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故事懶人賣服裝月月收入達46000元

2021-03-04 08:13:40 字數 5892 閱讀 7176

自5月份開業至今已有8個月,從最初的9000多的月營業額,到11月的46000,實戰演練加上前輩們的經驗學習,應該說還是收穫了不少。用文字把他們記錄下來,一是對自己的經驗的總結,二是經營中的一些疑惑也想和大家**。

一、找店鋪

開店第一頭疼的事情就是去找店鋪。從萌生開店的想法開始,就一直留意店鋪。我在南方的小省的省會城市裡,店鋪的情況無非兩種:

合適的鋪面**太貴,便宜的鋪面又看不上。本人資金有限、經驗為零,自然不敢妄下大投資。就這樣拖了將近半年。

將近4月底的時候,終於在猶豫中選定了店址。

屬於市內最老資格的商圈,緊鄰最老資格、**量較大的商業大樓,只不過是在這幢樓的背面,面臨停車場,是進入該商廈停車場的必經的兩條路徑之一。**當然也和前廣場那些寸土寸金、**烏泱泱的鋪面所不能比的。這一排面臨停車場的鋪面是某開發商挨著該商業廣場的背牆蓋起來的,應屬臨時建築,共有11個鋪面,每個鋪面36-40平公尺左右,店面還是比較漂亮。

這個位置最令人頭疼的地方是,店鋪門口即是停車場的部分,也就是說門口是個停車位,週末的時候門口基本被堵住。這排店鋪基本上是品牌**、美甲店、飾品店等等。我是唯一的童裝店。

房東直租,進場費18000,租金6500/月,三個月一付,押金是三個月的房租也就是19500,前任店主的裝修設施轉讓費6500,這個店鋪其實也不在我預想的承受範圍內。但是找鋪面實在找的很疲憊,18000的進場費相比之前聽的動輒3萬以上的轉讓費要能讓人接受。讓我最終下定決心的是因為有乙個做**的朋友提出要和我分租那個鋪面,一人一半,上述的費用將減半。

我方才下定決心。就這樣我的進入資金就是32000左右,加上接下鋪面以後的簡單裝修費用,進貨前的啟動資金用了37000左右。

總結:現在回想起來,找了這麼多個鋪面,可能還是要慶幸一下這個鋪面還算是我的資金、經驗承受範圍內較合適的鋪面。這個鋪面的缺點是顯而易見的:

1.**比前廣場差遠了,這裡常常靜悄悄。很多人不知道這裡還有一排鋪面,我常常要很費勁的向朋友們解釋我的鋪面在哪個位置。

就在我經營的這八個月裡,共有四家鋪面撤走,其中有兩家已經因轉不出去(10月旺季的時候)而直接扔回給房東,另有一家開了4個月的內衣店也準備撤退扔給房東,除了緊鄰商廈後門口的**品牌店,其它幾家似乎都是在掙扎中。我開始意識到嚴峻的形勢,原來不是店店都掙錢的。難怪有前輩說服裝行業看似門檻很低,其實淘汰率最高。

不過在後來的經營過程中,我也認識到,生意不好,不能一味的怪地理位置不佳,還是可以有努力的空間的。2.租金偏貴。

3.另乙個頭疼的事情是門口是個停車位,門口常常被堵住。8月份開始,這個停車場改為收費,情況才有所好轉。

當然,它的缺點也是優點,那就是進車場的一半以上的車輛都要經過我的門前,而這些開車人要比在前廣場閒逛的人要有消費力。那就需要在櫥窗和陳列上下功夫了。另一優點是,這一排鋪面就我一家做童裝,商廈裡因為有大部分的面積用來做兒童遊樂場,只有6-7個個國內品牌童裝店,根據我的眼光來看,只有乙個牌子的衣服入得了我的法眼。

如果在貨品和**上下功夫,還是可以把一部分該商廈的客人爭取過來。當然這些總結都是事後才慢慢體會出來的,當時只是滿腔熱情的在折騰,似乎感覺前途一片光明,看問題也不能這樣深刻的。

