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蘇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

2021-03-04 04:57:03 字數 4672 閱讀 2729

《認識乘法》教學反思

課後反思「幾個幾相加」是認識和學習乘法的生長點,我通過引導學生在圖上數一數,在算式中比一比,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等數學活動,加強學生對「幾個幾相加」的感性認識,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幾個相同加數連加的含義,為學習乘法做好鋪墊。乘法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計算,我讓學生在加法、乘法算式的自我比較中進行感受和獲得,同時形成對乘法比較全面的理解,練習反饋的提問,有效地讓學生感受到列乘法算式的思考方法。

《2、3、4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

教學 2、3、4、6的乘法口訣時,因為有了5的乘法口訣的基礎,在教學中我沒有對編乘法口訣進行引導,而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情境圖,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合作交流、解決問題,再對照乘法算式編出口訣,對口訣進行解釋,同桌之間或小組之間採取提問、對口令等形式進行記憶。

學生學習的效果不錯。我沒有按書上的**進行教學,而是舉了個:我們每人都有2隻手的例子。

課堂上學生學的十分到位。最後讓學生自學例2、例3的情境圖鞏固加深理解,效果很好。因為對乘法意義教學比較到位,在乘法口訣的教學中又比較注重學生對圖、口訣、算式的理解,既對幾個幾相加的理解,因此在教學用乘法解決問題時所遇到的阻力很小,學生對「有兩組同學,第一組有5人,第二組有4人,一共多少人?

」和「有兩組同學,第一組有5人,第二組有5人,一共多少人?」能夠準確在進行列式。

通過教學我體會到關於乘法計算和乘法應用題的教學,乘法的意義是關鍵。只有學生對乘法意義有了明確深層次的認識,乘法口訣中積的推導,乘法應用題的正確解答才能迎刃而解。教學時,不光要讓學生知道求幾個幾相加的和用乘法算,更要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關係,理解加數中加數和相同軌數的個數與乘法中因數的關係。

採用改寫算式(加法改乘法、乘法改加法)、看圖寫出加法和乘法算式、擺圖開寫算式、自編應用題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加強加法與乘法之間的聯絡。

《乘加、乘減》課後反思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節課《乘加、乘減》教學設計就緊緊圍繞這一理念,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思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尊重學生的自我發現和與眾不同的方法,鼓勵創新思維,用恰當的評價為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全面和諧地發展。

上完《乘加、乘減》一課,對本堂課教學進行了小結,發現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足之處。

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本節課,所學的主要內容是通過對「玉公尺主題圖——圖二」理解,從而解決今天所學的內容。在這個環節中我根據主題圖設計了「圖一」、「圖三」的教學內容,這樣跳出了課本的框框,不拘泥於課本,實現了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通過「還剩下幾個玉公尺棒子?」這個問題,我採取了較為開放的教學形式,在充分觀察思考的基礎上各自發表自己的見解,充分尊重的思維方式,引導學生探索不同的解決方法,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思考問題的習慣,體現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的思想。如:

引導學生列出算式有:「4×3-2=10;3×3+1=10 ;3+3+3+1=10; 3×4-2=10;

3+3+3+3-2=10 :3×2+4=10 …….等算式。

這種不同的解題策略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而且還能加深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通過練習體驗使學生學會觀察、思考。例如:

本節課的「給杯子蓋蓋子」、「奪紅旗」、「摘蘋果」、「給小狗戴帽子等」的活動中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絡,使不同層次學生得到關注,同時,使學生感受在樂中學.當然有好的方面,也有不足之處。

如:小組合作互相交流,留給學生空間,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在這些方面做得還不夠。

所以,我深深的感到:要想上一堂好課,不僅需要教師的教學熱情,更需要教師教學技巧,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使數學教學成為真正的數學活動的教學,使數學教學活在動中充滿真正的生命活力。

《5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

在教完了5的乘法口訣後,我讓學生用差不多5分鐘的時間來記憶口訣,又通過全班背、指名背、師生對口令、生生對口令,還穿插了乙個遊戲,本以為學生會對5句口訣掌握得很好了。可是在練習時,我出示一張課程表,讓學生算一算一星期有幾節課,一部分學生不會解決。天天都要面對功課表的,為什麼學生不會做呢?

我很驚訝。後來在評課時,他們說這道題目太難了,因為隱藏著好幾個條件。一是每天有幾節課,二是一星期有幾天,就單單一張功課表,讓學生從中自選條件,有些學生當然就無所適從了。

由此,我想:怎麼引導學生將乘法口訣和實際生活聯絡起來呢?是不是可以在嘗試編口訣,交流整理5的時乘法口訣,應該讓學生說說怎麼想的,為什麼這麼編?

不應該讓學生只是抽象地想到「幾個5是幾」應該巧妙地加以引導,啟發學生從各方面思考,比如「乙隻手有5個手指」所以一五得五。「2張5元是10元」所以二五一十。讓學生從具體直觀的角度去理解乘法口訣的含義,更加符合學生的心理,不但有利於學生快速地記憶口訣,而且對學生理解乘法問題,解決乘法問題很有幫助的。

《快樂的假日活動》教學反思

總的說來,注重了學生記憶口訣的過程,也注意了與生活的聯絡度,還注意了要明確的提出你的要求。但作為乙個年青教師,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特別是課堂機智問題以及課堂語言的精煉性問題。接下來,我結合各位老師的評課,就自己這節課的不足做乙個反思。

教學時,我尊重學生的意願,讓他們自由選擇,想比哪兩道就哪兩道,想怎麼比就怎麼比。這樣的要求一提出,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都非常高,因為他們可以站在自己獨特的視角去發現,去比較,所以大家都能暢所欲言,相互補充,相互完善。最後,再讓學生對這四道題目進行比較,從部分到整體,完成學生對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筆算方法的系統整理。

