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跑警報》讀後感

2021-03-03 23:50:56 字數 2318 閱讀 6029

無論從哪個角度說,汪曾祺的《跑警報》都稱得上是一篇奇文!

一篇優秀的散文,必然深深打上作者的烙印。我們能從字裡行間看到作者的人生經歷、愛憎好噁、氣質秉性、品格風骨……總之,我從作品裡,看到了作者自己。

汪曾祺是西南聯大的高才生,沈從文的得意**,比較典型的學院派作家。我們從《跑警報》的選材裡,依然可以發現這樣獨特的人生經歷的影響。

初讀文章,我們會發現文章中涉及的內容很多,表面看似乎信手拈來、隨口道來、沒有什麼章法和匠心,如果我們細讀下去,我們會發現這乙個個故事之間是有著很強的內在關聯的,它們被乙個靈魂統攝著,那就是汪曾祺的獨特的人生經歷、獨特的人生態度、獨特的審美趣味。

文章開頭,作者借乙個發生在聯大師生之間的故事來說明「昆明警報之多」——教授問學生上節課講到**了,一女生回答講到『現在已經有空氣警報,我們下課』,教授是淵博而率性的,女學生是認真到了有些迂腐的程度但仍然不乏可愛天真的。這就是身為聯大才子的汪曾祺的趣味,汪曾祺的記憶。

這樣的例子文中俯拾即是。夾著一捲溫飛卿或李商隱的詩慢慢走向郊外馬姓同學;坐在教室裡上課,居然能感覺到五華山掛了三個紅球的侯姓同學;在躲避空襲時忙裡偷閒用碎石子拼出的對聯「人生幾何,戀愛三角;見機而作,入土為安」的聯大師生;把邏輯推理用到了撿金子上居然成功的哲學系研究生;跑警報時必帶研究印視若性命的情書的研究印度哲學的金先生;別人跑警報時痛快洗頭的羅姓女同學和在炸彈乒桌球乓聲中神色不動攪和冰糖蓮子的鄭同學……

汪曾祺筆下的,都是奇人,異人!他們才華橫溢,極具個性,有點固執,有點迂腐,有點天真,有點浪漫,率性而為,頗有魏晉文人的風骨和氣度。

文中有幾處描寫,看起來似乎是閒筆,但我以為恰恰是能表現汪曾祺獨特的文人趣味和風度的。

一處是對西門驛道的描寫。馱著貨物的馬幫,趕馬的馬鍋頭側身坐在木鞍上唱著呈貢的調子,特別是作者注意到了馬鍋頭的特殊裝束,馬鍋頭吹口哨沒有撮唇而吹的,鞋幫上都繡著花。斜陽古道上的這種情景,在作者眼中很有一點浪漫主義的味道,會引起遠客的遊子的一種淡淡的哀愁。

另一處是關於墳頭的描寫,作者注意到了墳多有碑,碑上除了刻下墳主的名諱,還刻出「×山×向」,並開出墳塋的「四至」。作者說:「這大概也是一種古風。」

第三處是關於馬尾松和關東糖的描寫。

「有一片碧綠的馬尾松,樹下一層厚厚的幹了的松毛,很軟和,空氣好,——馬尾松揮發出很重的松脂氣味,曬著從松枝間漏下的陽光,或仰面看松樹上面藍得要滴下來的天空,都極舒適……」

「厚厚的幹了的松毛」「 很重的松脂氣味」「 曬著從松枝間漏下的陽光」「仰面看松樹上面藍得要滴下來的天空」如果不看全文,一定以為這是乙個細膩、多情的讀書人於富足悠閒的生活中發出的愜意的感嘆。但是,放在敵機轟炸、性命攸關的「跑警報」的大背景下,就著實令人驚嘆和欣羨了!