二、進貨

這基本是乙個店面生存發展的最根本因素之一。也是乙個很長的故事了,再分點小節吧。

1.貨品定位。一開始我也是走了彎路,交了學費的。

進貨就像平時買東西一樣大手大腳,很容易被推銷員打動。進貨很具有隨意性。當時合夥人看好了日子,說26日是個良辰吉日,也就是我接下鋪面的第4天,合夥人在外地進貨(她還有另一家店),我只得在店裡張羅裝修事宜,同時還上著班,根本沒有時間去外地進貨。

就決定在本地批發市場進乙個我曾在廣州考察過的牌子先鋪點貨。這個牌子款式是中規中矩的風格,但質量是不錯的。我去那個批發商那裡很大方的隨意挑了將近9千的貨,就匆忙開張了。

到後來慢慢有空了,又開始在**上淘,很隨意的下訂單拿貨,質量參差不齊,到後來這兩類貨品基本都被我很辛苦的清理掉了。一開始幾個月生意真是清淡,一是進入時期正好涵蓋整個淡季、且新店人氣不足,二是貨品沒特色,這個牌子我是再也不敢碰,根本不保護市場,當地低檔市場都有這個牌子,**根本做不起來。三是定位不準確,貨品很雜亂,進貨很具有隨意性。

四是進貨量沒把握好,進貨量和銷售量比例不符,很佔壓資金。後來到廣州批發市場進貨,新手第一次進入批發市場,那是怎樣乙個眼花繚亂,很難下手。這次拿貨主要是以外貿為主。

外貿單主要包括歐美單、日韓單。日韓單普遍要比歐美單貴,但是款式新潮、時尚。從嘗試銷售日韓單到現在以日韓單為主,店鋪的定位慢慢清晰起來,在宣傳過程中也直接標榜為日韓童裝店,貨品檔次和賣價相應提高,逐步進入了正軌。

趁著換季,我忍痛把夏季雜亂風格的貨品全清理,就當交了學費。九月份全面上架日韓單外貿,其中又以日單為主,因韓單仿單較多,日單的質量比較可靠(這一點還是不得不佩服小日本的質量控制)。也是在九月,營業額終於有了較大的突破,由上月的1萬公升至2萬,而當時隔壁某**品牌店只做了不到一萬的業績。

到11月,正趕上我們這裡剛換季,遇冷空氣,當月銷售4萬6千。

2.進貨渠道。確定了風格以後,店鋪就很容易上軌了。

進貨也輕鬆很多。旺林姐說,滿世界找貨,不會有人照顧你的。我逛遍了所有的批發市場,基本確定了固定幾家日單批發商。

每次來廣州,都會先去這幾家批發商挑選大貨,之後再悠悠閒閒去其他店鋪淘點又便宜又好的歐美單,參雜在其中賣。固定批發商的好處很多,有**會發**給你,有好賣的款她會真誠推薦給你,要注意我用了真誠二字,並不是一味的瞎推薦。二是你會很信任他家貨品的質量,不方便來廣州的時候,可以通過看電子**解決進貨,這時候只需要看好款式即可,不用擔心質量,又可以節省路費。

一開始我是乙個月去一趟廣州,來回機票加上住宿費,成本800-1000.確定了風格,又固定了批發商後,飛去廣州的頻率就改為2-3個月去一次。成本大為降低,人也輕鬆了很多。

連批發商到後來都稱讚我氣色比剛認識我的時候要好很多。三是最高境界了,旺林姐做到了極致,我只是淺嚐而已,那就是賒賬發貨。我自己也很驚奇那家批發商會同意先發貨給我,讓我緩兩天再匯錢給她,雖然金額也不是很大,但至少表示了一種信任,將來生意做大,進貨量增加,或許合作的空間會進一步擴大。

常常看到有新手問,在**進貨好,推薦幾家店等等問題,這真的很難回答。每個店定位不同,風格不同,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你,要自己去琢磨,去嘗試的。而且,三分貨,七分賣,至理名言。

這一段店裡營業員各個有事輪休假,我只好撲上去頂住。接著又去廣州準備年前最後一批貨,所以耽擱了較長時間沒有更新。

這個時候備貨,市場基本沒什麼新貨了。但是在我耐心的不懈努力下還是有不少收穫。很奇怪,每次都覺得自己已經把整個市場逛的非常熟悉了,可是下次去的時候總又能發現些新東西,新賣家。

