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94社會學概論開專期末複習指導

2021-03-03 21:57:31 字數 4920 閱讀 6404

2023年秋期開放教育(本、專科)

第三部分重難點分析

一、《社會學概論》課程重難點分析(1)

試述社會學與歷史唯物主義的關係。

本題主要考核本課程的第一章第三節中的「社會學與其他有關社會科學的關係」這一知識點。本題的答案如下:

1.社會學與歷史唯物主義的關係是一般社會科學和哲學的關係。歷史唯物主義給我們提供了研究大量的、長遠的社會生活、社會發展的乙個基本論點、基本方法、基本理論,但是歷史唯物主義本身,並沒有、也不企圖代替關於社會的各方面現象的具體研究科學。

2.具體來說,有以下三個方面:

(1)歷史唯物主義是社會學研究的哲學基礎,是社會學研究的科學的世界觀、方**。

(2)社會學與歷史唯物主義是有區別的:歷史唯物主義是一門哲學的歷史觀,是從哲學的角度研究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屬於哲學的範疇;而社會學則是對社會現象運用自己特有的方法進行具體研究,是一門具體的社會科學。

(3)社會學的科學研究成果,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源泉之一。

其實,簡單的說,社會學與歷史唯物主義的關係就是個性與共性的關係。它們之間因為研究物件的不同因此有區別。而它們之間又有聯絡,即社會學的研究成果豐富和發展了歷史唯物主義;而歷史唯物主義的豐富和發展又為社會學的進一步發展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

二、《社會學概論》課程重難點分析(2)

試述科層制的特點,並對其功能進行分析。

本題主要考核本課程的第六章第三節中的「科層制及其功能分析」這一知識點。本題的答案如下:

科層制是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提出的社會組織內部職位分層、權力分等、分科設層、各司其職的組織結構形式及管理方式。

科層制的主要特徵是:

1.內部分工,且每一成員的權力和責任都有明確規定。2.職位分等,下級接受上級指揮。

3.組織成員都具備各專業技術資格而被選中的。4.管理人員是專職的公職人員,而不是該企業的所有者。

5.組織內部有嚴格的規定、紀律,並毫無例外地普遍適用。6.組織內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員間的關係只是工作關係。

科層制作為一種組織和管理方式,對無規則低效率的傳統管理方式來講是一種進步。它可以推動、保障組織和機構的順利執行,有效地實現組織目標。科層制的最大優點在於高效率。

但是,韋伯的科層制不是現實的,而是純粹理想型的,實際上,首先,組織成員既非經濟人、也非機械人,他們作為乙個個活生生的人有多種需求;其次,組織所處的環境在發生變化,環境常常向組織提出新的需求;另外,任何規則都不可能精細到無所不包的程度,甚至例外情況總有發生。這就使得科層制在實際上往往束縛了人的積極性,影響組織效率。

由此看來,科層制一方面具有提高組織效率的功能;另一方面又產生降低組織效率的負功能。這就要求盡量發揮其功能而避免其負功能,即通過組織內部的分工和制定規則來促進組織執行,但又不造成對組織成員積極性、主動性的限制。

三、《社會學概論》課程重難點分析(3)

試述社會制度的功能。

本題主要考核本課程的第九章第

一、二節中的「社會制度的涵義」和「社會制度的功能」這兩個知識點。本題的答案如下:

1.簡要說明社會制度的含義。社會制度是指為了滿足人類社會需要,在一定的歷史和現實條件下形成的社會關係的,以及與此關係相聯絡的社會活動的規範體系。

2.說明社會制度的功能,並進行論述。

社會制度具有四方面的功能:

(1)滿足人類社會生活需要。不論把人的需要分為三類還是五類,都可看到人們的需要極少達到完全滿足的狀態,乙個需要滿足了很快就會出現另乙個需要取代原來需要的位置。人和社會都是發展的,個人和集體的需要也是發展的。

