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現場流行病學調查方法和技術

2021-03-04 09:58:12 字數 4331 閱讀 6247

常用流行病學分析指標

流行病學研究分析工作常涉及到有關疾病的健康狀況的測量,且多採用定量的分析研究方法,故常常需要使用一些測量指標。

一、疾病的發生和頻率的測量指標

(一)發病率(incidence rate)

1、定義:表示在一定期間內、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現的頻率。

發病率=一定期間內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數×k

同時期暴露人口數

k=100%,1000/千,或10000/萬,等。

觀察的時間單位可根據所研究的疾病病種及研究問題的特點決定,通常多以年表示。

2、分子與分母的確定:分子是一定期間內的新發病人數。若在觀察期間內乙個人可以多次發病,則應多次計為新發病例數,如流感、腹瀉等,對發病時間難以確定的疾病可將初診的時間作為發病時間,如惡性腫瘤等。

分母中所規定的暴露人口是指可能會發生該病的人群,對那些不可能患該病的人,如傳染的非易感者,已接種疫苗的有效者,不應計入分母內,例如已患麻疹者或有效接種麻疹疫苗者。但實際工作中不易做到,故當描述某些地區某人群的某病發病率時,分母多用該人群時間內的平均人口。觀察時間以年為單位時,可用年初與年終人口之和除以2所得的平均人口數,或當年7月1日的人口數表示。

發病率可按不同特徵(如年齡、性別、職業、民族、種族、婚姻狀況、**等)分別計算,此稱為發病專率。由於發病率的準確度可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所以在對比不同資料時,應考慮年齡、性別等的構成,進行發病率的標化。

(二)罹患率(attack rate) 該指標和發病率一樣,也是描述人群新病例數的指標,但測量的期間更靈活。通常多指在某一侷限範圍,短時間內的發病率。觀察時間可以日、周、旬、月或乙個觀察期為單位。

適用於區域性地區疾病的暴發或食物中毒、傳染病及職業中毒等情況。它可以根據暴露來精確地測量發病機率。

罹患率=某特定期間內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數×100%

同時期暴露人口數

(三)患病率(prevalence rate)

1、定義:患病率也稱現患率。是指某特定時間內總人口中,曾患有某病(包括新和舊病例)所佔的比例。

患病率可按觀察時間的不同分為期間患病率和時點患病率兩種,以時點患病率較常用。時點在理論上應是無長度的,但實際上常以不超過乙個月為度。而期間患病率的時間範圍較長,特指一段時間,通常超過乙個月。

時點患病率=某一時刻某人群中患某病新舊病例數×k

該時刻人口數

期間患病率=某觀察期間某人群中患某病新舊病例數 ×k

同時期暴露人口數

k=100%,1000/千,或10000/萬,等。

期間患病率實際上等於某一特定期間開始時刻的患病率加上該期間內的發病率。

如果某病在相當長時期內發病率(i)患病率 (p)及病程 (d)都相當穩定,則三者關係為:患病率=發病率×病程,即:p=id。

2、影響患病率公升高、降低的原因:

(1)影響患病率公升高的因素包括:①病程延長;②未**者的壽命延長;③新病例增加(即發病率增高);④病例遷入;⑤健康者遷出;⑥診斷水平提高;⑦報告率提高等。

(2)影響患病率降低的因素包括:①病死率高;②新病例減少(發病率下降);③健康者遷入;④病例遷出等。

(四)感染率(infectiion rate) 是指在某個時間內所檢查的人群中,某病現有感染者數所佔的比例。感染率的性質與患病率相似。

感染率=某人群中受檢者中感染人數 ×100%

該人群受檢人數

流行病學工作中對這一指標的應用極為廣泛,常用於研究某些傳染病感染狀況描述和防治工作的效果評價,估計某病的流行勢態,也可以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據。它是評價人群健康狀況常用的指標之一,特別是對那些隱**染、病原攜帶及輕型和不典型病例的調查較為有用,如愛滋病、B型肝炎、乙型腦炎、脊髓灰質炎、結核、寄生蟲病等。

(五)續發率(secondary attack rate,sar) 指在某些傳染病最短潛伏期至最長潛伏期之間易感接觸者中發病的人數佔所有易感接觸者總數的百分率。

罹患率=乙個潛伏期內易感接觸者中發病人數×100%

易感接觸者總人數

在乙個家庭、病房、集體宿舍、托兒所、幼兒園班組中第乙個病例發生後,在該病最短與最長潛伏期之間出現的病例稱續發病例,有時也稱為二代病例。

在進行續發率的計算時,必須將原發病例從分子及分母中去除。續發率可以用於比較傳染病傳染力的強弱,分析傳染病流行因素,包括不同條件對傳染病傳播的影響(如年齡、性別、家庭中兒童數、家庭人口數、經濟條件等)及評價疾病預防控制措施的效果(如對免疫接種、隔離、家庭人口數、經濟條件等)及評價疾病預防控制措施的效果(如對免疫接種、隔離、消毒等措施的評價)。

