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壩小學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情況匯報材料

2021-03-04 09:47:26 字數 4533 閱讀 2735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從改革課程體系入手,提出了國家、地方和學校**課程管理制度,設計了校本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等新的課程門類,明確指出學校在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應根據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或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還規定:「從小學至高中設定綜合實踐活動並作為必修課程,其主要內容包括資訊科技教育、研究性學習、社群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

這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結構性突破。校本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實施成為新一輪課程改革中最引人關注的新型課程,也是課程改革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下面就我校校本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和實施工作向各位領導作乙個匯報。

一、更新教育觀念,正確把握課程內涵

教育理念決定教育的成敗,因此正確把握校本課程的內涵就顯的尤為重要。

我們認為校本課程是以學校為基地,以教師為主體,以學生發展為目標的具有廣泛的參與基礎的合作探索、共享開發成果的應用性課程。它是校長辦學思想的集中體現,是建立特色學校的必然選擇。集中體現了一所學校教育價值的取向,引領著學校教育的活動方式,並直接影響學生的發展和整體教育質量的提高。

在新課程的實踐中,在抓好科學實施國家課程、努力探索各學科教學模式的前提下,根據區域、學校、師生的差異,努力開發建設好具有地方特點、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這不僅是學校教育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充分滿足學生學習的興趣與需要,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形成學校特色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設一支現代化教師隊伍的重要途徑。校本課程開發的型別有多種如,選用、改編、新編、拓展、補充等。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絡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注重對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體現經驗和生活對學生發展價值的實踐性課程。它是由國家設定、由地方和學校根據教育部的有關要求自主開發實施的課程,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絡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綜合實踐活動最基本的內容領域包括研究性學習、社群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資訊科技教育等方面。

⑴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基於自身興趣,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學生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

⑵社群服務與社會實踐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超越單一的教室空間,參與社群和社會實踐活動,以獲得直接經驗、發展實踐能力、培養社會服務意識、增強公民責任感為主旨的學習領域。

⑶勞動與技術教育是以學生獲得積極勞動體驗、形成良好技術素養為主的多方面發展為目標,且以操作性學習為特徵的學習領域。

⑷資訊科技教育是為了適應技術迅猛發展的資訊時代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而設定的學習領域,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以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和資訊科技操作能力為主要目標,以操作性、實踐性和**性為特徵的基本學習領域之一。

無論是校本課程,還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都是新課程計畫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主動、生動、和諧發展的重要載體,更是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實現學校辦學特色的必然選擇。下面我就談談我校校本課程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情況。

二、校本課程的開發

(一)確定校本課程開發思路

1、社會、學生的發展需求。社會發展需要、學生發展需求,是我們開發校本課程首先要考慮的因素。社會需要創新型人才,教育就應主動調整自己的培養目標,突出創新精神培養。

學生對什麼感興趣,最希望學些什麼,校本課程開發就應朝著什麼方向努力。學校、老師的主觀願望要符合實際,這「實際」就是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學生發展的實際需求。我們在開發校本課程的過程中,最初也是以學校為主制定課程開設方案,但經一調查,發現學生都不喜歡,跟學生的願望有很大距離。

後來學校的思路變了,先讓教師在了解學生需求的基礎上提出課程開設申請,再由學生自願報名選擇,學生願意學的課程保留下來,沒人選擇的課程就取消。這樣一來,課程開設與學生選課成了供求關係,教師竭盡全力為學生發展服務,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調動起來。這一例項反映了校本課程開發的一條基本規律,那就是全心全意地為社會發展、學生發展服務,否則就沒有市場,不會受歡迎。

如書法寫字課的開設就是針對當前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學生及社會人士對書法寫字的認識出現偏差,認為無需再重視書寫的能力,有計算機代替,導致學生書寫能力的下降,我們就根據學生的書寫狀況開設了寫字課。

2、學校的辦學思想和特色。學校發展的生命是辦學特色。辦學特色是在學校富有特點的辦學思想的支撐下逐步形成的。

教育方針提出全面發展,這是基本要求,學校應在此基礎上有自己獨特的思考,努力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辦學有特色,才能吸引社會家長的注意,生存發展才有基礎。具體地說,辦學要有特色,就要在辦學目標特色化、課程設定特色化、教學體系特色化、教學管理特色化、教師隊伍建設特色化、校園文化建設特色化等方面下功夫。

課程設定特色化,一要靠開發有特色的校本課程,二要按照有特色的思路進行各種課程的特色組合。因此,學校要開發什麼樣的校本課程,還要看校長對辦學目標怎麼理解,想通過怎樣的課程內容和體系實現辦學目標。我們提出了「主體性人格教育」辦學理念,以「依法治校、德育立校、民主理校、教科興校、特色強校」為行動目標,所有的校本課程開發都圍繞這一目標開展。

3、當地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課程資源。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經濟文化發展的特點和優勢。這些都可以成為寶貴的課程資源。

