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系列之

2021-03-04 09:52:45 字數 4894 閱讀 7824

芒種篇:六月芒種說六書——家庭美育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中心楊忠健

節氣芒種在每年6月6日前後開始。芒種,就是說有芒的穀類可以稼種了。人們常說「六六順」,6雖然不大,卻是很巧的乙個數,可以被1、2、3整除。

6的因數之和恰好等於其本身,所以稱6為完全數,即1×2×3=1+2+3=6,而且6是完全數系列中最小的。因此在古代,義大利人把6看作是屬於愛神維納斯的數,以象徵美滿的婚姻。古代中國人則把6看成陰數,在八卦中總提到6,三十六計的數量36為6個6,紅樓夢中的十二金釵,三國演義中的六出祁山,西遊記中的六丁六甲,水滸中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無一不是6或6的倍數。

一年的24節氣也是6的倍數,每個季節則有6個節氣。

六書是古人分析漢字的六種造字方法: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象形是把字的形體寫成和實物的形狀一樣。

例如「日」的甲骨文,是乙個圓,當中一點,像乙個太陽。又如「山」的甲骨文,當中一峰突起,周圍群巒環抱,真有點「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味。

指事是初看起來可以認識,再細觀察就能了解意義。例如,要表示樹梢,就在「木(樹)」的上部加乙個點,成為「末」;要表示樹根,就在「木(樹)」的下部加乙個點,成為「本」。成語「本末倒置」就是由此而來。

會意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象形字組合起來,表示新的意思。如「從」字,「二人為從」;「眾」字,「三人成眾」。形聲是字的一半表示讀音,另一半表示意義。

如靜、精、睛、菁、請、清、情、晴、氰、蜻、圊、箐、鯖。形聲字約佔漢字總數的90%。轉注是部首相同、意義相同的字,可以互相解釋。

例如「頂」和「巔」都有「頁」,都有頭頂之意,就組成轉注字。假借是當某個新生事物出現了,借用和它名稱聲音相同的字來代表。如「驕」字,原來馬高六尺為驕,人的行為出現驕傲,卻無合適的字,便拉驕字當驕傲的驕用了。

此後人們也不知道六尺高的馬叫「驕」了。「7456」則是網路語言「氣死我了」。

漢字確實很美,書法是一種藝術。2023年北京奧運會會徽「舞動的北京」字型部分就採用了中國書法藝術。在本篇中,我們談的是家庭美育問題。

1、 為什麼要進行家庭美育?

我的孩子小剛與同學一起去春遊。他帶上許多好吃的東西,穿上旅遊鞋,準備在春遊時大吃一頓,亂玩一陣。他回來後,我問他對游香山有什麼感受,他說就是瞎玩海吃,沒什麼感受。

沒有細看到處桃花的櫻桃溝,沒有注意聽燕語鶯聲,沒有覺察枝頭綠芽透露的春意,也沒有感知暖風中吹來的春的氣息。博士先生,您看這孩子缺乏點什麼東西?

您的孩子在春遊之前缺乏審美準備。2023年德國詩人席勒首次提出美育。100多年前,美育由梁啟超、王國維和蔡元培傳入我國。

前些年由於國內大搞階級鬥爭,*****更以醜為美,因此我們的美育是非常薄弱的。改革開放以後,學校恢復了美育。現在,家庭美育已經成為家庭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對孩子的和諧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為什麼這麼說呢?這主要是由美育自身的特點決定的。在現代教育中,美育發揮著特殊的綜合中介作用,成為溝通科學和人文的橋梁。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美育具有培養審美世界觀作用。這是資訊社會主導的世界觀,是一種排斥機械論,主張人與自然和諧協調發展的生態世界觀。這種世界觀主張審美地對待自然和社會,逐步進入審美的詩意生存。

第二是美育具有文化養成作用。家庭美育是人性的教育,做人的教育。只有當人充分是人的時候,他才遊戲,只有當人遊戲的時候,他才完全是人。

乙個人無論學了多少知識技能,如果缺乏起碼的感受美醜的能力,就不是乙個有文化的文明人。正如孔子所說,乙個君子的培養,「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第三是美育對德智體心各育具有滲透協調作用。由於家庭美育通常是靠在家裡的薰陶感染,潤物無聲,成為各育的中介,對人的和諧發展有利。在家庭美育中,以美養德、以美益智、以美健體、以美怡心。