(六)引入率(introducing rate) 是指在一定期間內,帶病入家的第1例成員佔其同等身分成員的比率。

引入率= 帶病入家的第一例成員×100%

家庭成員數

根據不同身份的成員的引入率,可以研究何種成員最容易將傳染病帶入家庭,及從何處帶入家庭。

二、死亡指標

(一)死亡率(mortality rate) 定義:在一定期間內,在某人群中,死於某病(或死於所有原因)的比率。

它是測量人群死亡危險最常用的指標。其分子為死亡人數,分母為可能發生死亡事件的總人口(通常為年中人口數)。常以年為單位,多用千分率、10萬分率表示。

死亡率=某期間某人群中(因某病)死亡總數×k

同期該人群平均人口數

k=100%,1000/千,10000/萬,100000/10萬,等。

死於所有原因的死亡率是一種未經過調整的率,也稱粗死亡率(crude death rate)。死亡率也可按不同特徵分別計算死亡專率。計算時應注意分母必須是與分子相應的人口。

比較不同地區死亡率時因人口構成不同,也需要先死亡率進行標化。

某些病死率高的疾病,如大多惡性腫瘤,死亡率與發病率十分接近,其死亡率基本上可以代表其發病率,而且其死亡率準確性高於其發病率,因此常用作****的指標。

死亡專率可提供某病死亡在人群、時間、地區上變化的資訊,常用於****和評價防制措施。

(二)病死率(fatality rate) 定義:是表示一定時期內(通常為1年),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該病而死亡的比例。

病死率= 某時期內因某病死亡人數 ×100%

同期患某病的患者人數

病死率表示確診疾病的死亡概率,它可以表明疾病的嚴重程度,也可反映醫療水平和診斷能力,通常多用於急性傳染病。一種疾病的病死率在不同流行中可因病原體、宿主和環境之間的平衡發生改變而變化。用病死率作為評價不同醫院的醫療水平時,要注意可比性。

(三)超額死亡率(excess mortality rate) 是指在某傳染病(常指流感之類傳染病)流行期間的死亡率與非流行年同期的平均死亡率的差值。

它常用於反映某些病死率不很高、發病率不易計算傳染病的流行程度及嚴重性。

三、暴露因素與疾病聯絡的測量

(一)相對危險度(rdlative risk, or risk ratio, rr) 是暴露組發病率(死亡率)與非暴露組發病率(死亡率)之比。

rr= 暴露組發病率(死亡率)

非暴露組發病率

它是反映佇列研究中發病和暴露聯絡強度的指標,其含義是暴露於某因素的發病危險是不暴露於該因素的多少倍(或多少分之一)。

(二)比值比(odds ratio , or) 指病例組與對照組中的暴露與非暴露比值的比。

or=病例組暴露數/病例組非暴露數

對照組暴露數/對照組非暴露

由於在病例對照研究中無法得到暴露組和非暴露組的發病率,不能計算rr值,故以or值替代,在發病率很低的情況下,or值與rr值相近。

四、疾病流行強度

某種疾病在某地區一定時期內、某人群中發病數量的變化及其病例間的聯絡程度,通常用散發、暴發及流行等表示。

(一)散發(sporadic) 發病率呈歷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間在發病時間和地點方面無明顯聯絡,表現為散在發生,這樣的發病強度叫做散發。確定散發應參照當地前三年該病的發病率水平而定,在未明顯越過既往的一般水平時即可稱為散發。由於散發是某病在同一地區歷年發病率之間的比較,一般不能用於人口較少的人群,只適用於範圍較大的地區。

對於較小的人群(如居民區、村莊或托幼機構)可用發病的病例數表示。

疾病分布出現散發的原因是:

1、該**在當地常年流行或因預防接種的結果使人群維持一定的免疫水平,如麻疹流行後,易感人數減少或因接種麻疹疫苗後人群中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出現散發。

2、有些以隱**染為主的疾病,可出現散發,如脊髓灰質炎。

3、有些傳播機制不容易實現的一些傳染病也可出現散發,如斑疹傷寒。

4、某些長潛伏期傳染病,如炭疽,也易出現散發。

(二)暴發(outbreak) 暴發是指在乙個區域性地區或集體單位中,短時間內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現,這些人多有相同的傳染源和傳播途徑。大多數病人同時出現在該病的最長潛伏期內,如食物中毒、托幼機構的麻疹、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暴發。

(三)流行(epidimic)和大流行(pandemic) 某病在某地區顯著超過該病歷年散發發病率水平時,稱流行。流行的判定應根據不同病種、不同時期、不同歷史情況進行。如果某地某病達到流行水平,則意味著有某種促使發病率公升高的危險因素發揮作用,應引起關注。

流行病學調查制度

太平寨中心衛生院 一 目的和依據 為規範流行病學調查工作,依據上級檔案要求制定本工作規範。1 適用範圍 我鎮流行病學資料的調查 蒐集 整理 上報。2 工作原則 事故調查應堅持屬地管理 分級負責 科學循證 準確高效 依法有序 相互配合的原則。3 工作要求 實施調查機構負責制。我院防保科應在本級領導和縣...

實驗流行病學方法

一 單項選擇題 1 如果要評價某藥物預防某病的流行病學效果,應採用哪種研究方法 a 實驗流行病學 b 現況研究 c 佇列研究 d 臨床研究 e 專題調查 2 下列哪項試驗不屬於流行病學實驗研究 a 觀察性試驗 b 社群試驗 c 現場試驗 d 臨床試驗 e 干預試驗 3 下列哪項不是流行病學實驗的特點...

學校防範突發傳染病 流行病制度

為了進一步落實市 縣對防 突發傳染病 的總體要求,把工作做得更細 更深 更實 更透,做到有序 有效,確保全校師生身體健康和正常的教育秩序,按照上級對此項工作的布置,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定應急處理方案 一 啟動工作預案條件 當學校 突發傳染病 防控領導小組接到上級部門或疾病防治中心的通知,學校發現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