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襯砌整修方案

2021-05-31 01:05:42 字數 4630 閱讀 7788

合肥至福州鐵路客運專線閩贛段hfmg-v標

dk590+731.62~dk607+813.97段

隧道二襯缺陷整修施工

方案編制複核

審核批准

中鐵一局京福鐵路客專閩贛v標專案經理部五公司分部

2023年10月

dk590+731.62~dk607+813.97段

隧道二襯缺陷整修施工方案

一、編制依據

1.《高速鐵路隧道工程施工技術指南》鐵建設[2010]241;

2.《高速鐵路隧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753-2010/j1149-2011;

3.《鐵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tb10304-2009/j947-2009;

4.《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指南》鐵建設[2010]241;

5.《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24-2010/j115-2011;

6. dk590+731.62~dk607+813.97段所有隧道工程工點圖、參考圖;

7、中鐵一局京福鐵路客專閩贛v標《關於編制上報隧道襯砌缺陷整修方案的通知》。

二、工程概況

新建合肥至福州鐵路客運專線dk590+731.62~dk607+813.97段共有隧道工程8座,總長度6259.

9m,佔管段總長度17082.35m的 36.65%,具體隧道襯砌施工長度、剩餘長度、檢測情況如下表所示:

三、隧道二襯缺陷

經檢測隧道二襯主要缺陷有:二襯混凝土表面蜂窩麻麵錯台、襯砌鋼筋保護層過小漏筋、二襯背後脫空、二襯環向結構裂縫、二襯滲漏水、預埋槽道背後混凝土不密實、二襯個別部位厚度不足等。

四、原因分析

1、二襯混凝土表面蜂窩麻麵錯台

主要原因有:混凝土塌落度控制不嚴格,施工時混凝土自由落體高度偏大,混凝土有離析、飛濺現象,澆築時飛濺於模板上的混凝土先初凝,與後澆築的混凝土分層,脫模時掉落;混凝土搗固工技能不夠專業,現場搗固有漏振、過振現象,且台車拱部未安裝附著式振動器;模板台車打磨不徹底,舊有的混凝土殘留物未清除乾淨,脫模劑塗刷不均勻,或使用劣質脫模劑;施工過程中,台車打磨、整修次數不足;由於襯砌澆築時間比較長,脫模時間計算沒有按照最後澆築時間計算,造成脫模時間過早,致使混凝土表面粗糙不平;台車行走時,臺車上尖銳物體未清除,劃傷襯砌表面。錯台主要為模板變形,模板與舊混凝土無法密貼,以及混凝土視窗、模板接頭處未加固牢靠產生。

2、襯砌鋼筋保護層過小漏筋

主要原因為:鋼筋綁紮時沒有嚴格按照梅花形布置綁紮絲,或未放樣點位,未設定鋼筋間距、層距骨架;鋼筋保護層墊塊未施工或數量不足,不滿足每平方公尺4個;拱部鋼筋施工時,未預留沉落量。

3、二襯背後脫空

主要原因為:襯砌澆築時,未嚴格按照台車拱頂設計的三個或四個澆築孔,由低坡度向高坡度逐孔澆築,致使襯砌拱部脫空;混凝土振搗不密實,尤其是台車拱部未安裝附著式振動器,混凝土凝固後收縮造成空洞;澆築時混凝土流動性不足,或混凝土澆築不連續造成空洞;初支表面不平整或防水板鬆馳度不合適產生空洞。

4、二襯環向結構裂縫

主要原因為:隧道施工採用的二襯模板台車長度為12m,一次澆築混凝土較多,屬於較大體積的混凝土,襯砌強度高,水泥用量較大,受自身收縮應力影響產生裂縫;隧道圍岩在未完全收斂和變形穩定,就施工二襯混凝土;二襯厚度差異過大或厚度不足,致使外部應力的集中,材料強度不均勻產生裂縫;襯砌混凝土拆模過早,結構強度未達到受力強度要求時過早承受壓力;仰拱施工縫與二襯施工縫不一致,先後施工的仰拱段落出現了不均勻沉降,使二襯混凝土在仰拱施工縫處產生裂縫;養護工作不及時,受熱脹冷縮溫度應力影響,致使襯砌表面產生裂紋。

5、二襯滲漏水

主要原因為:防水板施工不到位,施工錯開長度、壓接方向、焊接工藝不達標,破損時未及時修復; 施工縫止水帶安裝不到位,老牆端頭處混凝土表面未進行鑿毛處理,虛渣、混凝土浮漿、堵頭板雜物未清除乾淨;個別部位漏振,混凝土離析,骨料、漿液分離,混凝土不密實,形成薄弱環節;設定的排水盲管不通暢,有可能被混凝土擠壓變形,或者被混凝土漿液阻塞,不能起到引排水的功效,使二襯背後積水,並導致地下水壓公升高,當水壓達到一定程度時,便會從防水板和混凝土的薄弱位置滲漏出來。

