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讀柴靜《看見》有感

2021-03-04 09:51:22 字數 1561 閱讀 6256

第一次了解柴靜,是在雜誌上看到關於她的一篇文章,概述了她從湖南衛視乙個文藝主持人蛻變成為央視著名記者的歷程,她對自己名字的解讀是「火柴的柴,安靜的靜」,既有火柴般照耀的能量,又有靜下心來做報道的沉著和定力。

這本書的封面上沒有過多的文字,一張柴靜採訪時的**,**上乙個小孩搬著一把椅子走向柴靜,而柴靜則微笑著看著這個年幼的孩子,柴靜的身邊坐著幾位滄桑的老人,蒼老的笑臉上滿是皺紋,卻令人感動,因為他們的笑真誠,沒有一絲的虛偽和做作。以這張**為封面,也許就是為了凸顯真實的主題,更加吸引我去讀這本書。

序言中柴靜說自己盡最大的能力寫出真實的事件,誠實的面對自己的內心。整體書一字一字看過去,當合上最後一頁時,還捨不得結束。這應該是《看見》給我們每乙個讀者的震撼和共鳴。

讀它時,讓我猶如身在其中,感受當事人的情感,體會事件的本質,感悟人生的真諦,內心有太多無法言表的情感就不停的撞擊著自己的內心。

該書中一共二十章,二十個故事。柴靜用坦誠的語言陳述著,彷彿是陳述自己的十年成長路,用客觀的語言不斷的剖析自己,不斷正視自己的不足,讓我們感受到了有血有肉的記者。她深入一線,「出生入死」給我們帶來的事件真相,她的經歷,她的採訪,常常會觸動我心弦,讓我隨之潸然淚下。

《看見》這本書還教會我用客觀的、全方位的角度去看問題。無論對我們來說是好還是壞事情,它都有不同的面,都有不同的問題存在,我們要像柴靜報道「非典」一樣,為了「真相」深入其中,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真正了解問題本身。

首先是對家庭教育的反思。覺得家長對孩子要平和些,親近些;幫助他,給予他堅定的支援和鼓勵。看完藥家鑫事件背後的故事後,才突然覺得這種所謂教育的傷害和可怕。

乙個生命各個階段的體會是不同的,唯有體會才有成長,唯有傾聽才有尊重,唯有感受才有理解。 「藥家鑫」的事件,是一件交通事故本身反映的一種社會現象、是人性,但深層折射出的是現在家庭教育問題。乙個事件產生,它深層折射的問題,它的源頭在**,我們要多思考,跳出問題看問題,不衝動、不盲目、不求急,有時「慢」也是一種效率。

其次是對人對事要有成熟的態度。所謂成熟,是包容,是平和,是不輕易做評判,是要有「存在即合理」的認識態度。這本書最大的特點是真實,柴作為乙個記者努力做到了客觀,也因此剖現出人性的複雜,善與惡往往交錯,可恨與可憐總是相連。

幾句耐讀的話,值得一品:「哪怕是乙個正義的目的,就像車輪一樣狠狠碾過人心,也是另一種戾氣」。「寬容不是道德,而是認識。

唯有深刻地認識事物,才能對人和世界的複雜性有了解和體諒,才有不輕易責難和讚美的思維」。很多問題不能用道德的眼光去看待。

還有就是對生命的尊重和堅持。一直喜歡柴這個人,喜歡她的銳利、知性,和她的眼睛。。。一些表層的直觀的東西。

看過此書後,更為喜歡,堅持和認真,性情和思想,對生命的坦誠和尊重。為這樣的人所感動。回顧我們每個人走過的軌跡,沒有誰是一帆風順的,我們應該感謝自己經歷的一切,認識自我的同時,也理解他人想法和行為,很多人你可以不認同他的價值觀行為處事,但你一定要先去了解他,把他當成乙個和你一樣對等的人來看待,去理解他的邏輯。

還有一句話,一眼之下就記住了。「理解的基礎是感受,人能感受別人的時候,心就變軟了,軟不是脆弱,是韌性」。這句話認真品一品,會讓自己更加平和,對家人對同事對學生對家長。。。

相信《看見》給我們的啟示不止是生活和工作態度,不止是與人溝通,不止是看問題的方法,我想更多是給我們的人生帶一種感悟!

讀柴靜《看見》有感

用心方能真正看見 李芬2016.8.15 看完柴靜的 看見 感覺她是用心在寫書,就像是對讀者講述一件件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並且講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和酸甜苦辣,以及自己內心的感受,讀來讓人有特別真實的感覺。但心裡卻有一種說不清的滋味,這本書看得很沉重,很久沒有看這麼沉重的書了。在閱讀的時候,心情總是格...

柴靜看見語錄

柴靜 看見 一 1.人,常常被有意無意忽略,被無知和偏見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這些思維,就埋在無意識之下。無意識是如此之深,以至於常常看不見他人,對自己也熟視無睹。2.要想看見,就要從蒙昧中睜開眼來。3.死忙不可怕,可怕的是無意識,那才相當於死。4.像葉子從痛苦的蜷縮中要用力舒展一樣,人也要從不...

柴靜《看見》的讀後感

柴靜 看見 的讀後感提要 她寫的都是別人的事,可這書就是怪,讀完會忍不住想要扯到自己身上來 坦白地說,我並未看過柴靜主持的節目,除了她採訪盧安克那期,網上看的。採訪拍得好,我的注意力都放在盧安克和廣西留守兒童們身上,根本沒留意記者是誰。我認識柴靜,是她的部落格,寫作家野夫那篇。這人寫得好,不是舞文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