美的課外活動使小學生緊張學習的大腦得到很好調整,不僅對文化學習沒有壞的影響,而且還能提高學習效率。特別是廣泛的參與和成功的喜悅,使孩子的性格活潑、開朗。另外,想象力是創新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美育是培養想象力最重要的途徑。

祖國各地不僅有景色秀麗的自然奇觀和遊覽勝地,而且在悠久的歷史發展中,我們的祖先創造了光輝燦爛、博大精深的藝術文化,這是進行美育得天獨厚的資源,必須充分利用和開發。

2、 家庭美育的內容有哪些?

流行**、**片、電子遊戲、清宮劇。這些是許多孩子喜歡的。我也想對孩子進行良好的審美教育,可是對美育的內容不十分清楚。博士先生,請您提出乙個簡練、實用的分類。

「美」分為現實美、科學美和藝術美三大類:現實美主要指大自然、社會生活環境的美和人的言行、品德的美;科學美主要是指科學的真實、和諧、簡練、規律中蘊涵的美;藝術美主要是指書畫藝術、文學、**、舞蹈、戲劇、各種工藝美術等中體現的美。家庭美育培養的內容就是現實美、科學美和藝術美這三大類。

在家庭美育中主要從以下方面著手:

——審美感受力的培養。

家長可以指導孩子從整體上感知美的事物。正如羅丹所說:「所謂大師,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眼睛看別人看過的東西,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能夠發現出美來。」

美是通過人的視聽等感官進入人的心靈的。感知美是審美教育的基礎。

——審美想象力的培養。

對於欣賞美,可以主動地「再創造」。由於想象的作用,本來是一塊黃山天都峰的頑石,在我們的心裡變成了乙隻活潑可愛的「松鼠」。以少勝多,虛中有實,領悟「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旨」,全在於審美想象力。

對小學生而言,要豐富其生活積累,以情感為想象的動力。

——審美理解力的培養。

審美理解力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以概念、判斷、推理的形式揭示事物,從而獲得更深刻的認識。理性在審美中起著間接而重要的作用。家長在培養孩子審美素質時,必須使之樹立健康的審美觀,才能辨別美和醜,從而愛美,並接受美的陶冶。

——審美創造力的培養。

這是一種創造美好事物的能力,需要人們嘔心瀝血,勤學苦練,並學習一些技法理論才能提高。2023年,還是兒童的達.芬奇開始學畫,老師對他要求很嚴格,要他照著雞蛋寫生,他一開始還挺認真,後來畫得不耐煩了,便馬馬虎虎畫些圈。

老師批評他說:「在1000隻蛋中,從來沒有兩隻形狀完全相同的;即使乙隻雞蛋,只要變換角度去看它,形狀就不同了。我叫你畫蛋,就是訓練觀察、把握形象、表現事物的能力,這是基本功,不能輕視!

」達.芬奇於是專心畫蛋,終於成為大畫家。

3、 藝術實踐有哪些?

孩子小玲喜歡讀這首詩:「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我想問的是,孩子的藝術實踐都有哪些?

如此充滿藝術魅力的佳句,是詩聖杜甫所寫。杜甫,唐代詩人,生於公元712年2月12日。他7歲能詩。

他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的一生非常不順利,總是不被重用。

戰亂、疾病和貧困常常陪伴著他。「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他的許多詩反映了人民的苦難生活,抒發了他憂國憂民的偉大胸懷。

他描寫了封建社會的黑暗,「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他在四川成都居住的時候,有一天傍晚,大風把屋頂上的茅草刮跑了,幾個惡少搶了就跑,又老又病的杜甫眼睜睜地沒有辦法。他回來寫了一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的最後幾句是: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詩歌是一種文學樣式,採用濃縮的語言、精練的形式,具有一定的節奏韻律,分行排列。中國古代將不合樂的稱為「詩」,將合樂的稱為「歌」。

從相傳唐堯時代老人擊壤而唱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到今天的流行歌曲,中國是乙個詩的國度。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

好詩詞具有教育意義。如王之渙: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如陸游: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說詩歌是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好形式,首先是由於兒童喜歡這種形式。為什麼兒童喜歡詩歌,尤其是童謠?第一因為童謠與詩詞歌曲曲藝一樣基本是合轍押韻的。

