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生命

2021-03-03 20:29:05 字數 3330 閱讀 5462

(一)從生物學角度的定義

生命是由核酸和蛋白質等物質組成的多分子體系,它具有不斷自我更新、繁殖後代以及對外界產生反應的能力。

(二)從物理學角度的定義 ——「負熵」

(1)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任何自發過程總是朝著使體系越來越混亂,越來越無序的方向,即朝著熵增加的方向變化。生命的演化過程總是朝著熵減少的方向進行,一旦負熵的增加趨近於零,生命將趨向終結,走向死亡。

(三)生命的幾種「定義」

(1)生命的物質基礎是蛋白質和核酸。

(2)生命運動的本質特徵是不斷自我更新,是乙個不斷與外界進行物質和能量交換的開放系統。

(3)生命是物質的運動,是物質運動的一種高階的特殊實在形式。

生命的基本特徵

生物種類非常多,數量非常巨大,生命現象十分錯綜複雜,可以從錯綜複雜的生命現象中提出生物的一些共性,即生命的屬性,現列舉如下:

(1)化學成分的同一性

從元素成分看,都是由c、h、o、n、p、s、ca等元素構成的;

從分子成分來看,生命體中有蛋白質、核酸、脂肪、醣類、維生素等多種有機分子。其中蛋白質都是由20種氨基酸組成;核酸主要由4種核苷酸組成;atp(三磷酸腺苷)為貯能分子。

(2)嚴整有序的結構

生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細胞內的各結構單元(細胞器)都有特定的結構和功能。生物界是乙個多層次的有序結構。在細胞這一層次之上還有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等層次。

每乙個層次中的各個結構單元,如器官系統中的各器官、各器官中的各種組織,都有它們各自特定的功能和結構,它們的協調活動構成了複雜的生命系統。各種生物編制基因程式的遺傳密碼是統一的,都遵循dna--rna--protein的中心法則。

(3)新陳代謝,metaboli**

生物體不斷地吸收外界的物質,這些物質在生物體內發生一系列變化,最後成為代謝過程的最終產物而被排出體外。

組成作用(anaboli**):從外界攝取物質和能量,將它們轉化為生命本身的物質和貯存在化學鍵中的化學能。

分解作用(cataboli**):分解生命物質,將能量釋放出來,供生命活動之用。

(4)生長特性,growth

生物體能通過新陳代謝的作用而不斷地生長、發育,遺傳因素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外界環境因素也有很大影響。

(5)遺傳和繁殖能力,ge***ics

生物體能不斷地繁殖下一代,使生命得以延續。生物的遺傳是由基因決定的,生物的某些性狀會發生變異;沒有可遺傳的變異,生物就不可能進化

(6)應激能力,irritability

生物接受外界刺激後會發生反應。

生物的運動受神經系統的控制。

(7)進化,evolution

生物表現出明確的不斷演變和進化的趨勢,地球上的生命從原始的單細胞生物開始,走過了多細胞生物形成,各生物物種輻射產生,以及高等智慧型生物人類出現等重要的發展階段後,形成了今天龐大的生物體系。

以上只是現代生命科學中依據地球上的生存環境對生命的定義。

恩格斯曾給生命下的定義:生命是蛋白體的存在形式,這個存在形式的基本因素在於和他周圍的外部自然界的不斷的新陳代謝,而且這種新陳代謝一旦停止,生命就隨之停止,結果便是蛋白質的分解。恩格斯的生命定義把生命表述為以新陳代謝為基本存在形式的蛋白體,抹煞了生命和蛋白質的差別,混淆了生命和生物的概念,不符合實際,違背了認識的邏輯規律。

現代生物學給生命下的定義:生命是生物體所表現出來的自身繁殖、生長發育、新陳代謝、遺傳變異以及對刺激產生反應等復合現象。這個定義把生命表述為生物的復合現象,抹煞了生命和生物現象的差別,混淆了生命和生物的概念,不符合生命的客觀實際,違背了認識的邏輯規律。

分子生物學給生命下的定義:生命是有核酸和蛋白質等物質組成的分子體系,它具有不斷繁殖後代、以及對外界此產生反應的能力。這個定義把生命表述為分子體系,既生命就是生物體。

並把生命進一步的表述為能力。這個定義根本不是關於生命的定義,而是關於生物的定義,關於分子體系的定義。把生命和生物能力、分子體系完全混為一體。

目前,科學家認為地外生命存在的原因有三:一是宇宙中適於生命生存的區域數量很大;二是在地球和太陽系中找到的元素,如c、h、o、n等構成生命的基本元素同樣遍布宇宙;三是有機化合反應在許多環境條件下都能進行。科學家們在暗黑星際雲中發現了普通有機分子,更加支援了地外生命存在的學說。