開發校本課程,應當注意分析當地經濟文化發展的特點或優勢,努力發掘當地蘊藏著的課程資源。這樣開發出的校本課程才容易突現學校特色。

4、學校教師隊伍的專業特長。教師教有專長,學生才能學有特色。因此教師的專業發展應該在樣樣都了解的基礎上努力實現專業化。

學校教師隊伍建設應重視教師的專業發展,使每位教師逐漸形成自己的專業特長。校本課程開發,就要考慮教師業務專長問題,發揮出教師的專長優勢。

(二)、確定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

校本課程方案由兩塊組成:一塊是學校層面的課程方案;另一塊是教師層面的課程綱要。

前者包括以下內容:

1.調研確立開發校本課程的基本依據。

2.確立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

①培養學生學會利用多種方式蒐集、整理資料資訊,統計分析製表,寫調查報告和**的能力。

②培養學生動手製作能力、動口表達能力、協作能力、歸納總結能力。

③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高尚情感及自覺承擔起建設祖國的責任感。

3.確立校本課程的大致結構。

後者內容主要有:

1.教師根據自己的特長與學生的現狀,確立課程目標,簡述主導性課程目標,報校本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

2.確定課程內容,簡介主要的專題或內容要點以及活動安排;

3.進行實施說明,提出對教學方式、課時、場地、裝置、班級規模等方面的要求;

4.考試評價說明,包括考核方式、記分方式、成績構成等。

三、校本課程及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

(一) 課程的開設

按照《義務教育課程設定實驗方案》的要求,校本課程從小學起始年級開設,綜合實踐活動從小學三年級起開設,反映在課程表上的周課時量為3——6節,具體設定如下表:

(二)課程的實施

(1)建立健全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領導組織

為確保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順利開展,我們成立了以學校校長為組長,教導主任及教研組長、學校骨幹教師為組員的校本課程領導小組,既有行政干預,又有技術保障,既有專家進行理論的指導,又有專任教師組織具體實施。負責課程規劃、課程審議、課程實施、課程評價、教材編寫與管理、教師培訓等工作,確保校本課程開發工作健康發展。

(2)加強校本課程的師資培訓和課題研討

①在校本培訓中設立校本課程開發專題,進行講座輔導和自學研討,深入領會校本課程開發的意義和作用,提高認識,明確目標。

②以學科教研組為單位,根據學科特點、學生實際、學校狀況、及目標導向等因素,研究開發校本教材,將此作為教研組教研活動和集體備課活動的乙個重要內容。

③強化科研意識,以「校本教材開發」為課題展開研討,使校本教材的開發步入科研、教研的科學軌道。如《心理健康教育》、《合作學習》我們都與申報的課題進行有機結合。

④創造條件,開展校本課程開發的技能培訓。

(3)加強課程實施的管理

學校管理:

①學校每學年制定《學校課程實施方案》,明確教導處、教研組在課程實施中的責任。

②學校定期召開校本課程專題研究會議,對課程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改進,對一些經驗及時總結交流。

③教導處具體對校本課程進行評價:每學期檢查教師備課情況至少2次,聽評課1次,對學生學習情況評價1次。

④學校經常組織教師參加校本課程專題培訓。

⑤教師根據學校《學年課程實施方案》和《校本課程實施方案》科學有效地進行教學。

教學管理:

①施教教師要撰寫校本課程綱要。包括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或活動安排、課程實施建議、課程評價建議。

②施教教師要分學期根據教學內容制定教學計畫、安排教學進度、認真備課,經常撰寫教學反思和教學隨筆,做好學生個案跟蹤記錄,積累學生學習歷程中的成果。

③教師的專業素養水平直接影響著教育教學的效果與質量,校本課程的開發給予了教師乙個專業成長的理想空間,教師要制定自我發展規劃,不斷學習,提高校本課程施教能力。

學生管理:

①學生要積極參與校本課程的學習和各項活動及各種競賽。

②正確對待並協助老師做好課程評價。

校本課程開發與實踐是乙個動態的過程,它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善起來,更不可能很快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關鍵是行動,知識只有在親身經歷中才能獲得。因此,在實施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中,學習教學理論、課程理論、貫徹課改精神、激發和培養師生自主開發課程的興趣和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在今後的教育實踐中,我們將充分發揮校本課程、地方課程、綜合實踐活動等課程的作用,全面落實課改精神,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

二0 一四年五月二十四日

小學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

郭店完全小學 2013年8月 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組成部分,搞好校本課程的開發是落實新教體 2010 72號檔案精神和新課程的需要,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給學校的發展 給教師專業的發展 給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我校堅持以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本,以興趣性 拓展性 實踐性為主,發展學生個...

新壩中心小學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五 實施原則 1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注重知識性學習,更注重實踐活動與操作技能的訓練。2 分層遞進原則 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實施不同層次的課程內容,並按教育邏輯進行序列化。3 自主性原則 同一層次的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 特長選擇不同的課題或活動方案進行學習。4 充分利用資源原則 盡可能地利用學校和...

小學校本課程開發計畫

一 指導思想 以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 試行 的基本精神為指導,調動學校自主開發課程和自主管理課程的積極性,充分利用我校和社群的課程資源,通過與外部力量的合作,採用選擇,改編,新編教學材料或設計學習活動的方式,研究 開發校本課程並逐步形成適應地方 學校和學生特殊需要的,體現學校辦學特點的學校課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