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道德規範學習心得1

2021-03-04 09:48:45 字數 5086 閱讀 7596

學術規範

中國傳統文化強調立德、立功、立言。「立德」位於前列,顯然,它比建功立業、著書立說更為重要。德包括政治品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職業道德。

就學者而言,學術道德是立身之本。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除了具備應有的專業知識水平之外,還必須具有相應的科研道德。但是,目前學術界出現了很多的學術失範現象,尤其在高校內層出不窮,嚴重地危及到研究的學術性,造成了許多社會問題。

由此,必須加強研究生的科研道德和學術規範教育,純化研究生學術氛圍以促進社會的發展。

一、加強研究生科研道德與學術規範自我教育的必要性

要強化研究生科研道德與學術規範行為的有效性,就必須首先要重視研究生的自我規範教育,只有這樣才能從研究生自我意識層面樹立學術規範與科研道德的神聖地位,才能使其從內心深處意識到學術規範的重要性與科研道德的必要性,也只有加強自我教育,研究生群體在平時的科研工作與學術活動過程中才能不被外圍的失範環境所影響,減少研究生群體學術失範行為,創造良好的學術研究環境。

二、加強研究生自我教育強化科研道德與學術規範的基本舉措

1.創設純潔的學術環境,引導研究生加強自我教育環境對個體的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要引導研究生加強科研道德與學術規範的自我教育,就必須首先要創造良好的比較純潔的學術環境氛圍,能夠讓研究生切身感受到學術與科研的真正內涵,為其自我教育的實現提供良好的成長空間。用優化的完善的學術規範制度創設純潔的學術氛圍,因為健全的學術規範和良好的學風是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事業健康、文明發展的標誌,也是其繁榮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它能在潛移默化中規範研究生的學術行為,能正確引導正欠規範的學術行為,加強研究生學術規範與科研道德的自我教育。

同時,在學校內部應建立健全良性的學術評價制度,從根本上消除量化的評價標準,消除產生功利性心理與行為的可能性。制度是保障,但更重要的在於引導研究生自我教育的同時,引導學校內的教師員工的學術與科研行為的正確性與規範性。因為他們是與研究生群體聯絡最為緊密的,他們的行為對研究生的學術行為具有更加明晰與直接的影響。

在社會層面,相關國家部門應加大對學術期刊等出版機構的監管力度,整頓學術期刊發表與出版的秩序,消除誘發研究生進行欠規範學術行為的外部因素,為研究生自我規範教育營造積極的健康的外部學術氛圍。

2.努力拓展知識面,研究生掌握專業知識的程度影響著研究生對科研行為的嚴謹性,也同樣影響著研究生在科研道德與學術規範方面的行為特徵。但是在社會高速發展、資訊**多樣、文化多元的時代,僅僅依靠狹隘的專業知識還是不夠的。

在各種量化的評價方面更是站不穩腳的,所以,研究生應意識到在加強自身專業知識學習的同時,要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擴大視野,這樣才可以為自己的學術性填充一點其他專業知識層面的東西。尤為重要的是在業務精深、其他知識面寬博的知識結構下,個體才會具有多方面的思維,其思維才會顯得更加靈敏,才會善於抓住科研過程中的各個方面與各個細節。只有這樣,所涉及到的東西才會引起自己的興趣,也只有這樣,研究生才能發現自己所從事學習與研究方向的眾多問題而不會擔心出不來成果、得不到必要的獎勵與學位的憂慮。

沒有了這種憂慮的研究生才會實心實意、腳踏實地地學習與研究。故此,研究生個體應該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適當選修一些自己感興趣並能與個人專業相關聯的課程,或者自修一些必要的其他專業知識,尤其要養成對於人文知識修習的習慣。只有養成專業知識與多方面知識共同修習的習慣,才會避免學術失範現象。

3.加強自身專業知識的學習,只有擁有較深層次的專業知識,研究生學術規範可能性才會減小,因為擁有較高較深層次專業知識的研究生在其專業學習過程中能堅定不移地深入其所學習與研究的專門領域,也只有擁有較深層次專業知識的研究生才會對其學習與研究的領域產生更大的興趣,才不會在意識層面,在追求真理的原動力方面會出現偏差。由於低層次的教育不同,研究生階段主要的是習成個人良好的業務知識與水準、學習與研究較深層次的專業知識,這是研究生生涯最主要的任務,也是以後參與社會競爭與展現個人實力的最根本的突破口。