其實還是很享受這個過程的,那種淘到漂亮衣服,認識新的批發商,比逛街給自己買東西還要興奮。

另外,12月份的銷售不盡人意,只有35000左右.12月份我們這裡太熱,經常高溫25-28度,值錢的棉衣都賣不動,加上換季時已經備足了衣服,就等春節前的採購,所以12月份回落是正常的。

再接著說進貨渠道。

另乙個偷懶的進貨方式,是網批。常常看到很多人批判網批,我還是很勇於嘗試新鮮事物的,其實只要掌握一點訣竅,網批還是可以控制風險的。網批的優勢,首先當然是方便,節省差旅費。

其次專業的網批商**更新很快,這一點是實體批發商所不及的,這樣就有利於我們及時了解市場**。還有,我非常喜歡的一點,他們一般都能提供支付寶支付方式,我可以用信用卡支付,幾萬的信用卡透支額度,加上分期還款業務的推出,對於我這樣資金量較小的店主而言,就已經是很大的支援。

再說網批的要點,首要的仍是堅持固定幾家批發商,凡是和新批發商第一次打交道時一定要謹慎。網批的最大安全隱患就是**和實物的嚴重不符。強烈**下,**一般都能拍的很漂亮。

我也曾被這些美圖欺騙過,交過學費的。後來再做網批就很謹慎,多看少動手,最關鍵的一點是:挑自己熟悉的牌子去網批,少進快補。

這一點是網批安全的最關鍵。我對牌子是比較敏感,一般都會有意識的去翻看吊牌,慢慢就總結了主要的幾個日韓品牌都有哪些特點,哪些牌子比較艷麗可愛,哪些比較酷,哪些牌子是原單,其品質足以讓人放心在網上挑選款式來批發,哪些牌子是仿單要謹慎,沒見過的牌子,即使款式再吸引你都要繞道。網上批發第一次進貨盡量只批最少數量,拿到貨後,如果品質好,再迅速**。

當然也會有一點點的誤差,但是風險畢竟已經比較可控了。

進貨要點總結:

1.以「款款是精品」為原則,不可因便宜而將就。

***,款式又漂亮的款式,**雖高,但客人會比較容易被吸引。大眾化或傳統款式,不但容易遭到砍價,客人也抱著此處不賣另求別處的想法出門。

2.「能賣多少價」是比「批發成本價」更為重要的乙個衡量因素。

3.市場認可了的款式和風格,要堅持,如可能,繼續堅持做這個牌子。

4.做好財務管理,控制每月進貨量,避免「掙的都在貨裡」。這一點我沒控制好。總覺得老處在進貨的狀態。財務控制這方面有待加強。

三、定價

我的定價方式一般是:進貨價x3。個別淘到便宜又好的款式,會適當提高倍率。

非會員八折,vip會員七折,會員生日當月可享受一年一次的六折。毛利率基本能控制在50%-60%左右。自製吊牌,標價全部用條形碼列印。

目前還未找到合適好用的進銷存軟體,尚未實現配備掃瞄槍。

因為進貨挑精品,且日韓外貿本身就比較貴,店裡的貨算是比較貴的了。以至於常聽到經過店門口的商廈營業員說:這家店衣服好貴,但是很好看。

店裡有客人邊挑衣服邊打**給朋友:對啊,就是停車場那家,衣服很好看,**貴貴的那家……

我自己也是做了生意以後才明白:好貨不便宜。從不敢拿貴貨,到現在以挑款式質量為主,再考慮**,店裡的衣服也越來越貴,但營業額也開始逐步上公升,開業到現在共有將近100名會員,大部分是有車族。

培養起客戶群後,信心就開始增強,因為這些客戶真的很讓人大開眼界,這才知道有錢人真的多。曾有乙個客戶,孩子生日時在店裡一次性買了1200元,過了一星期又來,說是忘了家裡還有兩個姐妹的孩子,又幫買了860元,月底,我們做**活動,這個美女又來買了800多,還問年前會不會再有新貨,還要給孩子買過年衣服。有的客人穿的很光鮮,進店後不捨得給孩子買貴衣服。

