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資訊保安及系統維護措施》教學設計

2021-03-04 09:34:39 字數 1214 閱讀 2335

仁懷市酒都高階中學資訊中心穆小廳

【年級】高一年級

【課時安排】1課時

【相關課標】

高中資訊科技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要給學生營造良好的資訊環境,關注全體學生,注重交流與合作,以提高學生的資訊素養、綜合能力與創新精神為目標的課程理念。

【教學分析】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是廣東省編資訊科技(必修)《資訊科技基礎》教材第六章第1節資訊保安及系統維護措施的內容:資訊保安問題,資訊系統安全及維護,計算機病毒及預防。本節作為第六章的開篇,全面介紹了資訊保安方面的一些知識,引導學生關注日常資訊活動過程中存在的安全問題,逐步樹立資訊保安意識和自覺遵守資訊道德規範。

(二)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通過前面5個章節的學習,學生已初步掌握了計算機的基本操作,也體驗到了計算機在日常生活工作的重要性,只是計算機的安全意識比較薄弱。 因此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在資訊科技應用和實踐過程中逐步樹立資訊保安意識,學會病毒防範、資訊保護的基本方法。

【教學設計】

(一)設計思想

根據普通高中資訊科技新課標指導思想,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教學理論為理論基礎,為學生營造較寬鬆自由的課堂,突出學生學習主體作用及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資訊的網路化使資訊保安成為非常重要的大事。

(2)了解維護資訊系統安全問題的措施及資訊保安產品。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案例的分析與討論,嘗試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身邊資訊保安方面的事件。

(2)通過交流討論活動,了解維護資訊系統的一般措施。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索式學習的習慣。

(2)感悟生活中的知識無處不在,資訊保安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3)增強學生的法治觀念和道德水平,逐步養成負責、健康、安全的資訊科技使用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資訊保安問題。

2、維護資訊系統安全的一般措施。

教學難點:

1、如何對資訊保安、資訊系統安全維護概念的理解。

2、如何能讓學生樹立資訊保安意識及自覺遵守資訊道德規範。

(四)教學策略

突出學生為學習主體,教師為助學者的身份。以任務驅動為主要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討論、合作、交流學習的教學策略。

(五)教學過程

(六)課後反思:略

6 1資訊保安及系統維護措施

一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對資訊保安各方面作乙個總體介紹,主要包括了解資訊活動過程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及相應的防範策略 掌握計算機病毒的性質特徵及學會對計算機病毒進行防治 通過分析案例了解利用計算機進行犯罪所造成的重大危害,以及如何預防計算機犯罪的發生。二 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前面幾章的學習,對資訊科技各方...

61上資訊保安及系統維護措施

附錄 課堂練習 1 維護資訊保安,可以理解為確保資訊內容在獲取 儲存 處理 檢索和傳送中,保持其 a.保密性 完整性 可控性和真實性 b.保密性 完整性 可用性和處理性 c.保密性 完整性 可用性和真實性 d.保密性 完整性 可用性和可預性 2 對計算機及網路為主體的系統,其安全威脅大體上針對兩個方...

61資訊保安及系統維護措施0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樹立資訊保安意識,了解資訊保護的基本方法 了解維護資訊系統安全問題的一般措施及初步使用資訊保安產品 了解計算機病毒的概念 特點 防治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資訊科技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認識到資訊科技給學習生活帶來極大方便的事實 從而也從實際案例中感覺感受資訊的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