就整個社會來說,社會需要的滿足與提高的確是一項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因為它決定於一定社會裡的社會生產水平、生活水平和文化環境,也就是說決定於國民經濟的整體素質。其關鍵還是要不斷提高社會生產力。

這就是說,人的不斷發展的需要,在社會中就是要靠一定的社會制度來滿足的。

(2)提供社會化和社會選擇機制。人的社會化主要的就是要孩子們認識社會角色和學習社會規範。而不論是社會角色還是社會規範都是由社會制度規定下來的。

從社會的乙個橫斷面看,人們的社會活動,人們的社會活動,人口的流動是受一定的社會制度的規則制約的,哪些人能動,哪些人不能動,哪些人的社會角色、社會地位可以變化,都是制度規定了的。社會制度的這種上下左右流動的機制作用,叫做社會選擇,社會制度是社會流動的河床,通過這個河床,起到了社會選擇的作用。

(3)對社會起整和作用。這根源於社會制度是人們社會關係的規範體系,行為的準則。人們按這些規範行事,就能使整個社會關係表現得結構完整,活動有序。

如果不是這樣,只要有一種重要的制度運轉失靈,就會造成整個社會的混亂,特別在近代工業社會,發達的都市區域裡更是如此。

(4)傳遞社會文化,促進社會發展。文化是歷史的積澱,具有歷史的連續性。文化是靠一代一代人不斷地繼承、總結、改造、創新、積累和發展起來的。

但是人類不能把這一代的文化知識通過遺傳留給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必須從頭學起。但是下一代在從頭學起時,已經掌握了一套語言工具,這就大大縮短了學習的時間,並且在獲得這幾千年的文化遺產的同時,在實踐的基礎上增添一些新的東西。

所有這些工具、言行、裝置及其作用都是在各種社會制度中儲存、施行、表現出來的,是靠制度的規定進行實踐活動的。所以說,制度是人類傳遞文化的重要工具。

四、《社會學概論》課程重難點分析(4)

試述觀察法的特徵與型別。

本題主要考核本課程的第十五章第三節中的「觀察法」這一知識點。本題的答案如下:

1.觀察法的定義。觀察法是調查者通過耳聞目睹收集和積累具體、生動的感性資料的方法。

2.觀察法的特徵。科學的觀察具有以下特徵:

(1)觀察者必須有一定的研究目的或假設,有目的的去觀察;

(2)觀察者事先劃定了一定的觀察範圍,包括觀察內容和空間;

(3)實地觀察要有系統、有組織地進行,即事前要有詳細的觀察計畫方案;

(4)對觀察到的情況要客觀地記錄;(5)對觀察到的現象和結果,必須通過驗證才能下結論。

3.觀察法的型別。

(1)參與觀察與非參與觀察。

調查者親身加入到調查物件所處的社會群體之中「成為」其一分子,直接參與該群體的活動,同時又保持著客觀態度進行觀察,以獲得資料的方法稱參與觀察。非參與觀察是調查員以旁觀者的身份對調查物件進行觀察的方法。參與觀察了解資料深入、細緻,調查者受約束多。

非參與觀察受約束少,了解情況比較表面。

(2)結構式觀察和非結構式觀察。

結構式觀察是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觀察計畫進行的觀察。其特點是觀察過程標準化,獲得的資料比較系統,非結構式觀察則事先對觀察範圍和程式不作嚴格規定,而依現場的實際情況隨機決定的觀察方法。前者適用於對調查物件有較多了解,調查物件較為穩定的情況。

後者則常用於對調查物件了解不多的情況。

第四部分綜合練習題

一、填空題

1. 孫中山寫下了「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座右銘, 康有為在青年時代就撰寫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大同書》。

2.19世紀30年代末,法國實證主義哲學家孔德在其名著《__實證哲學教程_》中首次提出「社會學」這個名詞以及建立這門新學科的思想體系。

3.在中國第乙個講解社會學的是康有為 ,在 1891 年。

4.社會學把社會作為乙個___系統整體__來看待。

5.經濟發展的最終目標,是為了滿足人民的各種__物質需求__和__精神需求_。

6.馬克思主義認為,___需要___是人的本性。

7.馬克思主義認為:「任何人如果不同時為了自己的某種需要和為了這種需要的器官而做事 ,他就什麼也不能做。」

8.社會需要是人們的__社會關係__基礎。

9.西方流行的需要學說流傳較廣、影響較大的是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__需要層次理論__。

