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婚禮習俗的演變

2021-03-03 23:24:46 字數 1539 閱讀 8787

在中國傳統的婚姻文化中,婚禮的重要意義是「別男女」。按照儒家的觀點,夫婦是家庭的基礎,而夫妻關係的確立,其標誌是婚禮。婚禮乃是人倫之本、風教之始,所以,以莊重而嚴格的程式來昭示「男女之別」就是必需的,婚禮之後夫妻關係才能有乙個穩固的基礎。

《周禮.地官》記載,周代已經設有專門負責男女婚配的**「媒氏」,其職責是「掌萬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後,皆署年月、日焉」。有點像今天的婚姻登記處的負責人。

載於儒教聖經《儀禮·士昏禮》《禮記·昏義》中,並且在《開皇律》《唐律》《宋刑統》《大明律》等歷朝法典中得到推廣,還通過吉凶賓軍嘉五禮的傳播影響了朝鮮、日本、越南等漢文化圈國家。

到2023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正式實施,極大的影響了傳統婚禮思想觀念和倫理道德,建立起新型的婚姻家庭關係,促進社會風氣發生了巨大轉變,也對婚禮的形式產生了影響。以下主要從禮儀、制度、習俗、觀念等方面來論證中國婚禮的變化。

三、制度、習俗方面的一些變遷

1.同姓不婚

同姓不婚即同一姓氏的男女不互相嫁娶,始於西周初期,是周民族實行族外婚時遺留下的規定。到了唐代,人們對同姓婚會造成後代畸形及不育已有進一步認識,予以禁止。宋、元、明、清也同唐朝一樣,同姓為婚「幹杖而離之」。

《明律例》與《清律例》規定說「同姓、同宗不婚」,表面規定兩者皆禁止通婚。

2. 由一夫多妻制到一夫一妻制

在中國古代社會,尤其民間一般是倡導一夫一妻制的,《周禮》載「一夫一妻者,乃在別男女,使內無怨婦,外無曠夫」,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一夫多妻制逐漸在中國開始盛行,至到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國的土地上確立了一夫一妻制。

3.由休妻到離婚

受儒家三從四德等思想的影響,中國古代的婦女一直遵從著「在家從父,出嫁從夫,老來從子」的古訓。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休妻的概念逐漸被離婚這樣的概念所取代。單純從字面理解就可以知道,這是一種平等的體現。

4、服飾的變化

《儀禮》中介紹「士婚禮」就寫作「昏禮」。據鄭玄注釋:「娶妻之禮以黃昏為期,故名。

所以要選擇黃昏,因為此時正是陽往陰來的時辰。」後來才加上「女」旁,寫作「婚」。 在古代,婚姻不僅是男女個人愛慾的滿足,而且具有「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後世」的使命,即俗話所說的「繼香火」。

因此,男婚女嫁就不但是個人行為,而且也是家庭或者家族的大事,因此倍受重視。

"合巹」這個詞對於現代人而言是陌生的。然而, 「交杯酒」這乙個詞卻是每乙個結過婚或參加過婚禮的人非常熟悉的。「合巹」就是指新婚夫妻在洞房之內共飲合歡酒。

「巹」,一種瓠瓜,味苦不可食,俗稱苦葫蘆,多用來做瓢。在古代,結婚時人們在儀式中把乙個匏瓜剖成兩個瓢,新郎新娘各拿乙個飲酒,就叫「合巹」,「合巹」始於周代,據說巹酒異常苦澀,夫妻二人同飲巹中苦酒,象徵兩人今後要同甘共苦,患難與共。正如《禮記》所載:

「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 "巹"古代結婚時用作酒器的一種瓢:合~(舊時夫妻結婚的一種儀式,把乙個匏瓜剖成兩個瓢,新郎新娘各拿乙個飲酒)。

~飲(飲合巹酒)。

(四)觀念方面:由媒妁之言到自由戀愛

古有俗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必須遵從父母之命,是古代婚姻的一項原則。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的婚禮受到西方文化的衝擊,傳統婚禮的元素日漸消失。人們漸漸接受了西式風俗,採取婚禮形式.

中國婚禮的習俗有哪些

中國婚禮習俗中國婚禮文化中國婚禮的習俗有哪些,婚禮中國!中國婚禮習俗儀式,中國婚禮流程,婚禮,在中國原為 昏禮 屬於漢族傳統文化精粹之一,是華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古人認為黃昏是吉時,所以會在黃昏行娶妻之禮 中國婚禮習俗中國婚禮文化中國婚禮習俗有哪些,婚禮中國!婚禮,在中國原為 昏禮 屬於漢族傳統文...

中國婚禮習俗中的四大常識

中國婚禮習俗頗多,婚禮習俗也很有講究,以下的4大婚禮習俗你可都了解?送禮 按一般習俗,參加婚宴都要準備乙份小小的賀禮,用紅紙或專門印製的双喜字封包,裡面放進適當的賀禮金,禮金數目根據客人的經濟情況和與新郎 新娘關係的遠近親疏而定,但最好要取雙數,含六為 祿 八為 發 百為 白頭偕老 的意思。入席 參...

婚禮習俗常識

中國婚禮習俗很有講究,今天,信陽婚紗攝影金夫人的小婷就跟大家分享下基本的婚禮習俗常識。信陽婚紗攝影金夫人 送禮 按一般習俗,參加婚宴都要準備乙份小小的賀禮,用紅紙或專門印製的双喜字封包,裡面放進適當的賀禮金,禮金數目根據客人的經濟情況和與新郎 新娘關係的遠近親疏而定。信陽婚紗攝影金夫人提示最好要取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