《跑警報》是以殘酷的日本侵華戰爭為背景的,但是在文中我們看不到硝煙瀰漫,看不到人仰馬翻,看不到生離死別,看不到驚慌失措。並不是作者有意美化戰爭的慘烈,有意淡化戰爭給人的傷害,與其說作者是在描寫客觀的侵略和避難場面,不如說作者是在續寫內心的感受——無論情勢多麼緊急,他的內心永遠是平靜而從容、強大而美好的。所以,留在他記憶裡的首先不是敵機的瘋狂殘暴,而是斜陽古道上唱著呈貢調子的馬鍋頭,是馬鍋頭鞋幫上的繡花,是「一擊鐵片,丁的一聲,一塊糖就震裂下來了」的「丁丁糖」,是「個大皮薄仁飽」的松子,是有著古風的碑文,是「松樹上面藍得要滴下來的天空」……

這讓我想到了孔子。「孔子窮乎陳蔡之間,藜羹不斟,七日不嚐粒。」「不得行,絕糧。

從者病,莫能興。孔子講誦弦歌不衰。」孔子處於絕境仍能「講誦弦歌不衰」, 汪曾祺承襲了這種儒人的氣度和風骨,難怪被後人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乙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乙個士大夫。

」汪曾祺是乙個多才、浪漫、敏感的舊式文人,同時又是在俗世生活中活得投入而有滋有味的人。所以他才會選擇這樣一些旁人不會理會、不會入文的材料去寫,顯示出它獨特的審美趣味和境界。這在汪曾祺的很多文章中都有體現。

就像他在《花園》裡寫的那樣:「園裡什麼花開了,常常是我第乙個發現的。」

「我不愛逛商店,愛逛菜市。看看那些碧綠生青、新鮮水靈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悅。」

談到他被打成右派下放勞動以後的生活,他在《隨遇而安》裡說,「我當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他寫「自己成了噴波爾多液的能手」;他用戲劇油彩給工人化妝,「這比粉妝要漂亮得多」;還完成了一部「巨著」——《中國馬鈴薯圖譜》;他給北京的朋友寫了一首詩,其中有「坐對一叢花,眸子炯如虎」,並感嘆「:

「白天畫圖譜,夜晚燈下讀書,如此右派,當得!」

再來體會《跑警報》最後一段話:

他們不知道中國人的心理是有很大的彈性的,不那麼容易被嚇得魂不附體。我們這個民族,長期以來,生於憂患,已經很「皮實」了,對於任何猝然而來的災難,都用一種「儒道互補」的精神對待之。這種「儒道互補」的真髓,即「不在乎」。

這種「不在乎」精神,是永遠徵不服的。

正是這種對突然而來的變故、災難「不在乎「的精神,這種在俗世生活中自得其樂的入世態度,造就了一代奇人和他的奇文。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心靈的淨土 讀汪曾祺散文有感 這是我第一次碰觸汪老先生的文字。之所以用 碰觸 是因為我無法在匱乏的詞庫里找出乙個更貼切的詞來形容這種久違的辛勞,篤實,清甜微苦的細珠潤語。汪老是經過那場革命考驗過的人,卻在字裡行間有著不同於老舍的超俗 不同於冰心的細潤 不同於秋沅的詼諧。這點在於我是難能可貴的。品著品...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一 法國雕塑大師羅丹曾說過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汪曾祺先生就是這樣一位智者,他擅於將生活中的瑣碎雜亂串聯成一幅幅生動別緻的畫卷。汪老的筆調平淡質樸,貼近生活細節,不追求華麗辭藻的刻意堆砌,不注重觀念思想的有意灌輸,在他的文章中,一切的一切都顯得那樣自然純樸,卻又...

讀後感 《看見》讀後感

看見 讀後感范文三篇 學會獨立思考,可以表達思緒,但盡量不要偏激,能了解背後的本質,能包容別人的觀點,客觀的評價事物,最後找到不合理的邏輯並為之努力去修繕它我想這就是這本書想要告訴我們的!由 第一篇范文看見讀後感 今天華東 華北很多地方下起了雪,我們這也是,上午的時候豆大的鵝絨般的雪花從天而降飄飄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