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爾德家訓讀後感

2021-03-04 09:38:41 字數 3274 閱讀 1525

【**王爾烈家訓觀後感1】

修清廉之魂,盡廉政之責,是領導幹部官德的重要體現。貪婪是伴隨人生的魔鬼,也是官德敗壞的根源,貪腐之害「猛如虎」。為官不廉,何以厚德?

因此,講官德必然要求講廉潔,不廉潔就不可能有官德。清正廉潔成為官德的底線。

清廉,意為清白不汙,純正不苟,是乙個倫理學概念。清廉,是做人之綱,為官之要,從政之基,是官德最為直觀的倫理要求。永葆清廉,就要遏制貪欲。

貪欲不除,猶如「水之滔天」。清廉折射貪腐的可恥,貪腐襯托清廉的高尚。清廉與貪腐,既關乎民心向背,也關乎民族安危,更關乎政黨存亡。

因此,領導幹部必須襟懷坦白、公而忘私、清廉正直,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人民的意願為依歸。

子罕以不貪為「寶」,精神上的「寶貝」比物質上的「美玉」更為珍貴。屈原「寧廉潔正直以自清」,清廉如水,養一生正氣。周敦頤酷愛蓮花,以蓮寓廉,寫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的不朽名句。

王爾烈兩袖清風,「雙肩明月」,品格如玉聲天下。呂祖謙說,當官之法,惟有三事,一曰清廉,二曰謹慎,三曰勤勉,把清廉列為官德之首。白居易杭州刺史三年,離任返鄉只取「兩片石頭」……這都說明,清廉從政,秉公用權,嚴於律已,知止不殆,一生清白,比什麼都重要。

領導幹部要保持思想上的敏銳和清醒、政治上純潔和堅定,必須堅守官德的清廉底線。首先,要崇尚節儉,拒絕奢侈。「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廉之根在儉,生活儉樸,甘於清苦,就不會以權謀私,就能取信於民,就敢較真碰硬,增加威信,增強感染力號召力,就能立於不敗之地。堅守清貧,不慕奢華,就懂得「奢靡之始,危亡不遠」的道理,不會蠅營狗苟、得隴望蜀,就能遠離災禍。非儉無以養廉,非廉無以養德。

領導幹部要守潔如玉、以身作則、一身正氣,自覺抵制官僚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和奢靡之風,把崇尚節儉作為一種美德追求,讓拒絕奢侈一種生活時尚,以清廉、清正、清心之風引領黨風政風,凝聚軍心士氣。

第二,要淡泊於名,不屑於利。「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金錢美色,權力地位,名韁利鎖,與其鋌而走險,戰戰兢兢,不如堂堂正正,閑庭信步,走好人生路。

從經濟學原理解析,資源的稀缺性與慾望的無限性是乙個永恆的矛盾命題,但人生短暫,不要把名利看得過重。身外之物,誰能帶進墳墓呢?貪欲,是一種「病態魅力」。

貪念起,則禍害生。面對不可能,不是自己的名不要,不是自己的利不得,該放棄時不猶豫。領導幹部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金錢觀、名利觀,在自己的理想王國,修築乙個無形的「桃花源」,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不負黨的信賴和人民的期盼。

第三,要親近賢人,遠離小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什麼樣的朋友,是人生一大課題。

追尋一些領導幹部的違法犯罪足跡,發現與其交往的「圈子」有直接關係。一些唯利是圖的小人,不擇手段地與領導幹部套近乎,視領導的「權力資源」為「財富資本」,拉其下水。一些領導幹部交「哥們」不慎、識「朋友」不准,面對五花八門的**,守不住底線,成為慾望的俘虜,受其控制,最終走上以權謀私、權錢交易、腐化墮落之路。

殊不知,「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法網恢恢,自甘沉淪的結果是高牆鐵窗,一失足成千古恨。人之相識,貴在知心。交友不是交易,交友必須選擇。

領導幹部要淨化自己的交往圈,多交肝膽相照、患難與共的益友,多交真誠寬厚、善良感恩的摯友,多交同心同德、志趣相投的諍友。

【**王爾烈家訓觀後感2】

王爾烈(1727-1801),字君武,別名仲方,字君武,號瑤峰,遼陽縣賈家堡子人。以詩文書法、聰明辯才見稱於世,是乾隆、嘉慶年間有名的「關東才子」。他有才而廉明,博得「雙肩明月」的美譽,嘉慶帝稱他為「老實王」。

少時聰穎才志過人。王爾烈父親王縉學識淵博,王爾烈幼年在其父薰陶下開始了啟蒙教育。王家家風樸厚,家教嚴正,王縉雖常年不在家,但為其子積存下兩室圖書。

所以王爾烈精深於文字,更酷好詩詞。據史料記載,王縉與《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祖父曹寅私交深厚,曹家藏歷代典籍甚豐,也為王爾烈提供了豐富的知識之源。王爾烈幼年塾師崔璨,拔貢出身,學富五車,為王爾烈幼年的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相傳崔璨在授課中曾出過一聯:「天作棋盤星作子,朗朗乾坤誰個敢下?」聯出後眾學子無人敢對。

唯幼小的王爾烈站起朗聲應答:「地為琵琶路為弦,煌煌世界孰家能彈!」老師隨口又出一聯:

「野外黃花好似金釘釘地。」王爾烈沉思片刻,忽然看見窗外遼陽城裡的白塔,頓時文思泉湧,答道:「城內白塔猶如玉鑽鑽天。

」大家聽了,都為王爾烈的過人才華而折服。由此,王爾烈被譽為「遼陽神童」。

為民育君用心良苦。乾隆有17個兒子,最看重的是15子顒琰。顒琰14歲被秘定為太子,王爾烈被欽點為老師。

他不是「拴住」皇子耳提面命,生吞活剝那些經、史、子、集,而是給予皇子極大的自由。有一日,王爾烈給顒琰布置一道作業,文題是《敲木魚石》。顒琰一看,馬上反問道,「老師,木魚怎能和石頭混為一談呢?

