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特大橋薄壁空心墩施工方案secret

2021-03-04 09:54:52 字數 4873 閱讀 1400

某特大橋薄壁空心墩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況

某特大橋主橋墩身為鋼筋砼空心薄壁墩,空心墩形狀為矩形。每個主墩有左右兩個空心墩,共有4個空心墩。薄壁厚度為80厘公尺。

空心墩順橋向寬450厘公尺。墩頂部、底部橫橋向與箱梁底同寬,為750厘公尺。空心墩20號墩柱高度為14公尺,21號墩柱高度為11公尺。

空心墩砼標號為c40。20號主墩每個空心墩c40混凝土291.01m3,共計582.

2m3。21號主墩每個空心墩c40混凝土241.28m3,共計482.

6m3。總共合計c40砼1064.8m3。

空心墩為採用翻模施工。

二、總體施工方案

某特大橋墩柱最高為14m,為薄壁空心墩柱,該型別墩柱施工難度較大,本專案主要採取翻模結合人工搭設腳手架的施工工藝完成,在墩柱上部設定操作平台。

墩身施工採取人工搭設內外腳手架配合的方案,內腳手架作為綁紮鋼筋時的內操作台。

本專案採用人工翻轉模板與腳手架相結合、混凝土輸送幫浦運送混凝土、塔吊和倒鏈吊運材料和模板的施工方法;人員上下由腳手架和竹木爬梯解決,在左3#、右2#墩處由施工電梯解決。

混凝土採取在某特大橋南、北岸砼攪拌站集中拌合方式,利用混凝土攪拌運輸車水平運輸,垂直運輸採用hbt-60型混凝土輸送幫浦進行。

三、空心墩示意圖

四、施工方案

1、人工翻公升模板設計

翻公升模板由兩節大塊模板(外模採用鋼模板、內模採用竹膠合板)與支架、內外鋼管腳手架工作平台組合而成(施工中隨著墩柱高度的增加將支架與已澆墩柱相連線,以增加支架的穩定性)。施工時第一節模板支立於基頂,第二節模板支立於第一節段模板土。當第二節混凝土強度達到3mpa以上、第一節混凝土強度達到l0mpa以上時,拆除第一節模板並將模板表面清理乾淨、塗上脫模劑後,用塔吊和手動葫蘆將其翻公升至第二節模板上。

此時全部施工荷載由已硬化並具有一定強度的墩身混凝土傳至基頂。依此迴圈,形成接公升腳手架→鋼筋接長綁紮→拆模、清理模板→翻公升模板、組拼模板→中線與標高測量→灌注混凝土和養生的迴圈作業,直至達到設計高度。

每一節翻轉模板主要由內外模板及縱橫肋、剛度加強架、內外腳手架與作業平台、模板拉筋、安全網等組成。

內外模板均分為標準板和角模板兩種,每大節模板高度4m(每節模板由高度2m的兩個小節模板拼組而成),寬度劃分以1.5m為模數。

模板之間用φ30螺栓連線,用[12槽鋼支撐拉筋墊板,[12槽鋼間距不超過1m,拉筋用φ16mm的圓鋼或螺紋鋼。在拉筋處的內外模板之間設φ18mmpvc硬管,以便拉筋抽拔及再次利用。灌注混凝土前在模板頂面按1.5m的間距設臨時木或鐵支撐,以控制墩身壁厚。

內外模板均設模板剛度加強架,以控制模板變形。內外施工平台搭設在內外腳手架上。在內側施工平台上鋪薄鋼板,臨時存放用運送來的混凝土。

在外側施工平台頂面(腳手架)的周邊設立防護欄杆,並牢固地掛立安全網。

2、翻公升模板施工要點

(1)、安裝內外腳手架。為兼顧鋼筋綁紮與混凝土灌注兩方面的因素,內平台與待灌節段的混凝土頂面基本平齊,外平台與待綁紮鋼筋的頂部基本平齊。 腳手架安裝完畢後安裝防護欄杆和安全網,搭設內外作業平台。