10.人類生存的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

11.人類的成長是乙個不斷提公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__自我意識___的獲得是乙個關鍵環節。

12.社會交往是人們之間的相互作用 、 相互影響的活動。

13.___社會關係__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形成的、較為普遍的聯絡或行為模式。

14. ____語言__是人們相互傳遞資訊、感情的象徵性符號之一。

15.巴甫洛夫的訊號刺激分為第一訊號系統 、 第二訊號系統 。

16.初級社會關係也稱_首屬社會關係___。

17.人際關係的明顯特點是: 直接交往和情感性 。

18.社會地位也叫__社會位置__。

19.__社會分化__是指社會中的個人或群體之間產生的,被社會認可了的區別。

20.人的生活,從新生兒起其衣食住行,各種生活本領不是靠本能得來,而是靠_學習__獲取。

21.人的__認識結構__的發展,也是人的社會化過程的程序。

22.人的個性是個人_社會化_的產物,是隨著個人社會化的程序而逐步發展和形成的。

23.社會群體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是個人層次上,是人進行社會化的必要條件;二是群體層次上,能夠滿足人類的某種需要 。

24.初級社會群體一般包括家庭鄰里和兒童戲遊戲群體三種形式。

25.初級社會群體保持較小的規模。

26.家庭功能的變化是____社會發展____所引起的必然現象。

27.社會組織是由於__社會分工_而形成的。

28.社會組織作為執行一定__社會職能___的社會群體,與其生存的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

29.組織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主要是能量交換關係。

30.20世紀初產生了一系列科學的管理理論,被稱為_古典管理理論__。其代表是泰羅的_科學管理理論_、法約爾的__管理理念___和韋伯的___科層次理論___。

31.古典管理理論的共同特點是注重對人的管理,以工作任務為中心,從而有強烈的「 任務本位 」和機械主義色彩。

32.提出「經濟人」假設管理理論的主要代表是泰羅。

33.科層制是一種___**集權____式管理方式。

34.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提出的科層制理論是關於___行政組織__的管理準則。

35.社群一詞由德國社會學家滕尼斯最先使用的。

36.我國的社群研究首先是從以吳文藻為首的燕京大學社會學系的師生開始的。

37.從歷史上看,____城市___是從農村發展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38.城市社群是指在一定的地域範圍內大多數從事工商業或其他非農產業的、一定規模的人口組成的人類生活共同體。

社會學概論期末複習

9.整合 整合也稱社會整合,它是社會學家斯賓塞從功能主義角度提出的乙個概念,並且在功能學派那裡得到了發展,成為社會學理論的乙個重要範疇。在斯賓塞那裡,整合指的是社會各組成部分的一體化問題。與整合相對應的概念是分化 分立。整合是整體的各部分之間相互協調 結合成乙個有機體的過程和狀態。10.人的社會化的...

社會學概論複習

2008 01 01 23 54 2008 01 01 23 57 1 本世紀40 50年代,西方社會學界盛行的社會變遷理論是 c a 生物有機體 說 b 社會演化論 c 社會均衡論 d 文化型別 說 2 社會是從簡單到複雜,由低階到高階的直線式發展 這是社會變遷哪種理論的觀點 a a 社會演化論 ...

社會學概論複習

第一章 社會學的產生與發展 1 社會學產生於19世紀上半葉的法國。2 孔德是第乙個提出 社會學 概念並創立社會學的人,被人們稱為 社會學之父 3 人類理性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神學階段 哲學階段和實證階段。4 秩序 和 進步 成為孔德實證主義社會學的兩個核心概念。5 研究方法 觀察法 實驗法 比較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