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級下冊知識點彙總

2021-03-04 09:29:04 字數 4741 閱讀 5390

歷史第1課繁盛一時的隋朝

一、隋朝的建立、統一和滅亡(繁盛一時,二世而亡)1、隋朝的建立:581年,楊堅(隋文帝)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2、隋朝的統一:

589年,隋朝滅陳,統一南北。3、隋朝的滅亡:618年,隋煬帝被部將在揚州殺死。

二、隋朝經濟的繁榮──隋文帝在位時期,歷史稱為「開皇之治」1、國家統

一、安定,人民負擔較輕。2、社會經濟繁榮發展,人口大幅增長。3、糧食、布匹儲備充足。

三、大運河的開通1、目的: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2、時間、人物:

隋煬帝從605年起,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3、中心、起始點: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

4、長度及地位: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5、意義、作用: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和**集權,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

四.問題**1.隋煬帝時為什麼能夠開通縱貫南北的大運河?答: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裡,國家治理得比較好,出現了經濟繁榮的景象,這就使隋煬帝開通大運河具備了經濟實力。

②隋朝國家統一,使隋煬帝有徵發幾百萬人的可能性。③有前幾代開鑿的幾段古運河為基礎。2.怎樣評價大運河的開鑿?

答:大運河的開鑿既有它的積極作用,又有它的消極作用。積極作用:

①溝通了南北交通。②促進了運河沿線經濟和商業城鎮的發展。③鞏固了國家的統一。

消極作用:由於當時徵發勞役過重﹑過急,造成的社會後果十分嚴重,是隋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3.隋朝大運河地圖識別:

它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四段,連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河流,成為我國南北交通大動脈。4.隋朝大運河的概況:

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它的開通,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第2課 「貞觀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淵建立唐朝,定都長安。李淵就是唐高祖。

二、唐太宗「貞觀之治」1、主要內容措施:①吸取隋亡歷史經驗教訓,重視人民群眾的力量。②重視發展生產,開墾荒地、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

③崇尚節儉,節制享受慾望。④合併州縣,整頓吏治。⑤任用賢才、虛心納諫:

「房謀杜斷」—房玄齡和杜如晦 ;魏徵為著名諫臣。⑥大興學校,發展科舉。2、效果評價:

唐太宗統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加強,成為世界上的強國,我國的封建制度發展到頂峰。 3.秦亡漢興,隋亡唐興有什麼共同之處?答:

秦隋:都完成了統一後很快滅亡;都是因為統治者的殘暴無道,整治黑暗;都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漢唐:

統治者都吸取了前朝的教訓,出現了繁榮的局面;都輕徭薄賦,整頓吏治,任用賢良;都成為影響當時世界的大國。比較漢武帝與唐太宗的歷史功績

三、女皇武則天1、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稱帝,改國號為周2、武則天當政期間,繼續實行唐太宗發展農業生產、選拔賢才的政策,使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人稱她的統治「政啟開元,治巨集貞觀」第3課 「開元盛世」

一、「開元之治」:唐玄宗即位以後,「勵精為治」:①任用賢才(姚崇);②重視地方吏治;③注意節儉。這些改革措施,使得開元年間的政局為之一新,史稱「開元之治」。

二、「開元盛世」:1、時間:唐玄宗統治前期,2、具體表現:

①農業:修建水利工程治理蝗蟲災害、農耕技術大發展:創造出曲轅犁和灌溉工具筒車、水稻廣泛種植、飲茶之風在全國盛行、大量蔬菜從西域傳入。

②手工藝:絲織技術高潮、四肢花色品種增多、陶瓷有重要發展(越窯青瓷、邢窯白瓷與唐三彩最為有名)③商業:大都市林立:

長安、洛陽、揚州、成都;長安是國際大都市;長安城內的「坊」是居住區,「市」是繁華的商業區。3、評價: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明顯增加,唐朝進入了全盛時期。

4.唐朝全盛局面出現的歷史啟示:歷史啟示:

①必須正確認識人民力量的偉大,調動其生產的積極性②清明的政治,安定的社會環境是社會經濟發展、出現盛世局面的重要保證和必要前提。③統治者的個人作為至關重要第4課科舉制的創立

一、科舉制的誕生1、隋文帝時,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以分科舉人取代了魏晉以來九品官人的制度。2、隋煬帝時,正式設定進士科,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我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

二、科舉制的完善1、概述:唐朝科舉制度常設的考試科目很多,以進士和明經兩最為重要。唐朝時期完善科舉制度的關鍵人物是唐太宗、武則天和唐玄宗。

2、唐太宗:擴充國學的規模,擴建學舍,增加學員。3、武則天:

開創殿試和武舉。4、唐玄宗:豐富考試的內容,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

三、|科舉制的結束1、明朝為加強**集權,實行「八股取仕」,束縛人的思想,科舉制走向了反面。2、科舉制度在我國封建社會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2023年)才被廢除。

四、科舉制的影響1、改善用人制度,使得國家獲得大量人才,有利於國家管理和發展。2、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讀書的風氣盛行。3、促進文學藝術的發展,有利於唐詩的繁榮。

五,唐代有人寫詩說:「太宗皇帝真長策,賺的英雄盡白頭!」「長策」指什麼?

他對唐代的教育事業產生了什麼影響?「長策」是指科舉制度。影響:

科舉制度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尤其是因為進士科重視考詩賦,大大有利於唐詩的繁榮。

第5課 「和同為一家」1.對新疆的管理:唐朝時,唐太宗和武則天在今新疆地區先後設立了管轄西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

2.唐朝與各民族政權的關係:吐蕃(**)的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通婚,

吐蕃(**)的尺帶珠丹(上書「和同為一家」)與唐朝金城公主通婚。

3.唐朝與各族交往的情況以便記憶

4.唐朝與周邊少數民族的關係呈現如下特點:⑴戰爭征服後設定機構。唐初,唐太宗打敗東突厥,俘獲其首領頡利可汗,給予適當安置;後來唐太宗和武則天分別在西突厥地區設立安西,北庭兩個都護府,管理西域。

⑵冊封首領。唐玄宗封回紇首領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還封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封難找首領皮羅閣為雲南王。

⑶聯姻「和親」。文成公主入吐蕃與松贊干布成親,加強了唐朝與吐蕃的聯絡,金城公主與尺帶珠丹結婚後,唐蕃已經「和同為一家」。第6課對外友好往來隋唐對外交往比較活躍,與亞洲以至非洲、歐洲的一些國家,都有往來。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望,各國人稱中國人為「唐人」

一、唐與日本的關係──遣唐使和鑑真東渡1、隋唐時,中日兩國交往密切。唐朝從貞觀年間開始,日本有很多遣唐使(十多批)、留學生和留學僧來唐學習。(具體表現在p29最後一段)

3、唐朝赴日本的使節和僧人中,最有影響的是鑑真和尚,曾六次東渡日本,在日本傳播唐朝文化(如:日本的唐招提寺)。

二、唐與新羅的關係新羅物產居唐朝進口首位,大量的新羅人到唐朝學習、經商。(p31第一段)

三、唐與天竺(印度)的關係──玄奘西遊1、唐朝時中國與天竺(印度)交往頻繁,最傑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2、玄奘事蹟:①貞觀初年。從長安出發到印度求學取經 ②貞觀後期,在長安翻譯佛經③寫成《大唐西域記》,是研究中亞、印度半島和我國新疆歷史與佛學的重要典籍。

第7、8課輝煌的隋唐文化

一、科學技術1、建築:隋朝李春設計並主持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唐都長安是當時世界最大的城市。

2、印刷:唐朝印刷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醫學:「藥王」孫思邈寫成《千金方》。

二、文學:詩歌

1、唐朝是我國詩歌創作的**時期,流傳至今的有兩千多位詩人的近五萬首詩歌。2、代表詩人:①李白(盛唐)──「詩仙」(《早發白帝城》、《蜀道難》)

