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研究方法有哪些研究方法有哪些

2021-03-04 09:46:44 字數 5128 閱讀 8823

課題研究方法有哪些:

問卷調查法、訪談、個案研究、實驗法、觀察法、文獻研究等

1、行動研究法:制定個性研究方案,通過學生實踐情況進行分析,再研究調整重新進行實踐。並將經驗總結、記錄,形成有價值的文字。

2、資料收集法:深入班級,深入學生個體,對學生現狀進行調查,利用不同的資源進行收集,找準問題所在,明確研究物件。

3、學生帶動法:通過一小部分學生先學、先走,在帶動、感染他周圍的學生也來學習。

4、教育實驗法:立足於自己的所在的教學班級,通過實驗前、後學生科學學習的變化,找到適合學生科學素養發展的方案。

5、個案研究法:結合課題研究目標,引導學生從實際出發,制定學習計畫,針對個性發展的需要,進行有效指導。

6、文獻法:廣泛收集整理文獻資料,如經典書籍,名人格言,以及課程標準推薦的書目,為學生閱讀提供具有時代性,創造性的正面教材。

7、教育調查法:深入班級,深入學生個體,就學生課外閱讀現狀進行調查,選取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進行縝密分析,找準問題所在,明確研究物件。

教育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觀察法

1.觀察法:為了了解事實真相,從而發現某種現象的本質和規律。

2.觀察法的步驟:觀察法的實施分為以下三個步驟,步驟之一就是進行觀察研究的設計,此步驟可分為如下幾個方面:

(1)作大略調查和試探性觀察。

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於蒐集材料,而在於掌握基本情況,以便能正確地計畫整個觀察過程。例如:要觀察某一教師的教學工作,便應當預先到學校大致了解這位教師的工作情況,學生的情況,有關的環境和條件等等。

這可以通過跟教師和學校領導人談話,查閱一些有關的材料,如教案、教學日記、學生作業等,以及聽課等方式進行。

(2)確定觀察的目的和中心。

根據研究任務和研究物件的特點,考慮弄清楚什麼問題,需要什麼材料和條件,然後作明確的規定。如果這規定不明確,觀察便不能集中,結果就不能深入。觀察不能有幾個中心,範圍不能太廣,全部觀察要圍繞乙個中心進行。

如果必須要觀察幾個中心,那就採取小組觀察,分工合作。

(3)確定觀察物件

一是確定擬觀察的的總體範圍;

二是確定擬觀察的個案物件;

三是確定擬觀察的具體專案。比如,要研究新分配到小學任教的中師或大專畢業生在課餘時間進行業務、文化進修的情況,那麼,擬觀察總體就是教師工作年限達一年或兩年的新教師。在這一總體範圍內,再定下具體觀察哪幾所小學,哪幾個教研組中的哪些教師。

具體觀察名單確定以後,再把擬觀察的時間、場合、具體觀察專案確定下來。

(4)制定觀察計畫

觀察計畫除了明確規定觀察的目的、中心、範圍,以及要了解什麼問題、蒐集什麼材料之外,還應當安排觀察過程:觀察次數、密度、每次觀察持續的時間,如何保證觀察現象的常態等。

(5)策劃和準備觀察手段

觀察手段一般包括兩種:

一種是獲得觀察資料的手段;一種是儲存觀察資料的手段。

獲得觀察資料的手段主要是人的感覺器官,但有時需要一些專門設定的儀器來幫助觀察,如觀察屏、計算機終端裝置、更高階的如動作反應器等。這些儀器主要起兩方面作用:保證觀察的客觀性與提高觀察的精確性。

在儲存資料的手段中,人腦是天然器官。但這種與觀察主體連在一起的儲存手段缺乏精確性和永續性,也不能實現資料的客體化。因此,人們先利用文字、圖形等符號手段,進而又利用攝影、錄音、錄影等技術手段,把觀察時瞬間發生的事、物、狀況以永久的方式,準確地、全面地記錄下來,供研究地反覆觀察資料和分析資料所用。

無論哪一類手段,都應在觀察開始前就準備好,對觀察中使用的種儀器也須事先作好功能檢查,以保證在使用過程中不出現障礙。對於觀察人員來說,必須掌握使用儀器的基本方法,並知道在觀察中應做些什麼。如要詳細、全面拍攝一堂課,一部攝像機是不夠的。