研究生只有意識到個人專業業務知識的重要性,才會避免利用投機取巧的行為獲得某些虛假與表面的東西。研究生也只有意識到專業知識對個人在社會成長中

的真正意義之後,才會真正恪守學術規範,才會真正遵守科研道德,實事求是地進行學術鑽研。

4.加強與同行及外界的交流,對於研究生群體來說,正是處於學習與研究所涉專業方向的起步階段,想要取得屬於個人產權的成果,不進行資訊的交流與共享是不行的,更是不可取的。在資訊自我封閉的狀態下做出的成果是不會為社會所認可的,其必然結果就是在功利之欲的促使下,抄襲別人的成果,從而犯下學術與科研之大忌。

所以,要使自己的科研成果得到社會的認可並且避免學術失範行為,就有必要與他人及外界做經常性的資訊交流,在資訊交流過程中,可以借鑑他人的優秀成果與思維方式,彌補自己的缺陷,同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自己的

思維,激發自己的靈感,從而達到科研行為的有效進行。同學之間以及導師之間經常性地將自己的觀點與思維進行交流與分享,便會在交流與分享過程中得到意外的啟發,不但可以借鑑他人的成果與思維方式,還可以感受到他們在科研過程中學術的嚴謹性,從而減少自己學術失範的可能性。

5.加強導師對研究生自我教育的引導與培養,研究生導師的授業特點在於引導研究生走到學科前沿,培養研究生的開拓創新精神,指導研究生開展科學研究,使研究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端正治學態度和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所以導師在加強研究生科研道德與學術規範教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導師應及時與研究生溝通,在平時的指導中將學術規範教育作為基本學習要求。第一在確定導師的時候,各位導師應對所要確定指導的學生進行此方面知識的考察,並進行必要的教育。第二,在平時的指導過程中加強此方面的教育與培養。

第三,導師應加強自身的學術修養。導師是研究生科研學習的模範,所以研究生導師自覺加強自身的修養,才能對研究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我們堅信,只要我們陝科大師生同心協力,緊緊圍繞建設一流大學的巨集偉目標,定能營造出乙個永遠的求是的陝科大。

學術道德規範學習心得

我們首先應該明確學術道德和學術規範是科學研究工作者應遵循的基本倫理和規範,是保證學術正常交流、提高學術水平,實現學術積累和創新的根本保障。近年來,學術活動中道德失準、行為失範的問題時有發生。一些學者違背學術研究目的,或急功近利,粗製濫造;或媚於世俗,熱衷炒作;更有甚者,喪失學術道德,以抄襲剽竊為手段換取一時之名利。

這些行為和現象雖屬個別,但若不加以制約,將嚴重汙染學術環境,影響學術聲譽,阻礙學術進步,進而影響整個學術群體的創新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強調立德、立功、立言。「立德」位於前列,顯然,它比建功立業、著書立說更為重要。

德包括政治品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職業道德。就學者而言,學術道德是立身之本。我們必須認真學習和反思學術道德規範對我們的要求。

現如今在我國,學術腐敗有很多種表現形式,例如製造學術泡沫、搞假冒偽劣、抄襲剽竊、進行錢、學、權的三角交易、從事注水學位教育或培訓、在學術評審拉關係以及辦刊收費等等,都是學術腐敗在學術研究領域的具體體現。學術規範問題已經由乙個單純道德層面上的問題日益演化為乙個身跨道德與法律兩個層面的重要現實問題。對這一問題,單純依靠道德建設已難以甚至無法收到實效,必須要在強化學術道德建設的基礎上,重視和加強學術法制建設,提高法律介入學術研究領域的頻率與效能。

我覺得應當盡早出台相關的法律、法規,使其有法可依。這既是依法治國在學術研究方面的基本要求,也是現階段治理學術腐敗的內在需要。此外,從根本上來說,學術腐敗的產生主要還是根源於目前我國極不合理的科研評價機制。

這種畸形的科研評價機制日益腐蝕著學者們的學術良知與職業精神,使得越來越多的學者不願意再坐冷板凳,而更傾向於在學界投機鑽營,謀名取利。基於此,要從根本上治理學術腐敗,不僅要重視學術法制建設和學術道德建設,更要重視良好學術體制的建設。畢竟,只有當我們從體制上**了容易滋生學術腐敗的土壤,並進而淨化了學術研究的環境時,才能夠使學術腐敗因最終無處容身而歸於消亡。

學術風氣不僅關係到學術自身的傳承與創新,而且關係到整個社會的風氣、整個民族的精神狀態。學者的學術研究不僅為社會生產思想和理論, 而且為社會提供理想和信念。不良的學風不僅損害學者和學術的形象,而且會影響公眾對價值理想和價值導向的認同,從而影響到整個民族的精神狀態和整個國家的社會風氣。

