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備課心得體會

2021-05-15 00:24:08 字數 5069 閱讀 6906

陳勁松在既定的教學水平、學生基礎和教材內容條件下,教師是否備好課,是能否教好課的前提和保證。教師認真備課和善於備課,是迅速提高教學水平的重要條件。對此,廣大教師的認識是充分的、深刻的,無論從戰略上對教材進行整體性的學期總備課,還是從戰術上具體落實的單元備課、直至每一課的課時備課,大都給予了足夠的重視。

但是,僅僅做到這些又是不夠的。如果把通常說的備課看作課前的準備工作的話,這種準備工作一般是經驗的乃至主觀的,其實際效果只有通過上課的實踐才能檢驗,同時,教師的教學水平的提高,需要乙個在教學實踐基礎上不斷積累經驗,提高認識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在上完課後抽出一定的時間再備課,即對課上所獲得的反饋資訊進行思考總結,克服缺點及經驗不足,通過再認識,明確改進的方向和方法,為以後的教學工作做準備。隨著教學工作的進行,在單元教學及學期教學結束之後,教師也應該及時進行再備課,以檢查、總結教學效果,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況和身心發展情況,進一步揭示教學規律,制定下乙個階段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由此看來,我們有必要對備課這一環節作出性質不同的區分,即把課前的準備活動性質的備課統稱為第一次備課,那麼,我們通常所說的學期前的總備課、各個學習單元的備課,以及具體的每個課時前的備課,都屬於第一次備課;與第一次備課相對應的,即通過教學的實踐,對教學效果具有總結性、反饋性的備課稱為第二次備課,它自然就包括了從課時後備課到各個單元後備課再到學期後備課的內容。

第二次備課,主要是根據現代教學認識論和學習心理理論提出的,它必將遵循和反映現代教學的基本規律和學生學習的認識過程的基本規律,因而具有深刻的理論意義。

1.教學的認識過程基本規律:認識—實踐—再認識

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活動既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又是一種特殊的認識活動。教學過程主要是按一定的認識(即學習)任務和內容,依據認識論的規律和學生認識特點而組織、進行的逐步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活動過程。因而「教學過程只有既遵循認識的一般規律,又充分注意學生認識的特點,才能組織和進行得科學而有成效。

」①教學的認識過程應遵循由認識到實踐再到認識的基本規律。第一次備課便是由認識到實踐的「認識」,其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組織、安排和管理課堂教學的「實踐」。因此,第一次備課是整個教學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環。

但是,第一次備課僅僅體現了「從認識到實踐」的過程,並沒有完成對教學的認識過程。因此,只重視第一次備課的過程是不夠的。

第二次備課是由「實踐到再認識」的再認識。對於教師來說,主要是對教學中所用到的有關知識和原理的再認識,包括對比加以思考、分析、歸納、推理、評價,必要時還要重閱教材和查閱參考書,從中得到一些新的認識,總結出某些教學的「規則」和特點。教師通過第二次備課,可以及時獲得教學效果的反饋資訊,並能根據資訊,盡快地對學生接受教學資訊的情況作出質的判斷和量的分析。

如估計教學目標的落實情況,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的處理和學生的理解掌握情況,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選取是否適當,教學的組織安排和教學的進度是否合理等等。教師通過第二次備課獲得資訊反饋,既是對第一次備課的認識效果進行評價,又能根據教學實踐,及時總結自己教學的優缺點,發現一些問題,提出自己的教學見解,甚至提出有一定創造性的見解,以更好地提高教學水平。這樣,認識又再上公升了乙個層次。

相反,如果只求教學形式和教學進度,對教學實踐抱著應付的態度,那麼,認識將難於達到第二層次的高度,更達不到第三層次的高度。不少教學水平高超的教師則正是遵循「由認識到實踐到再認識」的規律進行卓有成效的教學的。

2.學生學習的認識過程的基本規律:學習—鞏固—再學習

現代學習心理學和認識論告訴我們:學生的學習是一種認識過程,是主體學生利用頭腦中的認知結構,對新知識進行加工、改進從而消化、吸收的過程。學生的學習要靠已知掌握未知。

教育學家誇美紐斯曾說:「一切後教的知識都根據先教的知識。」已學的知識象植物的生長點,當具備一定條件時就能「生長」出新知識來。

但是,「已知」的知識和技能必須及時鞏固、掌握,否則它就不能真正成為自己的「已知」。當新學習的未知與這些未被鞏固的已知有關時,未知將不能(至少不能完全)被掌握,這個未知就不能真正轉化為「已知」。而這個新的「已知」(實是半知半不知)又將影響下乙個「靠已知掌握未知」的新的學習迴圈。