科學家假定,地外生命的化學特性必須具備:1、適合於化學反應的介質;2、原子物質在宇宙中普遍存在並有不穩定結構。科學家們告訴我們說:

生命不可能在恆星上形成,但生命的誕生、存在和發展又絕對離不開由恆星的光和熱所提供的能源。因此,生命出現的第乙個條件必然是在恆星周圍要有行星存在。

生命的進化是乙個極其緩慢的過程,其程序之慢完全可以同恆星演化的時間尺度相比。一種稱為藍-綠藻類的比較高階的單細胞生物早在35億年前就已經出現了,人類這種智慧型生命是在太陽形成後經過45至50億年漫長時間出現的。因此,年輕的恆星,即使它周圍存在行星,也不可能存在較高階的生命形式。

另外,大質量恆星的發光發熱壽命只有幾百萬年,對於生命進化所需要的時間來說也是遠遠不夠的。只有類似太陽或更小一些的恆星才是合適的候選者。

生命不可能在任何一顆行星上誕生,行星離開恆星的距離必須恰到好處。同時特別假定液態水的存在是生命存在的前提,那麼,這兩個條件是十分苛刻的。如果地球離開太陽的距離比現在靠近百分之五,生命就不可能存在;再遠百分之一,地球會徹底凍結。

恆星周圍具有能維持生命所必需的氣象條件的行星是極為罕見的。

但是,不同的環境可以孕育出不同的生命。宇宙是浩瀚的,世界是多樣化的,科學家們憑什麼用地球上生命的生存標準來衡量地外生命?就因為現有的知識不能證明,就套用現成的標準嗎?

你憑什麼認定地球上c、h、o、n等構成生命的基本元素在宇宙中也適用?你怎麼知道地外生命不能在恆星上生存?你怎麼就知道地外生命需要水?

你怎麼知道地外生命必須是炭基生命?你怎麼就知道地外生命就必須要和地球生命一樣需要合適的溫度?你怎麼知道地外生命就需要氧氣?

你怎麼知道地外生命就不能生存於惡劣的氣象環境下?你怎麼知道地外生命怕冷?你怎麼知道地外生命怕熱?

你怎麼知道地外生命進化就需要很長時間?

因此,如果從宇宙的視角來定義,什麼是生命,生命具有哪些基本特徵,生命的本質是什,真的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從哲學的角度來說,生命其實就是一種生存意識,生物的生存、發育、繁殖、代謝、應激、進化、運動、行為、特徵、結構所表現出來的生存意識。

所以,我覺得應該從宇宙的整體來考慮。地球上的生命是炭基形態,但是不能因此就認定整個宇宙的地外生命形式就必須是炭基生命。宇宙中完全可能存在各種各樣的生命形態,比如矽基生命、鐵基生命等等。

地球上生命是由分子構成的,但並不能說宇宙中的生命必須由分子構成,完全有可能存在僅僅由原子構成的生命形態。蛋白質、核酸是地球生命不可或缺的東西,但並不能說明地外生命就必須具備這些東西。依照不同的參照物,生命就可以有不同的定義。

我認為,迄今為止,我們還沒有發現地外生命,除了我們自己狹隘的生命定義外,最困難的還是不能解決不同生命形態如何溝通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即使存在各種不同的生命形態,我們仍將是一無所知。

什麼是生命

自人們進化到開始思索 生命 起,什麼是生命 這個問題就始終作為乙個最關鍵的問題困擾著我們。中國古代哲學家傾向把尙不了解的產生運動的原因歸之為 氣 於是生命被看做是 氣 的活動,例如 人之生也,氣之聚也 人含氣而生,精盡而死,死猶撕,滅也 強調生命是乙個無知的代謝過程。古希臘的哲學家傾向於把一切尚不了...

什麼是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有廣義與狹義兩種 狹義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對生命本身的關注,包括個人與他人的生命,進而擴充套件到一切自然生命。廣義的生命教育是一種全人的教育,它不僅包括對生命的關注,而且包括對生存能力的培養和生命價值的提公升。生命特別是人的生命,應當由三個因素構成,即形體 心理 精神 和社會性。歷史唯物主義認為...

什麼是生命教育

一是外顯生命活力。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 請你記住,教育首先是關懷備至地 深思熟慮地 小心翼翼地觸及年輕的心靈。劉鐵芳從 生命情感與教育關懷 出發,提出 教育關注個體,關注人,意味著要去關注個體作為生命的存在,關注其外顯的活生生的的生命嶄露,關注其內隱的 活潑的 流動的生命情感的教育。全國語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