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葉聖陶文集》有感

2021-03-04 06:41:16 字數 1742 閱讀 4187

重讀葉聖陶,走進新課標

翻開《葉聖陶教育文集》這本書,我心中充滿驚喜與震撼,深感這本書的實用性,同時也被葉老這樣的「一代宗師」深入淺出的關於語文教育教學的論述所折服。對於像語文這樣的人文學科,應該如何來教學,他有許多精闢的論述。他的許多觀點與我們當前實施的《語文課程標準》是一致的,至今仍值得我們學習、體味,有著現實的指導意義。

一、樹立大語文教育觀,拓寬學生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要加強綜合性,溝通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絡,溝通與生活的聯絡……」同樣,葉聖陶先生也十分強調語文與生活的聯絡,強調語文是來自生活的,是為了生活服務的,是從生活中學習語文的。他說,「國文是兒童所需要的學科。」語文教學應與兒童的生活相聯絡,而且這一思想貫徹於他一生。

學生學習語文,從根本上說是由於生活的需要,憑藉自己的生活體驗和原有知識與課文對話,建構課文的意義;閱讀的收穫,又提高了生活的品位。閱讀教學自始至終離不開生活,所以教學中要溝通語文與生活的關係。如蘇軾的《定風波》,在學習課文時,就要抓住作者的曠達來思考在生活中的自己。

「也無風雨也無晴。」

二、「教」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

葉聖陶先生是十分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的,他說,「所謂教師之主導作用,其義在引導,引導之後,學生能自己理解,要在學生走不通的時候,才給他們扼要點明。教師教語文課時,『講』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講』,換個說法,『教』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這是葉老教學思想的精髓。當然,葉老並不是否定教師講的作用。

他認為「當講則講,而且要講透。把文章講透了,就也是『文』與『道』兼顧了」。葉聖陶先生對教學方法的論述對於當前我們正確實施《語文課程標準》,其實有著很好的指導與借鑑作用。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如《張衡傳》裡的「公車特徵拜郎中」中的「徵」。學生應結合整句話和上下文理解「徵召」,要聯絡已學的徵字(從此替爺征、歲徵民間等等。

)老師交給了學生聯絡上下文理解、聯絡已學知識、聯絡生活想象、畫圖理解等方法學習詞語,那麼以後學生再遇到類似的詞語就可以自己解決了。這就是「授人以漁」。

三、正確把握語文的教育特點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要「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葉先生對此問題也有見解。他十分重視通過語文教育,豐富學生心靈,培養他們豐富的人文精神,這也是與《語文課程標準》十分吻合的。

他說,「須認定國文是發展兒童心靈的學科。學童所以需要國文,和我們所以教學童以國文,一方面在磨練情思,近於豐妙;他方面又在練習表出情思的方法,」所以教師要為學生特設境遇,發展學生的心靈,使他們情緒豐富,思想縝密,順次而訓練其的語言。「從中我們可以領悟到,語文課上使學生「情緒豐富,思想縝密」,才能真正發展他們他們的語言。

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不僅僅是語文教學承擔的應有責任,也是搞好語文教學的基礎。所以,語文教學應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如《一夜的工作》一文中寫總理生活簡樸的句子「那是一間高大的宮殿式的房子,室內陳設極其簡單,一張不大的寫字檯,兩把小轉椅,一盞檯燈,如此而已。

」為了讓學生深入體會總理簡樸的作風,可以設計成:讓學生想想宮殿式的房子,原來的主人是誰?裡面應該有什麼?

(應該是大官住、是貴族大臣住、是皇上住……應該有古董、珍寶、地毯、字畫……)可是這些總理的辦公室都沒有,總理的辦公室應該有什麼?(有沙發、地毯、櫃子……)可是也沒有,只有什麼?生:

「一張不大的寫字檯,兩把小轉椅,一盞檯燈,如此而已。」層層深入的地去品讀去感悟,去體會總理那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使學生在感受語文材料、感悟人文內涵的過程中,受到心靈的震動、人格的感化。

總之,先生的語文教育名著、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特別是對語文課程標準、語文教學特點和規律的深厚的研究,是值得我們不斷重溫的思想寶庫、是語文教育改革的導航燈。

讀林徽因文集有感

對於她的文作,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她是這樣認為的 我們的作品會不會長存下去,也就看它們會不會活在那一些我們從不認識的人,我們作品的讀者,散在各時,各處互相不認識的孤單的人的心裡的,這種事它自己有自已的定律 我想,其實所有人寫的文章或其他藝術作品不都是一樣嗎,它們是否有價值,關鍵是看這些文字或畫作能否...

讀《魯迅文集》有感

當我拿起魯迅的靈魂作品時,我彷彿看到了中華振興的良藥。魯迅曾說過,醫治中國人只是把他們的身體治好,但卻救不了他們。所以,魯迅開始從文,用他最樸素的語言,寫出了最具攻擊性的文字,讓國人,仍至世界體會到他的所向披靡的無畏精神。小時候曾讀過 朝花夕拾 但鬱悶的是我當時沒能讀懂,生生地誤會了魯迅的文學功底。...

讀德魯克文集有感

高中的語文老師,對我們這樣說過,一篇作文的好壞,題目佔到一半。題目是作文的靈魂,通過你的題目,對你文章的內容可以說就已經知道了 成。同樣,對於一本書二樣,這個道理同樣適用。當我拿到這本書,看到題目的時候,就明白它的分量有多重。乙個人想要管理好身邊的東西,或許並不困難,但是對於個人的管理這個難題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