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讀書感悟

2021-05-15 23:45:30 字數 3497 閱讀 3306

「夜半讀書,紅袖添香」印象中古人讀書帶著幾分執著,幾分痴迷。「鑿壁借光」「囊瑩映雪」在別人看來或許太過艱苦,殊不知讀書人樂在其中。如今,讀書的味道發生了變化,如同一條河流,出發時是清澈的涓涓細流,一路奔騰,慢慢加速,行進過程中摻雜了太多功利,於是變得汙濁,方向也發生了改變,讀書不再是自己的需求而是迫於學習工作的要求。

閒暇時間,多種多樣的娛樂方式迷亂了雙眼,書籍像乙個失寵的孩子被我們冷落在一邊,慢慢淡出視線,卻不知道,我們是錯過了最美好的風景。

讀書使女人優美。女子盛時無十年,女人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景致,每個階段的女人都可以是美麗綻放的,只是這美麗的內涵不同,由內到外的美麗無關歲月的流淌,乙個好女人就像一本好書,需要內涵來支撐,時間來點韻。婉約的詞句是李清照的內心獨白,歷經時間的淘洗,它們熠熠閃光,後人記住了詞的同時也記住了這位久經坎坷依然美麗的女子;「人生是一襲華美的袍子,上面爬滿了蝨子」張愛玲用自己悽感的筆觸記下關於人生的思考,像一朵冷豔的鬱金香開在人們心中;面如桃花的林徽因更是因自己的才氣成為女人心中的楷模,男人心中的理想女士。

愛讀書的女人是美麗的,當你閱讀的時候常常會心一笑,微笑便是最好的敷粉和裝點,比任何色彩的塗抹都光彩奪目。一朝春盡紅顏老,萬千寵愛成過往,再美的紅顏也經不起歲月的磨礪,當青春逝去,有些人驚恐萬分,不知所措,熱愛讀書的女人則可從容面對,以優美的姿勢坦然接受。

讀書使男人睿智。讀書的男人更善於思考,行走於文字之間,碰到疑問處,駐足思索,加點生活的體驗,剎那間的頓悟會讓你驚喜萬分,所謂「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讀書的男人更加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從書中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所以面對更強的人不必自卑,長久的讀書可養成恭敬的習慣,知道世界上可以為師的人太多,切不可驕傲,這種不卑不亢的精神使男人更具魅力;讀書的男人較少持續的沉淪悲傷「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他們懂得「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道理,從書中得到安慰,因此行動起來決斷堅定。有的演員說:

「生活中我只能扮演自己,而當了演員,我就可以不停地扮演別人,找到另外一種人生的體驗」人們常常期待睿智的男人擁有豐富的經驗和閱歷,而男人在書中能找到自己未能體驗的豐富人生,充實起來,睿智起來。

讀書可供消遣,可供裝飾,可以增長才幹,既能使女人優美,也可讓男人睿智,但如果掌握不好正確的讀書方法,則會事倍功半。楊振寧教授主張「滲透」讀書法:當我們專心學習一門課程時,如果有意識的吧智慧型的觸角伸向鄰近的知識領域,必然別有番境地,得到意想不到的新發現。

正如我們學習政治的時候,許多的真理抽象難懂,但如果吧它們放在歷史的情境中理解就容易多了。觸類旁通,不僅能大力提高學習效率,還能使視野開闊,思想活躍。魯迅主張「跳讀」法,他認為:

碰到疑問而只看到那個地方,那麼無論多久都不會懂的,所以跳過去,再向前進,於是連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這樣的方法有利於對書本的整體理解。另外,我們要將精讀和泛讀結合起來,既要廣泛的瀏覽各種書籍,又要對一些經典名著反覆鑽研,細細品味。

「書猶藥也,可以醫愚」不同種類的書,猶如不同的藥,可醫不同的愚昧,提公升自己。詩歌由詩人的血和淚濃縮而成,讀詩時能體會到一種強烈的心靈體驗。「鳳凰涅盤,浴火重生」郭沫若用激昂的筆調驅走了多少麻木的神經,喚起人們對祖國新生的渴望;**是閱讀中最好的從現實脫離的方法,深深投入後,便會和主人公同喜同輩悲,即使讀完,一時間也無法從虛擬的情景中擺脫出來。

在讀張愛玲的《半生緣》,那段時間,情緒隨著曼楨的遭遇而起伏,和世鈞的感情穩步發展,替她感到高興,遭到沈鴻才的欺辱,又為她感到強烈的不公,,當讀到她的孩子生病無人照顧時也不禁流下眼淚,讀完後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思考曼路為何如此絕情,人情竟如此冷漠;散文是一種最好的交談,讀一下樂一下,讀一下愣一下神,帶著愉快的心情閱讀就像漫步在春意盎然的郊外,尋尋覓覓,走走停停,不必在意目的地在何處,只需把心投入到當前的景色便好。還有人物傳記,紀實文體等,都能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閱讀感受,體驗讀書的多種樂趣。

童年時,暢遊於一篇篇童話故事中,每天都做著灰姑娘和青蛙王子的美夢;青年時,滿腔熱血,豪情萬丈,在激揚的文字中指點江山;到了中年,心智變得成熟,每次摔跤碰壁無處訴說時,便從書中尋找安慰,得到力量,揚起嘴角,重新出發;老年是人生的最後一站,歷盡滄桑,猛然發現,身邊知心的人寥寥無幾,而書籍像一位忠實的朋友,你見與不見,他都在那裡,於是會心一笑,能夠得此知己,一生足矣。