(2)、鋼筋綁紮與檢查。按設計要求綁紮鋼筋後進行檢查。綁紮中注意隨時檢查鋼筋網的尺寸,以保證模板安裝順利。

由於模板高度4m,因此每次鋼筋綁紮的最低高度不小於4m加鋼筋搭接長度。若鋼筋綁紮長度大於6m,則需將鋼筋的中上部支撐在腳手架上,以防鋼筋傾斜。

(3)、首次立模準備。根據墩身中心線放出立模邊線,立模邊線外用砂漿找平,找平層用水平尺抄平。待砂漿硬化後即可立模。

(4)、首節模板安裝。模板用塔吊吊裝,人工輔助就位。先拼裝墩身乙個面的外模,然後逐次將整個墩身的第一節外模板組拼完畢。

外模板安;裝後吊裝內模板;然後上拉筋。每節模板安裝時,可在兩節模板間的縫隙間塞填薄鋼板糾偏。

(5)、立模檢查。每節模板安裝後,用水準儀和全站儀檢查模板頂面標高;中心及平面尺寸。若誤差超標要調整,直至符合標準。

測量時用全站儀對三向中心線(橫向、縱向、45方向)進行測控。每次測量要在乙個方向上進行換手多測回測量。 測量要在無太陽強光照射、無大風、無振動干擾的條件下進行。

(6)、混凝土灌注。模板安裝並檢查合格後,在內外模板和鋼筋之間安裝l混凝土灌注漏斗,混凝土經混凝土輸送幫浦送至內施工平台土,通過漏斗由人工鏟送入模。混凝土採用水平分層灌注,每層厚度40cm左右,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不要漏搗和過度振搗。

灌注完的混凝土要及時養生。待混凝土初凝後、終凝前,用高壓水沖洗接縫混凝土表面。

(7)、重複如上步驟,灌注第二節混凝土。灌注混凝土中要按要求製作試件,待第一節混凝土強度達到10mpa、第二節混凝土強度達到3mpa以土時,做翻公升模板、施工第三節混凝土的準備。

(8)、模板翻公升。將第一節模板用手動葫蘆掛在第二節模板上,鬆開並抽出第一節模板之間的拉筋,用塔吊和手拉葫蘆分別起吊第一節模板的各部分並運至第二節模板頂部或地面,清理模板塗刷脫模劑後在第二節模板頂按上述次序安裝固定各組成部分。如此迴圈,直至墩頂。

3、墩頂段施工

當模板翻公升至墩頂實心段底部時,拆除墩身內施工平台和腳手架,搭設外側施工平台和安裝防護欄杆與安全網,並在墩身內側安裝封閉段托架和模板。然後綁紮鋼筋、安裝外模板、灌注混凝土、養生。墩柱施工高度至墩柱截面變化的底面處。

封閉段托架採用橫橋向布設7根i20b工字鋼,工字鋼間距為60厘公尺,工字鋼上鋪方木,方木上鋪設模板,模板採用木模。

4、模板拆除

待模板內混凝土強度大於10mpa時,拆除所有外模板。拆除時按先底節段後頂節段的順序進行。

5、墩身鋼筋製作與綁紮

鋼筋在加工棚內製作,要保證製作鋼筋的精度。為驗證鋼筋製作的精度,可在彎制少量鋼筋後,先在地面平地上進行綁紮試驗,並根據實驗結果調整彎制方法與尺寸。形狀與尺寸已確定的鋼筋可採取經常拉尺檢查的辦法對精度進行有效地控制。

鋼筋必須嚴格進料、出庫管理,加工好的鋼筋分類存放,掛牌標識。標識內容包括規格、型號、安裝位置等,對檢驗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做好標識,防止誤用。

鋼筋採用現場綁紮法。根據設計圖紙要求,對φ25mm以上的主筋採用機械接頭接長;對直徑25mm以下的鋼筋採用搭接焊接法,接焊時,i級鋼採用t422焊條,ⅱ級鋼筋採用t506以上焊條。機械接頭需作破壞試驗,焊接接頭應做焊接工藝試驗。

當鋼筋豎直長度超過6m時,應將其臨時支撐固定在腳手架上,以防鋼筋傾斜不垂直。

6、墩身混凝土澆築

混凝土採用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輸送幫浦運送、串筒入模、插入式振搗器振搗的施工方法。灌注混凝土前應檢查模板、鋼筋及預埋件的位置、尺寸和保護層厚度,確保其位置準確、保護層足夠。

由於混凝土施工高度大於2m,為使混凝土的灌注時不產生離析,混凝土將通過串筒滑落。為保證混凝土的振搗質量,振搗時要滿足下列要求:

(1)、混凝土分層澆築,層厚控制在40cm左右。混凝土垂直運輸採用輸送幫浦進行。

(2)、振搗前振搗棒應垂直或略有傾斜地插入砼中,傾斜適度,否則會減小插入深度而影響振搗效果。

(3)、插入振搗棒時稍快,提出時略慢,並邊提邊振,以免在混凝土中留下空洞。

(4)、振搗棒的移動距離不超過振搗器作用半徑的1.5倍,並與模板保持5~10cm的距離。振搗棒插入下層混凝土5~10cm,以保證上下層混凝土之間的結合質量。

(5)、混凝土澆注後隨即進行振搗,振搗時間一般控制在30秒以上,有下列情況之一時即表明混凝土已振搗密實:

a、混凝土表面停止沉落或沉落不明顯;

b、振搗時不再出現顯著氣泡或振動器周圍元氣泡冒出;

c、混凝土表面平坦、無氣體排出;

d、混凝土已將模板邊角部位填滿充實。

墩身施工中,注意對預埋件的施工,以便進行後續的工程的施工。

混凝土的澆注要保持連續進行,若因故必須間斷,間斷時間要小於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其初凝時間由試驗確定。如果間斷時間超過了初凝時間,則需按二次灌注的要求,對施工縫進行如下處理:鑿除接縫處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漿和松弱層,鑿除時混凝土強度要達到5mpa以上。