研究生學術誠信的缺乏危害程度非常大,當前研究生學術誠信缺乏的原因既有社會歷史的客觀原因,也有個人主觀因素的影響。研究生學術誠信建構的主要途徑在於:從外在方面創設健康的學術生態環境和建立良好的學術評價制度;從內在方面狠抓養成教育,提高研究生的道德自律能力和法制觀念,培養研究生良好的學術道德品質。

我們研究生作為高等教育最高層次培養人才,在形成良好的學術風氣、塑造濃厚的學術氛圍、建立誠信的學術機制、培養自覺的學術意識以及提公升高校學術層次等方面肩負著歷史的重任,理應成為學術道德的遵守者和學術規範的恪守者。今日研究生,明日之學者。作為有責任感的浙江工業大學研究生,杜絕「學術腐敗」、摒棄「學術造假」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更是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明確要求,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做乙個有理想、有作為、與時俱進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人。

二、堅持真理、尊重科學、勤奮學習、誠信科研,拒絕做有損個人名譽、學校聲譽和學術道德的行為。

三、弘揚勇於探索、開拓創新的科學精神。以創新為己任,求真務實、精益求精,自覺抵制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

四、爭做遵守學術道德,恪守學術規範的先行者。大力倡導學術監督、積極開展不同學術觀點間的自由討論,營造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學術氛圍。

五、倡導嚴謹的治學態度,防止學術浮躁,注重**質量,不抄襲、不剽竊,培養良好的創新精神和卓越的創新能力。

六、堅持品行為立身之本,勇於與不良風氣做鬥爭。嚴格遵守學術規範,全力抵制各種汙染科學風氣的行為,堅決杜絕喪失學術道德的行為,積極反對各種形式的粗製濫造和低水平重複行為。向假冒偽劣學術宣戰。

做學術道德和學術規範的推進者,為光大浙江大學的學術風氣貢獻自己的乙份力量!

我們堅信,只要我們浙工大師生同心協力,秉承「厚德健行」的校訓,緊緊圍繞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巨集偉目標,定能營造出乙個永遠的求是浙工大。

學術道德和學術規範是科學研究工作者應遵循的基本倫理和規範,是保證學術正常交流、提高學術水平,實現學術積累和創新的根本保障。近年來,學術活動中道德失準、行為失範的問題時有發生。一些學者違背學術研究目的,或急功近利,粗製濫造;或媚於世俗,熱衷炒作;更有甚者,喪失學術道德,以抄襲剽竊為手段換取一時之名利。

這些行為和現象雖屬個別,但若不加以制約,將嚴重汙染學術環境,影響學術聲譽,阻礙學術進步,進而影響整個學術群體的創新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強調立德、立功、立言。「立德」位於前列,顯然,它比建功立業、著書立說更為重要。

德包括政治品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職業道德。就學者而言,學術道德是立身之本。「賀海波事件」,表面上看似單一的,實際上是一種現象的表露;表面上看似偶然的,實際上有其產生的必然性。

事件已對浙江大學的聲譽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而且這些傷害和影響還將會持續相當一段時間,能否盡快挽回影響,對我們是一大考驗。

關於學術道德規範學習心得

三 對自己或他人的作品進行介紹 評價時,應遵循客觀 公正 準確的原則,不得徇私舞弊或謀求不正當利益 在充分掌握國內外材料 資料的基礎上,做出全面分析 評價和論證,不得故意拔高或壓低被評價成果的價值 四 在科技探索中,必須一絲不苟地記錄並如實報告實驗結果和統計資料 五 合作作品應按照在學術成果產生過程...

道德規範學習心得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 學習體會和學習後的反思 朱坡中心小學一組楊洋 身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感教育事業是一項艱鉅而光榮的事業。這份事業的做的好與壞,說大點直接影響著國家的未來,說小一點直接影響著個人終身的發展。不管怎麼樣,國家和個人都和自己緊緊的聯絡在一起。社會稱呼教師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所以教師不...

道德規範學習心得體會

斷江中學彭召引 教師不是神,愛情婚姻 子女家庭 經濟收入 名譽地位等種種人生瑣事必然會影響自己的情緒。當心情不好時,很容易將內心的煩躁投射到學生身上,語言不檢點,甚至動手施暴,打碎了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使學生感到緊張 委屈 怨恨,給學生造成負面影響,造成學生對社會的不信任,甚至可以影響學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