這是乙個惡性迴圈,越學越困難,越沒信心和興趣。大量事實表明,學生一旦由於一時難以克服的原因一而再、再而三地遇到學業上的挫折,而得不到及時「補救」,往往就會喪失學習興趣和信心,甚至一蹶不振。與其相反,由於教材和教師的教學,是循序漸進的,幾乎每個未知的學習都又是在為下乙個未知做準備,所以,對於每乙個未知,如果能及時得以鞏固和掌握,則將形成乙個良性迴圈,變為學生真正的「已知」,越學越主動,越有信心和興趣。

第二次備課便是反映和遵循了這種「學習—鞏固—再學習」的認識過程規律,體現了學習過程的良性迴圈。有經驗的教師,不僅重視上好課,也重視第二次備課,善於把第一次備課和第二次備課緊密結合起來,為以後的教學提供充分的教學反饋資訊和改進依據,使教師的講授與學生的學習更好地配合,使教師傳授的知識技能,經過學生的回味、反芻、運用、檢驗、改進,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財富,轉化為他們個人的智慧型。

可見,第二次備課最重要的作用在於運用它來探明、調節、改善和提高教學活動本身的功能。如果說教學活動是乙個資訊傳遞系統,那麼,第二次備課則是這個系統的資訊反饋機制,只有很好地掌握這個資訊反饋機制,才能了解教學系統執行的情況,有效地調節和改善這個系統的整體功能,完成教學任務。因此,第二次備課在為教學工作導航,它不斷向教師、學生、領導顯示教**用的方位、速度、航道,指明教學應前進的航向,激勵各個方面同心協力,以最佳方式促進學生的發展。

第二次備課是針對我國目前教育教學工作的狀況提出的,不僅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具有廣泛的現實意義。

第二次備課並不是第一次備課的簡單重複,也不是實際教學實踐的包羅永珍的投影。它充當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必然有其自身的內容和基本要求:

1.課時後備課

「分析一堂課,既要分析教學過程和教學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學結果方面。」②課時後備課就是要分析教學的效果,檢查教學中的得與失,並進一步分析原因,明確改進的方向和方法。許多優秀教師都很注意課後的檢查小結,在教案中記下「課後記」,寫下成功和失敗的經驗和教訓,及時修改教案或講稿,為以後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創造了條件。

這種「課後記」就體現了課果後備課的基本內容。

一般地,課時後備課應著重備好以下主要內容:

(1)備好課堂教學目標的確切性程度和目標落實情況。 通過每一課時的課堂教學,應檢查課前制定的教學目標是否符合大綱規定的要求;是否切合學生的實際;是否做到了教學目標具體化,並讓學生了解;最後要檢查目標是否實現,實現的程度如何,還存在什麼問題,如何改進等。

(2)備好教情。這是對教師教的效果的檢查和總結。 其中主要包括所傳授的教學內容是否突出了「雙基」,教材的重點是否突出,難點是否準確,處理的方法是否得當;知識的傳授是否注意了系統性、整體性以及知識網路間的聯絡;教學方法的選擇是否具有啟發性、運用得有效程度如何等。

另外,還包括教師駕馭控制課堂教學的情況,如各教學環節處理的是否得當,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教學組織的是否緊湊、科學以及教師的教學藝術發揮得如何等。總之,備教情,就是要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導作用發揮的效果,其目的是為了改進教學,提高教學水平。

(3)備好學情。這是對學生學的效果的檢查和總結。 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蘇格拉底曾把教學比做助產術,教師是「助產婆」,學生是「產婦」,產婦通過助產婆的協助生出新的生命。

備好學情,首先應備好教學中學生的參與教學的程度,「所有的教學效果,都是以為學生是否參與、怎樣參與、參與多少來決定的,一切教育影響只有通過學生自身的積極活動才能轉化為學生內在的精神財富,才能使學生獲得成長和發展。」③其次應備好一般學情和個別學情。教師研究一般學情,就是要考查分析班級學生的群體特點,掌握大家的思維特點、學習狀況、能力水平和心理特徵,使教學面向全體學生。