在澆注新混凝土前用水將舊混凝土表面沖洗乾淨並充分濕潤,但不能留有積水,並在水平縫的接面上鋪一層l~2cm厚的同級水泥砂漿。根據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採用相應尺寸的墊塊,墊塊數量按底模5~7個/m2、側模3~5個/m2放置。在混凝土強度達到10mpa以上時即可拆模。

進行不少於7天的標準養護,養護用水與拌合用水相同。

7、墩身線形控制

在承臺澆注完混凝土後,利用護樁恢復墩中心,並從大橋控制網對其校核,準確放出墩身大樣,然後立模、施工墩身實心段混凝土。實心混凝土施工完後,在橋墩中心處設定一直徑為40cm、高40cm的鋼筋混凝圓台,將墩中心準確地定位在預埋的鋼筋頭土。每提公升1次模板根據墩不同高度,利用全站儀或經緯儀對四邊的模板進行檢查調整。

施工中要檢查模板對角線,將誤差控制在5mm以內,以保證墩身線形。檢查模板時,已灌混凝土的模板上每個方向作2個方向點,防止大霧天氣不能檢查模時,可以拉線與經緯儀互為校核,不影響施工。檢查模板時間在每天土9點以前或下午4點以後,避免日照對墩身的影響;墩身上的後視點要量靠近承臺,每次檢查前校核各個方向點是否在一條直線土,如有偏差,按墩高比例向相反方向調整。

五、質量保證措施

1、對本項工程建立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

本工程由專案副經理全面負責質量,並設立專職質檢工程師(劉福彬)。對機構配置、物資**、施工過程等方面的嚴格控制,嚴格按交通部現行規範及驗收評定標準的質量要求施工,確保工程質量達到優良標準。

2、認真落實由技術人員向施工隊進行四交底

施工方案交底,設計意圖交底,質量標準交底,創優措施交底,並有記錄。

3、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

嚴格執行混凝土操作細則,實行責任掛牌制,並設專門技術人員和質檢人員負責技術指導和質量監督;嚴把混凝土工程「五關」,確保混凝土工程質量。

原材料質量控制:水泥、砂石料的規格質量要嚴格把關,使其各項效能符合設計和規範要求。加強對原材料進場的監督與控制,嚴禁一切未經化驗或未經批准的不合格原材料進入工地。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不同結構部位的混凝土其抗壓、抗滲、抗裂及耐腐蝕、施工和易性等應滿足設計要求;先進行試配拌和,並進行抗壓強度試驗,根據試驗結果進行調整,直至各項指標符合要求,報監理工程師批准後方可作為理論配合比。

混凝土的拌和與運輸:施工前檢查拌和裝置的效能;在整個混凝土生產過程中,拌和裝置要經常進行檢查,包括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勻性、適宜的拌和時間、衡重器的準確性、機器及葉片的磨損程度等。

特大橋空心薄壁墩特殊滑模施工方案

特大橋墩滑模方面的施工方案 一 工程概況 簡略 二 施工方案選擇 高速公路橋墩施工方案的選擇直接關係到工程施工的成敗,全部採用常規立模澆築,顯然無法滿足施工進度要求。根據該工程特點,首先考慮到滑模方案,經過我公司同具有滑模施工的豐富經驗的公司多方取經學習和銅大 一標 二標滑模成功實踐,我司對天池特大...

某大橋薄壁空心墩專項施工方案

一 工程概述 長泰美宮至陳巷高速公路xx合同段xx大橋全長787m,大橋在10 14 採用薄壁空心墩結構。其中最高為45.9公尺,墩身外輪廓為矩型,墩柱順橋向寬2.8公尺,橫橋向寬6公尺,兩墩柱之間中心距13.25公尺,淨距7.07公尺,壁厚60cm,全橋共10個。空心墩工程量數量 二 施工場地布置...

長尾溝大橋薄壁空心墩施工方案

左幅 k33 868 右幅k33 860長尾溝薄壁空心墩 施工方案 一 工程概況 長尾溝大橋為預應力混凝土先簡支後連續30m箱梁橋 50t梁,5號墩位於線路左側河溝內,6 12號墩位於線路右側河溝內。下部均為鑽孔灌注樁群樁基礎,薄壁式橋墩。5 6號墩身平均高度為34公尺 12號墩身平均高度為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