②杜甫(盛-衰)──「詩聖」、「詩史」(「三吏」「三別」)③白居易(中唐)──《秦中吟》、《新樂府》,詩歌反映現實。

三、書法:「顏筋柳骨」 1、顏真卿:創雄渾敦厚的「顏體」,是王羲之後最有成就的大書法家。2、柳公權:創方折峻麗、骨力勁鍵的「柳體」。

四、繪畫

1、(唐朝)閻立本:擅長人物故事畫,代表作為《歷代帝王圖》《步輦圖》。

2、(唐朝)吳道子:「畫聖」,開後世寫意畫先河,代表作《天王送子圖》。

五、藝術寶庫:甘肅敦煌莫高窟1、時間:大部分隋唐開鑿2、儲存有大量的彩色壁畫、塑像、佛經、文書。第9課民族政權並立的時代

一、契丹的興起和陳橋兵變1、10世紀初,契丹首領阿保機阿保機就是遼太祖。,統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國。

2、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建立宋朝,定都東京(今河南開封),史稱北宋。趙匡胤就是宋太祖。北宋建立後,消滅了五代十國割據政權,結束了**局面。

二、遼、宋、夏的和戰1、宋與遼──澶淵之盟:宋遼議和,宋朝給遼歲幣。

2、宋與夏——宋夏議和:元昊向宋稱臣,宋朝給西夏歲幣。

三、金和南宋的對峙

1、12世紀初期,女真傑出首領阿骨打,起兵抗遼,建立金,都城會寧(今黑龍江阿城)。阿骨打就是金太祖。2、2023年,北宋被金滅亡,趙構登上皇位,定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史稱南宋。

3、抗金英雄:岳飛, 郾城大捷★岳飛抗金為什麼能取得輝煌戰果? 答:

戰爭是正義的,符合人民的願望,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支援,這是根本原因;岳家軍紀律嚴明,戰鬥力強;其他抗金部隊鬥爭的支援和配合。4、宋金和議:宋高宗和秦檜以「莫須有」殺害了岳飛後,宋金達成和議,南宋向金稱臣,並給金歲幣,雙方以淮水至大散關一線劃定分界線。

宋金對峙局面形成。第10課經濟重心的南移

一、南方農業的發展1、原因:①從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代,南方戰亂少許多中原人向南遷移;②南遷的中原人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勞動力;③自然條件的變化;④引進新品種──從越南引進占城稻。2、表現:

①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成為重要的糧倉,民間流傳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水稻在宋朝躍居糧食產量首位,主要產地在南方。②棉花的種植,由兩廣、福建擴充套件到長江流域。

③茶樹的栽培有很大發展,江南的丘陵地區新闢許多茶園。

二、南方手工業的興旺1、紡織業和棉織業:蜀地的絲織品「號為冠天下」;江浙絲綢產量高;從海南島興起的棉織業,南宋已發展到東南沿海地區。2、制瓷業:

南宋時,江南地區已成為我國制瓷業重心。

四川教育出版社 重慶出版社 五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教案

第一單元留住春天 尋找不一樣的春天 教學目的 1 在學習交流活動中感受春的氣息,發現春的魅力,體會春天到來以後那些已經或者正在發生著的變化。2 注重個性發展,展示個性作品,將自己對春天的理解創新性地表達出來,參與班級交流活動。教學時間 2課時教學重難點 1 感受春的氣息,發現春的魅力,體會春天到來以...

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畫

一 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所任教的班級是四年級 1 班數學,共有學生44人。在經過了半年後的任教後,基本知識 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一定的興趣,大部分學生樂於參與學習活動。特別是動手操作 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都還比較好。對本班的學生,...

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級下冊P68 69《統計》例2教案

教學內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級下冊p68 69 統計 例2 教學目標 1 綜合運用統計知識,學會從折線統計圖中準確提取統計資訊,並作出正確的判斷和簡單的 2 理解折線統計圖中包含的具體統計資訊,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3 能根據不同標準,用恰當統計圖反映正確資訊。教學重點 掌握在根據統計圖進行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