6、預埋槽道背後混凝土不密實

主要原因為:槽道後鋼筋密集,澆築時搗固不到位;混凝土流動性不足,澆築過程中,槽道處混凝土不能充分接觸。

7、二襯個別部位厚度不足

主要原因為:變形初支侵入襯砌部位更換不徹底;開挖時欠挖部位處理不到位,有遺漏;施工前檢查不到位,未及時發現欠挖部位;

五、整修措施

1、二襯混凝土表面蜂窩麻麵錯台

首先確定蜂窩麻麵錯台的範圍,然後根據「鑿、磨、抹」的理念進行修復。鑿,即對蜂窩麻麵錯台突出的部位、錯台部位,採用人工電鎚或鋼釺鑿除,將大麵整修平整;磨,利用手持磨砂機,對鑿除部位進行打磨,打磨以襯砌表面再無鑿痕,且平整光滑為準;抹,利用砂紙和幹水泥對修復後的部位進行抹面,幹水泥採用黑水泥和白水泥進行勾兌,比例根據襯砌顏色進行適配,砂紙水泥抹抹面不得少於2遍。修補過程中應將拱頂部位有鬆動的混凝土塊、浮漿清理乾淨,堅決杜絕砂漿抹面修補。

2、襯砌鋼筋保護層過小漏筋

採用觀察法確定修復範圍,將露筋處軟弱混凝土層去除,採用鋼絲刷拉毛,並用清水沖刷乾淨,然後塗刷環氧樹脂防鏽劑,塗刷根據修復深度分層進行,直至將露筋部位,施工完成後做好養護工作,採用薄膜膠帶覆蓋保護,時間不少於7d。

3、二襯背後脫空

襯砌背後脫空,根據檢測結果,標明部位,採用注漿回填進行處理。拱頂部位二襯注漿回填,利用原拱頂預留的注漿孔,在無損檢測發現有空洞的地方,由技術人員指導進行注漿填充。。邊牆部位採用打孔注漿,打孔時應盡量避免將防水板打破,根據檢測孔洞深度,嚴格控制鑽孔深度。

所有注漿漿液為1:1水泥漿(內參水玻璃漿),採用雙葉幫浦注入。

注漿時應注意以下幾點:注漿孔孔徑要盡量小(一般為10~30mm),打設控制深度,注漿採用的漿液和易性要適當,稠度14~19s不堵管為宜;注漿壓力一般為0.05~0.

1mpa,注漿時隨時觀察壓力表的讀數,出現壓力過大或持續上公升時,及時停止;注漿前,必須將注漿孔採用高壓風清理乾淨,不得有鑽渣或其它雜物;注漿漿液要新增膨脹劑,膨脹劑參量必須根據試驗結果確定,使其具有一定的膨脹性;打設的注漿孔,使用完成後,將孔口10cm範圍拉毛,注漿孔清理後採用環氧砂漿滿孔進行封堵。

4、二襯環向結構裂縫

確認襯砌環向結構裂縫位置及範圍,並進行裂縫觀測,待其變形穩定後,變形速率連續28d小於0.02mm/d後,採用「壁可法」進行修復,具體操作如下:

①. 表面處理:使用砂輪、鋼絲刷或類似工具除去混凝土表面裂縫兩邊寬約5厘公尺範圍內的汙物、灰塵等。油汙要用稀料擦除。

②粘接注入座:使用bl-seal密封膠先將注入座粘在裂縫的中心。由於注入座的間距是根據裂縫的寬度和深度變化,所以要預先勘查裂縫的狀態。

③. 密封裂縫、養生:使用bl-seal密封膠將注入座周圍的區域,並沿裂縫走向按5cm寬、3mm厚進行密封。密封後對bl-seal進行養生直到凝固硬化。

④. 安裝注入器:將注入器的連線端牢固地安裝在注入座上。

⑤. 注入:按照注入材料要求的混合比,將bl-grout的主劑和硬化劑混合攪拌。

將攪拌後的混合物倒入幫浦中。把供料管的接頭接在注入器的注入端,開始注入工作。當注入器的外徑增加至要求量時停止注入。

⑥. 注入材料凝固養生注入材料後進行養生直至凝固硬化。可用手捏注入管了解凝固情況。

⑦. 表面清理、作業完成養生固化完成後,用錘子、鑿子敲掉注入器,用砂輪將作業面打磨光潔平整,完成施工。

5、二襯滲漏水

採用高分子化學注漿法進行堵水,運用「以堵為主、以排為輔、防排結合」理念進行處理,堵水施工順序由高處向低處進行,先施工拱頂後施工邊牆,具體操作如下:

①清理:詳細檢查、分析滲漏情況,確定灌漿孔位置及間距。清理乾淨需要施工的區域,鑿除混凝土表面析出物。確保表面乾淨、潤濕。

②鑽孔:使用電鎚等鑽孔工具沿裂縫兩側進行鑽孔鑽頭直徑為14mm,鑽孔角主宜≥45°,鑽孔深度≥結構厚度的2/3,鑽孔必須穿過裂縫。但不得將結構打穿(壁後灌漿除外)鑽孔與裂縫間距:

1/2結構厚度。鑽孔間距20cm~60cm。

③埋嘴:在鑽好的孔內安裝灌漿嘴(又稱之為止水針頭),並用專用內六角板手擰緊,使灌漿嘴周圍與鑽孔之間無空隙,不漏水。

④洗縫:用高壓清洗機以6mpa的壓力向灌漿嘴內注入潔淨水,觀察出水點情況,並將縫內粉塵清洗乾淨。

⑤封縫:將洗縫時出現滲水的裂縫表面用快乾水泥進行封閉處理,目的是在灌化學漿時不跑漿。

⑥灌漿:使用高壓灌漿機向灌漿孔內灌注化學灌漿料。立面灌漿順序為由下向上;平面可從一端開始,單孔逐一連續進行。

當相鄰孔開始出漿後,保持壓力3~5分鐘,即可停止本孔灌漿,改註相鄰灌漿孔。

⑦拆嘴:灌漿完畢,確認不漏即可去掉或敲掉外露的灌漿嘴。清理乾淨已固化的溢漏出的灌漿液。

⑧封口:用環氧樹脂系膠結劑進行灌漿口的修補、封口處理。

⑨防水:用聚氨酯防水材料將化學灌漿部分塗三遍(底塗、中塗、面塗)以作表面防水處理。

⑩對處理後仍有滲水的邊牆部位,採用打孔開槽引流,槽口做成反八字形,即內大外小,深度5cm為宜,內埋設2cm打孔聚乙烯管,封槽時先在槽內塗刷1cm厚防滲材料,然後將剩餘2cm槽口採用環氧砂漿封堵,並覆蓋養護7d以上;圓心上140°範圍嚴禁開槽引排,如有滲水應重複進行注漿堵水,直至無滲水為止。

6、預埋槽道背後混凝土不密實

首先利用拱頂注漿孔進行注漿充填,注1:1水泥漿,注漿壓力0.05~0.1mpa,然後進行檢測,如仍不密實,在不密實部位打孔注漿,注漿要求與二襯背後脫空回填注漿工藝相同。

7、二襯個別部位厚度不足

針對個別厚度不足部位,首先探明範圍,按照0.2m間距布置梅花形打孔注漿處理,孔內設中控錨桿加固處理,錨桿端頭設定刀刺,末端進入鑽孔內10cm深,鑽設孔深必須滿足襯砌厚度的兩倍,注漿要求與二襯背後脫空回填注漿工藝相同。

隧道襯砌注漿方案

新建鐵路廣珠線復工工程 隧道襯砌缺陷處理施工方案 編制複核 審批中鐵六局廣珠鐵路5標段隧道專案部 2010年4月5日 隧道襯砌整改方案 業主於3月份對我部施工隧道襯砌進行了地質雷達無損檢測,檢測結果我部施工的隧道襯砌存在區域性不密實 脫空和空洞等缺陷 具體問題如下 一 仰拱存在問題地段 1 區域性不...

隧道襯砌施工方案

五 隧道初期支護及輔助施工方法 1 噴射砼施工 1 施工工序 初噴砼 錨桿施工 掛鋼筋網 架立鋼架 輔助施工措施 復噴砼。圍岩初期支護參數列 2 施工工藝 噴砼採用溼噴工藝施工,施工工藝見下圖 工藝流程 噴射砼採用溼噴机,利用多功能作業台架人工噴射,軟弱圍岩分初噴和復噴兩階段完成,完整圍岩地段一次性...

隧道襯砌脫空處理方案

一 情況說明 檢測中心受渝利鐵路有限責任公司委託,採用地質雷達對我工區承建的三座隧道進行無損檢測。根據檢測報告中發現部分隧道襯砌背後脫空的質量問題,我工區經過認真研究,制定了專項整治方案如下。二 總體處理方案 在脫空位置打設 20注漿孔,在打孔的過程中,根據檢測報告提供的襯砌厚度,採取限深措施,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