。因而要低調些,大海之所以能成為大海,那是因為他比所有的河流都要低!

做人無甚高遠事業,擺脫俗情便入名流,為學無甚增益工夫,減除得物累,便臻聖境。

做人不是非要成就一番偉大事業,只要擺脫世俗的功名利祿,就能躋身於名流,做學問也沒有什麼訣竅,只要擯除外物的**,便可以達到至高無上的境界了。如果我們沒有被名利所左右,便專心致力與一項事業,只要能擺脫俗情物慾。做到淡泊明智,志存高遠。

如果追求華服美食,這些貪圖物質享受的做法還在繼續,那我們就是真的活著沒什麼意義了。真的沒有必要去屈膝奉承,一切隨遇而安。

「晴天白日的節義,自暗室漏屋中培來,旋乾轉坤的經綸,自臨身履薄處出」想晴天白日般的光明磊落的節操,是從貧困艱難的環境中培養出來的,而扭轉大局的雄才偉略是從謹慎的行事態度中磨練出來的,我明白了「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並且要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謹慎態度來行事。當然了,我還有很多的心得,就不一一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了,我建議大家都應該去看看這本書!

總的來說,《菜根譚》反映了明代知識分子佛、儒、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或者說,是著者揉合了儒家中庸之道、釋家出世思想和道教無為思想,結合自身體驗,形成的一套出世入世的法則。在工作之餘,沏一杯清茶,靜靜品味,菜根會越來越香,心智會越來越高。

心與心的交流

初二(4)  梅鈺

看完這本《親愛的安德烈》,我有一種不一樣的感覺,怎麼說呢?它擺脫了中國子女傳統的交流方式,高於我們通常所做的撒嬌、抱怨、責備,這兩個人之間的交流,更多的是尊重、理性。

寫這些,我並不是想埋怨中國孩子的生活,也不是抨擊中國家長的教育方式,而是想仔細揣摩一下作者在序言中寫到的一段話:「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

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彿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進這個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

我要認識這個人。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

很多家長總是一味的認為自己是正確的,即使自己犯了錯誤也是為孩子好,他們想盡辦法向孩子展示這一點,但他們不知道,愛不等於認識。我希望所有的家長能學會認識自己的孩子,不要總以為自己很了解孩子。我想,正是因為被束縛在愛的圈套中,很多父母都忽視了從內心發掘自己孩子的個性。

而安德烈對母親也曾寫過這樣一段話「你為什麼不試試看進入我的現代、我的網路、我的世界呢?你為什麼不花點時間,好好思考『打扮』這件事,買點貴的、好的衣服來穿?你為什麼不偶爾去個你從來不會去的酒吧,去聽聽你從來沒聽過的**?

難道你已經老到不能再接受新的東西?還是說,你已經定型,而更糟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已經定型得不能動彈?」

我正在想,我會怎樣對我的父母表達我的感受,我會作繭自縛,放棄去走近父母的感受?也許,我應該試試安德烈的這種方式,站在他們的角度,考慮他們的生活,學會理解父母,給予他們接近我們的機會。

看兩個人的書信,我多少覺得這對母子間缺少溫情。但其實不是,這反而是對愛的詮釋,正如龍應台所說,她沒有掉到那個陷阱中,這正是種溝通、認識。

願所有父母和子女都能從這本書中感受到別樣的愛,去體驗心與心的交流。

觀 讀 後感寫作指導及例文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 感 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 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 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醜惡現象的抨擊。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範疇,但寫法不同於...

讀後感寫作講解 怎麼寫讀後感

一是要重視 讀 在 讀 與 感 的關係中,讀 是 感 的前提 基礎 感 是 讀 的延伸或者說結果。必須先 讀 而後 感 不 讀 則無 感 因此,要寫讀後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準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容,正確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關鍵語句的含義,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二是要準確選擇感受點...

讀後感的寫作

一 讀後感的特點 閱讀中和閱讀後通常有三個事情要作 一是摘錄好的詞語 句子和段落,做好積累工作 一是縮寫內容,或者編寫提綱 一是寫閱讀後的體會感想 讀後感 讀後感,顧名思義,要先有 讀 而後才有 感 可言,它將閱讀與寫作緊密地聯絡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閱讀了一篇文章 一本書 一首詩,而後將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