認圖形教後反思

這是一節充滿童趣的數學課。

本節課採用遊戲活動的方式將教學內容進行組織,提供給學生愉快的學習環境,體現了《課程標準》提出的採用「不同的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安排了大量的實際操作活動、小組活動,體現了《課程標準》提出的「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

本節課還注重了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比如:指導學生在課前收集各種形狀的物體;在生活中尋找各種圖形,體現了數學的生活性。此外,教師也十分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開放性地尋找圖形活動和拼**形的活動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創造力的培養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充足的時間,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

《有趣的七巧板》課後反思

活動課的特點是以實踐為主,學以致用,學生只有親身實踐,才能得到技能的體驗,同時學生的成功感也就產生了。本節課學生人人都動手參與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學習過程中樂於思考,勇於探索。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

選用了哪幾塊圖形?拼成的是什麼圖形?還能拼出哪些圖形?

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想法和拼法,鼓勵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兩塊到三塊,再到四塊、五塊……,操作由易到難,學生在操作體驗、反思與交流,並在一次次的成功中形成積極的情感與態度,在不知不覺中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平均分》教後自我評課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以下幾個方面值得總結:

1、層次性突出。教學時從生活入手,層層推進,理解平均分,讓學生從生活中分鉛筆、分糖果的生活經驗入手。在例一中再次喚醒已有知識,進行無序的分;在認識了平均分後,在試一試裡加強動手操作,,強調平均分,此時關注結果,只要符合定義就行;在例二的教學中深化平均分含義,重點教學每幾個乙份的平均分,層層推進,使學生認識不斷深入。

另外,在教學環節上,層次性也比較突出:創設情境,感知平均分;實際操作,學習平均分;應用拓展,理解平均分;體驗成功,回味平均分;全課總結,拓展平均分。

2、數學教學離不開生活。為了讓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匯入從學生熟悉的分東西場景入手,再到小棒操作平均分,最後再回到生活中找平均分,無疑增強了學生學習和應用數學的信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其實,例題教學平均分的知識,都在現實的問題情境裡進行,練習題幾乎都是生活中常見的實際問題。

這樣編排,無疑也增強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3、重視了操作。平均分的本質內涵是每份分得同樣多,所以,操作顯得尤為重要。在平時的課堂中,動手操作一直是老師比較頭疼的問題,因為孩子天生好動,組織教學會浪費大量的時間。

由於平常的訓練,課堂操作效率大大提高,平常我要求孩子小棒同意豎放在數學書的另一角,一旦操作,第一時間一字排開小棒在桌子正**,通過訓練與表揚的手段,學生操作的有序性得到很大提高。本課全班統一操作小棒有4次之多,操作的有效性得到了很好的保證,這樣的操作有效的讓學生抓住平均分的本質。

4、關注教學細節、有效預設。本課對於平均分的第一種分法的理解是有一定難度的,更何況要學生匯報時用自己的語言,估計學生存在的難度,我進行了有效的預設:在進行敘述「平均分」的過程中,通過提要求,讓學生統一運用一定的語言格式,比如例一我讓學生匯報時說清楚:

分成了幾堆,每堆幾根?試一試說一說你什麼怎麼分的時候,學生很容易遷移,使得匯報有序:分成了幾份,每份幾根。

在例二的匯報中,難度進一步加大,我引導學生統一拿小棒在左手,然後右手拿2根說一說,拿2根說一說:每2根乙份,每2根乙份……運用這樣的語言,學生在理解平均分、匯報平均分來的更有序,語言更有數學味。

5、針對學生實際情況,有效挖掘教材資源。

學生平均分意義理解比較到位,我抓住例二的試一試進行了有效的拓展:全部匯報完成後,我及時追問:如果給你12根小棒,你還能每幾根乙份的平均分呢?

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積極踴躍發言,在學生的發言補充中,更加完善了12平均分的方法,此時,我並沒有作罷,把幾種方法集中放到了一起,問道:觀察一下幾種平均分的方法,你發現什麼?隨著提問,文字消失,幾種分法的小棒圖清晰的出現在學生面前。

此問不但要讓學生總結不管怎麼分都是平均分,因為每份根數一樣的本質,更看學生能不能發現總根數與份數、每份根數之間的關係,課堂證明,學生是能做到的,兩點學生總結的非常好。為除法的滲透和理解打下了更紮實的基礎。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練習

班級姓名成績 一 口算 20分 4 2635 735 6 45 2068 970 8 19 2726 1583 30 28 944 3852 18 7 56 828 6 7 72 4 4045 7 8 66 7 5091 60 30 37 10 578 9 50 二 填空 15分 1?個 個加法算式...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複習學案

二年級數學期末複習 4 命題 傅蓉審核 徐春紅 表內乘除法 一 填空。1 看圖寫算式。個個 個盤 2 贈劉景文 荷盡已無擎雨蓋,樂樂把這首詩抄寫了一遍,一共 菊殘猶有傲霜枝。寫了多少個字?請列式計算。一年好景君須記 正是橙黃橘綠時 3 寫出四道商是6的算式。4 被除數是24,除數和商的和是10,那麼...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畫

七星關區靈峰小學 2015至2016學年度秋季學期 學科教學工作計畫 授課教師王大琴 年級二年級 學科數學 一 教材分析 教學內容有 100以內加 減法筆算,平行四邊形的初步認識,表內乘法和除法,認識長度單位厘公尺和公尺,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以及實踐活動課有趣的七巧板和我們身上的 尺 等。本冊實驗...