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絕望中尋找希望致青年學子的五句話

2021-03-04 06:21:10 字數 1364 閱讀 2594

第一句是:優秀是一種習慣。

這句話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說的。如果說優秀是一種習慣,那麼懶惰也是一種習慣。人出生的時候,除了脾氣會因為天性而有所不同,其他的東西基本都是後天形成的,是家庭影響和教育的結果。

所以,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積月累養成的習慣。我們有的人形成了很好的習慣,有的人形成了很壞的習慣。到20歲左右的時候,我們已經有了自覺意識,已經開始明白什麼樣的習慣會使我們終身受益。

所以我們從現在起就要把優秀變成一種習慣,使我們的優秀行為習以為常,變成我們的第二天性。

第二句話是:生命是一種過程。

事業的結果儘管重要,但是做事情的過程更加重要,因為我們是在每一天的過程中生活,每一天都不幸福,就等於整個生命都不幸福。所以儘管我們注重事業的結果,因為結果好了我們會更加快樂,但過程使我們的生命充實。

人的生命最後的結果一定是死亡,我們不能因此說我們的生命沒有意義。歡樂是生命本身的渴望,人類是世界上惟一會笑的動物,但不是惟一懂得歡樂的動物。所有的動物都有歡樂的天性,這從很多小動物歡樂地奔跑和嬉戲中能夠看出來。

人類的生存常常必須有比維持生存更高的目標,因為人類除了物質生活,還必須要有精神生活的滿足,因此人類必須比動物付出更艱辛的勞動。

第三句話是: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並不一定是直線。

特別是在人與人的關係以及做事情的過程中,我們很難直截了當就把事情做好。我們有時需要等待,有時需要合作,有時需要技巧。也許飛機能夠在兩點之間直飛,但即使飛機飛行,如果前面有個大氣流,也通常只能繞過那個大氣流飛行。

我們做事情會碰到很多困難和障礙,有時候我們並不一定要硬挺、硬衝,我們可以選擇有困難繞過去,有障礙繞過去,也許這樣做事情更加順利。大家想一想,我們和別人說話還得想想哪句話更好聽呢。尤其在中國這個比較複雜的社會中,大家要學會想辦法諒解別人,要讓人覺得你這個人很成熟,很不錯,你才能把事情做成。

第四句話是: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汽車的質量越高,開得就越快。比如像賓士和寶馬這一類車,它們的高質量不僅體現在發動機系統上,還體現在剎車系統上。你開這些車的時候,就敢於高速行駛,因為你知道,只要你踩剎車,車就能穩穩地停下來,不至於翻車或跑到馬路外面去。

但當我們開夏利車的時候,我們一定不會開得和賓士車一樣快,因為我們知道如果讓它跑得太快了,就很難剎車了,說不定就會撞欄杆或者翻了。所以說,沒有把握停下來的人是跑不快的人。

最後一句話是:放棄是一種智慧型,缺點是一種恩惠。

在生活中,我們最愚蠢的行為就是太執著於自己的東西,把自己的東西捏著不放,不願意放棄。結果呢,你捏著不放,別人就不會把他的東西和你一起分享。沒有放棄就沒有得到,這是再明白不過的理論。

如果我們是完美的,我們就沒有了發展的空間。一生下來就什麼都有了,這人還有什麼活頭?做人最大的樂趣在於通過奮鬥去獲得我們想要的東西。

所以有缺點意味著我們可以進一步完美,有匱乏之處意味著我們可以進一步努力。

《在絕望中尋找希望》讀後感

作為大海中的一滴水,想彰顯自己而去積聚力量那你一輩子也不會成功,為了生存而奮鬥的人才擁有創造勝利的資格。如果一開始為了沽名釣譽,為了富貴奢華,那麼所謂奮鬥就是笑話,就是羞恥。唯有懂得生存 為了生存而在 絕境 中殺出一條路的人才是真的英雄。俞敏洪說 應該為自己積累比財富更有價值的人生資本。電影中,成東...

我的教育觀讀《在絕望中尋找希望》有感

觀點二 用愛和激情,點燃農村孩子內心的火焰。在我心目中,農村老師無比重要。因為農村孩子的出路,他們未來是否有理想 是否願意奮鬥 是否有奮鬥的能力,全部依賴於農村老師的教育。農村家長一般只能教孩子人品,帶跟他們農民那種樸實勤勞的性格。現在大量農村孩子是留守兒童,由爺爺奶奶看著,家庭教育基本缺失,孩子的...

在總結反思中尋找方向

取13.0g化合物甲,加熱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氣和單質乙,生成的氮氣折合成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6.72l。單質乙在高溫隔絕空氣的條件下與不溶物紅棕色粉末反應生成化合物丙和另和一種單質。化合物丙與空氣接觸可轉化為可溶性鹽。請回答下列問題 1 甲的化學式為丙的電子式為 2 若丙在空氣中轉化為碳酸氫鹽,則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