」王爾烈說:「我不是讓你紙上談兵,而是要你到大自然中尋找答案。」為了交上滿意的答卷,顒琰便帶著僕人出宮尋找。

但是他走遍了千山萬水,也沒有找到這個「木魚石」。整整三年仍然交不了答卷,顒琰回到宮中很是煩惱。於是,他便到乾隆面前說王爾烈有意刁難他。

乾隆想了想說,你的老師既然出了此題,必然有他的道理。你應該盡力交出乙份合格答卷。後來,顒琰終於在乙個不起眼的山上找到了這塊木魚石,並在寺廟住持的指點之下終於敲響了木魚石。

王爾烈啟發顒琰說:「這塊山石,其實一文不值,但不登泰山,不知山高;不涉滄海,不知水深;不於民間苦行,怎能分辨忠奸善惡。」有了尋找木魚石這樣千辛萬苦的經歷,顒琰成為皇帝之後,對治理江山社稷有了更清醒的認識。

鑄錢三年兩袖清風。有一年,王爾烈從江南主考回京,嘉慶問:「老愛卿家境如何?

」他答道:「臣家有茅屋三間,裡面半藏農器半藏書;還有薄田數畝,那是一望春風一望雨啊!」嘉慶歡喜地說:

「老愛卿為官清廉,朕是知道的。這樣吧,你去安徽銅山掌管鑄錢,在那裡任職三年,也許你就富有了。」歷朝歷代,掌管鑄錢最是肥缺。

王爾烈上任一晃三年,任滿回京。嘉慶問:「老愛卿,這回可度餘年了吧?

」王爾烈笑笑說:「臣依舊一無所有。」嘉慶說:

「此言未必是真吧?」王爾烈也不爭辯,當即從袖筒裡甩出三枚銅大錢,個個磨得鋥亮。原來這是鑄錢的樣錢,他每天拿著它們去檢查鑄錢質量,時間久了,都磨得溜光。

嘉慶見狀,稱讚說:「老愛卿清廉如此,真可謂老實王啊!」王爾烈告老還鄉後,嘉慶下令在遼陽為他建了一座翰林府,但他把正廳作了義學,自己只住偏房。

數年後,他的一位學生從京城來看望他,見他的夫人尤氏正在織布,又見室內空無長物,便問:「我老師家境為何如此寒酸呢?」尤氏答道:

「你老師一生非法不為,非義不取。他那點俸祿不夠用,所以我就得織布,自食其力。」嘉慶得知後,降旨撥錢讓他贍養晚年,但他用這些錢辦了義學,直到去世。

公元2023年,乾隆皇帝讓位給十五皇子嘉親王顒炎,委任王爾烈為內閣侍讀學士,並恩賜他千叟宴,御賜詩、《集古三星圖》、如意鳩枝等。清顒炎嘉慶四年王爾烈72歲時,官至大理寺少卿,因到了耄耋之年,卸任回到遼東,在盛京掌教瀋陽書院。74歲(嘉慶六年,公元2023年)病逝,葬於家鄉遼陽縣風水溝村的南山山麓。

讀後感,讀王爾德

讀 王爾德選集 偶然邂逅了王爾德的名篇 夜鶯與玫瑰 內心激動不已,於是寫些鄙陋的句子記錄一些思考。初讀以為是乙個關於愛情的故事,但真正領略了,才知道一切並非那樣簡單。悲劇裡誕生的美感源於故事中的核心的衝突,而對於這篇童話,它的意義便在於現實的突兀與信仰的純粹相遇後產生的一種尷尬甚至諷刺,聽上去似乎很...

哈佛家訓讀後感

我讀過一本書那本書是我記憶遊新,使我難以忘記。幾乎所有的人都渴望擁有成功的人生。那麼,通向成功的道路在 呢?誰能引領我們走向成功呢?我想就是它,哈佛家訓 這是一本具有豐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生活意義的書,書中介紹了許多名人成功的關鍵,也有許多看似平凡卻含義深刻的故事。它可以使乙個人由平庸變得非凡,從失敗...

讀後感 《看見》讀後感

看見 讀後感范文三篇 學會獨立思考,可以表達思緒,但盡量不要偏激,能了解背後的本質,能包容別人的觀點,客觀的評價事物,最後找到不合理的邏輯並為之努力去修繕它我想這就是這本書想要告訴我們的!由 第一篇范文看見讀後感 今天華東 華北很多地方下起了雪,我們這也是,上午的時候豆大的鵝絨般的雪花從天而降飄飄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