讀書 讀書是完成生命自我救贖的一種方式,就像溺水的人渴望抓住救命的稻草——肉體在喧囂的世俗裡下沉需要憑籍形而上的力量來提公升和拯救。書就有這樣的浮力——讀的書越多,承載肉體的浮力就越大,完成泅渡和救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當然,這需要具有審美的眼光和辨析的能力,否則,就如菲爾丁所言:

「不好的書也像不好的朋友,可能會把你戕害」。

讀書增長才幹,開闊眼界,明白事理,陶冶性情,改變命運,「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弗·培根),惠普爾也說:「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讀書的用意之大已無可辯駁。物質生活的殷實逐步把人們的精神生活引向豐富,人們由生存需要向發展需要邁進,自我價值的實現和思想境界的提公升,有賴於通過讀書實現。

個人素質的提高,心靈世界的充實,精神壓力的緩解,社會地位的進步,都與書有著密切的聯絡。在越來越多的汲取知識營養的方式中,讀書是最古老也是最有效的一種。和其他浮光掠影式的速食文化快餐相比較,讀書滋養、淨化、提公升靈魂的作用最明顯。

當今世界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的工作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網際網路的普及,影視文化快餐的氾濫,也影響著每個人的價值取向。人們一度更多地注重眼前的利益,追求「短、平、快」,思想浮躁已成通病,能夠靜下心來耐住寂寞堅持讀書的人日趨流失。然而,事物的發展總是辨證的,從某種程度上說,獲取物質財富和社會地位的能力的大小最終取決於人的精神素質的高低,從書中汲取營養的多寡,決定了乙個人能夠走多遠。

因為,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對此,弗·培根說的好:「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驗又補讀書之不足,蓋天生才幹猶如自然花草,讀書然後知如何修剪移接;而書中所示,如不以經驗範之,則又大而無當。

狡黠者鄙讀書,無知者羨讀書,唯明智之士用讀書,然書並不能用處告人,用書之智不在書中,而在書外,全憑觀察得之」。

據報道,一些功成名就或者獲取豐厚物質回報的成功人士又坐回了課堂——後勁不足使他們面臨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而更多的人則是在生活中從書裡認識自己,塑造自己,汲取精神的力量。俄羅斯當代著名作家尤里·邦達列夫說過一段非常精彩的話:「乙個人開啟一本書,就是在仔細觀察第二生活,就像在鏡子深處尋找著自己的主角,尋找著自己思想的答案,不由自主地把別人的命運、別人的勇敢精神與自己個人的性格特點相比較,感到遺憾、懷疑、懊惱,他會笑、會哭、會同情和參與——這裡就開始了書的影響。

所有這些,按照托爾斯泰的說法,就是『感情的傳染』。幾乎在每個人的命運中,印刷的話語都起了無與倫比的作用。最值得遺憾的人就是不曾醉心於一本嚴肅的書的人——他拋棄了第二現實和第二經驗,因而最終就縮短了自己生命的時日」。

當代中國正在大力倡導構建和諧社會。和諧社會的內涵是人與社會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我心靈的和諧。自我心靈的和諧是實現其他和諧的基礎。

「讀書在於造就完全的人格」(弗·培根),雨果也說過:「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讀書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平凡過程,實際上是人的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智慧型相結合的過程」(高爾基)。試想,在以數位化為特徵的知識經濟時代,乙個人格缺失,心靈空虛,素質低下的人能夠演奏出與社會、自然、他人和諧的音符嗎?

構建和諧社會,人的全面發展離不開好書的滋養。

讓我們記住契訶夫的忠告:「學問是光明,愚昧是黑暗。讀書吧!」

我的讀書感悟

讀書,提公升素養促我成長 讀書有感 古人云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作為教師而言那就是 讀書破萬卷,教學定有神。作為一名從事教育工作十多年的教師,深切地感受到讀書是多麼地重要啊!讀書,的確是讓我受益非淺 讀教育理論的書,豐富了自己的理論知識 讀教學書籍,提高了自己的教學水平 讀散文詩歌,陶冶了自己的...

我的讀書歷程與感悟

喜愛讀書應該追溯到我讀小學四年級時,之前喜愛讀 也不知算不算喜愛讀書?每當看見同學有文學刊物 就向他們借來閱讀。所借的書籍五花八門,什麼都有,比如 小溪流 雷鋒的故事 民間神話傳說 自古英雄出少年 羅剛反唐 薛仁貴征西 等等書籍。讀書時,我常常被書中的精彩情節所迷,而忘記了時間 周圍的事物,深深地沉...

感悟人生我所理解的讀書

隔壁叔叔在訓他的孩子,英語才考82,你看別人小明考了90分,你怎樣這麼笨,你這樣以後長大了怎樣生活 然後立刻聽到乙個充滿火藥味的聲音 小明那麼好,你去認他當兒子啊 傳來一陣吵吵鬧鬧的聲音。聽到這些,我想起了,我這個年紀的時候,好像和父親也有類似的爭執,正值青春期叛逆的我好像也是這樣回答。多年之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