這樣,演唱和朗誦時就十分順口而嘹亮。從詩經開始,無論漢樂府民歌、唐詩、宋詞、元曲,還是三字經、千字文都壓韻。如果再講究平仄和對仗,就更加好聽易記。

所謂平仄,是將漢字讀音之四聲,分為平聲和仄聲,古代四聲是「平上去入」,後三聲均為仄聲。現代四聲中:陰平、陽平是平聲;上聲、去聲是仄聲。

在一句話中,平聲仄聲交替使用,讀起來鏗鏘有致。而對仗,簡單地說,是指:上句是平聲的地方,下句就用仄聲,反之亦然。

同時,上下句的詞性也一致。如杜甫詩: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對今天的許多人來說,壓韻、平仄、對仗是很難的事情,想編詩歌,力不從心。勉強編出來,實在不好聽,流傳不了。那麼古人為什麼只要識字就會呢?

其實此事不難。過去的人在兒童時代,老師就教他們背誦《聲律啟蒙》一類的書,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掌握了壓韻、平仄、對仗。例如,訓蒙課本《千家詩》後面附的《笠翁對韻》開頭就是:

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類隱隱,霧濛濛,日下對天中。

風高秋月白,雨霽晚霞紅。牛女二星河左右,參商兩曜鬥西東。十月塞邊,颯颯寒霜驚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漁翁。

藝術是培養人文精神的基礎台階;藝術與審美活動緊密相連,最感性也最有趣味。家庭要真正培養孩子的藝術鑑賞力,還需要孩子大量的藝術實踐,如帶著孩子去欣賞**、品味書法和繪畫、閱讀文學作品、觀摩戲劇等,還可以引導孩子積極從事文藝創作活動。這樣,能達到提高孩子審美能力的效果。

藝術是人類以情感和想象為特性的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種特殊方式。根據表現手段和方式的不同,可分為語言藝術(文學);表演藝術(**、舞蹈、曲藝、雜技);造型藝術(繪畫、雕塑、攝影、建築、書法、篆刻)和綜合藝術(戲劇、影視、棋牌)。孩子對以上哪一門有興趣,有能力,都可以參加這一門的藝術實踐。

有人懷疑,怎麼,棋牌也是藝術?沒錯。琴棋書畫是我國傳統藝術,這是公認的。

不知您的孩子喜歡玩橋牌嗎?有一少年,常常打橋牌。他的奶奶說:

「打橋牌得動腦子,而腦子越用越聰明。」奶奶給孫子起了個「三點紙牌」的外號,不過,他的大名更好記,叫「比爾·蓋茨」。

下面僅以**實踐為例,說明父母能為孩子做些什麼。儘管很難斷定或**哪個孩子在什麼樣情況下,會具有**才能,但是可以肯定地說,誰要在**領域裡取得突出成就,他就必須刻苦鑽研,勤學苦練,而且必須適應社會的需要。

為孩子創造良好的**環境,就是要讓他們在幾乎所有的地方都能聽到、接觸到**。比如,讓孩子們聽**錄音,聽唱片,看cd、錄象帶等。要讓孩子們從小聽各種各樣的**,了解**的作用。

要培養他們把欣賞**作為自己的業餘愛好。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我國古代教育特別重視人在 忠孝禮義 誠實守信 等方面的教育,正統的儒家思想歷來被尊為教育典範。而這些也正是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只有當人人都具備了良好的心理素養,才有可能構建和諧繁榮的社會。關於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 中指出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人才素質中的一...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內容摘要 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人們提出了全面素質的概念,即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科學文化素質 勞動技能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一 加強交流,了解學生。一 加強交流,了解學生。三 創造環境,多樣教育。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人們提出了全面素質的概念,即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科學文化素質 勞動技...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期末作業考核 滿分100分 一 概念題 每小題4分,共20分 1 學習心理 學習心理指小學生在學習過程所表現出來的心理活動的特點。2 腦力激盪 腦力激盪 是美國奧斯本博士提出的一種發展創新思維的教學策略。它是利用集體思維的方式,使思想相互激盪,產生連鎖反應,從而匯出創新思維。3 專欄諮詢 專欄諮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