觀察者應準備幾部攝像機,並事先作好分工。即使是作觀察記錄,也需要事先作好設計。在記錄紙上印好以一定的格式排列的必須記錄的專案,還可以約定一些記錄符號,以儘量減少現場記錄時書寫文字的時間。

我們以中學生課堂行為記錄為例,見表5-1。在下面**中,研究人員根據研究需要,列出他認為在課堂上學生可能發生的行為。但估計所列不會完全,所以留出一些空格,讓觀察員在需要時使用。

研究者如果要請別人幫助觀察,必須事先和觀察人員講清楚每乙個專案的具體所指,遇到意外情況的處理方法,要求他們熟悉每乙個專案的所在位置。為了穩妥起見,還可以在正式觀察前先作幾次觀察練習,幫助觀察人員熟悉**的內容;如發現**的缺陷,可在正式觀察前作出調整。

(6)規定統一性標準

為了增加觀察的客觀性,為了便於衡量和評價各種現象,為了易於用數量來表達觀察的現象,為了使觀察結果可以核對、比較、統計和綜合,必須事先考慮自己的觀察可能涉及到的各種因素,並對每一因素規定出統一的標準。每次觀察或觀察同一現象的不同觀察者,要堅持採用統一的標準去衡量。這主要在於,不同的研究專案常會涉及到不同性質的標準。

如:有的涉及到單位問題,如怎樣衡量學生表現的知識質量;有的涉及到定義問題,如怎樣才算違反紀律;有的涉及計算方式問題,如怎樣登記和表達學生之間產生的矛盾的頻率,等等。對類似問題,都應事先做好統一規定。

(7)逐段提出觀察提綱

在觀察計畫的基礎上,應對每次或每段(幾次同一性質上一內容的觀察組成一段)觀察提出具體提綱,以便使觀察者對每一次觀察的目的、任務和要獲得什麼材料非常明確。觀察提綱可以包括本次觀察要解決的具體問題,並且應當在前一次觀察的基礎上,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提出來。亦可採用**的方式,以便於分類統計。

觀察實際過程,加以分析研究,得出某種結論。也許可以形成某個研究課題。

二、調查法:

同樣是為了了解事實情況,分析事實情況,得出結論,證實某種問題,以便改進工作(包括改進研究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課題。

包括問卷調查、訪問調查等。了解事實情況、分析情況、認真研究,得出結論,尋找解決辦法或進一步研究的方案。

舉例說明調查法的操作過程:

抽樣調查的主要步驟

在實際的抽樣操作中,整個過程可大致分為如下步驟:

1.確定調查的目的(確定問題,形成假說;通過調查驗證假說,使問題明確化,得出結論)。

2.確定抽樣總體。要從中進行抽樣的總體應與要得到資訊的總體(目標總體)一致。從樣本得出的結論適用於被抽樣總體,超出這個範圍結論的適用程度取決於被抽樣總體與目標總體的差異程度。

3.確定待收集的資料。一般只收集與調查目的有關的資料,過長的調查表會降低回答的質量。

4.選擇抽樣方法。這時總體中的哪種單位作為個體基本上可定下來。

5.編制抽樣框。如學校名錄、學生花名冊等。

6.確定需要的精確度。因抽樣調查是要由樣本推斷總體,會帶有某些不確定性。一般是對相對誤差或絕對誤差作出概率水平上的要求。

7.估計樣本容量,估計費用。

8.抽樣試驗,在小範圍內試填一下調查表,做些必要的改進。

9.實地調查工作的組織。按抽樣方案進行調查。對收回的調查表的質量及時進行檢查。對不回答的表要有處理方案。

10.根據所用的抽樣方法進行資料分析。

11.可對同樣的資料採用其它的分析方法,以作比較。

12.寫出調查報告。留存有關總體的資訊,它們可能對將來的抽樣起指導作用。

對於教育現象,有時難於進行嚴格意義上的概率抽樣,可以考慮採用下列方法抽樣:從總體中選出若干有代表性的大單位(群),在群內進行概率抽樣;從乙個小總體中選出接近於研究者對總體平均數的印象的那些個體;樣本限於總體中易於取到的部分;樣本是隨便選取的;樣本由自願被調查的人員組成;等等。但對這樣得到的樣本要選擇適當的資料分析方法,對結論也要慎重,應充分利用其它資訊進行核查、確認。

在教育現象的研究中,研究者的智恝、經驗和抽樣技術的有機結合,是獲取好樣本的關鍵。

三、測驗法:

是想描述某些行為的狀況,或推論某些行為的狀況(包括:能力與成就,個性、興趣、動機、態度、觀念及心理需要等);從而考慮改建的策略或方案,或進一步形成新的研究課題。

在教育學和心理學中,測量被用作定量研究的重要方法。主要功能是評估、診斷和**。(舉例,如***老師所做的「學生自學能力測驗(試驗)」,就是為了了解小學中高年級學生的自學能力究竟能達到何種程度)。

所謂測量就是根據一定的法則,將某種物體或現象所具有的屬性或特徵用數字或符號表示出來的過程。測驗法是教育和心理學測量的一項主要內容和形式。

測驗的客觀性是關於測驗系統化過程好壞程度的指標。測驗的控制,在不同時間對於同乙個被試,或同一時間對於不同的被試,其意義都應該是相同的。保持刺激的客觀性則要遵照一定的程式予以控制。

(如周文琴老師在做這一測試前邀請我去在他們的家長會上的講話,目的就在於排除和避免人為因素影響,排除測驗的隨意性和不真實性,實現評測標準的同一性)。

推論的客觀性指對同一結果不同的人所做的推論應該一致,同乙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對同一結果的所做解釋應該相同。

四、行動研究法:

行動研究法是一種適應小範圍內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於建立理論、歸納規律,而是針對教育活動和教育實踐中的問題,在行動研究中不斷地探索、改進改進工作,解決教育實際問題。行動研究將改革行動與研究工作相結合,與教育實踐的具體改革行動緊密相連。(特點是邊執行、邊評價、邊修改)。

模式基本是:計畫——行動——考察——反思(即總結評價)。教師個體比較適用。

另一種模式:預診——蒐集資料初步研究——擬訂總體計畫——制訂具體計畫——行動——總結評價

從上述行動研究法的幾個步驟中可以發現三個明顯的特徵:

一是具有動態性,所有的設想、計畫、,都處於乙個開放的動態系統中,都是可修改的;

二是較強的聯合性與參與性,研究者、教師、行政人員的全體小組成員參與行動研究法實施的全過程。

三是在整個研究過程中,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貫穿於行動研究法工作流程的始終。

具體說說操作方法:

1.預診:這一階段的任務是發現問題。對教學或學校工作中的問題,進行反思發現問題,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診斷,得出行動改變的最初設想。在各步驟中,預診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收集資料初步研究:這一階段成立由教研人員、教師和教育行政人員組成的研究小組對問題進行初步討論和研究,查詢解決問題的有關理論、文獻,充分占有資料,參與研究的人員共同討論,聽取各方意見,以便為總體計畫的擬定做好診斷性評價。

3.擬定總體計畫:這是最初設想的乙個系統化計畫。行動研究法是乙個動態的開放系統,所以總體計畫是可以修訂更改的。

4.制定具體計畫:這是實現總體計畫的具體措施,它以實際問題解決的需要為前提,有了它,才會導致旨在改變現狀的干預行動的出現。

5.行動:是整個研究工作成敗的關鍵。這一階段的特點是邊執行、邊評價、邊修改。

在實施計畫的行動中,注意收集每一步行動的反饋資訊,可行的,則可以進入下一步計畫和行動。反之,則總體計畫甚至基本設想都可能需要作出調整或修改。這裡行動的目的,不是為了檢驗某一設想或計畫,而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

在行動研究中,過程性資料的蒐集、整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微型課題研究方法有哪些

微型課題研究的方法有哪些?方法是解決思維 表達 行動等問題的門路 程式,是 過河的橋 通往遠方的路 認識事物借助的工具。微型課題研究的方法有很多,如 行動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 經驗總結法 案例研究法 調查研究法 問卷法 觀察法 訪談法 經驗總結法等,這裡介紹幾種常用的方法。1 總結經驗法 實踐是理論的...

研究方法有哪些

畢業 開題報告的研究方法都有哪些啊 0分調查法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 有計畫 有系統地蒐集有關研究物件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調查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法 觀察法等方法以及談話 問卷 個案研究 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畫的 周密...

說明方法有哪些

說明方法有哪些?各是什麼作用?常見的說明方法有下定義 分類別 舉例子 列數字 作比較 打比方 畫圖表等。下定義 是用一種基本固定的判斷格式,簡明地對說明物件的本質屬性加以概括的說明方法。下定義的說明方法能夠起到準確簡明地說明事物的本質特徵的作用。分類別 是根據形狀 性質 功能 成因等方面,把事物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