教師又要注重分析個別學情,兼顧好、中、差不同水平的學生,注意觀察他們的課堂反映情況,並分析其各自的「背景」原因,在課堂教學中暴露出的問題,就應在課後的備課中及時制定補救學習的措施。這裡的補救學習既包括對差生的補救(比如適當補課),也包括對優生的補救(比如超前學習),其目的是為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學習水平的基礎上達到大的發展。

2.單元後備課

各科教材都是根據本科教學內容的特點由若干個單元所組成,教師通過第一次備課,在單元教學之前,已認真做好了單元備課,本單元結束,教師應在其中的各個課時後備課的基礎上進行單元後備課。其基本內容和要求是:

(1)檢查本單元教學計畫和目標的落實情況,對結果進行總結、 分析,並對存在的問題,提出進一步改進的方法措施。

(2)考查本單元的教學重點、 難點以及教學活動的序列是否符合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確立本單元的知識結構,分析單元內部各個組成部分的知識聯絡,並合理構建學生的知識網路結構。

(3)確立本單元在整個教材中的比重,分析本單元與其他各章節、各單元的知識聯絡,考慮知識和方法遷移、同化、順應的合理途徑。  (4)總結本單元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選取效果, 檢查在教學各章節知識內容過程中的組織管理經驗,進一步**教育、教學的一般規律。

(5)考查分析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 能力發展水平和個性心理特徵,總結學生在本單元學習中的困難、分析其原因,考察好、中、差學生的發展情況,以便做到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教學。

3.學期後備課

學期結束後的備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它既是對本學期教與學的總的考查和評價,同時又通過教學資訊的總反饋,為下一學期的教學總體規劃指明了改進的方向,在實質上起著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作用。學期後的備課應在各個課時後備課和單元後備課的基礎上,對本學期的教學效果綜合考查分析,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教學經驗,使其達到理性認識,上公升為教育教學理論,以揭示教育規律,更好地服務於教學。

學期後備課的主要內容和基本要求是:

(1)考察本學期教學目的要求和目的落實情況, 著重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的協調,以及長遠目標和就近目標的結合,並結合目標的層次性,總結出制定教學目標的依據和原則。

(2)考查本學期的教學進度和課時分配, 分析總結如何在完成教學計畫任務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的效率。

(3)制定本學期學生檔案分析材料。從學習態度、學習動機、 學習方法、學習效果、思維特徵、身心發展狀況、思想表現等方面綜合考察學生,從單一的橫向比較為縱橫綜合考查,為進一步實施全面發展教育和因材施教作好準備。

綜合以上分析,對比第一次備課和第二次備課,我們不難看出,兩次備課雖有很大的互補性,但他們在各備課環節上先後順序相反,在內容和性質上也有明顯不同,二者不能相互代替;另一方面,兩次備課又是相互聯絡、相互作用,互為條件的。第二次備課是在第一次

備課的前提下,通過教學實踐,便對第一次備課的效果作出檢驗和評價,同時又彌補了第一次備課的不足,增進了第一次備課所不具備的內容和功能,從面更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再者,從第二次備課中又可獲取大量的反饋資訊,為進一步指導和改進第一次備課乃至整個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料依據。這樣由第一次備課到第二次備課又到第一次備課,迴圈往復,螺旋上公升,不斷地把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提高到新的階段。

對二次備課的心得體會

學校年級教研組的研究活動使我受宜非淺,感觸很深 其中在組內課題 二次備課 的研究使我感觸最深。從而得到這樣的總結 傳統的備課,強調教師作用,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 強調教學的預設性,忽視教學的生成性 強調知識傳授,忽視激發情感 強調解題技巧,忽視生活運用 強調學科本位,忽視課程整合。許多教師只重視課前的...

二次創業心得體會

二次創業是我鎮在發展關鍵時期所提出的重要指導思想,鎮二次創業培訓會上所提的全面實施 二次創業 偉大工程 的重要精神,體現了鎮領導 遠矚的敏銳性 求真務實的態度和新時期開拓創新的精神風貌。作為一名鄉鎮基層工作人員,我深深認識到學習貫徹 二次創業 偉大工程 的重要精神的重要性,並深刻理解和全面落實 二次...

二次創業心得體會

自學習了2014年8月19日,湖南聯通劉桂清總經理發出邁步 二次創業 續寫新輝煌的工作報告之後,讓我對企業今後發展和個人努力的方向有了乙個更加清晰和全面的認識。特別是報告中對於 二次創業 的提法十分貼切,對我們的工作也具有積極 明確的指導作用,我們就是應該以一種 創業 的心態來對待工作,用 創業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