有的客人穿的那真叫土,掏錢的時候可以看見錢包裡厚厚一打錢。甚至有的客人連錢包都沒有,拿出一黑塑膠袋,裡面厚厚的錢錢……

難怪這個社會裡,人人都爭著做有錢人的生意。**量大的地方做便宜貨,**量有限的地方要做貴貨。這句話還是有道理的。

停車場這個鋪面,它的劣勢也是它的優勢,消費群體基本上是開車族,貨品有特色,即使**貴,還是能佔據市場。

從開店之初,店裡的規則就是不講價。剛開始還費點口舌,說童裝利薄啊,等等。後來乾脆直截了當的說:

不好意思,我們店不講價的。重複講幾遍。客人若真喜歡,她就會買的。

若不買,沒關係啊,讓給其他客戶買好了。有客人說貴了,出了門,我們也不挽留,他到商場裡逛了逛,又回頭來乖乖掏錢。久而久之,老客也都習慣了,算好**直接掏錢。

當然,一開始都是要扛住的。

還有乙個小小的技巧。關於標價,剛開店時我是用的最原始那種標價紙,小小的貼在吊牌上,外貿貨很多都沒有吊牌,那就貼在衣服上,低檔,經常掉不說,客人會說,賣這麼貴啊,都是你們自己定的**啊。後來偶然看到條形碼列印軟體。

痛下決心添置電腦、印表機,買了標籤紙,給衣服編號,列印條形碼**標籤,很漂亮的貼在吊牌上。對於沒有吊牌的衣服,又另外買了吊牌掛上去。這樣就很漂亮很規範了。

再也沒有客人說:這是你自己定的**嘛。變成另一種說法:

折扣再低一點吧?當然回答還是一樣的:不好意思我們不講價的。

想起來這次去進貨,找到乙個南韓牌子的書包,店裡人多,就在門口結算。有人經過看見書包,問我:這個拿貨多少錢啊?

我答:32。她驚呼:

這麼貴!拿回去得賣多少錢啊。我當時差點脫口而出:

我賣99,共賣了10個了。之前進貨45,賣了99元,現在進貨32,還是要賣99元。

我是個對品質和款式都比較挑剔的人,衣服不漂亮,自己賣的也沒意思。也許是因了自己的這份不挑剔,不肯將就做便宜貨,再加上一點運氣,也就誤打誤撞的開闢了現在的消費市場。我現在進了便宜的大眾款式回來,反而常常賣的慢。

關於講價,有一次去朋友的店裡玩,****。客人講價,和營業員殺的生生死死,雖然最後也成交了,我覺得真累啊。而且,人得貪欲是無窮的,今天講少5塊,下次會想會不會10塊也可以少?

而且可以講價的店,客人會認為你的價不實,遇到貴的衣服就會猶豫:這麼貴,會不會被宰了?這樣很不利於培養顧客群的。

童裝利潤本身就不如**裝,而且一定要靠老客一年一年的光顧,創造良好的**氛圍是培養客戶群的乙個重要因素。

賣服裝說話技巧

第一是不能直接給顧客挑毛病,而是讚美之中略表遺憾,否則會引起顧客的反感 第二是最好不要推薦太過昂貴或處處可見的大眾款。要讓顧客在覺得多一件不多的心態中購買。2 服裝 如題,我們所賣的是服裝,而不是蘿蔔白菜寶馬香車。所以應該抓住服裝本身的特性。如1.注意搭配方案,能賣兩件絕對不賣一件。比如顧客只是需要...

賣鞋的故事劇本

鞋子的故事 旁白 在2046年的某天,一家製鞋公司內部在召開營銷工作會議。場景1 辦公室 經理1名 推銷員4名 情節 經理給4名推銷員開會。經理 我們公司決定,派你們4人到乙個島上去推銷鞋子。時間是1個月的時間,如果乙個月內不能賣出去變回來開發其他市場,如果其他市場再開發不了,就直接回家!好了,會議...

賣缸人的故事

作者 新高考 高三語文 2013年第03期 作文金題 有人扛著瓦缸沿街叫賣,不小心手沒有抓緊,瓦缸往後掉落,只聽得 叭 的一聲,摔成碎片,但賣缸人頭也不回只顧往前走。路人跑過來問他 為何摔破了缸,卻看都不看一眼?賣缸人說 再看多少眼也變不成完整的缸,不看也罷。讀了上面這段文字你有什麼聯想和感受?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